我们的社会如同有生命的机体。机体是由许多组织和无数个细胞构成的,它们 互相联系且互相影响。要创建节约型社会,就必须从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细胞做起。其实,我们每一个家庭,就是这个社会的小小细胞 。假如,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建设成节约型家庭,那么,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细胞也都具备了节约的元素,国家所提倡的节约型社会就 不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会成为一个停留在媒体上的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件非常具体、非常实在的事。基于这个想法,我提出 “培植生活中的节约细胞”这一观点。
水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生活,与水密切相关。今天,我的话题就从水说起吧!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水的需求量也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一则报道曾指出:同样生产价值一万元的社会财富, 我国的用水量竟高出发达国家的3至7倍!如此巨大的差距使得我们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了。又据报道,重庆、四川等地从去年至 今都处在严重的干旱之中,预计要到今夏才能摆脱缺水的困扰。农田里的庄稼干枯了,有些地区泥土的干枯已达到1米以上的深度, 这和沙漠还有什么区别呢?周围的河底朝天了,连长江的部分航道也已经不能行船,生活用水全部得靠政府用送水车限量供应。工厂 停工了,农民下岗了,小孩和老人更不用说洗澡了……家庭这个细胞正面临着萎缩,这不就是我们在电视中所看到的非 洲沙漠地区缺水状况的拷贝吗?真是触目惊心啊!说起来,四川还是天府之国呢!那儿,原本雨水充沛,江水纵横,物产也很丰富, 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从没听说过缺水少雨。然而,如今却是这番景象,天府之国的美誉正在褪色。
再来看看故乡上海。从地图上看,上海北临滔滔长江,东依滚滚黄浦江,中贯长长苏州河,西南傍着碧波荡漾的淀山湖。看起来,上 海似乎不缺水,用水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上海也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是一个缺少优质、合格水源的城市。你看,苏州河的水 能直接饮用吗?不能。爸爸小时候看到苏州河边有人垂钓,他也曾在河里游泳、戏水。可现在,虽经几十年的治理,还远未达到国家 标准。看看黄浦江,这几十年中,居民用水的取水口,也因污染而搬移了好几次。而黄浦江上游的太湖,湖面积正在缩小,水质变得 越来越差。再看看上海人用水的最后一道防线——长江,由于被污染严重,导致水量减少,海水倒灌,咸潮比往年提前几 个月就光顾了,上海的取水口也不得不临时关闭。据悉,每年我国因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高达几百亿元。
打开收音机,收看电视,翻开报纸,干旱缺水的纪录频频被刷新,它深深地刺激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 组织,乃至每一个细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是当务之急。节约资源,尤其是节约水资源,
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样,也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应担当的责任。
那么,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天究竟浪费多少水呢?请看下列数据:
假如每天早晨你刷完牙取毛巾洗脸时,龙头是开着的,那么这几秒钟的时间至少浪费了100ml的水,如果上海 1700万人中有1000万人这样做的话,就会浪费1000立方米的水。假如这1000万人使用的水龙头都是老式的螺旋式龙头,那么关闭龙头 又至少流去50ml的水。这两者相加,光是一个早晨,上海人的洗漱就浪费了1500立方米的水。如果睡觉前再重复一遍的话,那么仅此 一项,一天就总计浪费3000立方米的水。
假如每个家庭都使用全自动洗衣机洗涤衣服,一般全自动洗衣机的漂洗为一洗二漂,而第二、三次漂洗的水已 不太混浊,如果毫不利用就白白放掉,那么以洗衣机桶体体积0.024立方米计算,上海400万家庭每周使用洗衣机两次,一周便总计浪 费192万立方米的水。
假如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每周洗澡3次,每次热水器点火启动后,水管里被白白放掉的冷水约3000ml,一周计 9000ml,一年计0.432立方米。如果以上海400万个家庭计算,则全年总计浪费172.8万立方米的水。
以上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水资源的浪费在我们的家庭还普遍存在,决不能视而不见。当前,全球变暖,干旱蔓延,沙暴肆虐,湖泊消 失,如果我们还大手大脚地用水,仍随心所欲地浪费,那么,地球上残存的最后一滴水,便是人类留下的眼泪。
为创建节约型社会,我们必须从今天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培植生活中的节约细胞 。
2007•中学组三等奖
上海市延河中学初一(6)班 王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