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节约的解释,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解释。而对于我而言,节约便是:节 省、约束。
节省,自然是对各种各样的资源的节省。在现在社会中,已经出现许多资源的短缺,首当其冲的便是煤。 煤,作为三大重要能源的一份子,在我国的储备是十分丰富的。可是即使储备量再大,它也是不可再生能源,会用完,会耗尽。当它 不复存在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所以在还没有更好的、更有效的新型能源代替它之前,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节省。可是,如 何才能节省这一重要资源呢?接下来便有一个实例,相信看了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我国尿素产量中65%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的。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而发达国家氮肥利用率则达到 50%至60%,这可是我国的两倍啊!一位专家说:“如果我国的氮肥利用率能从现在提高到50%,一年便可以节省2000万吨煤。 ”这是一个如此巨大的数字!还只是一年节省下的,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呢?那可以节省下多少煤呀?
所以,如果能过通过正确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发展生态农业,增加肥料的技术含量,完全可以在短期 内大幅度地提高我国氮肥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国内化肥市场供应紧张和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节省资源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民收入,为发现或发明代替煤的新型能源提供宝贵的时间。
如此一举多得,又何乐而不为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缓解。其实,节省很简单,只要付出行动 ,节省的目的便能达成。
在煤之下,便是水资源了。众所周知,地球的71%都被水覆盖了。表面上看是个可以令人安心的数字,可 是其中的淡水资源连1%都不到,还得包括南极千年不化的冰川在内。所以,可以使用的水是少之又少。
有人一定会说:“既然淡水少,海水多,那可以用海水来制造淡水啊!”可是,利用海水制造 淡水的成本是很高的,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够承担得起这个沉重的负担。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浪费现象还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啊!
这里,又有一个浪费水的事实给我们以警示:
广州宝安西乡中心小学四年级的200多个学生,在“节约用水”专题科技实践活动中,通过一 个月的认真调查分析,做出的调研报告令人吃惊:学校存在80多种浪费水的现象,喝饮水不注意节约,全校可浪费150吨水,相当于 25万瓶600毫升装的“矿泉水”……
如此令人乍舌的数字,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自己身边。平日里,有些酒店的水龙头总会滴水不止。虽然一 滴水看似渺小,可是把一滴滴水珠汇聚在一起呢?聚沙成塔,聚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大河。
节约一滴水,13亿汇集起来,就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吉林石油集团公司则已经成功节水,在新增8500户 的情况下,利用水电运程自动抄表系统,总取水量却由2280万立方米下降到1818万立方米。这是一个标志,一个希望,一个让我们看 到节水有望的盼头。
那么,节约一度电又可以做些什么?节约一度电,可以让25瓦的电灯泡亮40个小时;可以让普通电扇连续 运作15个小时;可以使家用冰箱运转36个小时;可以看10个小时的电视;可以让空调运行10.5个小时;可以……
看到这么多的数字,你没有感触吗?虽然为了解决用电紧张,已经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发电站,甚至牺牲了 美丽的三峡风光,但是到了用电高峰,缺电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电是在浪费中消失的。例如为了图清凉,把空调 调得很低,虽然有了一时的凉快,可是却把炎热排到了室外,使得原本火热的天气火上浇油。这里,便波及到节约的另一个解释:约 束。是的,节约还须做到自觉约束自己。
古老的中华民族,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节约之风代代相传。《墨子体过》中说:“检节则昌,淫佚则亡。”汉代贾谊在《 论积贮疏》中有言:“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在古人眼中,节约,即是修身养性所必须,同时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 机密相连。
积雨会沉舟,如果每个人都不注意节约,那么我们的资源将无法承受我们的发展之舟。滴水亦成河,如果 每个人都能够节约,那么汇集起来的资源将支撑我们继续前进。
2007•中学组三等奖
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一(8)班 张 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