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生作品>>征文2007
节约,不是因为穷
[2008-10-30 13:03:27]

    几十年前的中国人民生活拮据,“浪费”这个词似乎很少挂在嘴边,节约是大家共有的默契。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节约”这个词似乎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浪费开始成为大家追 逐的“偶像”了。我想在此大声说一句:“节约,不是因为穷!”
    水龙头下的长流水,教室里的长明灯,食堂的剩菜剩饭……随处可见的浪费行为比比皆是。我 不禁自问:“难道节约真的是一种落后的观念而应该被抛弃吗?”不,绝对不是这样的。朱柏庐以“一粥一饭,当 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家训,并成为后人传唱的佳话。可如今,又有多少人在学习这家训时,能运用到 生活中去呢?
    如今,五光十色的电视屏上没少放“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的宣传片,且这些宣 传片也大都制作精美,通俗易懂,利害关系一目了然,可又有多少人把这公益广告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相联系了呢?看到这些,我 只能轻轻地感叹了。
    那天午餐,我来到了一家自助餐厅。这家餐厅环境优雅,食物台前竖着一块小板,上面的几个字鲜红而醒 目:“请不要把食物孤独地留在自己的餐桌上,请把它们送到肚子里!”我微笑着心想,这标语幽默而简洁,这下,该不 会有人浪费了吧!
    过了一会儿,餐厅里的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我再一次走进食物台拿东西的时候,看到场面已经完全 “颠覆”。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每个人都生怕自己吃了亏,拼命地往自己的盘里拿东西。
一位小女孩拉着“奋战”在餐台前的妈妈的衣角,说道:“妈妈。我们吃完了再来拿吧!”
    “笨蛋,那多麻烦,一次性拿完!”妈妈不耐烦地训斥女孩。
    “可是,我们能吃那么多吗?”
    “吃不完就扔了呗!”
    “那……不是很浪费吗?”
    “浪费点没什么,我们付了钱的!”妈妈理直气壮,更不耐烦了。
面对这位母亲,我哑然了。她的话无可厚非吗?为什么孩子都懂得的道理,而成人却不懂得呢?难道我们就不能学学这个小女孩吗?
    回头看见那竖有标语的小牌,它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似乎指责这些人们难道都不识字吗!我暗暗叹息它竟 成了摆设。
    一眨眼,过了午饭时间,餐厅里又冷清下来。我沿着大堂绕了一圈,只见在服务员们还没来得及收拾的餐 桌上,张张都有剩下的残羹,可谓是“无一幸免”啊!更令人惊讶的是,很多盘子里的东西几乎还没有动过的痕迹。我苦 笑,想必那细心写标语的经理也没有料到会是此番情景吧!
    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那么多人的行为。所以,我想只有从我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
    早晨买了二两小笼包,吃不完,怎么办?拿回去,恐怕上学就要迟到了,可扔掉岂不是浪费了?我刚决定 要从自己开始节约的!不行,不能浪费。于是,我要了一个小袋子将剩余的包子留着,一会儿饿了再吃。
中午吃过饭,我去洗汤勺,水“哗”地涌出来,我赶紧拧小水龙头,心想细水才能长流啊!
    晚饭,妈妈烧了我最爱吃的红烧鸡。我夹起一大块就往嘴里塞,刚想把骨头扔进盘里,转而一想,噢!还 有一些没啃干净,不能浪费!于是,又放进口里“加了加工”,才放心地把骨头“送走”。
……我为自己一天的行为感到满意。
    节约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和品行,并不是穷的表现。学习节俭,更要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自己开始,节约一 粒米、一滴水、一度电,恪守朱柏庐的家训,为倡导节约型社会,交出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

2007•中学组一等奖
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八(6)班  谈忆君

    评注:命题富有思想性,点出了“节约”的真谛所在。能从 自己亲眼目睹的“小事”落笔,提出自己的观点,再从自己做起收笔,紧扣主题。
 

上一篇: 植物POWER 下一篇: 节约型社会与“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