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青蛙与癞蛤蟆
[2018-08-02 13:22:27]

 

青蛙与癞蛤蟆

华东理工大学  韩  雪(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学员)

    对于青蛙和癞蛤蟆(蟾蜍的俗称)的区别,有人有个很搞笑但又很形象的解释:一个内分泌正常;另一个则处于青春期,正在长痘痘。每次想起来都会笑一阵子,有一天突然发问:青蛙和癞蛤蟆都是完全变态的动物,它们幼年的时候都应该是蝌蚪的形状,那么,癞蛤蟆幼年时即蝌蚪时,难道也是满皮肤“痘痘”?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过最便捷的方法来解惑——查阅相关的文献,接着,写下了《青蛙与癞蛤蟆》这篇科普习作……
    有人在河沟边玩,沟里有许多小蝌蚪游来游去。忽然,他发现有一个小蝌蚪与其它蝌蚪不和,孤独地在一边游。他用小树枝把那脱群的蝌蚪拨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会儿,它又孤独地游到一边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将它和另外成群的几个小蝌蚪分别装起来,放在家里饲养观察。最后,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他长成了癞蛤蟆。看来真是物以类聚啊,蝌蚪也有自知之明啊! 原来青蛙的蝌蚪颜色较浅、尾较长;蟾蜍的蝌蚪颜色较深、尾较短。 
    青蛙和癞蛤蟆都是无尾目的成员,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而善于跳跃的称为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而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实际上有些科同时具有这两类成员,在描述无尾目的成员时,多数可以统称为蛙。
    无尾目包括现代两栖动物中绝大多数的种类,也是两栖动物中唯一分布广泛的一类。无尾目的成员体型大体相似,而与其他动物均相差甚远,仅从外形上就不会与其它动物混淆。无尾目幼体和成体则区别甚大,幼体即蝌蚪有尾无足,成体无尾而具四肢,后肢长于前肢,不少种类善于跳跃。
    蛙科是无尾目的第三大科,我国最常见的两栖动物大概也要属蟾蜍了。蟾蜍属的成员体型差别很大,最大的美洲的海蟾蜍身长达到25厘米,而有些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长只有其1/10。蟾蜍相貌和习性均比较相似,都是些行动缓慢不擅跳跃的两栖动物,皮肤粗糙而高度角质化,使得蟾蜍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蟾蜍能分泌毒素,可以制成蟾酥。蟾蜍非常贪食,人们用其来消灭害虫,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灾害。比如澳洲引进了海蟾蜍来防治蔗田的害虫,但是海蟾蜍却对当地生态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捕食当地的小动物,其分泌的毒素又对想捕食它们的当地的捕食者造成了威胁。
    知道了以上的知识,让我对蟾蜍有了客观的评价,不能“以貌取人”。蟾蜍也有好的一面,可以帮助人们来消灭害虫,但是要合理的控制它的数量等来减少对当地的危害。
 

上一篇: 杜晓晨‖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光... 下一篇: 焦雪‖做一个追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