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总结“研究型科普创作”,
吸引更多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创作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协、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和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承办的“加强作品评论 繁荣科普原创——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11月12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顾凡及先生夫妇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颜实研究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梁兆正、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钱旭红、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卞毓麟,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代表、安徽省科普作协秘书长杨多文,浙江省科普作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季良纲,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世平、董长军,秘书长江世亮,顾凡及先生的同事、其作品出版单位的编辑,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会员代表等数十位科普界人士参会。研讨会由王世平和江世亮主持。
顾凡及先生长期从事计算神经科学的科研和教学,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他退休、离开一线科研岗位后决定以科普著译工作为自己余生的事业和追求,而且在科普著译的道路上同样取得斐然的成果,先后发表了十几部科普著作和译著,撰写了70余篇科普文章,其作品获得了上海科技进步奖、中国好书奖等多种奖项。主办方希望通过对顾先生科普创作特色、风格作一定深度的探讨,来推动科普评论,繁荣国内科普原创。这也是继2016年以来先后召开的卞毓麟、杨秉辉、叶永烈、谈祥柏科普创作特色研讨会基础上的又一次以科普名家作品为对象的研讨会。
研讨会上,颜实、梁兆正、钱旭红、杨多文分别代表主承办方致辞,顾凡及先生作了题为《我的科普观》的主题发言,十几位与会代表有准备或即席作了发言。以下摘选发言者的观点,供更多关心这个话题的科普同行了解。主办方为这次研讨会印制了《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文集》,有兴趣的读者可留言索取《文集》。
颜实:科学家中既为“发球员”,又擅“二传手”的优秀代表
颜实在代表中国科普所、中国科普作协致辞时认为,作为计算神经科学的知名学者,顾凡及先生退休后潜心脑科学的科普译著和创作,其作品结构精巧,译著表达严谨,见解阐发深刻,文字清新生动,洋溢着深邃的科学理性以启迪心智,深受读者、尤其青年读者的喜爱。顾先生以科学家身份从事科普创作且成绩突出,称得上是造诣深厚的科学家中既为“发球员”,又擅“二传手”的优秀代表,他的创作成就与中国十多年来的科研发展密不可分。
颜实在分析顾凡及的科普创作特色时总结了三点:一是研创联动,文理交融;二是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三是勤奋耕耘,践行使命。科普创作是需要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事业。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最为活跃的的发现者、生产者、创建者,在科学大众化、弘扬科学文化的历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顾先生决心以科普著译作为余生的事业,在其科普事业上,志向很重要,激情更可贵,但更重要更可贵的是顾先生对科普工作日复一日的坚守。十几年来,他完成的著译作品也充分说明,科普事业的成功不仅需要震撼一时的呐喊与冲锋,更需要长期的韧性的战斗。
颜实在谈到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协只所以一直支持这个“加强科普评论 繁荣科普原创——科普名家作品系列研讨会”的初衷时说,就是希望总结、传承、发扬老一代科普作家的优良传统,吸引调动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到科普创作中来,使科普创作不断有源头活水,竞相奔流。近年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通过设立奖项、基金,来吸引、鼓励科技工作者来从事科普创作。颜实还在会上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经过多方努力,中国科普作协的会刊《科普创作》,计划2021年正式更名为《科普创作评论》,希望成为科普创作领域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推动我国科普创作实践和理论的不断提升。
梁兆正:这个研讨会是围绕科普本业的固本之举,难能可贵
梁兆正代表上海市科协致辞时希望能够借这个研讨会张扬和倡导更多的身处科研一线的科学家在岗期间或退休后能像顾先生这样走向科普一线,成为科普创作的骨干力量。当然科学家要像顾先生这样成功转型为科普作家的也相当不易,这里面要有发自内心对科普这件事的意义价值认同,也要掌握科普写作、创作的一般规律。
梁兆正强调,加强对科普创作规律的认识,支持科普原创需要有抓手。今天召开的这种以有代表性的科普作家的作品为讨论对象,针对科普创作本身的业务探讨是非常有意义并且值得长期坚持下去。加强科普的核心之一是要有源源不断的作品,要有一大批科普作家,要有全社会支持、喜爱科普作品的氛围。正是从这一点看,今天我们这个研讨会是围绕科普本业开展的固本之举,难能可贵。
钱旭红:“研究型科普创作”的特色值得总结发扬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钱旭红在致辞时说,顾先生在科普创作上的成功实践也再次印证了好的科普作品就是科学硬核和生动有趣故事有机融合的结果。希望和期待今天的顾凡及作品研讨会上能就如何讲好科学故事有更多的交流和切磋。因为当今时代几乎所有受欢迎的科普作品都是有好的故事在其中。
钱旭红尤其赞赏推崇顾凡及老师科普作品中,不仅介绍知识,更重视介绍思想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引导读者同步思考前沿科学难题,体现开放问题的科普特色。钱旭红指出,顾老师这种以科研的态度和方法从事科普写作,从而创造出了“研究型科普创作”的这一新颖风格和创作特色。这一点尤其难得而珍贵,值得总结发扬。
杨多文:努力打通科研-科普通道的成功案例
杨多文在发言中说,他从顾凡及的学术和科普创作生涯中得到的启示是:科学研究有所建树的科学家,因其深知外行理解专业之不易,科普创作中会更加用心,深入浅出。科普作协除了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科普创作后备人才外,还要注意发现有科普创作热情和潜力的科学家,策划并组织元科普项目,壮大科普创作队伍;科学家何时开始从事科普创作要因人而异,不可强求。这也要求管理部门出台更加人性化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人文氛围。
顾凡及: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是好的科普著作的要素
顾凡及先生在题为“我的科普观”的主题发言中概要回顾了自己的科普之路:中学时代课余阅读科普作品是其最爱,也由此萌生以科学为业的想法。退休之后,根据自己的条件,确定以科普写作和翻译作为余生的事业。开始时只是想以幼时读过的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系列作品为榜样,写出熔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于一炉的趣味脑科学故事。其中科学性是第一位的,虽然不能要求写的内容一无差错,但是一定要有根据,不能是道听途说,更不能是伪科学。顾凡及认为好的科普书必须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脑科学发展很快,好的科普书要与时俱进,介绍当下的认识和最新的进展。这样他就写出了《脑科学的故事》和《脑科学的新故事》等四本书,这些书的每一节都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头,最后说明一个科学道理。
顾凡及说他为了写作重新再学习脑科学的教科书,在此过程中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怎么知道教科书上所讲的知识都有道理?还有别的可能解释吗?顾凡及认为这也许是读者想知道的。为此他阅读了神经科学史、神经科学家传记或回忆录,把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最新进展组织在一起,特别是科学史上重大争论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脑海探险》和《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两本书。
创作到了这一步,顾凡及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成了书的就一定对吗?还有什么没有公论的“开放问题”?带着对脑科学和人工智能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顾凡及和友人讨论了6年,把这些讨论整理成了一套三本书的书系:《脑与人工智能:一位德国工程师和一位中国科学家的对话》。
顾凡及在发言中强调: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是好的科普作品必须具备的要素。此外,科普作品还应向读者介绍现有知识的来源,存在的问题。不仅应该向读者介绍知识,更应该向读者介绍科学方法论,介绍大师们的治学之道。不仅要使读者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要做到文理融合、寓教于乐。在谈到翻译作品时顾凡及认为:翻译作品信是第一位的,为此译者必须自己真正读懂原著。达也很重要,要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发言最后,顾凡及坦言:科普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他只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做了尝试。他的作品多半是学习他人的工作、消化吸收之后重新整理的结果,更确切地说只能说是编著。期望一线的研究人员把他们自己的成果写成完全原创的“元”科普读物。
顾凡及主题发言后,杨雄里、卞毓麟、寿天德、林凤生、梁培基、唐骋、黄伟等作了研讨发言。
杨雄里:
一位擅讲故事的高手 与顾先生相知50多年的杨雄里院士在为研讨会撰写的文稿中说:与脑科学,特别是心智问题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打交道,既要保证科学上的准确性,又必须把趣味性和普及性熔于一炉,绝非易事。杨雄里以《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一书首章“打开心灵之窗--感知觉探秘”为例说,顾先生在介绍休伯尔和威泽尔(1981年诺奖得主)如何应用一台简单的仪器,发现了视皮层神经细胞特殊的感受野时,对发现过程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他以绘声绘色的语言,作了细致的描写,而且在若干细节上不吝笔墨,烘托了气氛,令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故事讲完了,科学现象的画面变得清晰,而其中又真切地交融了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所显示的无与伦比的睿智和坚韧不拔的努力。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显示凡及教授确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
卞毓麟:
顾凡及的作品是“元科普”的范例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卞毓麟以“年方八旬,再接再厉——有感于顾凡及先生以科普著译为余生事业”为题发言。卞毓麟认为顾先生这样的科学家退休后决心将“科普著译作为余生的事业”,这是非常值得尊敬和推崇的。顾先生还为此列出了实施的计划:第一步:努力写出熔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于一炉的脑科学故事;第二步努力讲清楚我们现有的脑科学知识是怎么来的,力图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三步:从思考上了书的就都对吗进而引导读者同步思考前沿难题。联系顾先生的创作实践,卞毓麟认为顾凡及正是“元科普”的范例。元科普是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或团队)生产的科普作品: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以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最后卞老师书赠“普及脑学,不辞辛劳;年方八旬,再接再厉”,与顾先生共勉。
季良纲:
“引导读者同步思考”的科普理念值得推广 专程赶来参会的浙江省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科普作家季良纲在发言中认为,顾先生创作中形成的“引导读者同步思考”的科普价值理念非常值得在同行中推广。“引导读者同步思考”,能让阅读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体验活动,培养一种探索探究的能力与兴趣。科普创作与一般文学创作不完全相同,它有更多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潜移默化,旨在培养发现问题能力、探索发现的能力,这才是优秀科普作的目标追求。顾先生所提倡的创作理念付诸于创作,十多年来的辛勤努力,获得了成功,让我们看清了目标与方向,增强了创作者的信心。
寿天德:
将知识-趣味-前沿融为一体是顾凡及科普创作的一大特色 顾先生多年的挚友、复旦大学寿天德教授在发言中认为将知识-趣味-前沿融为一体是顾凡及科普创作中的一大特色。顾先生是一位有特殊经历的、高度跨学科的计算神经科学家,充满热情地将脑科学科普写作作为退休后“余生”的作家。其作品涵盖大众科普、中级科普和高级科普,丰富而高产,十分难得。顾先生以科研的严谨态度,努力将知识-趣味-前沿熔于一体的作品奉献给读者的同时,还将这些科学结论是如何经过曲折的道路得来的,以及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应该不迷信权威,不唯书,大胆质疑已知,勇于探求未知世界的思想灌输给青少年读者。
林凤生:
他的文章做到了信而达 科普作家林凤生在发言中提出,顾先生的科普文章有明显的特点,做到了信而达,这与他在学术上的造诣有关。他是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退休之后还长期担任一本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平时与许多国内外有关专家保持通讯联系。同时顾老师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他常常在一些小问题上几易其稿,我在编辑他文章时,时而会接到他的电话,要求改几个字。而我碰到一些疑难问题请教顾老师,他会说要去查一下,然后给我比较准确的答复。
梁培基:
故事、发现,未知是顾凡及科普创作的三大要素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梁培基教授在发言时认为,科普讲究“科学性、前沿性、趣味性”,而由专家做科普,要做到趣味性恰恰是最难的。但是顾老师做到了。作为计算神经科学家,顾老师长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这个领域的一个特点在于“同道不同行”,由于彼此之间学术语言不通抑或是对基本概念的不了解而导致误解甚至讨论搁浅的情形常有发生。这可能是顾老师向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普及神经科学基本知识想法的源头。作为教授,顾老师在复旦开设面向全校的通识课程,介绍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出于对学生的引导,顾先生认为知识发现的过程所带来的启迪比知识本身更有意义。而“关于知识的故事、发现,以及“关于未知”这三个方面,正是顾老师科普创作的三大要素。
唐骋:
好的科普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去“教”读者,而是去“争取”读者 科普作家、神经生物学博士唐骋在发言中说,阅读顾老师作品的一个深切感受是,好的科普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去“教”读者,而是去“争取”读者。唐骋从自己两年前苦恼的一件事说起,那时他已经作为一名神经生物学博士生完成了多年的学习,一直很希望可以将神经科学的美妙世界介绍给大众。可是每当提笔却总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神经科学太抽象了,且不说是传播多么复杂的知识,单单是让一般人去了解什么是神经的轴突、树突,什么是神经冲动,什么是神经可塑性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不知该从何下手。这时一位出版社的朋友给他推荐了顾凡及老师的《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当我读完这本书前三分之一篇幅时,我突然觉得,知道神经科学的科普应该怎么做了。它抓住了神经科学当中最为有趣的一些点:感知觉、记忆、情绪、语言、智力、意识,我相信其中任何一个都是神经科学爱好者们最初踏入这个领域时最想知道的问题。这对我就很有启发:一个好的题材比全面的知识体系乃至优美的辞藻更能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因为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教”读者,而是去“争取”读者,我们必须把最有意思,最抓人眼球的东西放在前面才能把读者拉进‘坑’里”。
黄伟:
“基于科研的科普”需要强烈的兴趣和好的身体 顾老师作品编辑之一的上海教育出版社黄伟副编审在发言中说,顾老师原创、翻译的科普图书从内容上看是属于难度非常大的一种类型——“基于科研的科普”。这类科普之所以难写,是因为科研不断在更新、而且有些时候真假难辨,只有一直跟踪这个领域,做到对国际上一些重要科研项目如数家珍,才能将这类科普写好、写准确。顾老师为了写好一篇科普,往往需要查证许多的资料和文章,比如最近他写的文章“欲驾驭AI,先与AI共生:马斯克的‘超人’计划能成功吗?”,其中对马斯克的不同阶段的观点做了系统梳理,参考了许多英文的一手资料。这样的开放视角,其实潜在的要求就是一要有兴趣,二要有好身体。没有强烈的兴趣,就无法支撑跟踪、持续的阅读;没有好的身体,就无法在脑中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数据库,从而得出相对客观的主观见解。非常幸运的是,顾老师这两点都具备。
研讨会的自由发言阶段,先后交流的有王洋、段艳芳、韩红、薄禄龙、李辉、冯睿、徐灵敏、庄建林、孙正凡、杨先碧、吴潇、郑小梅等。参会的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王彬、诸佳、杨凡等也在会后发来感言。这些发言者的内容协会微信号、网站上会择其要点作披露。
文字整理:江世亮 图片:周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