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疫情防控之下,师生热情不减—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线下与线上结合顺利举办
[2021-02-01 13:06:35]

 

疫情防控之下,师生热情不减

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线下与线上结合顺利举办

    最近一个多月,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在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顺利开展,来自华东师范大、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健康学院等8所高校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睿宏文化等公司的66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培训班采取了线下为主、线上辅助的方式举行。2020年12月20日上午,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协会理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匡志强,协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雪峰,协会理事、华师大孟宪承书院副院长、培训班班主任苏振兴,和45名学员共同参加了活动,20余名学员线上同步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上,江世亮为学员代表授旗并做开班致辞,姜雪峰为学员代表发放学员手册和学员证,苏振兴介绍了本期培训班情况,王沛瑶、陈锦蓉两名学员代表发言,温立泽学员代表培训班发出了《不忘初心,勇担新时代科普重任》的倡议书。

 

 

 

 

    简短的开班仪式之后,姜雪峰教授作了题为《我对科普及科普创作的理解》的首场讲座。姜老师以“从事科普事业是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开场,结合自己紧扣科研工作开展“硫元素科普”的心路历程,以精彩的科普案例,生动地展现了科普的重要价值、创新方式与社会效益,并分享了他“科普工作是对学术研究的一种推动”的感悟,鼓励学员们积极投身科普创作实践,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领悟科学精神。

    12月20日下午,全体学员参加了“科研成果科普化及青年科普人才培养”研讨会,这也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协、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承办的“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上海市科普作协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脑科学研究专家、科普作家顾凡及教授,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的代表——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科普作协的张洁、季良纲、杨多文,以及来自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应技大等高校和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科技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市科学研究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复旦出版社、华理出版社、睿宏文化、美吉生物等单位的专家和科普工作者等4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研讨会。上海市科协普及部部长刘健,科普研究专家、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王文鹏,华师大教授姜雪峰等做了主题发言。与会嘉宾、专家围绕科研成果科普化和科普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上一届培训班学员翟子颀介绍了她们对科研成果科普化进行的调查研究情况,引起了与会者的热切关注。研讨会上还发布了《关于成立“科研成果科普化协作平台”的倡议书》,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在活动调查反馈中,学员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次沙龙受益匪浅。

 

 

    12月27日,培训班第二次集体学习在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举办。上午,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了团队建设培训,在班主任苏老师带领下,通过生态岛、进化等科普游戏,和小组科普DIY作品,增进小组凝聚力,促进学员相互熟悉,并体验和思考科普游戏的设计与实施。学员吴臻琦分享了他参与创作的科普动画作品,班主任推荐了多本科普图书,为随后的小组和个人选题讨论做了铺垫;十个小组学员积极研讨交流,确定了小组作品的选题和个人感兴趣的创作方向。下午,由协会理事、《科学画报》编辑部主任杨先碧老师,带来本次培训班第二场专题讲座《科学知识普及的层次》,从科普受众、科普来源、传播载体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科学普及的不同层次及特点,特别介绍了“元科普”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科普创作经历,简要分析了新媒体10万+作品的基本特点;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老师也到场与学员互动交流,共同给学员们带来启迪。

 

 

     2021年1月3日,培训班第三次集学习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当天活动安排十分紧凑,三个内容紧锣密鼓展开。首先由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教育研发部部长刘楠主讲《现代科普展览创作与设计》讲座,以“表情包”狮子标本为切入点,为学员们揭开了自博馆展览设计背后的理念、做法、故事和思考,并以观众调研研究数据、“探索者联盟”游戏案例分析了公众对科普展览的偏好及对布展、馆本活动的启示,还以她负责的科普原创视频《螺说》第一期为例,启发学员对科普创作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第二环节是本期培训班的“小组和个人科普创作开题交流”,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主持,10个小组的20名学员陆续登台,以丰富生动的PPT,介绍了各小组的创作选题和个人作品设计情况。本次培训班创作选题呈现多样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内容涉及医学、天文学、心理学、生命科学、仿生学、工程学、航空航天、动物学、文学、艺术、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形式也囊括了科普文字、科普剧本、科普影视、动画、文创产品、科普活动等等,如《科普与推理决策游戏》、《月球基地》、《古诗词中的动物学》等选题,体现了本期学员的用心思考和大胆创意。

    第三个环节是培训班经典人气活动“自博馆精品参观”,由首届培训班学员、自博馆研究人员何鑫带队并全程主讲,带领学员们深度参观自博馆展品,详细讲述背后的科学知识、科学史故事,重点对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点进行了辨析,并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深刻阐述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引发学员们的反思,他还鼓励学员们勇于尝试科普创作。

    经过连续三个周末高密度、高强度、高质量的培训学习,全体学员在8个内容充实、形式丰富的精彩学习活动中,不仅聆听了一线科学家、优秀科普作家、科普研究和创作相关前辈、专家的精彩讲座,还亲身参与了多次交流研讨,小组头脑风暴、集体协作实践和分享等,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沉浸在浓郁的科普创作氛围中,迅速加深了个人对科普创作的理解,并逐步进入了尝试自主进行科普创作的实践阶段。在2月寒假期间,协会还将通过线上的方式,举办小组和个人作品创作交流沙龙、《科普小说创作》讲座(杨秉辉主讲)、《科幻作品解析与作品讨论》(丁子承主讲)、《从国内外优秀科普作品看科普写作》(刘夙主讲)四个精彩活动,并适时开展科普影视作品、经典科普作品赏析,个人创作答疑和科普名家访谈等选修活动,帮助学员进一步提升科普创作能力并指导作品创作。预计本期培训班将在3月底结束学习,届时所有参加了全部课程,完成培训班布置的作业,并提交原创的科普作品的学员将获得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由上海市科普作协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面向全市大学生科普创作爱好者(近年来又扩大到在职年轻科普工作者)的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已成功举办11届,450多位大学生先后得到培训,其中三分之一现在仍在各自岗位上从事科普创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在听取汇报时对上海创办的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给予高度评价,称这是为科普创作留下火种。本期培训班在协会和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吸引了130余人报名,最终录取45名核心学员和21名旁听学员,采取线下为主、线上结合的方式举办,学员和培训班讲师热情都很高,始终以积极态度参加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字:陈凌云、缠珊、唐平、唐莉晶、柳云凤、苏振兴
图片:邢小刚、薛正超、李娟、刘一娇、李春辉)
 

上一篇: 【通知】关于2020年度... 下一篇: 作品需要勤打磨,改稿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