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科研成果科普化及青年科普人才培养沙龙举行
[2021-02-01 14:14:07]

 

科研成果如何有效科普化?科普化所需的青年人才如何培养?

科研成果科普化及青年科普人才培养沙龙举行

科学家、科普专家、科普作家共同探讨科研成果科普化之路

    2020年12月20日下午,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协、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承办的“科研成果科普化及青年科普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90多名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出版社、科技企业等的一线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和上海市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的学员们,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这也是中国科普作家系会“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之一。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上,上海市科协普及部部长刘健、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王文鹏、华师大教授姜雪峰等做了主题发言。
    上海市科普作协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脑科学研究专家、科普作家顾凡及教授,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的代表——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科普作协的张洁、季良纲、杨多文,以及来自科研机构、高校和在沪上媒体、出版机构、科技企业、文化传播公司等的几十位代表发言;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学员翟子颀介绍了她们对科研成果科普化进行研究的情况,引起了与会者热切关注。

    研讨会上还发布了《关于成立“科研成果科普化协作平台”的倡议书》,倡导政府、社会各界进一步探索推进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有效举措,促进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与科普创作者、科学传播者的深度融合与交流协作,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主题报告,解读科研成果科普化问题与对策

    在主题发言环节,上海市科协普及部刘健部长以详实的数据,简要分析了上海在推动科研成果科普化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政府在科研投入同时要留足“科普”经费,并积极制定落实《科普法》的地方法规,还要以科普从业人员职称评定为突破改进科普评价体系,他还建议要创新科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王文鹏研究员以《从上海光机所的实践探讨科研成果科普化推进的意义、实施中的瓶颈和应对之策》为题,结合光机所多年的科普工作和自己近年来参与科普讲解大赛的亲身经历,谈了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做法、收获以及困惑,他认为科研与科普评价体系不同,不仅要建立更有利于推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评价机制,还要为科技传播建立相应的审稿规范,从科研成果到科普化作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副研究员在线上主题发言中,从一名专门从事科普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角度指出:科普实际上是对科学研究价值本身的一种回归。他深入剖析了当前科学家从事科普主要面临的“不敢做、不想做、不能做、不擅做”的“四不”窘境,并指出前三种是认识问题,最后一个则是能力问题,可以通过一系列举措加以解决;他还特别提出:科研成果发表不应该是传播的终点,而应该是起点,所以今天可以说“不传播就出局”,并引用卞毓麟先生提出的“元科普”概念,希望顶尖科学家要做好科普的“发球员”。

    上海市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研究员通过视频做主题发言,提出“一个好的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科普工作者”,她认为科研成果科普化,一方面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青年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的理念,她强调,科普教育要从青少年做起,改变下一代,影响上一代。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硫元素代言人姜雪峰在线上主题发言中指出,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必要性在于他们知道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在哪里,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科学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让受众感知科学的过程。他以自己把科研和科普紧密结合为例,把个人的科研经历、发现与社会生活有机关联起来,通过讲好一个科普故事来做好科普工作,让青少年以及社会大众了解科学在最前沿这种有趣的状态,用兴趣驱动科学的前进,同时更重要的是提炼一些认知规律,给青少年提供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的惯常逻辑和认知的逻辑。他还提出,科普的过程也是学科交叉的过程,科学家在做科普过程中也能彼此了解最前沿的东西,进而形成多学科、多元化的思维,促进发现和解决更多科学问题。

交流研讨,碰撞破解科研成果科普化难题之火花

    在研讨会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专家代表们积极发言,聚焦科研成果科普化与科普人才培养,线上与线下互动,进行了十分热烈地讨论。

    上海市科普作协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首先发言,他积极评价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并指出科研成果科普化非常重要,科普化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能够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科研走向良性循环;科普对科研本身、对研究者本身也有重要价值,科研成果科普化和科学研究具有双向作用。他希望未来的科普的主力军更应该是科普、科学工作者、技术研发等几方面的人合在一起,在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的同时,产生一流的科普作品,把科研、科普融为一体,协同发展。

    江苏省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张洁提出,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智力密集、经济发达科教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科普化,开发优质的科普资源;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联合联动,为青年科研人员和科普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做好科普成果的推广工作,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
    文汇报首席记者许琦敏认为,科研成果科普化需要一个合理的、稳定的激励机制。以前如果说科普更多是一种个人行为,而现在出现了一种变成职业行为的趋势,科学普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需求,这同时也是科学共同体和公众交流的需求;同时科普应该有团队支撑,需要有理论基础,或者说要有科普事的专业规则,以及相应的科普职业素养,就像顶级科研期刊都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编辑团队,未来中国科普也将从社会各个行业里凝聚成新的业态,形成一种新的力量。
    复旦大学卢宝荣教授提出,科学创新一定要和科学知识传播(科普)很好地结合起来,他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和转基因技术为例,说明科学创新进行科普化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具有把自己的科学发现以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展现出来(即科普)的能力,这要成为科学家素质的一部分。

    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员认为,科研工作者做科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疫情当下更要重视培养科普青年人才。他以上半年因疫情研究生无法返回实验室期间,他倡议组织学生在家写疫情防控的科普文章为例,说明对研究生进行科普写作训练,对提升未来青年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他还建议科研考核评价中要尽快把科普绩效列入其中。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大四的本科生翟子颀,汇报了她们近期完成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科研院校研究成果面向大众传播的途径与挑战》情况,通过搜索并梳理分析近年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的获奖个人和项目的信息,发现能搜到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对获奖的报道,而与研究内容相关的科普报道还很匮乏;同时通过对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所的100余名一线科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最大诉求是:提供科普创作的专项资助和科普相关技能培训。

    新民晚报主任记者董纯蕾在发言中介绍了新民晚报社和上海市科协联合运行了十几年的“新民科学咖啡馆”科普活动经验,并指出:互联网时代需要更专业和更有效的科技传播和科普,鼓励更多年轻人能以之为职业,把科普做成产品。
    复旦大学物理系施郁教授提出,在制度没有完善的时候,大家要以自己的热情和兴趣坚持做下去,并以自己的科普经历为例,说明科学家科普不仅是介绍自己的成果,还需要对于学科领域关键的思想以及前沿进行科普。
    复旦大学顾凡及教授在交流中分享了他多年来参与科普创作的经验和感悟,强调“由科学家自己来讲他的工作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并希望科普应遵循“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同时还强调了科普的层次性,要注意根据受众定位来进行。

    华东师范大学张勇副教授在发言中向已故科普大家叶永烈致敬,认为科普创作者要多读读叶先生的作品,并以个人结合科研开展科普讲座和活动的经历,说明科普和科研能够很好结合,他鼓励更多人参与科普,拓展“科普”朋友圈。
    华东师范大学张伟高级工程师分享了他们研究团队创作《苔藓》科普微电影的故事,并基于他们吸收本科生参与到作品创作中的经验指出:高校教师把自己的优势学科和教育学科融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科普过程,并强调大学可以把科普人才培养作为润物无声的育人举措,放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瑞在发言中谈到,科研科普化对企业非常重要,特别是从事前沿技术服务的企业,更需要科普帮助客户了解产品,拓展市场。他以自己所在公司所做的科普尝试为例,说明当前科普人才比较匮乏,也表达了企业期待与高校、专业的科普机构共同来推进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发展。

    浙江省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季良纲指出,要从人力资源、科研场地和设施、科研成果三个方面系统有效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他分享了浙江省的相关工作经验,并希望能有更多的机制、载体、方法和理论来支撑科技资源科普化。
    上海科技出版社《科学画报》编辑部主任杨先碧在发言中分析了科研成果普及的三种不同类型,提出虽然“基础科研成果”的科普是最难做的一类,但基础研究是人类进步的基石,要让大众尽可能理解基石,才能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标,这也需要科研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共同努力。
    上海广播电视台编导郝晓霞结合自己正在做的关于天文学研究和肿瘤药物方面的两部纪录片,以及自己多年的科普影视作品创作经验提出:科普工作者与科学家间的深入沟通是做好科普化的前提,就像在山脚下,大家可以看到山有很多面,但在山中间的时候,可以发觉共通点,而一旦走到山顶上,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想要表达的应该是同样的思想。作为科学影片编导这样一名科普工作者,应该成为科学家和观众的串接点,在作品中更注重表达蕴含在这些成果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世界科学》杂志编辑游文娟用她参与的一个研究项目数据,说明了当前科普正在走向新媒体时代,但相关的从业人员在职业发展上却还面临很多瓶颈问题,应该要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她也强调了科普对象的层次性以及科普方法的差异性,并指出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也需要“被科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侯梅芳教授在交流中介绍了她带领学生和企业一起做生态、园林和景观科普的情况,并提出要把教材教具等也纳入科普创作的范畴,同时把参与科普实践也列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中。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李小敏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如何解决科普作品的市场效益问题”的担忧,并列举科普公众号、视频、展览、讲座等,提出科普图书可以探索多样化发展道路。
    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党委副书记涂皘在发言中用指导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的两个案例,说明高校在大学生中培养科普创作苗子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需要有更多的体制机制支撑和保障大学生、青年科技人员投身科普创作。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画报》副编审姚晨辉在交流中呼应了王大鹏谈到的科学家做科普“四不”情况,并希望能通过优化科研人员的考核,特别是把科普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和晋级的指标来改变现状。
    同济大学李永勇研究员指出,科研工作者应该成为科普的“一传手”,成为科研成果科普化基本内容的提供者以及最后产品的审核者,他还建议应构建科普的信息平台,引入商业化运作,持续产生高质量的科普产品。
    上海睿宏文化传播公司编导刘强认为,科普的第一要务是普及,也就是“传播”,而传播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行为,在保证基本科学正确的前提下,“话题感”“热点性”“娱乐性”“通俗性”都是需要选其二三兼顾的,并且好的科普作品也需要专门的宣发推广团队来做,才能有大的影响力。
    安徽省科普作协秘书长杨多文提出,长三角地区科普作家协会应该联动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有关部门早日出台促进科研成果科普化和科普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或试行办法,使之尽快落地实施。
    上海科技报社主任记者耿挺表示,当前重大科研成果一般都仅仅关注该成果本身的学术属性,在科普转化中缺乏可接受性,他建议可以尝试让科普工作者参与到科研项目的早期评审中,作为公众代表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判,从而促进科研工作者更加重视科普环节。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孟祥建研究员认为,现有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如不能体现科普贡献,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科普的窘境,也不能鼓励更多年轻科研人员从事科普活动。就当前具体的科普工作而言,他建议应该注重科学思维的推广,提高科普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加强对科普内容科学性的甄别,明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等。

发出倡议,发出搭建科研成果科普化协作平台之声

    本次沙龙因所探讨主题切中时下行业痛点,吸引了一批对此话题感兴趣、有思考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发言讨论,就如何推进科研成果科普化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贡献智慧。活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在主持人倡议下,现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以便后续继续研讨。而在活动后的调查反馈中,与会嘉宾和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次沙龙很有收获,深受启发。

    此次研讨会的发言多有切中时弊之言,也不乏治本之建言,将话题从现象、现状的分析,引向本质、未来的探讨,不仅有对改善当前科普工作的和举措与建议,更有着眼于科普长期发展的对策与思考,并且通过研讨形成的一份《关于成立“科研成果科普化协作平台”的倡议书》,向社会各界传递研讨会的声音,推动研讨成果落实落地,进而真正促进科研成果科普化和青年科普人才培养。

文字:缠珊、苏振兴、江世亮 / 图片:邢小刚、薛正超、刘一娇
 

 

上一篇: 长三角科普创作一体化高峰... 下一篇: 2022 年新年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