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十届三次理事会内容通报(一)协会2020年工作及2021年工作安排
[2021-02-08 13:15:16]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十届三次理事会内容通报(一)

协会2020年工作及2021年工作安排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十届三次理事会2021年1月26日下午14:00-16:30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本届理事会45位理事中36位理事参会,他们是:钱旭红、江世亮、王世平、董长军、温泽远、 魏东晓、王韬、卢宝荣、 叶剑、林佳、刘楠、孟祥建、刘夙、 丁子承、 薄禄龙、王音、许琦敏、朱建坤、匡志强、杨先碧、方小萍、 张树、 苏振兴、董纯蕾、江波、 卢昱、 殷海生、吴永安、 耿挺、 李永勇、 廖玮、杨帆、 郝晓霞、王懿辉、吴强、李辉。
    曾凡一、董健、洪星范、余岚、姜雪峰、蒋惠永 王耀东、徐蕾、潘志坚等9位理事因会因事请假;协会副秘书长涂皘因事请假。
    协会荣誉理事长杨秉辉和协会监事周舜培、许兴汉、李树德、李乔、熊仕华、周昭德等应邀参会。
    本次理事会议程共三项:江世亮秘书长作协会2020年度工作汇报;与会理事、监事就协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钱旭红理事长讲话。会议由江世亮主持。

钱旭红理事长

江世亮秘书长

    协会2020年的几个数据  年度工作报告先列举了几个数据:截止2020年12月31日,会员数840人,本年度新发展会员31人;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7家。协会网站http://www.shkpzx.com 2020年全年累计浏览量118万,其中上半年访问量56万,下半年62万(数据由网站运维第三方数据平台提供);协会微信号年内共推送了87篇图文,其中原创为32篇,转发数量为55篇。
    协会2020年工作及其取得的成效:报告列举11个点概述了上海科普作协会员2020年在科普抗疫、科普贡献、协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不凡成绩。

    (一)科普抗疫  2月5日起本会网站开设“科普抗疫,上海科普作家有担当”专栏,发动和组织会员及各团体会员单位抓紧制作一批原创科普产品,以传播正确有效抗疫的科普新知,澄清各种不实传言。两个多月时间里,协会网站刊发科普抗疫文章75篇;协会公众号发布抗疫文章56篇。本会荣誉理事长杨秉辉教授心系抗疫,先后原创和改编了二十多篇文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主任医师徐灵敏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撰写7篇与儿童如何防控新冠肺炎的科普文章,其作品被学习强国和光明网转发并做成语音版转播。我会理事、长海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薄禄龙在医院参与抗疫、撰写抗疫论文外,还撰写了多篇抗疫科普作品;长宁区卫生防疫一线工作的庄建林会员以“新冠笔记”为题发表了十多篇科学防控的系列专题科普文章;心理专家秦海会员结合疫情带来的心理抚慰需求,撰写了多篇心理防疫科普作品,受到好评和关注。
本会会员在本会网站上刊发的抗疫美术作品59幅,其中沈天呈作品 42幅;李树德作品 7幅;华师大华光书院艺术工作室师生作品 9幅;他们提供的都是原创作品,供大家无偿使用。
    刘中民、王韬主编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学生防护读本》,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与美国SCPG出版集团签订英语版权输出协议,英文版首先以电子版形式免费发行。
    协会副理事长曾凡一教授和詹启敏院士隔空创作抗“疫”歌曲《医魂闪光》,用歌声传递温暖、鼓舞人心。

    (二)八位会员奔赴疫区抗疫  上海此次1600多位赴疫区一线参与救护工作的抗疫英雄中有8位是我们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他们是王韬、高彩萍、施劲东、张学敏、吴跃跃、王国志、徐庆宝、郑婷。他们是我们协会的光荣。

    (三)一批会员获嘉奖表彰  在5月召开的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本会多位会员获得上海首次设立的科学技术普及奖:其中郑克、姚佩君、葛声等获得上海科普一等奖;李冬梅、杜小琳、顾卫东、顾洁燕、徐蕾、刘楠、刘夙、范建高、黄薏等作分别获得科普二等奖。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公布了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名单,王韬常务理事摘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在2020年度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中,上影集团有限公司科教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技出版社、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等团体会员单位和协会理事王音、常务理事刘楠、副理事长曾凡一等榜上有名。
    王韬荣获2020年度上海大众科学奖殊荣。

    (四)一批作品、期刊获表彰  2020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公示的20部作品中,本会会员创作作品有多部入选。其中包括方鸿辉所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吴孟超》;施鹤群等编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尤里卡科学馆”系列;陈积芳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老年健康生活丛书(第一辑)》。
    8月17日上海书展期间,协会理事长钱旭红院士所著的《改变思维(新版)》举办线上直播发布会。钱理事长在给读者的话中这样说:“这是写给所有人,特别是彷徨者的书”。
    常务理事卢宝荣教授撰写的“科学、艺术与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石”一文刊发在《文艺报》学习强国转载。
    本会团体会员单位主办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画报》、《大众医学》、《哈哈画板》、《中学科技》等杂志入选中国优秀科技期刊。

    (五)我会参与叶永烈纪念活动  6月10日下午,本会承办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在京沪两地视频连线同步召开“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在上海分会场,褚君浩、卢宝荣、洪星范、江世亮、王韬、江波等先后进行交流发言。目前,协会正在参与编制《永远的高峰——叶永烈纪念文集》一书。

    (六)研讨培训等科普工作正常进行  协会承担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0年度“繁荣科普创作 助力创新发展”三个沙龙项目已在年内全部完成:分别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承担的科普图书品读及科普创作心得分享系列活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宣传科和协会联合承办的一线医护人员科普作品创作沙龙;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和协会联合承办的科研项目科普化专题研讨会。其中一线医护人员科普作品创作沙龙参加者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弘恺的一篇谈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科普文稿经本会荣誉理事长杨秉辉修改打磨后得到10万+的点击量。
    中国科普作协委托上海市科普作协承办的2020科普科幻创作专题班开学沙龙8月22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启动。本次专题班16位学员主要是从过去三年上海参加“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培训活动的获奖者中遴选产生,协会根据这些学员已提交作品的内容为他们选择了7位导师。卢宝荣、洪星范、匡志强、丁子承、许琦敏、江波、杨先碧等理事受协会邀请担任本次专题培训班的导师。

    (七)协会编辑记者专委会重组并开展活动  8月21日下午,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成立仪式暨首次交流活动在科学会堂举行。钱旭红理事长在致辞中称,调整重组后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编辑记者专业委员会正式启动,这是协会的一件大事。本届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最主要的使命,就是为了促进本专委会成员和协会内对采编工作有兴趣的会员的学习和交流,为大家提供可参考的实际帮助和解决问题的平台,特别希望能为这些年加盟科技采编行业的年轻会员开拓眼界,提升业务水平。截至年底,该专委会已举办两次业务研讨交流活动。

    (八)协会多位理事入选中国科普作协理事  我会董长军、王世平、刘楠、卢宝荣、江世亮等作为协会代表参会,余高妍、顾备、江波、叶剑、王世平等当选中国科普作协理事,王韬、江世亮当选常务理事。

    (九)承办“加强作品评论 繁荣原创科普——科普名家作品研讨会”  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协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本会和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等承办的“加强作品评论 繁荣原创科普——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11月12日在科学会堂举行,这也是本会自2016年起先后推出卞毓麟、杨秉辉、叶永烈、谈祥柏等科普名家作品评论研讨会系列的又一次活动。顾凡及先生是一位从事脑和神经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几十年来发表了十几部有关脑和神经科学的科普著作和科普译著,得到过中国好书奖、上海科技进步奖等表彰,是科学家从事科普创作且斐然有成的典型。钱旭红理事长在研讨发言中尤其赞赏推崇顾凡及老师科普作品中鼓励独立思考,引导读者同步思考前沿科学难题,体现开放问题的科普特色。钱旭红认为, 顾老师这种以科研的态度和方法从事科普写作,从而创造出了“研究型科普创作”的这一新颖风格和创作特色。这一点尤其难得而珍贵,值得总结发扬。
    每年举办一次具有全国影响的科普名家的作品研讨会,就其作品的创作风格、特色及对科普创作带来的启示展开评论研讨是本会想坚持做下去的一件“本职工作”。

     (十)继续办好年度科学类诺奖解读系列报告会  11月14、15、22日本会继续承办了面向公众的2020年科学类诺贝尔奖解读报告会。闻玉梅、丁奎岭等院士和多位在学科研究前沿领域的科学家参与解读,新华网、看看新闻等对三场报告会都做了现场直播,有数十万听众参与了网上直播观看。新华网还对三场报告的解读嘉宾作了专题采访片,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专门制作了解读诺奖成果的专题片并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映。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协会理事、上海科协大讲坛总负责朱建坤对协会这一科普品牌活动的巨大支持和投入。也要感谢本会副秘书长、华师大光华书院涂皘老师的大力支持。

    (十一)举办十二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   由本会和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12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于2020年12月启动。姜雪峰理事作了“我对科普及科普创作的理解”的开班首场讲座。整个培训将历时三个月,主要利用双休日和寒假期间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安排讲座交流等活动。今年参加培训活动的大学生来自华师大、交大、上海理工、上海健康学院等6所高校的四十多位本科生,研究生并接受了十多位在职的科普写作爱好者参与。这一协会的品牌活动一直得到协会各位理事的全力支持,尤其需要专门致谢的是本会理事苏振兴老师对这个活动的全身心投入和巨大的付出,没有苏老师的努力和付出,这个活动是无法持续下去并取得如今这样的效果。也希望这一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活动在各位的支持下得以圆满收官。

协会2021年要做的几件事  在介绍协会2021年要做的几件事中,江世亮提到四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做好协会的几项品牌品牌活动。包括科学类奖解读今年将进入第10个年头,科普名家作品研讨进入第六个年头,大学生和在职年轻科普写作者的培训进入第十三个年头。协会办公室正在努力落实,争取这几项活动不中断并在效果上更务实。

    (二)支持、指导和督促各专委会正常开展工作。目前协会共有六个专委会(医学健康、科普基地与人才培养、少儿与亲子科普、全媒体与科普影视、科幻、科技编辑记者)在正常活动。协会将一如既往支持各专委会的活动,发挥专委会的专业作用,支持各专委会依据各自章程正常开展活动,通过专委会把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是协会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年内组织上海优秀科普编辑记者的评选表彰活动。今年拟组织优秀科普编辑记者的评选表彰活动。将在今年一季度末推出评选办法和评选细则。请各位理事和相关团体会员单位知悉并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探索如何做好服务会员工作。协会将在听取理事和会员意见的基础上探索疫情常态化下的小范围、专题性的会员交流活动的方式,让广大会员感受到组织的存在和温暖。
 

上一篇: 【通知】关于参加优秀科普... 下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