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大众科学奖】上海市大众科学奖颁奖,为啥张文宏“哭着喊着也要来”?
[2021-05-24 13:55:48]

 

【大众科学奖】

上海市大众科学奖颁奖,为啥张文宏“哭着喊着也要来”?

上海科协  记者  |  刘禹

    在5月19日,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等5位一线科普工作者被授予“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获得者称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杨志根等另外5位一线科普工作者被授予“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提名奖”获得者称号。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
张文宏开玩笑说“哭着喊着也要来领奖”。
大众科学奖,
究竟魅力何在?

    “科普,就是要让科学看得见”

    疫情期间,张文宏不但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还因及时专业的科普和幽默风趣的性格被公众认识和喜爱,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有些并没有亲自去领。之所以“哭着喊着”亲自来领大众科学奖,是因为在他看来,科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很多人觉得科普并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但在我心里,懂科学的人很少,既懂科学又会普及的人更少,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科普做好。”张文宏说,“大众科学奖对我来说是非常高的荣誉。”在他看来,科普,就是要让科学看得见,并且指引普通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除张文宏以外,获得“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称号的,还有上海市东方医院王韬、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刘乙冰、上海科技馆忻歌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章文峻。此外,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杨志根、上海市肺科医院赵晓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徐灵敏、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梁进和新民晚报社董纯蕾被授予“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提名奖”获得者称号。

    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上海市原副市长、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执委会委员、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书记徐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钱振峰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

    “科普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获得本届大众科学奖的王韬从2015年参与拍摄《急诊室故事》开始,一直在医学科普传播开拓的道路上前行。他创建了全国首个以在职医生为创作力量的医学科普传播平台“达医晓护”,还提出了“科普学术化”理念,致力于将“医学传播学”拓展成为一个学科,是新媒体时代科普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作为《未来邀请函》节目的主持人和制片人,每周节目播出时刘乙冰既兴奋又紧张。为了了解更多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她养成日常关注科技新闻的习惯。“做科普的同时,也是在被科普。”她谦虚地说。

    作为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天文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忻歌从事科学普及和科普场馆重大工程建设工作20余年。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她希望通过展示展览的无穷创意和独到理念,讲好令人神往的天文故事。“我们不是在写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创造一段体验。”

    章文峻是从小读着《十万个为什么》和叶永烈《治虫的故事》等科普书长大的南京人,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读研究生,之后在中科院工作了近20年。他希望今后政府能将科普纳入组织干部培训,让科普成为国家层面的事;而他自己则希望成为火种,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

    第二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得主、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杨秉辉和第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得主、上海市天文学会前副理事长卞毓麟也来到现场,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对科普事业的理解。

    卞毓麟57岁开始“改行”,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出版界,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近400余万。作为一位从事科普工作多年的“科普老兵”,卞毓麟感慨说,“科普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杨秉辉是我国肝癌筛查工作的主要开创者,曾因“小肝癌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因《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著作)二等奖。他义务参加上海广播电台名医坐堂节目20余年,撰写科普文章、手册、专著无数,很多民众成为他的“健康科普粉丝”。

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提名奖获得者合影

    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全国第一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马兴发在致辞中介绍,为推动上海科普事业发展,表彰和奖励在科学技术普及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1995年,上海市科协与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创设了上海市大众科学奖,是上海首个市级科普类奖项,至今已举办13届,评选出100多位为科普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获奖者。

    据统计,2020年底,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24.30%,位列全国第一,并已接近美国整体水平。“这得益于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也包括我们历届大众科学奖获奖者,他们热心科普、辛勤耕耘,进一步增进了公众对科学的理解。”马兴发说,希望在榜样引领下,能够有更多的人、特别是科技工作者涌现出来,放下身段,积极投身科普,广播创新的种子,放大创新的力量,夯实创新的大众土壤,使广大市民群众从中受益。

    从本届开始,市科协增加了大众科学奖的奖项设置,将“大众科学奖获奖者原则上1名,提名奖获奖者原则上2名”,调整为“大众科学奖获奖人数和提名奖获奖人数分别不超过5人”,加大了整体奖励力度。

    出席本次活动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叶叔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赛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曾溢滔,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金亚秋,著名指挥家曹鹏,国家一级导演冯小宁,著名钢琴家宋思衡。
 

上一篇: “解读科学类诺贝尔奖系列... 下一篇: 【通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