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科普名家作品系列研讨会再议原创科普“推进科学研究与普及的无缝连接”汪品先科普作品为元科普立标杆
[2021-10-22 13:00:56]

 

科普名家作品系列研讨会再议原创科普

“推进科学研究与普及的无缝连接”

汪品先科普作品为元科普立标杆

    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同济大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承办的“加强作品评论 繁荣科普原创——汪品先科普作品研讨会”10月15日在上海科学会堂成功举行。这次研讨会也列入了中国科普作协2021年会的分论坛。

     汪品先院士及夫人孙湘君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上海市科协原主席叶叔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院士,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挺研究员,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刘伟先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钱旭红院士和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先生,苏州市科协秘书长庞振先生以及来自京沪等地的科普界专家五十余人参会。研讨会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和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上海科技教育总编辑王世平主持。

    举办这次研讨会的缘由及目的  

    汪品先院士在学术上专长于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主要研究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他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地低纬驱动的新观点,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成功推进了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在建树颇丰的学术生涯之外,汪品先院士积极提倡强化科学的文化内蕴,并身体力行促进海洋科普活动,著有Geology of China Seas和《地球系统与演变》等学术著作、《瀛海探径》和《深海浅说》等科普著作,主编《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及《深海探索》等科普书籍,广获好评。除了书籍出版外,汪品先院士还积极尝试多方式、多途径的科普示范。他指导建设了同济大学深海科普馆,为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市民提供深海科普服务,获得众多关注,成为沪上“网红博物馆”。近年来,汪品先先生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科学知识及理念,其科普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超过千万次,粉丝人数超过百万,很好地引导了青年人热爱科学,关心海洋。

    加强针对科普作品的评论是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这些年一直努力推动的方向。汪品先科普作品研讨会是主办方继卞毓麟、杨秉辉、叶永烈、谈祥柏、顾凡及之后,就又一位具有全国影响的名家的作品所做的专题评论研讨活动。汪品先院士作为前沿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作为“元科普”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他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科普作品的独特表达风格值得科普界、传播界做深入研讨。

    研讨会上,与会者先观看了由睿宏文化制作的“汪品先的科普情缘”短视频,快速而直观地了解了汪品先院士在科普上的贡献。

    汪品先:推进科学研究与普及的无缝连接

    汪品先院士做了题为“推进科学研究与普及的无缝连接”的主题演讲。作为海洋地质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汪品先院士从科学家的角度谈到了他是如何“无心插柳”开启了他的海洋科普之路,而又如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心开花”,参与《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的主编工作,真正开始做“专业科普”。谈及他的科普代表作《深海浅说》,他提出专业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天然优势:能够清晰准确地将第一手专业知识传递给大众。同时,他也提出了科研人员科普的必要性:在学术的高处,科学的研究和普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当无缝连接。最后,他提出科学家的“文化反哺”。中国科学家所依靠的,首先是养育他的华夏文明,而科学创新一旦实现,又会对文化进行反哺,成为社会文化进步的推动力量。他期待科学共同体与科普界更多交集合作,将现代科学融入传统文化,创作出能够与汉唐盛世媲美的新一代作品,为华夏振兴提供立足国际的软实力。
    汪先生事先已为本次研讨会准备了文稿(收入汪品先科普作品研讨会资料集),但那天他完全是脱稿而谈,一如他往日的风格。尽管是即兴发挥,但汪先生的演讲完全围绕他与科普的情缘,紧密结合了他对当今时代科学文化、科普传播重要性的理解。汪院士的开场主题演讲引起了到场嘉宾的热烈反响。

    周忠和:他科普最多的是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

    作为主办方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院士的发言呼应了汪先生的主题演讲。他在讲话中提到了汪先生科普的三大特点:一是坚持科普的原创性;二是坚持大众科普与同行科普并行,在科普中进行学科交叉;三是认为科普超出科学,融汇文化。他以汪先生策划组织的“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为例,这是一个不办开幕式、不设主席台、院士与研究生平起平坐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会议。同时,根据汪先生提议特设了“华夏山水的由来”科普专场,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年轻学子都愿意参与其中,因为参加者收获到了更加广泛的学科视野,更多的年轻学子、媒体人都能从中受益。周忠和不禁赞叹:汪先生的科普不仅着力于科学内容,“他科普最多的是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

    叶叔华:他的科普能够吸引人听下去、听进去

    紧接着发言的叶叔华院士回忆起她与汪先生夫妇的相识过往以及每次听汪先生发言感受到的思想魅力:“汪先生具有强烈的个人魅力,能够吸引听众和读者听下去、听进去。”由此叶院士提出了科学家的个人魅力,甚至打趣地称汪院士是一位“被科研耽误的外交家”。叶院士是国内外知名的天文学家,她领衔推动的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是希望加深对人类的居所地球的认识,而汪院士推动的深海研究归根结底也是旨在了解地球的演化规律。这一刻,两位相互仰慕的科学家让科学会堂充溢着人格和思想的光芒。

    王挺:科学家群体是推动科普创作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主办方代表、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挺研究员认为,汪先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实际行动树立科学家投身科普的典范。汪先生始终抱有赤子心,胸怀家国情,秉持科学精神,坚守科学理想,发散科学热情,播撒科学种子。从汪品先院士长期从事海洋地学科普的实践得到三点体会:一是科学家以深厚学术功底和人文素养开展原创是推动科普创作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二是科学家带头弘扬科普主体责任是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三是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科学家走上科普一线。王挺由此建议有关方面能聚多方之力,共同创建“汪品先院士科普工作室”,中国科普所、中国科普作协愿为更多的院士专家投身科普事业助力。

    刘伟:他总能发出不同凡响之声

    主办方代表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刘伟先生在致辞中也对汪先生对科普事业的执着及其取得的成就表达了敬意。刘伟说,汪先生一直支持上海市科协的工作,不仅参加每年一度的院士圆桌会议,而且每次都会在会上发出不同凡响之声。汪先生曾深度思考阻碍创新的根源还是在思想文化和观念上,在他倡导和直接推动下,上海市科协和《文汇报》一起在2011年发起了“创新障碍在哪里”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和它的影响至今还为人谈起,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

    钱旭红:具有文化传播辐射力的战略科学家

    承办方代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钱旭红院士做了题为“具有文化传播辐射力的战略科学家”的发言。钱旭红院士认为无论从学术修养,还是从成果建树来看,汪先生都是当之无愧的“战略科学家”。汪先生看问题及所述观点鞭辟入里,发言、成文往往能直击要害。虽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他依然活跃在海洋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前沿。关于他的作品的研讨会至少能传递这样的信息:科学共同体要更注重科学思想、科学文化的传播。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汪先生多年前对科学原创缺乏和卓越人才培养乏力的忧虑,仍值得今天的我们仔细思量。

    彭震伟:“科学与文化”课程已在同济引发了持久的科学文化热

    承办方代表,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在发言中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了对汪先生的敬意。汪品先院士一直倡导由科学家自己来做科普,这些年来,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一直挤出宝贵时间,身体力行,带头持续推动深海科普的创作与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济大学作为我国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特别是深海研究的重要基地,有责任、有义务面向公众继续做好海洋的科普工作。在汪品先院士的带动下,同济大学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到了科普活动中,汪先生的“科学与文化”课程已在同济大学引发了持久的科学文化热,而“汪先生与他的自行车”亦成为同济大学一景。

     主办方、承办方代表发言之后,与会嘉宾们也都进行了研讨发言。   

    卞毓麟:《深海浅说》填补了我国在深海领域的元科普空白

    上海市科普作协名誉理事长卞毓麟认为,汪品先院士的科普与众不同的关键之一,正在于他做了很到位的“元科普”。《深海浅说》作为中国深海科学元科普的开山之作,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阐释清晰而引人入胜,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层次分明,对未来的展望理性而精彩。卞毓麟强调:《深海浅说》填补了我国在深海这一领域的元科普空白,真是把做科普的劲儿使在刀刃上了,其示范价值非同寻常。

    刘兵:作者的人文修养使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则提到,在科普的深海中由院士亲自下水,并且能以公众可理解且具有吸引力的方式撰写科普著作的情形,还不是很多见。如今,以官方组织的形式撰写大规模的科普丛书是很常见的,质量也往往参差不齐,但汪先生却是以个人的科普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写出了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正是因为作者的特殊身份,在这个领域中是权威的研究者,因而在书中介绍的内容有了科学性的保障。就深海这个主题,其陌生化和神秘感是能够唤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要素,作者的人文修养,也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庞振:家乡人民愿意参与汪院士科普工作站筹建

    来自汪院士家乡的代表,苏州市科协秘书长庞振先生带来了家乡广大科普工作者对汪先生科普作品研讨会的祝贺。庞振说,刚才中国科普所王挺所长说到有意筹建汪品先院士科普工作站,苏州市科协愿意在此报名,积极参与筹建工作。

     嘉宾交流的精彩观点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守业教授回顾了过去十多年汪先生带领同济海洋团队的科普经历和感悟。从2008年建成我国第一个深海科普馆,到今天发展为深海科学馆、深海探索馆以及深海体验馆的“三位一体”综合体验;从科普讲座到船岸互连、海洋科考直播;从深海知识普及到海洋文化宣传再到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推广,从海洋探索精神的弘扬到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汪先生引领同济海洋科普已经从1.0、2.0升级到今天3.0版,未来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曾与汪先生一同出海的新华社记者张建松回忆了汪品先院士在2018年5月“三潜南海”的壮举,重点探讨了汪先生作为科学大家的赤子之心和文化情怀,并用一则短视频《执子之手只争朝夕——汪品先院士的爱情传奇》表达了对汪先生及夫人的重阳节祝福。

    《新民晚报》记者董纯蕾尤其感谢汪品先院士多年来对新民科学咖啡馆(市科协与新民晚报联合主办)等科普活动的有力支持,不仅多次担任主讲嘉宾,还引荐了许多科普高手参与其中。她觉得,每每采访汪先生总是“期待满满又倍感压力”,期待的是汪先生深入浅出、既传播科学知识更传播科学精神的大师级科普,有压力的是她如何能像汪先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创新一样,在科技报道和科普作品中不断推陈出新。

来自B站的编辑陈曦提到,汪院士B站账号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粉丝便突破了100万,用数据说明了“院士科普”的吸引力以及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求。《深海浅说》责任编辑之一的程着则用实例说明了汪先生在科普写作中处处为读者着想,将艰深科学内容转化为通俗大众语言,让更多一般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体会到科学的乐趣。

 临近自由发言阶段,已近下午五点半。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自然杂志》常务副主编方守狮、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科普主管汤海明等嘉宾还是抓住最后时间,表达了各自对汪品先院士科普作品特色的理解和向汪先生学习进一步做好科普工作的意愿。

    在多方支持下,本次汪品先科普作品研讨会取得巨大成功,与会者们交流了对汪先生科普作品的看法,并表达了对汪先生作品的欣赏与人格的敬佩。全体与会者都表达了祝愿汪院士健康长寿,永葆学术和科普创作青春的心愿。

撰稿:程着
统稿:王世平 殷晓岚 伍慧玲 江世亮
摄影:周昭德
 

上一篇: 做一个光荣的科学宣传员—... 下一篇: “用科普读物启发孩子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