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座谈会上的发言(上)
[2022-02-09 12:55:04]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座谈会上的发言(上)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2022年1月12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会员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有2020-2021年入会的部分新会员,以及部分协会理事、会员。会上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卞毓麟、常务理事卢宝荣、刘楠向部分新会员颁发由协会钱旭红理事长签署的会员证书和会员证。座谈会上江世亮秘书长代表理事会向与会会员简要介绍了协会的任务、历史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协会副理事长董长军作了小结。定期召开新老会员座谈会,向新会员通报协会情况,了解新会员的创作信息和对协会的诉求是协会一项常规性的安排。受疫情影响,本次座谈会也是过往两年里的首次。
    以下是根据座谈会发言录音整理的与会者发言的主要内容。

座谈会讨论发言篇

    我做了很多跟科普培训、科普创作有关的活动——卢宝荣

    我是来自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卢宝荣,研究植物学跟农业相关的植物学,20年前开始做转基因的生物安全,这是一个非常热门,而且也有高度争议的方向。由于老百姓对转基因这件事情比较敏感,而且信息交流不对称,所以产生了很多误解。我是一线研究人员,然后逐步就走向了科普的讲坛,传播科学知识,传播科学事实这些事情。受到了很多表扬,也受到很多批评。
    我是这样想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转基因这种新技术都不欢迎,都不发展的话,那么这个民族就没有发展的前景。就像100年前中国人曾经有一个叫保龙脉的运动,当时铁路修到中国,老百姓就说这是把龙脉给破了。所以铁路修的时候大家来破坏铁路。实际上我们在转基因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个所谓的叫做“保龙种”的荒诞说法,说那是其他国家发明的一种因为打仗打不赢,就想通过转基因食品把我们这个龙种给灭了。今天看来100年前的那个保龙脉就是个笑话,再过一段时间可能看见今天的“保龙种”也是一个笑话。这也表明了我们科普工作特别的重要,特别是把一线的一些科学知识要传播给大家。以上只是我在科普方面的一个工作。
    我还做了很多跟科普作品有关,怎么创作科普作品的活动,参加了很多届大学生科普创作的培训,围绕怎么来写科普作品,提高科普文章的品位等也做了一些工作。我自己也做了很多关于科普的视频演讲,还写了一些小文章,更多的是到中小学去讲科学,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盼更多科普作家来自然博物馆平台分享交流——刘楠

    我是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刘楠,目前所在的部门是展教中心的教育研发部,担任主任。我的专业背景是在华师大做动物生态的,从业以来一直在做自然科学的科普工作。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比如说在自然博物馆,有上百门的课程活动是我们部门来负责统筹研发的,我们还跟全市200多所学校共建,做一些中小学的合作项目。我们也和出版社的老师一起来做一些科普文章的创作,写作出版一些相关的科普读物等。
    我们也有跟科研人员合作的一些项目,如与科学家面对面,也是希望把像卢宝荣老师这样一些一线科学家介绍给我们的观众,让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和公众有更好的一个传播。整体来说自然博物馆有很多的一些平台,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一个助力。目前我们上海自博馆有一个100多万粉丝的公众号,很欢迎各位新老会员给我们投稿,我们也可以帮助大家做一些自己科普作品的展示;我们有一些科学家对话的平台,也有一些和企业等等各合作的像博物馆之夜等等的一些平台,非常希望能够得到科普作协的支持有更多的资源,我们可以一起来交流。

    食品安全特别需要科普——金湘

    我是今年入会的,我任职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协调处,从事食品安全工作。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捍卫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是我的工作职责。来到这里是打开了一个新视野,我觉得食品安全目前的科普是严重不足的,亟待加强。刚刚跟董老师交流时,他问到关于菌菇的问题,野生菌菇能不能吃,怎么鉴别有毒无毒?这些知识也是很多老百姓关心的。怎么吃好一日三餐?这是营养科普。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如何分辨,这是科学辟谣科普。如何看懂食品标签?如何选购各类食品?这是常识科普。什么行为是违反《食品安全法》,这是法制科普。通过科普,让公众了解真相,增长知识,提高自我防御能力,这对提升食品安全是非常有益的。
    我觉得科普作协这个平台特别好,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加入到我们的食品安全科普工作中来。我们从2009年就开始做食品安全的科普探索,浦东电视台从2013年起推出了《食品与健康》电视栏目,欢迎大家到我们的电视栏目中来担任专家嘉宾,栏目也曾获得上海市科普教育管理贡献奖等奖项。相信在科普作协这样的平台上,我们可以一起探索食面八方,食事求是,食话实说的多元科普话题。饮食文化处处在,健康生活吃出来,希望有兴趣的专家一起来合作,探究食与诗,食与史,食与文化的广阔世界,出来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谢谢大家!请不吝赐教!

    我从答疑开始走上科普之路——苏澄宇

    我主要的职业是一个科普创作者,之前我是《新发现》杂志编辑,也是一个译者,也做过一些视频,我在科普这方面可能没有大家做的那么广,我来讲一下我自己是怎么走向科普这条路的。
    我学的专业是动物科学,之前想学的专业是城市规划这一类的。我就在网上问动物科学是什么样的专业,大家都说这个专业就业率很高,然后当我去读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但后面我走上这条路之后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毕竟可以接触到畜牧业领域一些新的东西,了解一些动物是怎么生存繁育之类动物行为的知识,而不是像动物学那种很泛泛只是了解某一个物种。
    我第一次写科普是在考研的时候,有人邀请我在知乎上面回答一个问题:猪为什么很胖,当时我就从专业的角度,从畜牧的角度来说:一头猪其实并不胖,它的体脂率只有百分之十几,相比于人来说可能比一些人还要瘦一些。类似这种辟谣工作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获得了一定的认可,然后觉得这是一件让大家能够获取到不一样认知的事情,从自己的角度来说,觉得自己被认可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然后一直在更新这一类问答,之后就慢慢走上了为科普服务,慢慢有杂志的编辑来找我写东西,然后慢慢地让自己的回答变成一种文章,甚至变成一种视频。
    去年得了一个知乎的“十年新知达人”的达人奖,还得了知乎的2020年的新知大奖,2021年也得了一个新知大奖。我觉得今后还会继续在动物上面继续创作一些东西。

    通志领域也是科普的有为之地——乔志远

    我是上海通志馆的乔志远。我的本科专业是语言,硕士专业是国际政治。生物、环境科学是我个人的一个爱好。硕士毕业以后,一开始是在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下面的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工作,负责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项目的部分工作,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我的爱好成了我的工作,开始做一些生态环境、动物、植物以及生物学家相关故事的一些科普创作,以及结合工作内容做一些科普活动以及科普队伍建设方面的科普研究工作,也是从那时起取得了一些成果。去年底来到了上海通志馆,现在一方面做科普工作,一方面做上海地方史和地方文化方面的研究和宣传推广。通志领域其实也是可以引入更多科普元素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通过科学家故事,让公众了解科学,发现背后的一些曲折过程——高玉琪

    我叫高玉琪,我之前方向是动物营养和微生物的基因编辑,我是从博士二年级开始做科普的,那个时候是给果壳网供稿。后来就机缘巧合成了果壳的一一位科学编辑,负责科学家平台,做一些解读前沿科学研究的内容,然后向全国一些有科普写作热情的作者约稿,今天到场的苏澄宇、吴兆韡都是我的作者。后来还做过一些协助科学家做科普演讲,以及承接一些科技场馆的项目,比如上海科技馆和上海天文馆那些图文的科普写作,然后到上海这边,现在加入了唐骋老师(鬼谷藏龙)创办的方斯塔夫工作室一起策划科普视频,我是负责科技史这个栏目,主要是想通过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让公众能够了解科学,发现背后的一些曲折的过程。在传播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科学家的形象。
    未来希望能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合作,为咱们科学传播继续做一些事情。

    结合自身科研,为元科普做贡献——吴兆韡

    我叫吴兆韡,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物质科学学院,我目前的专业方向是做微型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
    我们刚刚拿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极微型的基因编译器的首个专利。现在大家都知道基因编辑是一个非常热门也非常有争议的研究方向,国内前几年的韩春雨造假事件也有包括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的事件,使得这个方向现在争议非常大。但是抛开争议不谈,基因编辑一定是未来10年到20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大家前一段时间可能都知道炒得非常热的120万一针治疗癌症,它的核心的技术原理就是要依靠基因编辑来实现的。也包括这几天大家都知道给人移植猪的心脏,移植得以成功的前提也是要敲除一系列猪的一些基因,这都得依靠基因编辑。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基因编辑领域几乎绝大多数的专利全都在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那里,我们国家现在能拿到的最核心最底层的专利非常少,这也是我们现在做这个方向,我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的原因。
我们最近和袁隆平高科公司去做了一些合作,也在农业上去做一些植物的育种,目前最常用技术还是基于国外的这些专利,但是如果你想真正意义上推向商业化,都存在受制于国外专利的问题,这是我现在在专业上做的一些事情。
    在科普方面我也是从博士期间就开始写科普文章,我博士期间是做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一些工作,在新冠之前写过跟流感相关的一些科普,然后还有包括非洲猪瘟以及一些相关的辟谣,后来到新冠之后又集中写了很多跟新冠相关的一些文章,然后也有10万或百万的这样的浏览量,主要发表在一些网络的平台上,也很高兴今年能加入科普作家协会,跟各位老师还有各位前辈来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通过科学家故事,让公众了解科学,发现背后的一些曲折过程——包州州

 

    我叫包州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我是一名临床医生,非常荣幸加入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其实我们这个团队一共有7个人,带头人是我们科的狄文教授,他是我们上海妇科肿瘤的一个主委,是在妇科尤其是妇科肿瘤领域有造诣的一名学者,我们团队刚刚荣获了一个2021年度的科普教育创新奖的一等奖,借此机会能够加入科普作家协会也是非常荣幸。
    今天我也是代表我们团队出席座谈会。我们这个团队进行科普的时间只有六七年的时间,因为我们是妇产科,所以涵盖的领域是非常范围是非常广的,包括女性全生命周期的这样一个健康的科普宣传,有青少年儿童,有育龄期的妇女孕妇,还有更年期以及绝经后的一些中老年妇女。其实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女性都在我们科普辐射的对象,所以我们要做的科普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我们的科普形式也比较多样,比如说开设亚专科的公众号,出版一些科普书籍,拍摄了几部科普的微视频,还创作了一些科普漫画,参与了一些网络直播,目的就是增加公众对于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健康知识。虽然医生平时工作压力非常大,也非常忙,但是科普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如果提高大众对健康的意识的话,其实很多病都可以防患于未然,并不是说要等发病以后才能够去治疗,而是可以提早地进行预防,这样就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所以科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加入科普作家协会以后也希望借这个平台以后能够向各位老师前辈们多多取经,然后能够在科普这方面做的更好一些,为广大的女性健康助力。

    作为媒体人,愿为科普鼓与呼——陈怡

    我是上海科技报记者,我关注的领域比较多,现在主要涉及的是环保、科普,还有建筑出版,还有农业这些领域都涉及,我们报社每周有一个版面的科学文化版面,是关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我是做编辑,也自己有时候也写一些文章,也会接到邀请像卞老师这样的前辈来给我们发表一些意见,所以我也很希望将来大家每一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可能有一些新的信息前沿的进展,包括可能对一些话题的争议,愿意发表自己观点的,欢迎大家和我联系。

    希望得到更多动漫科普作家的支持——冯欣伟

 

    我是来自上海长征医院消化内科的冯欣伟,主要从事的是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和医生相比,可能我们临床护士和患者接触的时间和接触的面更多和广一些,对于患者在科普这方面的需求,科普的内容,科普的形式可能我们会更了解一些。我其实很早就开始做科普了,那个时候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也就是把一些患者常见的或者说他们经常会感兴趣的话题打印成一张纸的形式,分发给住院的患者。
    随着这些年科普的热潮以及很多自媒体的崛起之后,我们现在做科普的途径和渠道也很多,我们有一个科普的公众号,我们定期会在上面连载一些科普健康科普的知识,我们也有抖音,会在上面创作一些科普的短视频。另外我去年已经参与主编出版了一部漫画医学科普,在科普书的基础上我们又做了相关的动画和音频,今年第二部的科普图书也已经完成了,第三部也在创作过程中。
    我在群里也看到有很多老师是从事漫画动画制作的,特别希望和从事这方面的老师和专家能够学习交流一下。

    我现在三分之一时间用在科普上了——林红

 

    我是来自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的主任医生,同时也是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的办公室主任。
    科普我们是做的蛮早的,大概十五六年以前就跟着董教授,跟着杨秉辉院长就开始做科普,然后一直是我们董健教授的骨健康团科普团队的一个核心成员,我们团队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医生身份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普团队。后来觉得光是我们自己做这些还不够,在杨院长的指导下,董主任又牵头成立了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把整个复旦大学的医学科普力量都整合起来,然后与全生命周期健康相关的合作单位,包括红房子医院、五官科医院、肿瘤医院都是我们科普研究所的成员。
    去年我们还参与编写了一本医学科普的基础与实践的书,指导大家如何做医学科普。后来我们想光是大咖也不行,年轻人也非常重要,特别是现在视频、抖音这种微视频这些可能年轻人接受度更高。所以我们把那些年轻人也给加进来,扩展了一个复旦大学医学科普青年联盟,让更多年轻人加盟健康科普,这个是我牵头在做。我也负责中华医学会下面的颈椎病的公众号。我发现我可能现在要花1/3的工作在科普上了。
    加入科普作协之后,我希望向其他各位做科普的同道取更多的经,助力我们的健康中国。

    向卞老师学习,坚持多创作——杨先碧

    我是来自《科学画报》的杨先碧,我是学理科的,我年轻的时候基本上坚持每天都写,发表作品也比较多,现在可能年纪渐渐大了,懈怠了,这几年虽然也出了一些书,写了一些作品,但是没有坚持每天都写了,可能一个星期才写一篇,所以我应该还是向卞老师学习,以后还是要坚持多创作,谢谢大家。

    着眼三块屏,着眼身边科普——王文煜

    我来自上影集团东影传媒,我们的前身就是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我们现在主要是做三块屏,一块是大屏幕上影院、上院线的,拿电影总局龙标的,还有一个中屏,就是上各个有合作的电视台,在电视台的屏幕上做一些科普宣传。
    最近我们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做小屏,就是做手机的屏幕,这个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第三块屏怎么推进我们还在酝酿和策划过程中,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前辈的指教。其实做传媒的就是把各位老师专家的好的观点,好的学说通过我们的包装把它传播出去,这才是我们重点的工作。
    去年我们也获得一点成绩,获得市里科普创作先进集体。前两年我们也做了一些大电影的尝试,比方说吴孟超、严东生,还有叶叔华都得到宣传部门的好评。但仅仅做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得把眼光放在我们身边的科学普及,这个其实很重要。有的时候我们也很困惑,我们掌握了最好的资源,我们有这么好的专家团队,但是我们为什么做不过那些b站的up主,他们稍稍稍微弄一弄就有几十万的点击量,这个也是我们目前在探讨在改变的。

    “十万”要做大做强,希望更多有为之士加盟——王音

    我是来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分社的。我们十万个为什么1951年出版第一版,到2011年是60周年。我们做的就是0~16岁的青少年科普的出版工作,既有传统的图书和期刊,也包括现在的融媒体出版。按照第6版主编韩启德琦院士的话,我们现在就在打造一个十万个IP为主题的一个科普产业链,构建一个青少年知识教育的大平台。在座协会中间有很多都是我们的作者,今后希望大家继续来支持我们的工作。
    说到科研科普化,我们10万这个板块这两年做了不少尝试,我们每年期刊要出增刊,去年的增刊我们就出了太阳探测,找了咱们国家第一个太阳探测器羲和号的副总设计师及他们团队来做了一本增刊,从太阳探测的历史讲到咱们国家的羲和号探测以及羲和号未来的探测方向。后期也做了一些相关的直播,对羲和号进行了一个推介。羲和号大概本月底要进行第一批的数据公布,到时候我们的抖音,微信公众平台也会把相应的情况继续跟青少年做介绍,这是我们在前沿科技科普化做的一些探索。
    融媒体出版这块,我们起步也不是那么早,抖音号去年11月底刚刚筹建,但因为10万的品牌在,我们的科普内容的品质在那,抖音集团也非常支持跟我们一块合作,从去年11月底上线到今年1月1号已经是10万加的粉丝量。卢宝荣老师帮我们做了第一场的10万抖音的直播,这以后我们连续做了8场的科学家直播,包括曾凡一老师的,我们还到曾凡一老师的农场里去进行直播。直播完了我们也会把科学家的一些直播过程中经典精简从小视频再放上去,然后也请一些科学家专门来回答的一些小朋友的问题。后续新媒体融媒体出版是我们今年10万板块的一个大方向。
    出版要根据各种年龄层次,尤其是低龄读者的是绘本、立体书拼音版就是各种形式的10万的东西,也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支持。还有做个广告,因为10万要做大做强,也需要招兵买马,大家有合适的人选请抓紧推荐。

    努力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科普——王懿辉

    我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懿辉,我所在的部门是在宣传文明办。
    我自己的科普工作是进了医院以后开始做医学科普的写作和创作,然后2017年以后就担任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期间主要做了我们肿瘤医院科普公众号的建设。因为这上面粘附着很多我们的患者及患者家属,以及对肿瘤科普知识比较渴求的一些公众。
    在微信公众号这一块我们主要做了如下三块的工作:第一个就是将我们的科普创作与医院或专家的学科特色相结合,打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科普。比如大家都在做肝癌的科普,但是我们肿瘤医院的肝癌科普有可能是从一个小切口,肝脏肿瘤转移性肝肿瘤的综合治疗来做,因为这里面还是有很多误区,譬如大家都以为肝脏肿瘤一旦转移了,有可能就只能姑息治疗,其实还是有一种更好的治疗方式。通过这样的科普让大家感受到医院维护健康的能力也能赋能医院的学科建设。第二块就是赋能我们医院的精神文明,我们尝试着用科普的方式进行创作,通过图解或者短视频方式,将我们一些比较专业的放疗的流程,譬如为什么我这里放疗从第一次见医生到真正上机做要半个多月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医生在做哪些工作?我们通过一个科普的方式将这些流程科普化。一是给大家科普了放疗技术的原理。第二个更重要的就是一个让患者和医院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信的机制。第三块工作就是我们公众号依托于科普作协申请的中国科普作协的沙龙项目,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以点带面,孵化培养了一批立志于做科普的年轻医生专家,并且医院的公众号的平台给了他们很多的支持,特别是我们打造了一个肿瘤医院的公众号的一个福小爱的形象,实现了我们的科普的短视频拍摄的一个系列,这也是依托于协会给我们的这样一个项目的支持。这块工作我们也希望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孵化更多的医学科普专家能够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在科普工作的理论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过往也有不少人问我们肿瘤医院为什么10万加会比较多。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近些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将我们科普创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以理论经验的形式做了一些总结,希望有助于摸索出更多的一些方法,能够提升科普创作在不同平台的一个标准化的操作和影响力。

    靠市场化手段,让纯科学纪录片走向良性循环——汪洁

    我从2017年开始就成了一名全职的职业科普人,就是以创作科普为生的。我首先是一个科普作家,我已经出版了10多部科普科幻的作品,也拿到过文津图书奖,百花文学奖等。然后我还是一个网络电台的主播,我的电台的号叫科学有故事,到现在已经5年多了,我还是喜马拉雅上十大科技主播之一,也是十大最具商业价值的主播之一。另外我还是一个科普视频的创作者。我从2018年开始做科普视频,我做了大概有几百个体量不一的各种科普视频,在国内所有的主流平台啊,如抖音、头条、腾讯、B站、知乎都可以找到科学声音或者科学有故事,这两个号基本上都是我创办的。另外科学声音也是新华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等邀请入驻的科普创作号,我们的作品也经常被这些平台推荐。
    我想说的是我发觉我们很多做科普的同行好像都不愿意谈科普收入这个事情,好像总觉得做科普就应该是公益的,就应该是无私的一种奉献,我今天想说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想,我觉得我们这些科普作家或者科普创作者不应该羞于谈收入而应该大胆地谈收入,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这是全世界最阳光的收入,就是通过知识输出靠科普写作来争取正当的收入,是全世界最阳光的收入之一。
    然后引出的问题就是靠纯科普创作是否可以养活自己?在2017年之前很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辞职全职创作科普?我说因为我觉得靠纯科普创作可以拿到全世界最阳光的收入,而且能养活自己。然后我用5年的时间向所有人证明,我们靠纯科普创作绝对是可以养活自己的啊,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让我自己获得一份满意的收入,我们还可以养活一个20人的团队。这种从市场,从消费者那里获得的收入是对一个科普作者最大的奖励,也是创作最大的动力。我的目标就是想通过干干净净的靠科普写作挣钱来证明靠科普写作是能够挣钱的。通过这个让更多的专业人士还有各种高手能够加入到传播科学的队伍来,我觉得这是对科学事业最大的一个贡献。我是不羞于谈收入的,我觉得只有通过谈收入,才能让更多的真正的优秀的人才加入到科普创作队伍中来。
    2021年我们团队20个人创收了630多万,我们的收入主要构成是版税收费专栏,流量分成,各种活动奖金,还有企业冠名的节目,还有线下活动卖票等等。当然也包括像科协或者上海教育出版社公益基金会这样的科普项目的承接。
    我个人的理想是想成为中国的Discovery,也可以说是我的个人的野心或者理想。我是想通过市场化纯市场化的手段,不问国家或者公益机构要一分钱,就是靠纯市场化的手段,让纯科学纪录片能够走向一个良性的循环,让更多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看到我们国产的科学纪录片,这是我个人的一个野心。
    为此我从2019年开始走上这条路,2019年我们自掏腰包50万做了第一部科学纪录片叫《太阳系新知》,然后在各大平台上用付费点击的方式售卖,我们收回了50万的成本,第一步成功了。2020年我们投入了100万,做了一部科学纪录片,叫《寻秘自然》第一季,然后我们也是通过各种销售爱心礼包、卖票等纯市场的方式收回了投入的100万资金。2021年我们自筹300万资金做了《寻秘自然》第二季的片子。这部片子目前杀青了,正在做后期,因为疫情的原因,原计划2021年底就要做完的,现在会晚一两个月问世。这个片子还没出来,我们已经有25%的投资已经收回来了,就是靠纯的卖预售票的这种方式来把它收回来。
    我觉得只有把科普这件事情通过纯市场化或者商业化的手段,让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能让这个事业真正的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才能让中国诞生像BBC、 Discovery,国家地理这样全世界知名的优秀的科普创作机构,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希望未来能够和上海科普作协能够多加强互动,为科普作协多做贡献,弘扬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让中国也能够诞生伟大的科普创作机构。

    让孩子学会观察身边植物亲近自然——寿海洋

    我是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我们正好一起创作了一本叫《植物的智慧》的书籍。普通小朋友都对动物很感兴趣,对植物往往会漠视,但我们身边或校园、小区里接触的植物其实更多,但往往会感觉没看到。我们的想法就是去把一些植物的特点,特别好玩的点给挖掘出来。所以我们一起完成了这本书。这本书是想反映在亿万年的环境当中在地球上生存繁育的各种植物,它有什么样的一些生存智慧的点把它整理出来。
    去年我们到中小学开展了很多校园植物课堂,一年中到了120所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做植物识别,然后他们在校园调查基础上来我们植物园申领植物铭牌,指导他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同时我们植物园的工作者进学校做讲座,让同学们对植物有一些新的认知。我一年里去了大概19 所学校,受众大概也有五六千人,每次给小朋友普及一些植物的趣事,让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植物亲近自然。
    我们部门除了做一些普通的科普活动,还有一些系列性的植物培训,比如小小植物学家是每周一课的系列,让学生通过4节课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还会帮一些学校开发一些自然课程包。

    为茶文化科普做点事——谢振敏

    退休5年了,之前一直从事文化传媒。我也是上海市茶叶学会的会员,我就想要提供一定的科普手段,体现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让古代的茶文化能够让今人看到,能够复原。比如说设计古代的陆羽茶经,现在你要向人去解释讲清陆羽茶经24个流程怎么演变过来的,很少人能说清楚,所以要在研究基础上加以复原。后来这个就做成了多媒体交互式场景的东西。是用flash做的多媒体的文化产品,其中茶都是会流的,鸟都会飞的,船都会走的,音乐也全部配好,那个是我们国家当时唯一一部交互式的培训项目。之后又配合职业培训做了推拿,做了百年旗袍,做这个是因为当时上海要去申遗,你要证明这个东西确实上海是有能力有资格,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据,我们就写了这本书,后来也成功了。这两个事情对我来说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在微生物领域科普多合作——张美玲

    我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美玲,我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和微生物相关的,我是做肠道微生物的,在科普方面我们做了几件事,第一个就是微信推文,内容是与肠道微生物、病毒相关的,做过一些微视频,拍摄了一部微生物星球的片子,现在也在上线,是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其中也有一些视频获得了国家的奖项。我们也开始尝试指导本科生来参加大学生的科普大赛,因为我们的考试最后是让他们做一个视频,然后来做一些这方面的拓展。

    科普在这个时代是必需品——景雯

    我是来自上海发布的景雯。很高兴有机会向各位学习。这里我也结合我自己的科普实践谈点想法。
    一、科普在这个时代是必需品。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看似信息丰富,但是观点自相出入的文章比比皆是,往往让读者陷入真假难辨的困境,信息掌握得越多反而会越糊涂。所以,权威信息变成了一个稀缺产品,科普文章变成了在这个时代进行有效阅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产品。因为有了相当大的市场,所以“知识付费”成为了一个大众所接受的方法,大众已经愿意付出相当的金钱来做一个经过筛选的阅读,从而节约时间,获得有效认知。
     二、科普不是知识的复制而是再加工、精加工。如果把某个知识按照教科书上写的再做一次传播,或者仅仅把自己的观点通过相关材料的认证而写出来,就不是科普而只是一个专业性文章。科普面对的主要对象是缺乏相关知识的大众,所以怎样从受众角度写作相关主题,变成每一个科普写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就像白居易写诗要先读给老妈妈听一样,通俗易懂的科普才是真科普,需要写作者自己对于某个知识的透彻理解以及把自己的理解“翻译”成普及化语言的功力。
    三、科普需要和时代相结合的载体。一个好的科普需要相当的大众影响力,一定是和时代最厉害的传播手段结合在一起的。在当代,最好的传播渠道就是新媒体。短频快的节奏加上方便转发的功能,可以使得阅读量从几百几千到上百万甚至上亿。每一个科普写作者都应该注意到传播载体的变化带来的写作方法的变化,让有质量的文章装上时代高速运行的翅膀,才能取得成功。

    盼科普同道中的化学人、食品人,海洋人之间的交流能更顺畅,这是一个可以充分挖掘的新领域——薛斌

    我工作的单位是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我的专业背景是化学,是化学人,现在做的研究工作涉及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因此我又是食品人,作为海洋大学的教师,我同时是海洋人。
    我对科普感兴趣其实有一个源头,刚才有老师是出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少儿社的编辑,从小我们就读这个书,关注到主要作者中有叶永烈老师,后边我学了化学专业以后才知道叶先生是北大化学人,是我们从事科普的一个标杆。另外科普的意愿也来源于我个人的工作经历。我在教学过程中接触的很多都是大一基础课的学生,所以我在课堂当中就想给他们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这个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顺应自媒体时代这个大的潮流,就进入了自媒体科普领域。我现在有两个运营的公众号,一个是科普的,还有一个科研的,很多粉丝都是我的学生。从2015年到现在陆陆续续有一些碎片化的工作在上边推送。2019年到2020年,我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访问了一年,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感受是,除了科研实力非常强之外,美国的科普也做得非常的大众化。比如他们有一个专门的数学博物馆,还有很多面向青少年儿童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他们的科普绘本也有很多,可以说科普这方面的工作他们做得更早也更多。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做的科普如何在可读性、趣味性上跟他们去借鉴一下。
    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我就在想在科普领域,我们国内的同行和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能不能更加顺畅一点,更加频繁一点,同时,不同学科领域比如化学人、食品人,海洋人也可以加强合作交流,这是一个可以充分挖掘的新领域。

文字:由江世亮根据录音整理
摄影:董长军

 

上一篇: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0... 下一篇: 医学传播与网络游戏融合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