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座谈会上的发言(下)
[2022-02-09 12:55:58]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座谈会上的发言(下)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2022年1月12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会员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有2020-2021年入会的部分新会员,以及部分协会理事、会员。会上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卞毓麟、常务理事卢宝荣、刘楠向部分新会员颁发由协会钱旭红理事长签署的会员证书和会员证。座谈会上江世亮秘书长代表理事会向与会会员简要介绍了协会的任务、历史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协会副理事长董长军作了小结。定期召开新老会员座谈会,向新会员通报协会情况,了解新会员的创作信息和对协会的诉求是协会一项常规性的安排。受疫情影响,本次座谈会也是过往两年里的首次。
    以下是根据座谈会发言录音整理的与会者发言的主要内容。

座谈会讨论发言篇

    希望介入妇科全生命周期中的心理科普——李君

    我是来自长宁区妇幼保健院的精神科医生,这也是上海唯一一家妇幼保健院引进精神科医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科普方面,原来我在精神病院的方向是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写了一些书,疫情爆发时我们写了一些关于如何应对疫情的心理科普书籍。入会后我希望介入诸如包老师讲到的妇科全生命周期里面的一些心理问题方面的科普,这是我主要研究和科普的方向。

    愿为对城市生态和城市湿地保护感兴趣的会员提供交流合作机会——吴健

    我来自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近年来我开始接触生态环境科普,最近关注的一个主题是城市湿地生态。今年六月刚出版了新书《上海城市湿地生态——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不少人觉得上海是冰冷的水泥城市,但实际上上海也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湿地城市,我们有河口滩涂、有河流、有湖泊。现在我们经常提有温度的城市,可阅读的建筑,可漫步的街区,但我们不能忽视上海的“湿度”,也就是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我们绘本结合上海滨江临海的湿地城市特点,以手绘、文字、古诗等多样化的方式细致刻画了上海城市湿地全景,希望与市民共同感受“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湿度”,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湿地、关心湿地,成为生态文明践行者。
    今年6月1日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生物多样性缔约国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也要在今年召开,围绕这些我们会深入开展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宣传工作。现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科普越来越受重视。我希望我能在协会里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充分利用我的资源,借助协会平台,与大家加强在生态环境科普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愿为皮肤健康科普做贡献——刘玉亮

卞毓麟给刘玉亮颁会员证

    我的经历是本硕博学医,然后读过法律、管理和金融。在大学做过教授,担任过上海家化上市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总裁,医院院长。60岁之前担任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任创始院长,去年退下来后想投入到科普和化妆品和皮肤的研究工作。
    我跟科普的结缘比较早,1978年考入第二军大学时上海的《大众医学》复刊,念硕博时就为他们写一些东西,成了他们的特约撰稿人。在做企业管理时写过皮肤健康的科普文章。前段时间我跟钱院士一块发起了中国化妆品科学联盟,开过一次皮肤科学主题的香山会议。我现在在写当代化妆品皮肤科学方面的书。
    钱院士鼓励我加入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为这个行业做更多的贡献。我一个愿望就是让中国人用上适合的化妆品,这方面的科普极为重要。国人包括医学界对皮肤的认识相对来说很弱的,皮肤是人体最复杂的一个器官,化妆品到底对什么人怎么用,合适的化妆品对皮肤有什么作用等,其中的盲区和误区还是比较多的。希望能够在这个方向的选题上和大家一块做一些科学普及工作。

    希望以会员、作品为主角的协会沙龙能够办起来——苏振兴

    我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苏振兴,目前是在孟宪承书院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课外实践方面的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在科普和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方面是有挺深的积淀的,华师大培养学生特别讲究创新思维的培养,讲究通识教育。科普作协2007年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在华师大举办以来,到去年10月份结业的第13届,已走过十几个年头。今年我们还要举办第14届,所以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继续支持我们。在协会支持下我们开展了科普沙龙系列,这两年聚焦的主题是科研成果科普化以及高端科普人才的培养。期待后续把我们很多科研院所、很多院校的科研成果能够转化成让百姓能够看得懂,能够读来有兴趣的作品。
新的一年提一个建议:希望我们协会内部的沙龙能够办起来,这里也发出邀请,我们各位老师如果有你感兴趣的一些科普创作方面的话题,或者你的新的作品书籍、视频等等都可以在这个沙龙里交流,邀请会员来主讲,我们历届培训班学员(其中有一些已经走上专职科普创作岗位)可以邀请一批来参与交流,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协会的力量来支持他们的一个新的发展。
    最后也特别欢迎各位老师给我们华东师大的师范生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我在的书院有9个专业,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我们有3000人的规模。如果大家需要大学生志愿者,可以跟我联系,希望借助大家力量来培养这些学生,这些学生毕业以后就会走上全国各个省市的重点中学去担任各个学科的老师,他们就是星星之火,通过他们就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到我们的科学创作科普以及未来的教育当中去。

    澄清谬说,传播科学理性依然是科普人的职责——卞毓麟

    我从事科普创作有45年的历史了,我自己的专业是天文学,我写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跟天文有关的。另外也写了一些跟编辑出版有关的,还有关于科普理论方面的书。现在我虚岁已近80,虽然身体情况还可以,但是精力总的说来就不像以前了。
    我想说为什么我们协会很重视发展新会员这件事?我觉得不仅是因为老年人逐渐退出了,要有新鲜血液进来,更重要的就是我们有了新人,实际上是有了新的脑袋,我们的新会员们有自己新的理念,有新的想法、新的做法,很多与时俱进的东西老同志是搞不清楚的。所以我们的新会员是非常重要的,我要向他们很好的学习。
    我因为长期关注科普,近期有两件事值得说一下的。一个就是在社会上老百姓中流传很广的一些说法其实是不对的,或者说是谣言,我们科普界有时候就来破除这些谣言,但这个谣言终结还是做的不太够。我举一个例子,每年过了元旦后,就会有这种帖子出来说今年元旦只生了几个小孩啊,譬如说2022年元旦这天上海只出生了7个小孩,这种帖子一看就知道绝对不可能是真的,怎么可能上海2000多万人,这一天只出生了7个小孩?不单是元旦,可以说任何一天上海这么一个大城市只生了7个孩子的可能性等于0。但是这个东西流传的很广,过几天就看到又有一个群里面又来了。这个东西我觉得我们的科普作协,我们的医务界马上就可以用某家医院的实际数据来澄清谬说,譬如一家医院今年元旦究竟生了多少孩子,这个是极其有说服力的。但是这个东西好像可能大家把它当成一个笑话,就不去说,我觉得其实是值得说的,因为那么多的人在流传。第二个还有一个帖子,我相信很多人也看到过的,就是说在俄罗斯或者加拿大靠近北极的地方,多少年会出现一次月亮挡住太阳的情况,然后这个会对人类带来很大的麻烦等。这个东西就我们搞天文的人一看就是假的,但让我非常震惊的是,我有很多朋友,大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老人,也在问我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我觉得他们怎么会相信这个东西,怎么会有这种可能性。我觉得这类事情还是提醒我们全民的科学素养还真的是一个问题。当然他们问到我会做一些回答,但是我的传播能力也很差。我不知道怎么让更多的人看到。

雪花图案错误引出的科普话题

    我还要说一件事就是最近瑞雪迎春号冬奥会的专列,车厢上面画的雪花,那么大的雪花是八角形的,这个图案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从小学开始,大家就知道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的,所谓的六角对称。现在瑞雪迎春号冬奥会的专列上面画的中国的雪花是八角形的。对这样一种常识性的错误的事情该怎么办?马上冬奥会要来,全世界很多运动员都来了,而且都是冰雪运动的人,对雪花都很了解的。一看你们中国的雪花是这个样子的,中国人的科学常识是如此的缺乏,这种事的负面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几天前,人民日报有一个记者联系到我,可能是因为我也在一些群里面发表过我的看法,应这个记者的要求,我谈了对这件事的看法,记者写了一篇千字文给我看了我还帮他修改了。他这个东西给谁能够起什么作用,我瞎想如果运气好的话,人民日报这篇文稿送到了一个对的人的手上。这个人说这个事情还是一个事儿,我们不要在国际上出洋相,那么就赶快采取措施把它纠正一下。如果送到的这个人说这种事情,现在冬奥会都要都要举行了,添什么乱,这样外国人就看见了你们这儿的雪花是八角形的。我后来又在想,咱们就不管人家反映了以后有没有用,我觉得我们在下面也还可以科普这件事。其实中国古人很早的时候都已经知道雪花基本形状就是6个角叫做6处,现在你在瑞雪迎春号冬奥会的专列上面堂而皇之的八角星实际上是在普及违背科学常识的东西,可能好多小朋友原来都觉得知道雪花六角形的这个常识,看了这个画以后就会觉得雪花也可以是八角形的。
    像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我们的各种媒体可以尽我们的力量也做一些事情,普及真正的科学的东西。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常遗憾的,虽然没有多少天冬奥会就要开始了,但中国政府下决心要改一改的话肯定来得及,当然如果不当一回事,不想改的话也没有办法了。我就是想说我们大家如果有可能有机会的话,多多宣传真正的科学的东西还是有必要的。

座谈会讨论建议篇

    江世亮:卞老师以上所谈的实际上也是提出了我们今天座谈会第二个环节要讨论的几个问题了: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急科普的新要求新挑战;公民科学素养提升跟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件事情之间的关系等话题来提一些建议,我们协会可以做哪些?

    建议举办元科普培训班

    苏振兴:我觉得大学生创作培训班现在扩大到在职青年人做得很好。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好多科学家不善于进行科普创作,他们那套学术语言和科普语言冲撞很厉害,我想我们科普作协是不是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办一个元科普的培训班,一线科学家他们有这种科普需求的。我们可以做个问卷调查,有哪些科学家他有什么样的科普需求,然后根据他们需求分几个小班,比如有的他可能说我想提高我的科普创作语言,有的想提高科普创作形式,有的一线科学家想做科学文学或者写科幻小说,这样分几个小班,然后很短的时间,因为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可能很短,他们跟像卞老师这样的大家一交流过后,他可能就顿悟了,马上可能就入门了,这样可能会好一点。

    协会可以关注科普人的职称晋升问题

    江世亮:刚才林医生等提到做医生有一个问题就是升职称,科普方面有没有什么评价指标,就是说把科普也列入职称晋升的一个条件,但是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说法。协会可以为此作些什么?现在医护人员愿意在科普上投入精力来做的越来越多。如果科普的成果也能累积到职称晋升的考核指标,或者至少能够占一部分的话,就能够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王音:科委科普处现在正在做科学传播职称需求调研,调研完了可能后面相关的政策就会推出,进行相关的科学传播的职称评选,类似于北京已经在做的调研的。目前来说可能还是需要像协会之类的社会组织对此提出具体化的意见。

    愿为类似雪花事件澄清尽力

    陈怡:我是接着刚才卞老师的话,卞老师列举的雪花事件等案例我觉得也确实是个大问题。所以我想以后如果各位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发现这样特别醒目的谣言,然后觉得特别需要向公众去澄清的,大家可以跟我联系,因为报纸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反应比较快的媒体。

    最重要的还是要普及科学思维

    汪洁:关于谣言这件事,我也有点话说。按照传播学的观点的话,谣言是永远赛过真知的。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辟谣的更快,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制造谣言非常简单,辟谣一定是落后于它的。但我们做科普的时候要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才能够真正地打击到谣言。如何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普及科学思维。比如说能跟公众说清楚信源的概念,就是什么是信源,什么是一手信源,什么是二手信源,哪些信源是可靠的,哪些信源是要打问号的,只要知道这一条,那么绝大多数的谣言是没有传播土壤的,因为好的信源出现谣言或者说误解的这种概率是很低的,所有的谣言基本上都来自于下三滥的那些号,这是他们的源头。如果说我们的公众有了辨别信源意识的话,其实它就传播不出来了,谣言止于智者。所以我是觉得科普人在普及自己的专业科学知识之外,还应该更关注跟公众解说科学思维方面的东西,但信源是最重要的第一条。

    如何写出有影响力的科普文章需要协会行家指点

    李君:我今天主要是来学习的,我自己也会写一些科普文章,但是我有个很大的痛苦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写了文章,一般发到医院的官方平台,点击率大都很低的,通过朋友转发也就几十个点击量。一看到别人的10万加,我就怀疑我科普的力量到底在哪里。前面有那么多大家大咖,我想让你们来指点一下,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否则我们医生大家都在写,写完之后就一点点的流量,你后面都不想写了,怎么让我写完之后让更多的人阅读,来提高我的创作能力,这对自己写作的成就感也是很重要。我第一次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是1万,我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有一个平台当时是6万多,是当年的是前三名,我当时很有点信心,后面我再写大都就两三百阅读量。我希望专家给我们指导。

    抱团取暖,塑造科普品牌

    刘玉亮: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刚才两位就是我们要制止谣言或者更好的传播能量,可能我还是想就刚才的十万个为什么,刚才听介绍它现在的传播这么强,那么我想我们协会品牌是很好的,比如卞老师是做天文的大家,他的文章一定是传播很快的。所以我们在每个专业领域里树立一个公众号也好,一个品牌也好,大家不要单打独斗,而是刚才说的抱团取暖,靠塑造品牌的方式打造在我们上海乃至全国在科普领域里边几个重要的传播的品牌,这样的话可能随着这个时间的积累,把我们的影响可能就扩大了。

    江世亮:刚才提到10万加的事情,景雯这里包括我们包老师这里,汪洁老师这里,王懿辉老师这里都是做的比较好的。刚才李老师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困惑。这个也是专门的学问。

    先要了解大流量平台的玩法和运行机制

    苏澄宇:你不管发布什么作品,视频、文章或者微博之类的,它一定是会发到各个平台上,比如说微信公众号、微博、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等,但它能不能够火,取决于这个内容是否符合这个平台的调性,是否符合它的算法,符合它的推荐机制。每个平台都不太一样的,像微信公众号基本上都是在知乎、微博之类的大平台上做好之后引流到微信公众号上的。所以先得琢磨好每个平台的玩法,每个平台它都有自己的玩法或者说运营机制的。譬如抖音它有一个机制,它会基于你是否是真人在玩这个号来决定是否给你推荐,假如你只是单纯的发东西,他就判定你是一个机器人,就不会给你推荐的,如果你会经常的滑动,会经常的去点赞去评论这种,他才会判定你是一个真人,然后他才有可能去给你推荐。还有一部分是要符合它的主题,每个平台的运营每个季度都会有一个主题,如果说你是符合那个主题,如果说你知道那个主题然后去参与,就有可能获得比较大的流量,都是这样的。这是我对10万加的一些大流量的观察,一句话:主要是符合他们的算法。

    建议组织一次如何让文章10万加的专题研讨

    汪洁:我建议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如何让文章10万加的一个专题合作,邀请一些经常能写出来的人,让每个人自己总结几点,比如给每个人10-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轮流做一个报告。
    我觉得把大家的经验汇总起来一定是对所有人有价值的。我自己有些我的经验,可能苏老师有他的经验,王老师有他的经验,每个人经验可能都有一些交集,但也有一些不重合的地方。比如刚才苏老师讲的有些我也不知道,但我自己也有些经验,因为我在头条上玩的比较好。头条我给他总结了三个要点,就是你这篇文章或者你这个视频如果能符合以下三个要点中的任何一个,你都有可能给你的流量加成,如果三个都符合是最好的。第一个叫做热点新闻性,你是不是踩中了当下头条的热点榜,热点新闻线,这是最重要的。第二个叫中国性,就头条上的用户特别喜欢跟中国相关的事情,如果你谈国际大事什么的,头条用户一般不太关心,就算你谈韦布望远镜,你也得问问你跟中国咱们的比,跟中国的空间望远镜比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他才会感兴趣。所以你那个标题一定要让人看出它有新闻热点性,有中国性。第三个就是叫反转性,反转性就是你一开始抛出的一个结论,结果你给他1个很大的1个反转,就比如说刚才7个宝宝的事,有些人标题就会写:“上海医院元旦一天才生了7个宝宝”,然后打一个大问号,打一个惊叹号。后面接“真相在这里”,这样子它就有反转性了。如果这三个要点你都踩中的话,这篇文章想不火都难的,但如果你三个都踩不中的话,很难火起来了。
    有很多科普作者都会犯的一个小毛病就是原因先行结果在后。一篇3000字文章,我要读到2500字才能看到你最后的结论是什么,这种文章一般都流传不起来,你一定要在前200字中就把结论告诉他,然后再给他解释我这个原因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所以我一直跟我的学员讲,你一定要结论先行再写原因,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觉得原因没讲清楚就给他一个结论,好像显得很不严谨客观,但是再好的文章没人看有什么用?现在的人都是要符合他的第一需求点的,读者的第一需求点就是想知道这结论。结果我划了两下,没有看到结论,我就关掉了,有的是告诉我结论的文章。所以这是很多作者都没有掌握的一个很关键的写作要点。还有一个就是开篇的第一段怎么才能吸引住人?你一定是要切入一个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场景和问题,比如说电子烟好不好,该不该买。如果你上来第一段就写很多人问电子烟该不该买,然后我觉得应该怎么样,如果你这么写肯定是吸引不了人的,怎么写?你要说我有个朋友抽了很多年烟了,天天都想把烟戒掉,然后突然听说某一款电子烟能够帮他戒烟,然后他就来问我能不能戒烟?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具体化的场景中的东西,读者一看我也是有跟他一样的想法,所以他就会往下看,如果你太泛泛就没有人愿意往下看。总之,我的意思就是抛砖引玉,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我们可以组织一个专题,我是很愿意来参加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创作的经验。因为我们这些经验都是在长期的斗争当中拼出来的。譬如这篇文章怎么就火了,那篇文章怎么就空了,他们的标题的怎样?内容怎样?表达怎样?这不是靠先有理论再指导实践,而是从实践中去重复的。

    我们这么多科普同行可以多点交叉

    吴健:收获非常大,非常有趣,刚刚我也说了我特别享受这个氛围,我觉得非常好,包括苏老师提到什么抱大腿的事,我就非常有感触。我们当时因为有自己环科院公众号,有市生态环境局公众号上海环境,但这个加起来的访问量阅读量和上海发布的完全没法比,我们所有的爆款就是上海发布给我们转载、推荐。所以我觉得平台非常重要。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汪老师给我的启发很大,唤起了我童年的记忆,在追逐流量这条路上,我们还是要把握一个度,就是你既要吸引人,但是那份真诚我们依然要葆有。所以很同意汪老师告诉的,我们可能需要研讨一下怎么样又爆款,同时我们科学普及的真诚或者说初心不能掉了。另外一个建议,我是觉得可能我们可以多点交叉,像刚刚我听了这么多,当然很多都是医学方面的,但对于我们生态环境科学来说,跟医学也息息相关,浦东金老师关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个事情,因为我是搞土壤的土壤,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跟环境生态土壤非常相关。我们这么多科普同行可以一条龙的,从妇产科开始养孩子到产后抑郁,到所有的交叉利用这个平台,我觉得大家可以充分地去交流,这个是我觉得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点。

    江世亮:大家以上提的如何抱团合作,如何扩大科普作品影响力的部分的建议,春节以后我们再做一些准备组织一次专题研讨。为从事科普创作的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上提些政策建议的事情,协会也筹划一下跟相关单位合作来做点推动形成一些建议。还有我们科普作家协会作为社会组织,是可以做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推荐这件事的。其他省市包括江苏,包括湖南、安徽都是由省的科普作协来做这件事的。这件事也可以酝酿,待条件成熟就启动。

    营造好的科学素养氛围是我们科普作家更该做的事

    卢宝荣:今天的会员座谈会听下来我其实感触也很深,就是说社会在变,我们科普作品的形式可能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刚才大家也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科普它的主要任务到底是来灭火,还是来营造一种很好的氛围?灭火的话刚才讲的很多谣言,我们大家都来把谣言给它毙掉。而营造一种好的社会的科学素养的氛围更应该是我们科普作家应该做的一件事。我赞同几位老师从各个方面讲的,产生一个谣言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而且这个谣言会不断的有,但是如果是我们社会公众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科普素养,那么谣言的传播的速度就会比较慢,影响的人群就比较小。所以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对一些特殊需要的方面去辟谣或者是灭火,作为一项任务是必须要做的,但我们更重要的使命是要营造这样一种好的氛围或者叫科学素养的培育。科学素养培育也要从小抓起,他从小接受这些东西就会在他一生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上海的很多中小学现在开设一些科普素养提升课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科学的传播来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所以我想我们科普作家协会的各位成员都会非常热心于这件事,但我们怎样才能够做到更有效确实也是一个问题,有些作品科学性很强,而且也挺有意义,但是点击量就是那么几百个。所以确实存在一个传播效率技巧的问题,所以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了,我们要请那些10万plus那些大咖们来分享,哪怕是一个人分享1~2条经验,对于我们所有的(其中绝大多数是业余的)科普创作者都会受益,能够从一些科普大咖们能够学到一些他们的一些宝贝,他们的招数,这样的话可能对我们整个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的所有会员将来作品质量的提高、传播能力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还有一点说一下。科普的根还是在科学上,现在国家对于科学研究,对每一位科学工作者都有四个面向的要求:第一要面向国际的前沿,我知道有一个美国的分子生物学家他把生态系统总结了以后提出,一个生态系统的科学的规则跟一个细胞里面的整个过程是一样的。国内最近也逐渐出现一些好的对最前沿的科学进展科学理念做得很好的科普诠释的书籍,也就是卞老师提出来的“元科普”的概念。比如讲基因编辑的有一本《上帝的手术刀》就写得非常好,一看就是元科普的一种反映,而不是二传手,或者是到处去收集一些东西来写。所以由善于科学普及的科学家来进行元科普特别的好,我们将来要向这个方面去靠拢,真是要做到国际前沿。第二个是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要为国家的发展服务。第三个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比如说现在抗疫医学方面的科普特别的需要,就是因为疫情的发生。现在我们的国家的芯片,还有人工智能都是特别受大家的关注,就是因为这都是国家的需求。最后就是面向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所以既然我们是做科学普及,就应该把握住国家整个科学的发展的脉络,否则的话我们就做偏了。再一个我想说的是,因为我们毕竟都是在科普作家协会,虽然有个协会但大家的联络还是相对比较少,各自为战,合力还是不太够,所以我想说一个是要有应景应急的一批科普作品。但我们科普作家协会更要根据国家的一些重大需求和发展,组织一系列的选题,比如说医学方面的,工业芯片方面的等等。这样的话逼一逼大家可能就会有东西。因为好的作品不是一下就写出来的,是要在写好以后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完善。

    用摄影的方式做科普

    江世亮:最后请协会副理事长董长军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董长军: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主张用摄影做摄影平台,让大家用摄影来关注环境保护跟生物多样性保护。截止2021年我所在的人与环境摄影平台已经做了11届全国性的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作为小结,就讲两件事,一个是两个抓,还有是祝福。两个抓一是抓人,因为科普作家协会有个科普摄影专委会,我希望各位会员有喜欢摄影的,欢迎加入我们科普摄影专委会,可以每年跟着我们去观鸟、拍鸟。还有一个是跟着农科院鲍大鹏老师一起做野外长三角野外蘑菇考察,专家负责采样,我们负责拍摄。类似的活动包括正在征集中的黄埔商圈的商业生态拍摄。第二个找作品。2022年是我们人与环境摄影平台第12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的作品征集,我们还有一个“小映象进自然”的科普摄影,这个作品征集可以跟出版社的选题一起做。大家如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生物生态,包括红色文旅的摄影作品都可以参与。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小朋友主动地去接近自然,接近生物。
    虎年春节即将来临,在此也代表协会预祝各位新春快乐、阖家幸福!新的一年佳作不断!

文字:由江世亮根据录音整理
摄影:董长军

 

上一篇: 情节是主体,人物是灵魂—... 下一篇: “科普,科学与大众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