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传播火种当为先,洗净铅华始见真——“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吴家睿科普作品研讨会”侧记
[2022-11-03 14:02:23]

 

传播火种当为先,洗净铅华始见真

 “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吴家睿科普作品研讨会”侧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前不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推动实施科普创作繁荣工程,推动国内原创科普”的要求,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会分论坛暨“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吴家睿科普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这也是这一科普名家系列作品研讨会在相继召开了卞毓麟、杨秉辉、叶永烈、谈祥柏、顾凡及、汪品先科普作品研讨会之后的第七次。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挺代表两家主办单位,专为研讨会发来的视频致辞,对“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吴家睿科普作品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王挺希望广大科普工作者、科普作家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创作出更多类似《生物学是什么》这样对学科发展、前沿科学有深邃见解以及对科学文化、科学哲学有深入思考的科普作品。 

    出席研讨会的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倪前龙在发言中指出,科协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上海市科协将把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的工作做实做细,和大家一道厚植创新土壤,增强创新厚度,为提高上海科普工作的文化素养做出贡献。

 


    王恩多、钱旭红、贾伟平院士和吴家睿、杨秉辉、卞毓麟等40余位科学家、科普作家参与研讨。会议由上海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和上海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王世平主持。

    本次作品研讨对象吴家睿现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家睿热心中国的科普事业,发表了《生物学是什么》《后基因组时代的思考》两本书和上百篇科普文章,涉及到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管理和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科学普及更应把科学的精神、方法及其思考的方式传递出去

    吴家睿在题为《科普创作之我见》的主题发言中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讨论科普的时候,很重要的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做科普,科普的目标是什么。吴家睿认为,跟过去相比,今天我们对科普的一个重要理解是传播可能变得更加重要,传播对象包括身边的科研人员,不同学科的科技人员。关于今天科普要普及什么,吴家睿的观点是,较长时间里,我们对科学普及的理解就是普及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而现在越来越感到:科学的普及不能停留在知识传递层面,而更应把科学的精神、方法及其思考的方式传递出去,使得受众接受的不仅是新知,而是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慢慢地发芽和传递,进而把科学的精神——独立的精神、批判的精神传递给社会大众。这一点现在太需要了!中国的科普法和近期中办国办发文的要义也是强调,科普最重要的是传递科学精神和思想。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吴家睿在写作《生物学是什么》的时候,并不围绕着专业知识点进行复述,而是基于自己数十年从事生物学学习和研究的经历和思考,以生命本质特性和其主要的运行规律为主线,系统地展开相关的生物学理论与知识的介绍和分析,并依据个人感悟为读者打开一个个视角独特的知识之“窗”。这样的创作思路使得《生物学是什么》一书实现了作者对生命科学体系的重构以及相关知识的新解,进而形成了不同于过去那种以普及教科书内容为己任的原创作品,由此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新颖性。

    预见性科普引领社会和文明发展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钱旭红院士在发言中指出,吴家睿常常能在其科普文章中,判断科研或学科发展到某一十字路口时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呈现什么;特别是当科学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纠缠在一起、真假难辨并引起众说纷纭之际,吴家睿往往通过杂志专栏和他自己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吾家睿见”,发表科普文章为大家做分析和解释,自觉担当起了学科发展的把关人和“吹哨人”职责。钱旭红用“预见性科普”表述吴家睿科普作品的特色,认为这种带有预见性、引导性的科普作品能给学科发展以方向性、战略性的指引,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行文论述中的思想之光。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山医院原院长杨秉辉对科普的理解与吴家睿有着强烈的共鸣。他也认为科普的对象不只是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知识的人群,提倡科普除了普及科学知识,也要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他坦言,很多临床医生每天忙着给病人看病,对科学的有些方面了解不够多,而当前的医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学科之间正在经历深刻的融合。他认为,正是这种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度理解,不仅有助于吴家睿的科学研究,而且也使其作品更具学科交叉的深度和广度。

    读这样的“元科普”作品,让人深有“外行也可看门道”之感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卞毓麟从元科普角度分享了他对吴家睿作品的理解。卞毓麟指出,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的领军人物,吴家睿的科普作品是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读这样的“元科普”作品,让人深有“外行也可看门道”之感。

    同济大学教授孙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指出,元科普作品因具有站得高、看得远、思想深刻的特点,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书中有些章节和段落对非专业人士而言,哪怕暂时不需要、看不懂,也无关大局,随着读者知识和阅历的增加,这些难点可能就迎刃而解。

    吴家睿对自己科普创作风格用四个字概括:洗尽铅华

    卞毓麟尤其称道在吴家睿的科普作品中,绝对看不到任何的庸俗化、幼稚化、标题党的痕迹。吴老师基于自己的认知,选择了自己科普创作风格,用四个字概括,洗尽铅华。卞毓麟特别强调,洗尽铅华这四个字概括得非常好;在今后进行科普评论时他也许会反复引用吴家睿老师的这一理念和表述。洗尽铅华是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吴老师的作品告诉人们,他一直在向这种境界不断地前进。科普无论是内容深浅、难易,形式五花八门,其最终的目标是具有高度的同一性,简单地说就是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就一件一件具体的作品而言,又具有极其广泛的多样性。因此对他们的评价指标各有差异,这就是哲学上所谓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首先写给自己”的朴素创作态度,有利于启发读者与作者同步思考

    复旦大学教授顾凡及认为吴家睿“首先写给自己”的朴素创作态度,有利于启发读者与作者同步思考。同时引起读者思考也应该是科普主要任务之一,这也是科普写作中一种方式上的转换。传统科普作家主要是把自己懂得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写给一般公众阅读。但是吴教授科普的目的是要让外行看得懂,内行再思考,这确实是一个比较难的任务。但是我读了他的作品以后觉得吴教授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

    他的科普有画面感,有浓度,有据可查,有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贾伟平称《生物学是什么》这本书字里行间是有画面感的,画面感让大家能够记住。贾伟平赞叹吴家睿至今保持着强烈的少年求知欲,他的作品不用花言巧语而能把复杂的科学问题讲解得清清除楚楚。读他的作品除了接受知识,还能启发创新思维。

      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江舸认为科普应该是不同浓度的“酒”,易读,不容易读的都应该有,而吴老师作品的知识浓度特别高,初读时不太好消化,正如作者所言是“初读是烧脑,再读时悟道”。江舸说吴老师每一本书都有强烈的思考在里面,像制造高度酒一样有对知识浓缩、蒸馏升华的过程,这是其作品的一个特点。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王恩多发现,吴家睿在《生物学是什么》中所有重要的观点都是引用了原始文献,有据可考,在书尾还给出了一个“推荐阅读书目”,让有兴趣深入钻研的读者眼前有亮光指路,这个很重要,让读者知道后面还有很多未知生命的奥秘需要你去探索。

    《科学》杂志原编辑部主任段韬认为,吴家睿的作品除了对生命科学前沿的解读,更有关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论述,这些科普作品有助于公众深刻认识科学,同时也摒弃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进一步有助于公众理解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应用的伦理问题。而吴家睿的科普作品所表现的有关社会和哲学的思考,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他作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参会者发言金句辑录

    刘冀珑:读完《生物学是什么》,我特别喜欢它的从容性和可读性,该书将非常有高度的知识抽提沉淀,然后溶解加热,如同一杯热气腾腾的黑咖啡,适合读者慢慢品味。

    曾嵘:提一点不足,这本书因为篇幅的原因,涉及的人类的健康太少了,对于一般的公众来说,可能很想看到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要是生了病有什么关系,疾病有什么,吴老师说没有办法在这本书里写了。我代表广大读者、医生给他提另外一个要求,应该写一本《健康是什么》。

    施郁:该书第一章从原子的结构开始,然后自然地过渡到第二段,谈论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其他章节相邻之间也是类似的过渡。还有一些文学方面的考虑,每个开头都有引用精华的话,有的是名言,有的是中国的俗语,这还是很漂亮的。

    张建松:吴老师将自己多年的思考写出来《生物学是什么》这本书献给远在天堂的陈芳老师,这也是他们爱情最好的一个纪念。在这本书里,吴老师提出一个概念——生命之书。我觉得这个提法是非常的形象和准确。在探索研究人类生命之书过程中,吴老师也在努力书写自己的生命之书,书写自己的人格魅力。

    郑炜:我非常同意前面王世平副理事长讲到的,对所有感兴趣生物的人,对有独立思考追求的人,这本书对他们来讲都是很合适的。我不同意这本书所有人都能读得懂,我觉得是有门槛的,是有知识门槛和思维追求的门槛。

    卢宝荣:吴老师的发言对我有很深的感触。譬如既然科普是一种传播,科普到底是撒向人心灵中的一颗种子,还是一个甜点?我更希望科普是一颗种子落在大众的心中,而不是甜点。甜点吃了就忘了,科学的种子则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变成一棵大树。

    乔中东:吴老师这本书出来以后,我向我们学校讲普通生物学,讲生命科学导论的老师做了推荐,我说你们认真读一读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之后站在科学家的角度上,站在生命科学家的角度理解什么是生命科学,你才能把这门课讲好。

    王国豫:我们做科普的时候都谈到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多的是向公众这一面。但还有另外一面,是科学向科学家的一面。吴老师在书里提到双向流动的概念,所以不仅仅是科学家到普通人,普通人的价值观这些东西如何让科学家更多的知道也很重要。

    叶剑:从新世纪初人类基因组到此后十几年生命科学的快速演进,在《后基因组时代的思考》这本书里吴老师都有思考。浏览这些文章的篇名就仿佛看见他站在新世纪生命科学的潮头,各种新趋势和新方法像巨浪一样在他面前此起彼伏,潮起潮落,各种新思维和新范式在他脑海里激荡。他其实几十年来一直都在思考生物学是什么,甚至是思考生命。

     沈竞康:在目前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前提下,吴家睿的科普作品对促进我们的科学融合,学科交叉是非常好的教材。未来希望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能够推进我们国家未来的科学往更高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科学绝大部分可能都是在交叉和边缘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魏东晓:我是戏剧学院艺术中心主任,我在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光是要包装我们在进行的科普工作,同时对我们的科学家有一定的宣传。在张建松记者这篇文章里,我看到的是科学家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对自己周围人的热爱,对于民族的热爱。这些热爱如果能够让我们的普通老百姓能够知道,那才是真正的对于科学的一种推荐。

    林旭:我们营养科普和健康科普和传播中都有太多的误区,只要不是真正做营养的,可能有很多误区。吴老师提出的这个跟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吴老师每篇文章出来,其实很多领域的教授都非常推崇,我非常期待吴老师接下来能撰写《健康是什么》。

    唐骋:因为我也在做生命科学的科普,生命科学科普有一个问题就是太抽象了,像细胞、基因层面上跟一般民众科普非常困难,而吴老师能以点带面把许许多多本来看起来无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变成一个体系来讲,这对我是很有启发的一种做法。

文字:江世亮 陈怡

 

上一篇: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八次全... 下一篇: “解读科学类诺贝尔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