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悟医学科普创作,赏现代科普展览 |上海市第十四届科普创作培训班第四次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2022-11-08 14:16:15]

 

悟医学科普创作,赏现代科普展览

上海市第十四届科普创作培训班第四次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金秋风景如画,十月天高云淡。这个金秋10月的末尾——10月30日,在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资助下,上海市第十四届科普创作培训班第四次培训活动如约而至。
    上午的专题讲座杨秉辉教授为学员解读医学科普小说创作的特色和方法,悟医学科普创作;下午的专题讲座由刘楠副研究员为大家讲述现代科普展览创作与科普,赏现代科普展览。
    培训班全体学员、长三角地区高校大学生、上海市的中学教师、中小学生和科普爱好者近100人在线参加。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协会理事、培训班班主任苏振兴参加培训活动,并介绍主讲人;两场培训活动由培训班第四小组协助组织开展。

    悟医学科普创作

    上午,本届培训班的第三场讲座有幸邀请到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秉辉教授,为学员们带来题为《科普小说创作之我见》的精彩报告。

    医学科普小说创作

    科普创作的特色

    杨教授简短地介绍了自己“写小说”的由来,然后指出了医学科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叫好不叫座(读者不生病不看),但是对于医学科普工作者而言,科普应以预防疾病作为总方针。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科普应加强趣味性,做到“去庄而谐”,吸引读者去看。

    同时杨教授提到了现代医学模式不应拘泥于其生物学意义,而应形成“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结构。而医学教育中新兴的“叙事医学”更加聚焦于具体的病例,要求医生去理解、去共情病人,这恰恰与医学科普小说的特点相吻合。将科幻文学与医学科普小说相比较:前者通过追求奇特情节来给读者思维启迪,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实在的科学内容来增强大家的健康意识。
杨教授以自己的一部医学科普小说《祺东的黄兴家医生》的开头、结尾为例,生动介绍了小说场景、人物刻画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令学员们茅塞顿开。
杨教授谈到,医学科普小说早有先例,科普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但在过去的小说中,人物主要是用于引出疾病的治疗方法,而现在更多是要将人物“留下来”,说出他们的感受,这与“叙事医学”是相通的。其中杨教授提到他自己创作的作品,从《财务科长范得“痔” 》到 《保卫科长“莫有病” 》再到《看病的学问》,书中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将本来枯燥无味,让人难以理解的医学常识,顿时跃然纸上。

    科普小说的认识

    杨教授强调,科普作品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必须准确(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前提),传播的知识必须是准确的、最新的,已有定论的。同时作品要具备小说要素,人物应是鲜活的,情节应是引人入胜的,场景应是合理真实的。

    特别要注意的点是确定写作的内容:作为科普作品,不能只站在医务工作者的视角进行创作,而应多站在民众的角度,写写常见病、多发病。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写民众需要了解的(怎么得的、如何去治),更要写民众应该了解的(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
    最后,重点考虑塑造人物,丰富人物性格,然后依据逻辑性“水到渠成‘完成情节的发展,可以通过重视心理、场景、时空等要素来丰富人物。杨教授重点强调了医学科普小说的主角是人,科学知识应不露痕迹地贴进故事情节中,将知识点嵌于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之中。

    科普小说难易谈

    结合受众人群,使用“拟人化”手段。坚持普及科学知识的本质,同时要潜移默化地将科学思想放进故事情节中,让读者不仅明白所讲述的科普知识,也思考背后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精神。如杨教授在写《祺东的黄兴家医生》中用另一种字体印刷告诉读者要普及的科学知识。

    在互动提问环节,学员们积极参与,有五名学员提出了关于作品选题、科普小说人物设定、虚拟与现实尺度的把握等问题,杨教授一一耐心诚恳回应,循循善诱地启发学员思考。原定两个小时的讲座足足延后了半个小时,最后才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以线上合影留念圆满结束。杨老师介绍的这种生活化的主题以及他所强调的科普创作认识与科普方法,让学员们受益匪浅。这种科普方式非常深入人心,相信学员们也将珍惜机会,运用所学,不断提高科普创作的能力。

赏现代科普展览

    现代科普展览创作与科普

    科普工作理念

    下午,培训班第四场讲座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部长、副研究员刘楠老师主讲,她从展览设计引入人们科普工作理念的转变,在分享的视频中提到了要将科学知识与人文思考、美学、哲学相联系起来,比如“探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松塔风铃“等。展览设计要求做到“讲故事、近距离、看颜值、有互动、更开放”。

    科普创作技巧

    关于科普讲解,刘老师提出,要找到自己的特色以及核心竞争力,并已自然博物馆的“网红”狮子标本为例,引出博物馆的优势有基于情境和基于实物两方面进行讲解。

    谈到科普活动策划,刘老师认为优秀的科普活动大多为沉浸式体验,工作人员大多是引领而非灌输,策划的重点是讲好一个故事,以“娱乐”外壳支持教育内核。

    刘老师还以关于“漫画书”为例,介绍了近年来基于自博馆展品开发的一系列的科普图书,并提出通过图书和读者发生联系,让读者有自己探索的空间。

    谈到科普展览策划,刘老师强调,要明白自己的受众是什么,据了解展览的受众大多为亲子家庭。分层化,把科普创作更精细,设定一个主要的受众人群。

    科普创作跨界

    刘老师提出,在现代科普展览的创作与设计中大多需要有跨界的合作。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知名科普品牌“螺说”频道中的“拉花咖啡”,让咖啡与古生物相联系,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很受亲子喜欢。

    科普创作多样性

    关于科普创作多样化发展,刘老师谈到,可先由课程作为核心不断扩展,根据线上和线下性质不断规划相关活动,再把活动向公益共享与知识付费等方向拓展,让科普创作实现多样化,达到教育性与可持续性。

    互动游戏——“玩与学的融合”

    在讲座最后,刘老师以“科普要寓教于乐”为话题,介绍了她们团队设计的旨在加深孩子们记忆的互动小游戏,如对鸟的翅膀、喙等从抽象认知转化成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性认知。用“游戏”替代“教学”,“教育”内核支撑“娱乐”外壳,虽然舍弃了一部分有趣性,但始终坚持教育的本质,动脑加动手,让教育快乐起来,让知识沉淀下来。

    刘老师的生动讲解让学员们脑洞大开,看到了现在科普展览设计与活动的多样性,同学们积极提问,就如何把学生活动与博物馆展览结合、如何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以及结合热点更新展品等问题向刘老师请教,刘老师也热情回应。
    在与会师生在线合影留念后,上海市第十四届科普创作培训班第四次活动圆满结束。学员们还继续在群里积极发布学习笔记并交流学习收获和感悟。

学员反馈

    4组,缪辰庭,苏州大学
    杨教授今天的演讲十分精彩,令人受益匪浅。他非常的谦虚和风趣,在医学专业上也是学识非常的渊博。杨教授今天主要是通过写小说的经历,分享了几种非常重要的创作技巧,尤其是最后的那个例子,从对具体的一种知识点的两种科普方式,非常的具体和精彩,让我切实地感觉到了,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情节最好一波三折,场景也要交代清楚,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深化中心,我深以为然。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会感觉到医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和厚重的学科,想把医学科普讲的具有趣味性,是一件十分考验作者的事情,杨老师通过一个个关于常见病的小故事,分享了创作的经验,医学科普不去空谈那些疾病,而是谈论具体的病人,谈论疾病在人身上之后人的状态,洞悉或者说关心人物的心理变化,告诉读者关医学他最想知道的,再加入他应该了解的事,这是增加医学趣味性特别重要的一种方法,把知识点融入故事,这样才能让故事立体起来。但医学科普也必须纪实,必须要严谨,杨老师告诉我们不能为了有趣,就隐瞒或者说忽视医学的真相,这就违背了科普创作的初心,后面在提问环节,老师的回答也是鞭辟入里的,也让人感觉到老师在专业上的造诣,这次讲座使我获益良多。

    7组,李园艺,华东师范大学
    今天的科普讲座我收获良多。杨秉辉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创作医学科普小说的经验,他借用鲁迅先生的话告诉我们,科普小说创作要注重“趣味性”,也就是“去庄而谐”。很多科学知识对于一般群众来说,可能一定程度上存在深奥不懂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写好科普就要注重趣味性。科普是一定要准确的,不能将错误的知识传递给大众,误导大众。上海自然博物馆刘楠老师的分享,通过自博馆各类主题活动,如病毒展示、鸟类活动等,生动形象地分享了活动设计的背后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展览活动背后科学家、艺术家、活动创作者各方的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我理解到活动创设时,我们要用心,只有真正用心投入才能讲好故事。在设计活动时也要注意拉近与参与者的距离,增强互动性与实践性,并不是为了跨学科而生硬的跨学科,而是以问题(需求)为导向,在切实的需要中跨学科,来设计出更生动有趣的活动。

    2组,李豪,东华大学
    今天聆听了杨秉辉院长关于“科普小说创作之我见”的讲座,如同拨云见日,令人茅塞顿开。在前几次的讲座中各位老师都强调了一个观点:科普创作必须具有趣味性!小说,作为思想传递的传统方式,一直是重要的娱乐学习模式。但它如何与科普创作相结合,又如何将科学知识融入其中,是相当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的。杨院长从人物、时间、地点、场景为我们阐明了科普小说的四大基本要求,从主题选取到内容衔接再到首尾创作技巧介绍科普小说创作的关键点。同时,杨院长着重强调了“鲜活的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人物立体的形象与特点决定了他的行为,这些行为与后续的情节衔接相衔接,构成小说的戏剧性。如《睁一眼闭一眼的检查》一文中,方老师几何学老师的身份与“把茶倒在茶杯外”的现象形成冲突,引出“黄斑变性”这一病症,又为后文“恰有学生担任主任医师”埋下伏笔,同结尾处“阿姆斯勒表”相呼应,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科学知识春雨般无声润入情节之间,生动自然又妙趣横生。科学知识固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显得枯燥无味了些,但是若能同杨老师这般,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降低信息密度,将知识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中,定会令人赞不绝口!

    4组,黄冰,华东师范大学
    今天上午杨老师的讲座,从财务科长范得“痔” 到 保卫科长“莫有病” 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将本来枯燥无味,让人难以理解的医学常识,顿时跃然纸上。从中我们学习到的写作技巧,真的让人受益匪浅。比如: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情节是小说的主体,必须是动态的,能够一波三折最引人入胜!先确定自己要写什么,应该写民众需要了解的;考虑小说的主体:人物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重视人物心理与场景的描写;写好开头和收尾等。下午刘楠老师的讲座过程,她详细讲述了上海自然科技展览馆的今生前世,以及博物馆工作的幕后工作,所以博物馆的展览更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充满趣味,充满互动的展览与知识的充盈,从老馆到新馆的转变,从史前生物到演化的乐章,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也是科普与时俱进的发展!

    7组,张琼芳,华东师范大学
    今日讲座之所得,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会带来极大的帮助。杨老师以医学科普文章,医学科普小说为例来谈小说发展所需要素:人物、地点、时间、环境、心理、描述。此外要重视人的心理解析,这个心理,也不应只是病患的。很喜欢老师说的一句话:“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也不仅仅是细胞的堆积”。除了人物以外,场景,情节也是小说不可或缺的,杨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的小说节选,对于情景的描写,从细处落脚,由远及近,最后,聚集在人物上,文字的描述,带来了一种寂寥的空间。杨老师同样指出了科普创作的本质目标——普及准确的科普知识。老师又提出了几点关于科普创作的重要之处:一是确定文章的阅读人群;二是主角人物的塑造;三是重视人物心理、场景的描写;四是开好头,收好尾;五是勇于尝试,勇敢地去尝试各种的方式去写作,走在科普堂探索的路上,不畏不惧,只管向前,就是成功了一大半。今天的讲座为我以后的写作路带来了许多的启发和灵感,希望我对科普创作的热情不减,直面困难,甘之如饴。

    6组,郑云萧,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
    上午,杨秉辉老师着眼于科普小说创作,从创作缘由、写作方法到案例分析,细致全面地做了科普小说写作的手把手教学,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下午,刘楠老师从上海自然博物馆展览出发,分享了科普的多种形式与方法,我一边听一边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深受启发。杨老师将医学科普写得像科幻小说一样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达到吸引民众的目的。他以《祺东的黄兴家医生》作为范例,展示了小说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开头的暗沉寂静的环境描写,仿佛乙肝病毒就弥漫在空气之中,结尾的那句“这些孩子都接种过乙肝疫苗,乙肝肆虐的时代要结束了”,短短两页,我感受到了小说的历史感和厚重感。短短几年,杨老师科普作品频出,源于几十年的临床医学经验,源于深厚的文学素养。刘楠老师的讲座,让我对知识生活化、情境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标本陈列的前后对比,不同年代书籍的对比,都体现出了教育思路的变化,从学科主导到思维、能力主导,博物馆早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也在做着新的尝试,这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进行情境教育活动,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计划了解更多信息,应用到教学中。

    4组,施卉晰,华东师范大学
    今天的两场报告都非常形象生动贴近生活。两位大咖把自己研究领域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受众特点呈现出来,非常形象地给大家呈现上次活动提到的“水蜜桃”理论。杨教授将自己熟悉的医学常识用小说的形式给大家做了科普。小说比论文更引人入胜。杨教授将需要传达的医学知识用心巧妙地设计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说人物,角色和故事都特意搭配,例如一个教立体几何的数学老师某一天发现自己无法将水精准地倒入杯子中。用一个非常生活化的故事打开大家的“味蕾”,然后慢慢地铺开医学常识,让生涩的医学常识容易被大家吃透。针对老龄化社会,根据人群的接受水平,将科普知识渗透到小说中把内容传达给大众,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杨教授写的《财务科长范得“痔”》,我作为财务工作者确实是深有体会。看到这种生活化的主题,贴近日常就容易激起阅读的兴趣。这种科普方式非常深入人心。刘老师对自然博物馆展品的设计从故事入手,跟我们分享了她的科普工作如何开展。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介绍的儿童展览设计,让孩子们更能吸收鸟类知识,用互动小游戏来加深孩子们的记忆。鸟的翅膀、喙等从抽象认知转化成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性认知。用“游戏”替代“教学”,“教育”内核支撑“娱乐”外壳,动脑加动手,让教育快乐起来,让知识沉淀下来。                             

    5组,张文华,北外田园高中
    杨秉辉教授从医学科普角度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写科普小说。小说的形式相比于论文、文章等更能吸引读者,将科学知识揉进小说故事中让读者能在引人入胜的情节里接受科学知识。科普不仅要注意小说故事人物的把握,也要注意科普知识的严谨性。刘楠老师以自然博物馆的展览为例,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科普过程中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流程如何把握。例如在“活动策划”中,刘老师提到讲好一个故事,而刘老师的例子,“丑小龙的飞天梦”单单一个名字就能引起我们的无限兴趣。科普时,面对不同的受众,科普的语言、方式等也要有所不同,要了解受众的特点,再有针对性的设计自己的科普内容。而刘老师第五项讲述的科普的“跨界”,科普与舞蹈,甚至与咖啡的合体,更是让我感受到原来科普还可以这么玩!我们在以后的科普工作中也可以多多挖掘不同的形式,让科普变得的多姿多彩。今天的两场科普讲座有趣又干货满满,希望我们以后的科普作品也能有趣又有料!

    1组,林彤,华东师范大学
   今天的两个讲座主题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两个话题——科普小说和科普展览。上午杨秉辉教授以风趣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他的科普创作经历和对于科普小说的独到见解。“要把事情写好,人物、心理、环境都需要描述,时间、地点也得交待。有了事件情节,有了人、地、时的诸般要素,便构成了故事。”杨教授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科普小说创作的要点,如重视主角人物、人物心理、场景的描写等,让我对于科普小说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科普是要面向大众的,小说是一种易于传播的形式,可以通过创造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通过生动且贴合生活的形式让大众产生共鸣。下午刘楠老师关于科普展览的介绍同样让我感到收获颇丰。虽然参观过上海自然博物馆,但在听完刘楠老师的介绍后我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物可以挖掘。科普创作内容需要找到独特“竞争力”,科普创作形式需要讲好一个故事,科普创作输出需要和读者产生联系……讲座中科学凝练的总结概括和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如何做到“讲故事、看距离、看颜值、有互动、更开放”,从而设计出更生动的科普活动。

    5组,车舒涵,苏州大学
    今日的两场讲座都让人获益匪浅。因为是医学生,我早就在期待杨秉辉教授的这场讲座。他谈到对科普小说创作的见解时,提出了现代医学科普所面临的困境,即专业知识晦涩与大众接受能力的不平衡。同时也提到了如今民生健康状况下医学科普的必要,尤其是在疾病预防与防治方面,我们应当掌握更多医学知识或常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杨秉辉教授以两篇医学科普小说为例,讲解了医学科普小说的创作心路——从人物设计、环境、情景以及情节推进等多方面逐一展开。我的思维也好像一团被揉皱的纸一般缓缓铺开,豁然开朗——我意识到读者阅读时可能会忽略的简单信息内里也有作者用心的设计,暗藏玄机。这两篇科普小说读下来,我也被杨教授在无形中科普了一番,认识了黄斑性病变与阿姆斯勒表,了解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治疗……。下午刘楠老师对科普展览所做出的介绍与讲解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自然博物馆的兴趣,很想亲身到现场去体验那一个个精心设计别出心裁的互动活动与游戏。我不得不感叹,好的科普知识“内核”搭配如此精彩的“包装”设计后会有1+1>2的效果。无论是互动探索性游戏、艺术气息满溢的玻璃病毒展及跨行当的古生物咖啡拉花等活动都能切实激发和调动我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或许比起真正学到多少知识,能在心里种下那颗名为好奇与探索的种子更为重要。

    3组,陈丽雅,温州大学
    杨秉辉老师与我们分享了科普小说的创作,以“去庄而谐,使人愿意阅读”引入对科普小说创作的建议。杨老师结合自身的创作,以《财务科长范得“痔”》到《保卫科长“莫有病”》为例,一个个人物带领大家领略医学科普创作中如何突出小说的灵魂人物,和怎样创设故事的场景以及怎样做到情节的引人入胜。作为医学专家,杨老师在结合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问题进行讲解时提出,在科普创作时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并要时时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时在科普小说中进行修正和传播。从这个实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杨老师治学严谨的科学精神。杨老师还通过两个实例对比展示如何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的创作,让学员通过阅读对不同模式的科普读物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刘楠老师在基于展览的上海自博馆教育项目设计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从讲好一个好故事、和读者发生联系以及对于科普跨界的交流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多视角去考虑科普的创作。两位老师的讲座引起我们思考,如何在科普创作中从读者的兴趣出发,以娱乐“外壳”来达到教育“内核”,在轻松有趣中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做到既有趣又有料。

文:杨欢,杨荣胤
图:杨欢、张旭
(本次活动由第4小组承办)

上一篇: “解读科学类诺贝尔奖系列... 下一篇: “解读科学类诺贝尔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