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2023年新会员颁证暨会员交流会 | 与会会员简要介绍各自创作近况并就如何促进科普创作提出希望和建议
[2023-08-02 09:52:52]

 

2023年新会员颁证暨会员交流会 | 与会会员简要介绍各自创作近况并就如何促进科普创作提出希望和建议

 

  2023年7月7日,上海科学会堂,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召开了“2023年新会员颁证暨会员交流会”,会议的主题是:服务会员,促进创作。出席颁证和交流活动的有近一年来新加盟协会的部分新会员,也有协会的部分老会员。

  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简要介绍协会的情况,与会协会领导向今年第二季度入会的新会员颁发会员证书和会员证,与会会员简要介绍各自创作近况并就如何促进科普创作提出希望和建议。知名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吴家睿先生和协会副理事长王世平、董长军和常务理事洪星范、刘楠等参会并为新会员颁证。

 

 

 

  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会议发言纪要,以飨所有关心协会工作的会员和科普同道。

与会会员简要介绍各自创作近况并就如何促进科普创作提出希望和建议

金明飞:我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金明飞,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方面的研究,科普这块因为自己是大学老师,所以也就做了一点,主要是结合今年建的P2实验室,做了和微生物有关的视频,我原来是在上海巴斯德所做博士后,所以对病毒疫苗这一块比较熟悉。

 

   李圣珏:我在上海儿童博物馆从事展览教育工作。我有幸在2008年参加了在华师大举办的上海市第一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至今我都记得当时杨秉辉、叶永烈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情景,这些我小时候在电台声音里,在书籍封面上一直看到的非常崇拜的一些大家,站在我面前风趣地讲这些科普创作经验,这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段时间每天都很激动又很兴奋,收获满满。2018年我转职上海儿童博物馆做展览教育工作,这几年的创作主要是在上海儿童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写一些科普文章,比如说中国航天每月一星之类的给小朋友看的文章,以及在场馆里进行一些展览教育活动,写一些教案,或者拍一些小视频,做一些直播课活动等。今年一季度成为了会员,非常开心,我希望以后可以继续交出更多的作业。

 

   赵青青:今年是我在世界医疗网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我要感谢主编尹学兵老师,他指导我在接触医疗领域的时候,初期可以多做医疗领域的社会热点话题,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资料的快速收集能力与采访能力。记者要有足够强韧的心理,坚持新闻人的热爱和追求,这些话我会一直记住。今天获得上海市科普作家这份证书,不代表我到了一个多高的高度,而代表了我刚刚上路,我相信以后也会更加努力把这份认可转化到工作和写作当中。

 

   曹一亮:我毕业于华师大,然后也是从事健康科普这一块内容制作的。2020年,我们在前端做了很多跟儿童青少年有关的健康科普,过程中发现今天我们的科普已经不是站在一个医疗端口就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科普的需求,而要投入于一些创新的健康科普形式。我们团队涵盖了科普创作的各类形式,我们有电影、图书的创作团队,有儿童亲子类的,也有健康医学类的,也致力于创出一个具有海派特色的科普样式。我们团队都是00后或者90后的年轻人,希望融入我们科普作协的大家庭。

 

   唐继荣:我是来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图书和科普期刊《科学》杂志(1915年创刊)编辑。从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生态学硕士学位开始就对科普感兴趣,除此前一些内部刊物作品外,1999年与同学合作在《大自然》杂志正式发表了第一篇科普文章《走近穿山甲》,后来它还被中小学课外读物选用。此外,因为喜欢野生动植物、自然旅游和生态摄影,在上海动物园从事保护教育、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博士学位、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老虎项目任职、上海科技出版社工作的过程中,拍摄约50万张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照片,但多以电子垃圾形式存在电脑里。近年来逐步整理照片,并在图书和科普杂志编辑时,根据需要免费为我的作者提供照片。今年刚被推选为上海市动物学会理事,也是上海市生态学会会员,这也督促我多做科普工作。此外,2011年从事科技出版后,策划和编辑的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普图书、文津奖“推荐图书”,以及上海图书奖荣誉奖、特等奖和一等奖、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奖、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普图书奖等。

 

   韩锐:我来自上海电视台,是记者也是编导,我主要做的与其说我是科普作家,不如说我是科普传媒人。我更多的是做一些科普相关的节目,包括执牛耳者、少年爱迪生,还有一年一度的上海科技节等专题节目。我和协会结缘是因为年初的一个科技追光的融媒体直播节目,对钱理事长做了访问报道,然后也是由他来推荐我入协会,希望今后可以得到更多老师的帮助和支持。我本人从事这个行业,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视觉呈现手段将一些科普的内容更准确更通俗易懂地传达给大众,然后多多学习,争取有更多好的、更有质感的科普内容输出。

 

   姚保华:我可能是新会员当中年纪最大的新会员,60岁了。担任过地震科普馆馆长,然后是民防科普馆馆长,现在是转到防灾减灾行业协会。参加科普作家协会也是我多年的心愿。2013年我们合作编写了一本上海自然生态史,获得过科学技术奖。还写了一些有关防空防灾方面的科普书。但是说实在话,这些科普主要还是从一个理工科人的视角,真正从科普作家角度还是有距离的。我来之前跟应急局的,跟消防的,跟地震局的人都说了,我说我要参加协会,他们给我很大的鼓励,而且他们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后面也会参与。

 

    程翊欣:我的科普创作经历跟我的工作有关,我先是在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工作,入职后针对扬子鳄保护做了一些科普活动。后在上海动物园从事野生动物救护和饲养工作,动物园所有的动物我都养过一遍,然后进入科普宣传部门,负责过微信微博的工作。现在我在一家外企从事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也做一些城市为野生动物营造栖息地的工作。今年我在中福会出版社儿童时代杂志上开了一个小专栏,每月一期以故事发现的形式来讲一下在城市中生活的这些野生动物。在我的科普创作中,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简单地去传递某些知识点,而是通过我们的科普向小朋友,包括成年人传递保护动物,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所以很高兴可以加入科普作家协会。

 

    汪港:我以前是一名汽车工程师,浙江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汽车行业,2015年开始在网络上写一些汽车相关的科普,初衷是因为跟我咨询这方面的人比较多,后来就想着把它汇总成篇,这样有人有起就可转发。这两年我发觉,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自动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远远超过了普通消费者的认知程度,它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网络上充斥了大量的不科学的观点,二是在实际生活中会导致一些本可避免的事故的发生。于是疫情期间我就结合我们现有创作的一些内容联系了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没想到他们很支持我们做这件事,这样结合我们以前创作的内容,商定了好几本汽车科普书。第一本《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今年初问世以来已销售了近万本,第二本《新能源汽车购车指南》下个月可以问世。特别高兴也期待能在组织里向大家学习,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科普上发挥更多的作用。

 

    郑炜: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的工作其实跟科普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我写科普文章完全是一些机缘巧合或者是兴趣爱好。2012年左右在南京大学读研时,因为我当时的一个研究项目是在大丰榆木国家自然保护区,那段时间常年要去那里,因为我爱人经常给安徽的少儿科技杂志投稿,然后他就说我俩要不合作一下,你写故事我帮你画画,这样我就想到写我在自然保护区比较熟悉的麋鹿的故事。这样就写了一头麋鹿成长的故事,连载了6期。这可能算是一个开始。毕业之后我做了高中生物老师,用英文在教生物。广义上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是在给高中生做科普。在这个过程中,2016年左右我又出了一本叫作《座头鲸的双面生活》的科普书,主要是动物行为方面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也是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去展示动物的一些生存智慧,是我自己觉得很有趣的事情。之后是在一个叫做玉米熊实验室的平台上经常会写一些科普类的文章,出了一个少年轻科普的系列。加入科普作协后我对组织的诉求就是希望组织督促我就继续写字,有的时候可能工作一忙就会有点倦怠。 刚才听了大家的介绍,又觉得在组织里也许会结识一些新朋友,可以做一些超越文字以外的其他的事情。

 

    吴尔平:我今年25岁,在吉林大学的商业分析专业毕业后来到了上海,在银行业开始工作,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到上海科普作协,感谢各位老师的认可。我在中学时代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之后就被它吸引了,那么在课外对化学展开了很多的探索,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并且我还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收集和化学元素相关的样本,在10年来收集、拍摄了近千样相关的样本,通过照片和视频分享给更多人,让人们去见识到化学不为人知的一面。再往后我还用文字把我和这些化学样本打交道的故事或者所见所闻记录整理下来,今年1月份也整理出了个人的作品《美丽的化学元素》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且也非常荣幸在当年当月被评选为中国好书的阅读推荐书目以及入选新发现科普书单。除此以外,我最近也在进行后续的科普作品写作,其中一个是面向中小学生的趣味化学元素卡片,帮助他们去接触了解化学元素的课内知识。最近我也在阅读整理一些和化学元素的发现、命名、制备这些相关的历史,我希望用故事来把它们呈现给大家,让大家重新回顾这一段让人非常激动的科学史。加入到上海市科普专家协会后,我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各位老师交流,吸取创作经验,然后开拓新的创作方式。

 

    徐家跃:我来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一名教师。我是作为老同志,但却是个科普新兵。我在前面20年是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担任过技术中心主任。10年前我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现在是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我在《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发文章,提出科学本土化通向诺贝尔奖,预言中国科学家要得诺贝尔奖一定是在用中国思维,做本土的研究。2015年屠呦呦获诺奖其实也是对此的印证。秉持这个理念,我做了一些科普,但是没有成熟,后面我想做点材料科普,最近在构思一篇半导体镓天下的科普文,半导体芯片材料中鎵和镓技术都是至为关键的。

 

   谢楠:我来自于上海市质检院。说到科普,我这个历程也比较曲折,我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单位主要是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当时也做了一些科普,那时随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增多成为热点。后来岗位调整到了党务部门,为我进入科普打开了一扇门。2020年疫情开始,憋在家里做什么,我就带领团队写书,写了5本书,做了2套视科普视频,其中一本书是通过科教出版社出的《安全伴我行》。以后我们陆续出版了包括化妆品、儿童食品,食品标签等等科普书。但做着做着突然间感觉能力有点不足,过一段时间再看这些作品时,感觉我们还是浮在面上,对于科学知识的发掘,还有科学精神的深挖是欠缺的,我们还是在行业的层面没有进到科学的层面。所以我提出申请也加入科普作协组织,希望加入组织之后和大家多互动。我们这个行业和医药等行业不一样,我们可能涉及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很多,因为质检属于一个食品检测综合性的行业,所以加入协会能更好地去学习和大家交流互动。

 

    林佳思:我来自上海市地震局信息中心也是从事科普宣传工作的。其实我的专业是英语,疫情期间我就一直在从事科普创作工作。这是我去年12月创作的三本科普绘本,主要是针对低龄阶段的孩子,是以地球科学为主题的一个绘本创作。为什么要做地球科学的科普?地球科普其实跟数学、化学、理工类这些不同,它有很明显的一个国别的因素,所以我想在这个领域深挖为孩子们带去更多有我们本土特色的科普作品。而且现在双减政策之下,小朋友其实还有一些时间来参与科普活动,这是我们做地球科普的一个黄金期,也是希望他们通过科普阅读参与这种科普活动,就是能够热爱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生存家园,这是我做地球科学科普的一个初衷。今天很荣幸能够加到加入到协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多交流。我在做这本书的时候,包括版权的原因在找图片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刚听到有一位老师说可以免费提供图片,我就非常高兴,希望以后能够多参与这些活动,大家互补互学。

 

   王娜:我是生物学专业的,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在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部的主任助理。在做科普杂志的过程中,其实有一篇文章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华师大杜震宇老师写了一篇“肥鱼之美的科学诠释”,那篇文章既具有科普性专业性,而且还具有艺术性,里面还引用了很多的诗词,包括一些鱼类的生理学的一些科学知识。杜老师说他是我们上海科普作协的会员,所以当时我就很羡慕希望有朝一日能加入这个协会。除参与科学杂志的编辑,我还参与了我们社里”科学新视角“丛书的编辑,这本丛书是是引进版的图书,从2018年开始策划目前已出版了24种。今天看到好多非常优质的作者,希望有机会跟我们今天与会的一些老师有一些科普图书的合作。

 

    王晓亚:我是来自少年儿童出版社10万个为什么分社,我是201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医学专业,毕业以后在科研所待了几年做材料和组织工程方面的课题。那个时候主要是写了一些学术文章。后面我就转岗编辑了,做一些关于生物用材料,还有生物医药方面的一些科普文章,然后现在主要做科普图书编辑,很高兴加入我们协会,很开心能够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

 

    曾文丽:我是今年第一季度加入的新会员,也是一名科普图书编辑,我是安徽人,2013年硕士毕业,2014年的时候加入到了出版行业,最开始是在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担任少儿科普编辑,2021年的时候我搬家到了上海,现在是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任科普策划编辑,一共编辑出版了100多种图书,然后也有一些图书获得了包括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在内的奖项,很高兴加入协会,之前也已经参加了一期编辑记者专委会的活动,后面也报名参加了马上就要开始的科普创作培训班,特别希望今后能跟咱们协会内的各位优秀的作家,各位前辈多学习,将更多的优秀的科普作品送到广大读者手中。

 

    闫海燕: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首先非常感谢协会对我的信任和认可,接下来我的科普创作主要是基于妇产科临床方面。2019年我都是在做临床,科普是最近才开始的,以前就是投稿的写好了给科普杂志。今天看到这么多做图书编辑的老师,希望以后有机会参与到科普书的写作。对我们临床医生来讲其实要写出符合发表要求的医学科普文章还是有难度的。我会努力多写,我会以加入科普作协为契机,促使自己多写多练,对得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这一称号。

 

   卢昱:我原来是少年儿童出版社10万个为什么的编辑,现在出来跟朋友一起做科学教育、科普产品的工作,包括科普场馆和一些学校的科技实验室的建设。还有一个工作是做科普研学,我们会到一些保护区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今年会有几个这方面的项目,9月份可能会去波密西藏波密那边去找找孟加拉湖之类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跟我联系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最近更多关注是产业科普这块,科普产业目前已朝更纵深更宽的方面拓展,待会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可以交流一下这方面的事。

 

   郝晓霞:我是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导演,从进入电视台之后,就跟着我的老师项先尧做科普影视作品,拍了8部野生动物的片子,然后也做过关于医疗,关于青草沙,关于天马、北斗这些高科技大工程的摄制。今天在这边很想跟大家分享我这些年做科普的一些心得。第一个我觉得我遇到事情以后不再害怕了,我是一个影视工作者,之前跟所有的科学都没有关系,每拿到一个新的选题都是从零开始,然后我可以从零开始做一个选题,可以跟专家们对话,对话之后可以从中间挑选出一些点来给大家做科普。有了这么多科普的基础之后,我发现哪怕现在去做人文,做历史和战争片也没有关系,我都可以从零开始,就是科普的这段经历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另外一个我觉得我做科普跟做科学家不一样的地方是科学家会就一个地方去深挖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们科普工作者会从他们往深挖的过程当中,从这个面上去找到它最核心的一个点,然后可以化繁为简,找到一个核心词,然后来说清楚这件事,我觉得这种思维已经延续到我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举两个例子,在做青草沙的时候,突然发现它有很多科学的东西,但其实说到底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叫为有源头活水来,所有的东西都围绕一个“活”字。然后在做天马望远镜的时候,我就发现其实天文观测这么多年做的都是和时间这个关键词有关,不断追求更精确的时间表征。所以做科普不仅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它也是我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王懿辉:我来自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宣传文明办,现在工作主要是负责医院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以及健康科普传播实践的工作。近些年我带领团队主要是通过医院公众号进行健康传播的研究实践。实践之余,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跳出实践去做一些科普理论方面的研究及整合实践工作。目前我在这方面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实践还是要继续做,包括在协会的平台上协助中山医院董健教授,林红教授做一套医学科普图书。二是跳出实践,来做一些实践与科普理论的研究工作,主要通过我们既有的工作为对象,去探究哪些健康传播有哪些好的策略是我们可以去总结的。我觉得医学健康科普传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健康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要影响公共卫生决策。目前,我和同事正在做一个关于行动导向的健康传播的案例研究。特别是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过程当中,健康传播起了非常核心的作用,但是这样一个模式在我们肿瘤健康科普传播中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健康传播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希望通过一些研究能够做出一些回应和探索。

 

   丁子承:我跟在座的所有老师可能都不太一样,因为听大家介绍的时候都是从科普的角度,但我是以一个科幻相关的身份加入到咱们协会。前面江老师在介绍科普现状的时候,说科普早些年还是一个比较边缘的角色,但我想说早些年科幻是更加边缘的角色。当然这两年随着三体、流浪地球的热播,逐渐受到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喜爱。我2008年在上海这边从事科幻活动时是把上海许多家高校的科幻协会组织起来组建了上海的高校科幻联盟,然后那个时候就是以这样的一个名义加入到咱们协会,然后协会然也成立了科幻专委会,当时我们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科幻专委会的这么一个组织,然后也是依托于这样的组织去举办了上海的高校科幻节,这个科幻节基本上每年一次坚持到现在,应该说还是培养了很多对科幻感兴趣的人。总体来说科幻这一块,首先我们自己认为科幻是科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方面,非常欣慰的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老师,越来越多的专家也在认同。所以我在这边其实也呼吁一下在座的老师,可以把眼光稍微往我们科幻里面看一看,除了科普的这种纯知识的内容之外,其实也可以考虑用科幻的形式把这个知识再表达出来传递出来。我们自己在实践当中发现有很多科学的内容,你通过科幻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孩子们会非常喜欢。虽然科幻里面确实可能存在在各位专家看来有一些不太科学的地方,但这个恰恰是需要各位专家参与进来,一起帮我们科幻作者把关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能够携手去把科幻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知识,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个也是我们作为协会科幻专委会这几年一直在做的工作。我自己主要是在做科幻的翻译和创作这一块,到现在的话出版的翻译作品有70多篇(本),累计大概有将近1,000万字,也会应各种各样的邀请去发表一些科普作品。希望有机会向各位老师多多请教。

 

   吴家睿:我来自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以前叫生化细胞所。我其实跟郑老师一样不算是做科普。但是我确实觉得科学普及非常重要。在我看来科学更需要普及的是它的思想和它的精神和方法。在这个意义上,甚至我们做科学的人也需要科普,所以我的科普是首先对我自己的科普。其实我写给《科学》杂志的文章其实是对自己的科普。实际上真正要把科学理解好的,还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播的问题。这也是我做科普工作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所以自己也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我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跟以前我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不一样的地方是,除了科学知识传播外,现在会从更加宏观性和人文和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些科学问题。欢迎大家今后经常给我拍拍砖,指点,谢谢。

 

    王世平:我是做科技科普出版的出版人,比如说像汪品先院士的《深海浅说》《科坛趣话》等就是在我们社里出的。我刚才也听了大家一些介绍,我觉得首先我们做科普绝对不仅仅是知识的解读,一定要对这个“普”字有准确的理解。另外“科”说的就是以科学为基础,所以也建议大家多去了解真正科学家的工作,科学家真的不只是在挖掘科学知识。现在提倡全面提升,包括教师、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除了科学概念以外,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科学思维,也就是说科学的核心在哪里。这个也是我们做科普工作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也是希望大家以后有好的选题放在我们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一个是建议大家在科普创作中更关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说你怎么通过科学史的故事呈现出科学家精神。或者科学的方式是怎么发展变化的等等。其实吴家睿老师的那本《生物学是什么?》的水准是非常高的,也建议大家去看一看,可能对大家以后的创作会有很大的启发。预祝大家以后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董长军:我和我们的环境与人科普摄影团队连续做了13年的生态摄影大赛,这个摄影大赛是让摄影人带着思想和责任去拍摄,其实是让摄影赋予一种责任感,让大家用摄影来关注环境,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最近也一直在探索摄影还能做什么。我们前些年推出科普摄影的概念,把摄影家跟科学家结合在一起,很多摄影人拍东西之后,其实并不知道拍了啥,科学家有的时候知道是什么,但是不一定会拍,所以我们就想促进这样的结合。我们先后推出古树印象、城市印象、菌菇印象等系列,最近又在策划中草药系列,这些都是在我们之前征集作品的基础上完成的。我也希望在座各位如果说喜欢摄影的,结合各自领域,各自专长,一起加入到我们科普摄影专委会来做一些事情。

 

   刘楠:我现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教育研发部主持工作。我们部门的工作除了研发、课程、视频、展览、读书,举办很多讲座等这类科普活动之外,也有一大块工作是和学校合作,所以今天各位老师的发言都让我想到了很多结合的一些可能性。同时我也在科普作协的科普基地与人才培养专委会做一些工作。我觉得首先我坐在这里并不是说我的科普作品写得非常好,其实是要非常感谢我所在的自然博物馆的平台,上海自然博物馆它其实是三馆合一,它隶属科技馆,还有天文馆,各位老师如果对于科普有宣传的一些需求的可以跟我联系,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大家有希望展示自己的科普作品的,那也可以来到我们的平台,非常欢迎大家。第二个我们也有相关的一些人才培养的培训活动,也欢迎大家来参与。前面江老师提到现在是我们科普一个很好的机遇,我觉得跨界融合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一个交叉,可以把我们的科普的影响力做得更高一些,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洪星范:我来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刚才很多人都提到了我们少儿社,提到了十万个为什么,其实我是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到少儿社主持新版十万的出版工作,到目前也十几年了。现在的10万跟大家印象中的10万可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它已经是我们一个整个的产品群,也已经开始产业化,甚至我们10万还要准备成立一家公司,一会有机会的话再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是1998年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科技教育出版社,转眼间25年,当然现在能提起来的主要是10万,其实也是做了很多科普方面的工作的。当然我们更重要的一个工作实际上是给科普作家提供创作的园地和平台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培养科普作家的一个工作,就像我们的叶永烈先生一说起少儿社就特别的感激,这是因为他大学生时代的第一部作品投过来,我们的编辑跟他来修改磨合,他也是通过跟我们编辑的一个培养和交流走上科普之路的,所以成名后的叶永烈说起他的编辑曹艳芳感激的不行。这是我们做科普和科普编辑最大的一个乐趣。欢迎我们新的科普作家多给我们投稿,我们有期刊,也有图书,还有其他各类的一些产品形态,欢迎大家。

 

   汪镭:我是一个兼职打工仔,我也是第六版10万电信分册的副主编。我的本职是同济大学的教师,从事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教学和科研。除了关心专业的事情外,近年来还比较关注科学伦理学的问题。所以我所在的学院开了一个科技伦理学的方向。我也在这个方向招了一个博士生。科普这个概念本质上应该是人文和科技相结合的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应该以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把科技和人文结合起来。这是我的一个建议,大家如果感兴趣,欢迎到我们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来。

 

   赵文跃:我是三年前的会员,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一个线下会议。我大致先介绍一下我这边的情况,我所在的公司叫上海科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建了上海市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我当时是负责服务平台运营。后来因为多媒体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建了集群式的渲染机房,给大家服务,后来帮电视台很多的栏目节目做渲染的工作,并由此进入视频拍摄创制之路,主要以漫画、动漫形式,时间长短在三分钟左右的短视频。通过这几年积累,我们目前已经做了大概有400多部的这样的作品。我是一个很杂的人,什么都做,各式各样的科普都做,包括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因此我认识了科技界、科普界的人。我们团队连续6年获得了全国的优秀科普微视频奖,然后连续4年获得了上海市的科技教育创新奖,今年也有幸获得了上海市的科普奖的二等奖,这个也是在协会的帮助下取得的。说起我为什么要进入协会。第一个我觉得很实用,在报奖方面协会对我帮助非常大,给予了相当多的指点,这个我觉得在外面很难得到。第二个我通过协会认识了很多大咖,对我在项目申报和项目验收方面对我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第三个我觉得个人也帮助也蛮大的,我认识的很多线上的朋友,今天第一次线下会议居然有好几位都能碰到了。

 

   李文生:我是来自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我也很荣幸成为眼科医生里面为数不多的科普作家之一。我为什么会对这个眼科科普感兴趣?我给大家讲两个例子。2016年底我到上海工作以后看到很多白内障病人要到完全康复后才能做手术,其实这种管理在30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是对的,现在技术进步了,应该是越早做越好,很多人因为晚做手术而致伤害事故,非常可惜。还有一个很多人戴眼镜都知道做近视眼激光手术吧?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一个专门做准分子手术的医生,他的同伴也给他做了近视眼手术,不久我发了一篇科普文章,他说李老师这篇文章为什么不早发,他现在后悔了做了这个手术了,因为他将来老了以后不能装多功能人工晶体了。所以你看到科普有这么重要,包括眼科医生自己也需要科普。说实话,我感觉实际上包括我们眼科医生自己真的很多时候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一直想要把自己2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我现在的感觉就是科普确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也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上海科普作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第二个特别希望能够进行跨专业方面的一些交流和合作,比如说我是做眼科的,你是做出版的他是做高科技的,那么可以做一些更高水平的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其实我正在构思要写一本书叫做眼睛的秘密的科普书,希望是将来我的一个经典之作,我要达到这个层次。所以感谢作家协会给我这个机会。

 

   刘婧:我来自少儿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其实最早的时候我就是做科幻的。之前我就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所写的科幻小说跟10年前的孩子写的科幻小说很多时候是相似的,我觉得说到底是这些年来人们的想象力停滞了,所以我就想是不是要做一些保护孩子想象力,然后给孩子的想象力增加荣耀的事情,所以就想要做一个科幻系列丛书。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科幻它是胡思乱想,做这套书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为了很多热爱科幻的人。考虑到对里面的科学知识不太了解的一些读者可能带来的障碍,我就对科幻里面的一些知识点作了科普,做成了一个科普科幻系列丛书,叫科学家带你读科幻。这套书做下来对我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因为我觉得他对我的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科学知识的培养是非常大的。对读者肯定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第一对孩子想象力的一个保护,因为我们都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非常强大的情况下,可能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新能力就是未来人类最重要的一个特质之一了,而科幻对于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一个面对未来的心理准备。前几天我们在给孩子做ChatGPT的讲座,很多孩子会觉得未来人工智能这么强大了,我是不是摆烂就可以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可能说不知道怎么面对未来的。如果你要是看科幻的话,你就会觉得这些东西其实在科幻里面10年前20年前就已经有了,不会对他有一个非常惊诧的一个反应,所以我觉得做科幻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摄影:夏建明

文字整理:江世亮

 

上一篇: 传播演化论,致敬达尔文—... 下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