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3-11-28 23:16:52]

 

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钱旭红

2023年11月17日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的委托,我谨代表理事会向各位会员代表报告本届理事会自2019年11月换届以来的工作。
    首先,我代表理事会对这四年里不幸离开我们的叶永烈先生等会员表示深深的缅怀。叶先生曾担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的前身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的副理事长,至今他的科普作品仍在影响着这个时代。
    下面我分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第一部分
协会四年来的工作及协会建设

    自2019年11月15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十届理事会工作以来,已过去四年。这四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协会正常工作没有中断,我们相继在2020年10月9日、2021年8月3日以及2022年12月7日和2023年10月13日以邮件通讯、视频会议和线下会议方式召开了十届二次、三次、四次、五次理事会。这四次理事会主要通报交流了协会在动员科普作家投入科普抗疫,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和布置围绕协会主业——服务会员、促进创作方面的工作以及关于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筹备情况等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投身科普抗疫

    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我们很多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都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创作科学防疫的作品,协会网站第一时间开设“科普抗疫,上海科普作家有担当”专栏,发动和组织会员及各团体会员单位抓紧制作一批原创科普产品,以传播正确有效抗疫的科普新知,澄清各种不实传言。本会荣誉理事长杨秉辉以及徐灵敏、薄禄龙、庄建林、黄丽莉、秦海、朱建坤、李树德、沈天呈等会员心系抗疫,都在第一时间以文章、视频、讲座、漫画、海报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传播科学的抗疫理念,相关作品在新华网客户端、上观新闻、新民晚报、上海发布等主流媒体上发布。受到好评和关注。副理事长曾凡一等创作抗“疫”歌曲《医魂闪光》,用歌声传递温暖、鼓舞人心。另外王韬等8位在医疗一线的会员奔赴疫区一线参与救护工作,受到有关方面的表彰。

    (二)做好原有科普品牌活动

    一是科普名家作品研讨会。这个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协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我会承办的科普名家作品研讨活动2020年至2022年先后举办了顾凡及、汪品先和吴家睿三位科普大家的科普作品研讨会。这三次研讨会聚焦于顾凡及创作中体现的“研究型科普创作”特色,汪品先科普作品中的文化传播辐射力和吴家睿作品中呈现的对学科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预见性和引领性上。这三次作品研讨也是继卞毓麟、杨秉辉、叶永烈、谈祥柏之后,本会承办的年度科普名家作品研讨会系列的延续。今年协会还将举办第八届科普名家作品研讨会,围绕姚诗煌的新闻型科普创作特色展开研讨。
    二是面向大学生和在职青年的培训。在抓住科普名家的同时,本会一直没有放松对未来科学创作火种的培育。2020年12月到今年11月,协会在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支持下先后举办了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在苏振兴、杨秉辉、卢宝荣、刘楠、姜雪峰、匡志强、丁子承、刘夙、涂皘、何鑫等诸多理事、会员的支持下,这个培训班活动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内容形式上都有新的变革。这些年差不多每年都有近百名大学生报名,经考核录取的学员中的大都能坚持到最后,参加所有规定课程的学习,完成作品创作。通过这个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已累计培养了近600名科普创作者,这些人中有约三分之一日后的职业与科普有关,有些还成为了所在单位的科普骨干。
    三是科学类诺奖解读坚持举办十年。2020至2021年,协会承办了二届科学类诺贝尔奖解读报告会。尤其是2021年11月举办的诺奖解读报告是这项上海市科协品牌活动自2012年创办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十年。2021年三场诺奖解读在网上收看直播的人数达到101万人次。正如卞毓麟老师表达的:这个诺奖解读十年办下来在国内科普界甚至科学界有了一定的名气。但因为2022年疫情和主办单位经费压缩,这个品牌活动不得已按了暂停键。相信随着科普形势向好,这样的有特色、有口碑的科普活动一定会迎来重新亮相的机会。

    (三)专委会活动多有亮点

    目前本会有七个专委会在正常运作,分别是科普编辑与记者专委会、全媒体与科普影视专委会、医学健康专委会、亲子与少儿科普专委会、科幻专委会、科普基地与人才培养专委会、科普摄影与美术专委会。这些专委会都能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活动,尤其科普编辑与记者专委会每季度一次围绕编辑业务的专题分享交流很受年轻编辑的欢迎。医学健康专委会在医学科普传播方面已做出全国影响力;上两个月亲子少儿与科幻两家专委会联手举办了科幻创作与出版专题研讨会,这类小而精、聚焦领域内大家关注的专题研讨在业界很受关注。也是我们专委会的专业研讨会可以借鉴的。

    (四)协会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协会在册会员数 943人,本届理事会期间(2019-2023)发展会员153 人;团体会员单位19家;协会网站全年发稿数99篇,全年访问数约45万次;协会微信公号自2020年开通以来累计阅读量97316人次,近一年来的阅读量合计30885人次。
    自2019年11月15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十届理事会工作以来,已过去四年。这四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协会正常工作没有中断,我们相继在2020年10月9日、2021年8月3日以及2022年12月7日和2023年10月13日以邮件通讯、视频会议和线下会议方式召开了十届二次、三次、四次、五次理事会。这四次理事会主要通报交流了协会在动员科普作家投入科普抗疫,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和布置围绕协会主业——服务会员、促进创作方面的工作以及关于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筹备情况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部分
围绕会员和促进创作这一主业做服务

    (一)会员科普作品沙龙

    以会员为中心,以促进科普创作为首要是协会理事会一直要求的协会主业。为回应广大会员需求和对高质量科普活动的期待,协会从2022年2月初推出了“会员科普作品沙龙”活动,活动聚焦的主题就是会员、作品,即围绕会员新近创作的科普代表作品进行品读、评论。截至今年11月,会员科普作品沙龙已举办了10期,作品内容涉及植物学、演化论、骨健康、亲子手工科普、自然探秘、眼部健康等主题。借此机会也代表协会对为此做出突出努力的苏振兴、寿海洋、叶剑、刘强、董健、林红、李雪梅、夏乐敏、汪诘、李文生、卢宝荣、曾凡一、郝晓霞等会员表示感谢!协会将总结经验,借助专委会力量把会员科普作品沙龙办精办好。

    (二)举办新老会员交流会

    会员最需要的是更多的交流和信息渠道、人脉资源,以及作品获得出版和评价认可的机会。这些方面协会是可以有更大作为的。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广大会员很期盼的会员迎新交流会无法正常举办。我们就考虑以小范围、分散形式举办新老会员交流会。从2020年初至2023年7月,先后举办过三次新老会员颁证交流会,很受欢迎,一些新会员在这个场合进一步了解了协会的情况,增加了与组织的亲近感,一些会员找到了作者、找到了创作合作者、找到了出版者。这样的既具有仪式感,更有实质性内容的协会与会员相互信息交流的会员座谈交流会自今年起将正常化,力争每半年举办一次。通过这种形式把协会最重要的会员资源给逐步调动起来,活跃起来。

    (三)在服务会员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是组织年度长三角科普创作高峰论坛征文。本会作为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自2019年起每年会组织会员参与年度联盟组织的论坛征文。这几年上海无论在参加的人数还是稿件质量上都居前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科普创作能力。今年这个年度论坛将由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主办,希望借助论坛的举办促进我们会员的科普创作。
    二是协会努力为会员参加各类作品评审、申报奖项等提供服务。四年来,杨秉辉、卞毓麟、周舜培、许兴汉、熊仕华、李乔、曾凡一、江世亮、顾凡及、卢宝荣、匡志强、杨先碧、姜雪峰等多位老师在各种场合支持、推荐会员申报各类奖项,并帮助其作品完善。
    另外,协会在2023年上半年受市科协、市教委委托做了科普绘本、读物的推荐书单项目。

  第三部分
协会会员在作品和人才评选表彰中成绩突出 

    协会之本在于会员和创作。四年来,本会广大会员、科普作家继续在科普创作领域辛勤耕耘,所创作的作品、编辑的书刊,承办的项目、课题、科普活动在上海科普奖等各类科普奖励中都有出彩的表现;我会团体会员上影集团上海东影传媒有限公司参与创制完成的记录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先生的电影《星河一叶》首映后即获得好评;董健副理事长及其团队创制的《颈腰椎健身操》系列科普视频荣获“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网络科普作品;王韬常务理事作为主编的《医学传播学》正式出版,本书也被列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立项教材;本会会员汪诘带领团队原创的科普电影《寻觅自然》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票房收入的双丰收。
    由我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科申信息技术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我会作为完成单位完成的《上海科普微视频》创制与推广获得2022年度上海科普奖二等奖;姜雪峰理事以《美妙的化学世界》项目获得上海科普奖一等奖;殷海生理事等创制的《走进昆虫世界系列科普展品》获上海科普奖二等奖;我会会员陈嘉健等完成的《乳腺健康科普》一书获科普奖三等奖;顾凡及会员创作的《脑与人工智能》系列获2022年度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成果奖一等奖;祝颖会员《坚守初心,扎根名医坐堂健康科普20载》获2022年度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二等奖。
    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人物十位上榜者中我会会员占五席,包括我会名誉理事长褚君浩、姜雪峰理事、赵晓刚、程蕾蕾会员;我会理事刘夙获得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奖。

 

  第四部分
对协会下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各位代表,以上列出的工作和进步是在协会广大会员、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我们也看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协会在自身制度建设、服务会员的能力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协会与各专委会、团体会员单位的联系协同较少;特别是面临眼下全社会对科普的需求和重视度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发挥好作为科普专业组织的作用,这方面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也因此,寄望于本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将选举产生的第十一届协会理事会能取得更出色的工作成绩。因此也借此机会对协会下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抓住当下科普发展机遇

首先还是要抓住当下对科普最友好、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找到、找准我们科普作家协会在其中可以有哪些着力点;通过继续办好科普名家作品研讨会等在科普创作理论上有所总结凝练。譬如围绕国家近期推动的主动健康战略,我们可以有所考虑和谋划。

    增强协会与会员、与会员单位的联系

    其次是继续坚持服务会员、促进创作的宗旨,在维护好已有协会品牌活动的同时,做好拓展工作,譬如走访会员及会员单位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增强协会与会员、与会员单位的联系。

    发挥好专委会作用

    再次,要发挥好专委会作为协会推进工作主要抓手和联系广大会员的纽带功能,这方面希望能和相关专委会多商量,有一些创新做法。

    各位代表,本届理事会在全体会员的鼎力支持下,即将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此,也再次代表协会感谢各位对协会工作的倾情投入和支持。第十届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能取得一点成绩、得到一点社会影响,离不开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努力和创造。相信随着科普的理念和价值越来越深入人心,科普从业者可以作为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这一切也必将有助于本会的健康发展。
    最后还要提一下,因为年龄和社团管理要求等原因,包括我和江世亮秘书长等在内的第十届理事会部分成员将不再担任理事。我谨代表本届理事会对这些即将离任的理事表达衷心的感谢!相信所有离任的理事都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协会的工作!因为我们都是科普人。

    以上是本届协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谢谢各位!
 

上一篇: 2021年科学类诺贝尔解... 下一篇: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