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新时期科普创作的新认识
[2023-12-13 14:03:44]

 

新时期科普创作的新认识

吴家睿

  本文是新当选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家睿根据其11月17日在上海科普作协换届大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作者比较清晰地梳理了进入全新时代下的科普创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场景、新机制和新手段,并基于此寄望更多的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能在拓展科普创作广度、提高科普创作深度上有所思考、有所行动。虽是针对上海科普作家而谈,但本公号认为吴理事长的思考和认识值得更多科普创作界同行知悉,本公号现征得吴家睿理事长同意全文刊发此文。当然围绕本文如能引起一些关注讨论则更是本刊所愿,欢迎有识之士来文或留言。让我们一起在加深对新时期科普创作新认识的基础上起而行。

  21世纪初叶科学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自身和社会形态。与此同时,科学普及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广大的科普创作者显然需要对这个新时代要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并把这种新认识转化成为未来进行创作的基石。

 一、科普创作面临的四个“新”

  传统的科普创作活动处于一个相对简单的环境,一方面科学知识的传播模式是单向流动,即由科普工作者或专家把科学知识传播给普通民众;另一方面传播媒介主要是文字,科普创作者通常以在报刊和书籍里发表的文字来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而今天的科普创作活动则面临一个较为复杂的环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1 新形势

  过去的科普创作之主要目的是向普通民众普及科学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科普活动往往是为科学研究及其成果“锦上添花”。但在今天的中国,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2年8月,国家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普规划》),明确指出我国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观点随后被进一步用法律的形式给予了确立:科技部在2023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科普法》)第五条中首次提出:“国家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科普工作之目的并不只是简单地用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而且还要用来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科普法》在总则的第一条中所强调的:“发挥科普对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作用”。

  这一系列重要法规和文件为当前的科普工作提供了基本框架和主要方向,科普创作工作者迎来了全新的科普创作任务。国务院在2021年6月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其中的“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就特别强调:“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而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9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中则写到:“聚焦战略导向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科普”。此外,《科普规划》也对科普创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发挥科普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围绕科技成果开发系列科普产品,运用科普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通过科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1.2 新场景

  过去的科普工作之主要任务是传播科学知识,其活动场景基本上是学校或博物馆等教育性质的社会公益场所。但在今天,科普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有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例如,《科学素质纲要》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开展5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除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是基于学校和科普场馆之外,其他4个提升行动都给出了可以开展科普活动的新场景。

  《科学素质纲要》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提出,“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出,“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统筹利用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提出,“依托健康教育系统,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充分利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而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则提出,“大力开展面向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干部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

 1.3 新机制

  过去的科普创作活动与传统的科学研究活动很相似,主要是以“个体户”的形式进行。随着当今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参与研究的技术和学科越来越多,涉及的社会经济范围越来越大,这种以个体研究活动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制已经难以适应。为此我国科学界正在发展和加强组织化科研机制。例如中国科学院设立了新型的建制化科研项目,“以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通过探索建立课题组群、实验室群等科研组织方式,把相关研究机构组织起来,集中优势力量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显然科普创作也面临着同样的形势,也需要加强组织化科普创作活动。

  在国家发布的科普文件中,可以看到关于体系化、组织化科普活动的考虑,如《科学素质纲要》提出:“建立完善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动”。显然,对于社会经济和民众健康等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更需要组织化科普活动,如《科学素质纲要》对传染病防治和防灾减灾等应急科普活动就明确要求:“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利用已有设施完善国家级应急科普宣教平台,组建专家委员会。各级政府建立应急科普部门协同机制”。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级学会的科普作家协会往往拥有各种专业委员会,如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拥有医学健康专委会和科幻专委会等7个专委会。这些专委会就可以成为组织化科普创作活动的平台。也就是说,科普作家协会今后应该大力加强和提升各专委会的组织协调能力,进而能够更好地开展组织化科普创作活动。

 1.4 新手段

  过去的科普创作之手段主要是文字,即通过在报刊和书籍里的文字来传播科学知识。而今天的科普创作和传播之手段则有了更多的选择,一方面音频和视频也成为了重要的科普创作手段,另一方面传播的方式从静态的印刷品为主转变到了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动态电子产品,微博和微信等已成为我国民众获取科普内容的主要途径——在2022年8月发布的《科普规划》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全国共有科普网站2732个,科普类微博4834个,发文量200.82万篇,阅读量达到160.90亿次,科普类微信公众号9612个,发文量138.68万篇,阅读量达到28.04亿次”。

  面对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科普手段之变化,国家也明确提出了相应的科普创作新思路。《科学素质纲要》在“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中强调要“大力开发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在“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中提出要“推进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加强科幻影视创作”。此外,在科普传播方面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新举措。《科学素质纲要》不仅提出了“智慧科普建设工程”,要“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理念,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而且还要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即“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

 2 科普创作发展的新维度

  如果说过去的科普创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成长而成长,那么今天的科普创作也应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科普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赋予了科普工作者以极大的责任和期望。如何响应国家的战略部署,尤其是如何应对当前四个科普新特征之挑战,这是需要广大科普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作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新当选的领导,我个人认为今后的科普创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发力”。

 2.1 拓展科普创作的广度

  传统的科普创作群体通常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工作在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但在今天,科普创作群体显然很有必要扩展。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需求,连续多年针对高校在校学生举办“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通过这个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已累计培养了近600名年轻的科普创作者。而在笔者看来,随着国家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视,中小学在校学生的科普创作培训也应该纳入到我们的工作计划中来。

  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创新潜力当前正在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中国科学报》记者孙滔2023年11月14日在《科学网》发表了一篇关于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之专题报道,强调参会的“顶尖科学家”非常关心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如美国科学院前院长阿尔伯茨(Alberts,B)在会上介绍了旧金山一所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事例,而来自荷兰的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费林加(Feringa,B)更是看重孩子们对好奇心的亲身实践,他们在小学和中学开设了几个探索实验室,每个月都会带一组学生去和孩子们做实验。该报道用了这样一个题目——顶尖科学家最关心的事,等到大学就太晚了——来强调对青少年好奇心的保护。不久前发布的《科学素质纲要》也提出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同样强调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可以说,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进行科普创作培训,不仅能够培养这些“小小科普作家”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通过他们来帮助推动中小学的科普创作工作乃至整个青少年群体的科学传播活动。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上海市作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22年末已达到总人口的36.8%。提高老年人的科学素养,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需求。这显然也将是科普创作的一个主要方向。在老年人群体中,存在着一批具有高素质的老专家。为此,我们也应该积极开发老龄科普创作资源,大力培养老年科普创作者,充分发挥老专家在科普活动的作用。

  传统科普创作者面对的读者群体通常属于社会上的科学爱好者或专业人士。但是,今天的科普新场景需要科普创作者面向新型的读者群体。正如《科学素质纲要》所希望的——要提升全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其5项提升行动中,不仅要考虑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而且还要考虑农民、产业工人、企业家、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不同类型的人群。

  由此可见,科普创作工作者群体要扩展到人群的各个年龄段,从中小学生到大学生,从在职的到退休的。科普创作面对的传播对象要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要有适合广大公众的一般性科普创作,而且要有针对特定群体的专项科普创作。

 2.2 提高科普创作的深度

  过去的科普创作工作者主要关注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而今天则把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作为科普的主要任务;正如《科普规划》所强调的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把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融入创新实践。

  为了适应新时代科普的要求,科普创作工作者的作品就不能停留在一般性普及科学知识的内容。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老师为此提出了“元科普”概念;在他看来,“元科普作品,是指工作在某个科研领域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或团队)生产的一类科普作品,这类作品是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以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

  按照卞老师的这个定义,国外许多科普作品都可以视为“元科普”类型。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科普丛书“哲人石丛书”的153种图书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元科普”作品,如比利时科学家、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Prigogine I)撰写的《确定性的终结》(该丛书发行的第一本译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集团翻译出版的《时间起源》也是这样的作品——作者赫托格(Hertog T)作为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Hawking S)的科研合作伙伴,在该书中以通俗的文笔详尽阐释了霍金关于宇宙的最终理论以及对时间概念的新认识。然而在我国,原创的 “元科普”作品却比较稀少,需要广大科普创作者,尤其是活跃在科研一线同时进行着科普创作的专家和学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作品不仅仅是用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发挥促进科技创新的功能,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科普法》明确规定,要通过科普来提升公民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高技能产业工人和高素质农民,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能力。因此,广大的科普创作工作者要针对国家对科普的新功能和新要求创作出相应的科普作品。

  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学科也在高度分化,“隔行如隔山”。为此,国家提出要“聚焦战略导向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科普”。需要指出的是,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也正在成为促进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2020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决定设立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该门类目前已经拥有6个一级学科。显然,在今天的科技活动中,能够深刻阐释一个新理论知识、一项新技术或一门新学科的“硬科普”或“高端科普”作品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有助于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对科学进展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推动科学共同体的交流与合作,乃至于催生出新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


 作者简介:

吴家睿,现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主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上一篇: “新闻型科普”会给科普创... 下一篇: 科学点亮未来,科普助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