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要闻
“新闻型科普”会给科普创作、传播带来什么?—“加强科普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发言选登(一)
[2023-12-18 12:51:33]

 

“新闻型科普”会给科普创作、传播带来什么?

“加强科普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发言选登(一) 

2023年11月25日,五十余位科普创作者、科普传播者相聚上海科学会堂,参加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协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上海科技报社等协办的“加强科普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诚如会议主持者所说,作为一个在科学传播领域耕耘数十年的记录者、报道者,姚诗煌和同道们逐渐形成的新闻型科普的写作传播样式,是值得在业内做一些研讨的。以下是根据会议录音整理的研讨会文稿,发表在此也是希望更多新闻人、科普作家,就本次研讨会引出的“新闻型科普”话题继续发表意见,以达繁荣原创科普之原本目的。

 

 把更多的科技记者和科技工作者吸引到科普队伍中来

  尹传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时报社社长)

  我代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对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姚诗煌先生在科技新闻和科普创作方面的卓越贡献表示特别敬意,对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科普作协为此次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表示衷心感谢。
  姚诗煌先生长期从事科技新闻和科普编辑工作,他采写和创作的一些优秀作品,多次获得上海市和国家级奖项,其中《计算机“吃”智慧果》《科学与美》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他参与撰写的《中国高铁》丛书又获得了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多年来,姚诗煌先生在履行本职工作和自己的创作中,常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近距离接触交流沟通,成为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在科技宣传中,他积极主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勇于维护科技工作者的正当权益,被科技界传为佳话。在创作实践中,他注重探索科技传播理论,撰写科技评论,并一直倡导科技精神。
  自2016年以来,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等单位,已经先后举办了卞毓麟、杨秉辉、叶永烈、谈祥柏、顾凡及、汪品先、吴家睿等多位科普名家的作品研讨会。这些科普名家都有着深厚的科普情结、高超的创作水平,他们笔耕不辍、成就斐然。通过作品充分发挥了科普对于提升公民素质、培育创新精神的积极作用,共同为繁荣科普创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信通过今天的研讨,大家能够系统梳理和总结姚诗煌先生在科普创作实践方面的有益经验,探寻其对新时代科普创作事业的意义,交流推进科技评论和科普创作评论的路径,助力科技记者开展科普创作,把更多的科技记者和科技工作者吸引到科普队伍中来,为繁荣科普事业作出贡献。

 科普创作百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样式

  倪前龙(上海市科协副主席)

  我谨代表主办单位之一,上海市科协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也对所有嘉宾的莅临表示欢迎。2016年上海市科协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协一起先后举办了卞毓麟、杨秉辉、叶永烈、谈祥柏、顾凡及、汪品先、吴家睿等科普名家的作品研讨会,这些研讨从被研讨对象的主要作品及其创作特色,创作风格及其对科普创作的价值等方面开展。通过以往7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让这个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至少说在国内科普创界有了一定的知晓度。
  今天研讨的对象姚诗煌先生是上海乃至全国科学新闻领域的知名记者,他在数10年的职业生涯中留下来一批至今可让人回味并启发来人的作品。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的科普作品形成了科学新闻报道与科普作品交流的特点。他的新闻报道具有科普创作追求的条分缕析加趣味可读的意蕴;同时他的科普作品又多了事件性、现场感、时效性等新闻要素。可以说姚诗煌科普作品所具有的特色也使得科普创作百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样式,丰富了科普创作的内涵。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姚诗煌科普作品研讨会的思想成果激发更多的科技采编一线的科普编辑记者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为元科普创作助力。
  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上海市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市委领导和中国科协领导在讲话中把加强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作为科协工作的重要职责。也因此我们会更加重视和支持科普作家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科普作家和科普传播工作者,进一步推动和支持科普创作。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将继续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等一起携手把“科普名家研讨会”这个品牌办的更有影响力,更见成效。

 拓宽科普创作新思路,打开科学传播新形式

   吴家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我谨代表承办方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这一次的科普名家作品研讨会。我觉得我们这个会不仅是要探讨科普作品的创作,更重要的还要探讨的是科普作品的传播。实际上我觉得姚先生他还不仅限于他本身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在创作及传播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科技传播实际上一直都是跟科普紧密联系,所以本次研讨会比前几次有另外一种特色,我也很想在今天听到各位先生探讨我们有哪些在科普传播方面的新的探索,未来的科普传播对科普创作会有怎样的助益?
  实际上现在不少人提到的大科普的概念已经赋予科学传播更基本的价值。我们过往的科学普及更多着眼于知识的单向流动;但作为科学传播,它就应该在普通民众和研究人员专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交流,乃至于以网络形式的流动。这个过程中间怎样把科学普及这件事情做好?这是一个新的命题。我们国家现在对科普工作非常重视,把科普作为跟科创一样同等重要,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两翼。所以在科普被赋予从未有过的重要性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拓宽我们科普创作方面的思路,打开我们科学传播的新的形式,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科普工作。 

参与新闻型科普也是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的份内事

  张洁(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代表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出席姚诗煌先生的科普作品研讨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新闻型科普的价值意义,这不仅是一次和业界前辈同仁学习交流的机会,更是联盟系列工作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姚先生是著名的学者型新闻记者,科技记者的杰出代表。今天在这里学习研讨姚先生的科普创作,我也有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一是要学习姚先生的科技记者成长之路。特别是一个科技型的学者型的科学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二是要学习研究姚先生关于科技报道和科普作品的写作方法,特别是如何将科技报道写的更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贴近读者,增加科技报道的可读性和知识性。三是要学习姚先生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姚先生非常重视科学记者的成长和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他们也是我们国家提升科普能力建设的有生力量。我们将通过这次学习研讨,把姚先生的优秀品德和科学精神发扬光大。

我的科普之路

  姚诗煌(文汇报高级记者、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原理事长)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同行,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个研讨会。实际上我的这些作品都已经是过去时了,现在是不是还有现实的意义,我自己也没有把握。但后来又想,无论科技传播还是科普创作都是一个不断传承、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自己也是从老一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回顾走过的这条路如果能够为我们的后一代在他们行进中起一点作用的话,我就觉得非常有意义了。因此也就非常冒昧地总结了自己的这么一条科普之路。
  要把新闻和科普结合起来我觉得自己能在科普之路上走的比较顺,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开始就是1978年科学春天带来了科普的繁荣。我正巧在那一年的年底调到了文汇报,从事“向科学进军“版面的编辑工作,从此开始走上了科普这条路。文汇报是一张很重视知识、为知识分子服务的报纸,也被认为是一张人文大报,这一报纸定位就要求我们的科技传播和科普内容,不能仅仅是介绍知识,还要从科学人文的角度来传播。我进报社不久领导就派任务,要我去采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采访当时中科院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两项重大的成果。采访以后就写了两篇带有科普色彩的通讯,结果受到了表扬。这就给我一个启发,也给了我鼓励,就是要把新闻和科普结合起来。
  饶忠华鼓励我:把看科普书刊作为自己最大的爱好 我要特别感谢当年《科学画报》的主编饶忠华先生。到文汇报以前我从来没搞过科普,没有科技专业的背景,也没有新闻教育的背景。在当时很困惑时,经人介绍去请教饶忠华先生,把我的困惑向老饶讲了。老饶说你这三个困惑应该很好解决的,你尽管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是你可以涉及到更多方方面面的学科内容,可以到各个领域去走一下。具体怎么进门,饶老师说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老饶给我的教导。他也告诉我可以先浏览科普刊物上已经做过哪些选题,编写过什么文章,有哪些还没写过,有哪些尽管写了、编了,但是还不够,你还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的。然后他鼓励我说:你应该把看科普书刊作为自己最大的爱好,这样你就能一点一点地走上这条道路了。把看科普书刊作为自己的爱好,这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后来老饶要我给《科学画报》写稿,他要我写的稿子大多数都是跟新闻有关系的。这些对我以后把新闻跟科普结合起来,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说这是贵人相助。
具体我是怎么走上科普这条路的,我从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是当好科技传播的二传手,参与来自科研前沿的科学报道、科技传播这场接力赛。记得我开做科普编辑时自己也写科普文章,用第二手来的素材尽量把它通俗化、条理化。但是后来觉得这不是我的长处。我的长处应该是利用记者这么一个身份去采写在第一线的科学工作者,用新闻的眼光、新闻的规律去写科普文章。同时还要讲究新闻的价值,即所写的报道能有社会意义,是受读者欢迎、读者感兴趣的内容。我就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了。其中一个例子就是40多年前我到上海计算所采访他们正在搞的人工智能,我就写了一篇:“计算机吃‘智慧果’”,这篇文章后来获得了全国科普优秀作品奖。讲究时效性方面,我举了纳米科学的例子。当时我是到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采访,原来是想写一批入选启明星计划的年轻科技人员。采访中,原子核所这批年轻科研人员跟我讲了他们有一个青年学者研究小组,写了一份《纳米科学技术的现状与我国的未来》材料送到中国科学院。当时国际上纳米科技这个概念提出只有一年不到,他们是很敏感的,就提出这个建议。采访以后我马上就写了报道,发表在1992年1月份文汇报“独家采访”专栏,其中一大段就谈了纳米科学这件事情以及这批青年科学家对布局我国纳米科技的建议。完了不久我又给我们的自己的专版写了一篇反映4位青年科技启明星所做的科研工作以及他们的志向和抱负的科普文章:“创造新时代的纳米科学”,这篇科普文章也获得了上海市的科技科普作品奖。这些科普文章体现了时效性,通过大众传媒介绍了纳米科学最新科技进展以及在科学前沿领域工作的一批年轻人。
  二是用科学的、新闻的眼光去看科普,抓住一些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有新闻价值的选题。我举一个例子:90年代初的时候,正好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热潮,当时中国科学院一批院士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先到广东考察以后,沿着海岸线一路过来,他们就提出了沿海城市在规划当中要注意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到了上海以后他们开了新闻发布会,讲了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注意这个事情。我听了就很感兴趣,当时参加会议的记者很多,很多记者拿了新闻稿就回去了,我一直听到全部讲完以后,他们工作人员跟我说你如感兴趣的话,我们还有很多材料,我们晚上就给你送来,他们当天晚上就送到我家里一大堆材料,第二天邀请我去参加他们向夏克强副市长的汇报,他们向夏市长做了汇报,提出上海的规划,尤其浦东开发一定要注意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我回来以后马上就写了一篇科普文章,题目是《一旦海平面升高半米》,这篇文章是比较早地提出了海平面上升应该引起关注,也要体现在城市规划中。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这也是一篇兼具新闻性的科普报道。
   三是写一些引起读者兴趣,拓展兴趣的科普。当时我就发现很多读者,尤其是中学生对天文学对宇宙很感兴趣。我马上联系采访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当时的台长。我就跟他谈一些读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小行星会不会撞及地球,宇宙大爆炸到底是怎么回事,宇宙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的等等这些问题。以我们两个人对话的方式我写了一篇科普文章:《宇宙——一个亘古之谜》,整整一个版面发表以后,《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还被《新华文摘》评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年度10篇文章。这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对“新闻型科普”的粗浅理解最近我们的张懿记者把这种报道风格归纳成“新闻型科普”,这个名词比我归纳的要好。张懿认为这个新闻型科普的特点就是你的文章既是科普的属性,但又采用了新闻报道的手法,要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我想我们文汇报科技部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逐渐形成了这么一种新闻型科普的报道风格了。我退休以后,特别是现在许琦敏、任荃、沈湫莎她们的很多文章实际上都超过了我,但走的都是这么一条路,就是把科普跟新闻结合起来。应该说是形成了这么一个特色。。
  另外一方面,就是作为一张人文性大报的文汇报怎么搞科普,我当时就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的科普文章,我们的科技报道,它应该是兼具科学性和新闻性的,要有人文特色。我们的科技版面和新闻报道都要加强人文性,加强引领性。我自己写的文章也在这个方向去努力。一开始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科学和美的关系,科学美学,我写了好几篇关于科学美学的文章,然后出了第一本科普书《科学与美》,当年被评为全国科普优秀书籍。但是我就觉得再写下去我不行了,尽管写谈科学美学我是比较早的,但后来很多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我就比不上他们了,因为他们谈的更深,因此我觉得还要再考虑第二条出路。这第二出路是什么?我就觉得很多科学的新理念,新发现,新思想要让大众所了解,这是我们从事科技传播或者从事科普创作者一个很好的努力的方向,这就引发我写了一系列文章,包括蝴蝶效应、模糊思维、复杂性科学等大概有十几篇,这些文章后来就编在卞老师主编的金苹果丛书里面。
  我们还很注意科学上最新的发展,以及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这方面更多体现在我们的版面上。譬如知识经济的报道。江世亮那时采访了杨福家校长,杨校长当时正好从美国回来,他就谈到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美国的影响,美国经济界当时也在关注长周期还是短周期的现象,讨论经济盛衰周期性影响的实质。杨校长认为这跟知识经济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世亮回来以后就写了“知识经济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发了三天以后,徐匡迪市长在全市的干部大会上面做了介绍,要求大家去看看文汇报的这篇文章,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经济,上海就是要走知识经济这么一条路。这样在全国我们是最早在大众传媒上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并由此引发了宣传知识经济的热潮。以后我们就沿着这个思路发了一系列关于内容产业,关于循环经济等文章。循环经济这篇文章发了以后,中央电视台特意打电话来说循环经济的概念非常好,我们中央电视台也要加以宣传。就是说这一类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概念,新理念的宣传,成为文汇报科技版面的一个特色。后来在文汇报60周年纪念大会上,杨福家校长做了表扬,他还拿文汇报《科技文摘》跟纽约时报的科技版作了比较,他认为文汇报科技版在介绍科学的新理念上有些时候比纽约时报做的还要好。
  体现科学家精神也我们的报道特色。在我采访过的这么多的科学家里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属丁肇中教授了。采访丁教授也是很偶然的,当时文汇报邀请正在上海访问的丁先生到报社来做客,跟我们座谈,就在座谈的过程中间,我问了丁教授几个问题,后面几个问题丁教授都讲我不知道,他连讲几个我不知道后大家都笑了,后来发现“我不知道”是丁肇中最常用的口头禅,他经常讲我不知道。所以后来和他聊过以后,丁肇中第二天就邀请我去跟他一起共进早餐。在共进早餐的过程中间,他说你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跟着我一起在国内参加一些会议。这样我就跟着他在上海到了交大、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几个地方。后来又到北京。在这个过程中间就写了对他的第一篇的采访,讲丁肇中研究宇宙中到底有没有暗物质和反物质,暗物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篇报道丁教授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以后他就邀请我到他所在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当时是跟着交大的老师一同去的,在那里呆了半个多月时间,几乎天天跟着他,因为他也很忙,我也很少去直接问他,我跟我们报社老法师学来的采访方法就是说科学家很忙的时候,你不要老是去问他什么问题,而是多用你的眼睛、耳朵,在旁边多听多看,用你的眼睛,用你的脑子做采访,而不是用嘴做采访。以后我一共写了3次,这4个版面的报道都是第二次去回来以后写的。我从中领悟到科普不仅仅是要介绍知识,同时也要普及思想普及方法和精神。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普及什么?我认为科学家报道的最高境界是普及科学家的真善美。科学是最讲究真善美的,科学里面你有1000个对了,但有一个错了,马上就会否定你的。科学是最讲真的,真跟善跟美是联系在一起,只有真的东西也可以善。
  利用评论来宣传普及科学是很见效的 下面简单谈一下关于写科普评论。原来我不会写评论的,后来在报社评论部呆了一段时间学了怎么写评论,就觉得利用评论来宣传普及科学是很见效的。500字到600字的评论其实非常难写,首先要有有新意的观点,二要言之有据,三是文笔要好。后来我就在想把评论这种方式用到科普上。我就跟许兴汉、倪既新两位合作,在上海科技报支持下,开了一个专栏,每个星期一篇,我们三个人轮流写,几年下来我写了660多篇。印象比较深的一篇,就是2012年针对地球末日说,那段时间大科学家霍金也发表了意见,提到地球在200年以后将毁灭。我就写了一篇“和霍金先生打个赌”的评论,批判了地球末日说的观点。后来发现几百字的短论还不够,为了把有些问题讲清楚,那就想写短文了,这样就给《科学》杂志写一些比较长的也比较宏观一点的评论,我写的第一篇文章是“给中国科学上堂人文课”。后来世界数学大会在中国召开,我写了一篇“给中华民族上一堂数学课”,是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有一个缺点,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里面比较重视定性思维,不太重视定量思维,以至于我们有很多问题到现在没解决。。
  总的来说,我的科普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我们的科技记者要成为科普作家的一种探索。希望我们的科技记者能够走这样一条路。谢谢大家。

他的作品更多是以新闻为源头,把相关科学背景交代清楚,而且对科学新进展特别感兴趣

  杨雄里(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姚老师的科普文章有他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他刚才介绍他自己在科普之路上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我们因此对他有了相当细致了解。我最初看他的作品,以为他是在科学方面经过正规训练的专家。他所写的报导,涉及到科学的诸多领域,从纳米技术到基本粒子到整个大宇宙,对这些领域,他不仅能应付自如,而且对今后的发展也作了预测。他对人工智能的预测、对纳米技术的预测,现在都应验了。此外,他的文笔相当优美,在阐述一个故事的时候,逻辑性相当强。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显而易见不同于卞毓麟的,也不同于顾凡及的。他更多的是以新闻作为源头,把相关科学背景交代清楚,对科学上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他对纳米技术的报道,是在这个领域刚刚起步不久。对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方面的新闻与科学内涵结合的相当紧密。在他的代表作,也就是刚才大家所提到的他对丁肇中的采访,以及他与丁肇中的对话,写得绘声绘色,给人印象深刻。
  他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也很有特色。我还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主持科技文摘的版面,在他的带领之下,我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活泼一点,更接近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内涵。我想,不管是我们作为科学家做科普,还是作为新闻从业者写科技新闻报道,都应该像姚老师一样,把科学的内涵讲得更清楚、更通俗、更生动。

他是专家型、学者型记者的代表

  茅廉涛(文汇报原副总编、高级记者)

  刚才听了诗煌同志的主题发言,听了杨院士的发言,满满的感动,感触良多,很受启发。为了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姚诗煌的科普作品和他的科技新闻作品,我曾试图以一个“情”字来解码他的科普之路:老姚倾注在科技界优秀人物身上的真情实感,对科普知识传播的激情洋溢,对新闻事业的钟情执着,这三个真情、激情、钟情无不体现了深长而笃厚的一个“情”字,真可谓是“情之所系,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姚诗煌长期从事报纸的科普新闻和科普编辑工作,曾经担任过文汇报总编辑助理兼科技新闻部主任,并且主持文汇报的《科技文摘》专刊工作。他还经常参加相关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他的科普作品和科技新闻作品多次获得上海市和全国的各种奖项,他采写的华怡、曾乐等优秀人物,两次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这在我们文汇报乃至上海新闻界也是不多见的。诗煌同志在科普之路上不懈探索,所取得的成就也受到业界、社会的认可。他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在老姚的影响、带动下,文汇报科技部见贤思齐、好学求知蔚然成风。诗煌同志大步行进在科普之路上,他并不是单枪匹马,孤军战斗,他十分注重团队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正是在他的言传身教、躬亲示范下,我们的科技部成为一支不断践行“四力”,同心戳力、英才济济的优秀团队。
  老姚同志很谦虚,讲他既没有科学的背景,又没有受过新闻专业的教育,实际上他从小就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60年代初期他就毕业于上海名牌中学,后来他又去过工厂又当过兵,所以讲他受到了全方位的历练,加上他天赋异禀,勤奋好学,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也就是水到渠成了。诗煌同志谦虚地说,他是个科普传播的二传手,勉强算一个科普杂家,其实他早在80年代就参加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研究,可以说是长三角区域规划最早的参与者之一,而且他研究的领域相当广泛,比如说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高铁经济、系统科学研究等等,他被市科委科协列入咨询专家库,因此,称他为专家型、学者型的记者,并非浪得虚名。
  诗煌同志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但他并未就此安享晚年。退休以后,他仍然关注着科学有关前沿信息,社会热点,并且撰写大量的科普性的评论,还积极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为决策部门贡献真知灼见、献计献策。诗煌同志坚定地行进在他的科普之路上,步履稳健,朝着他的目标前进,这正是令我钦佩之至,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将以此鞭策自己,努力前行。借此机会向诗煌同志表示我由衷的敬意,最后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姚诗煌向主办单位赠书

会场 花絮

 

 


 

 文字整理:江世亮
摄影:夏建明

上一篇: 传播演化论,致敬达尔文—... 下一篇: 2023年新会员颁证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