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名家风范>>名家科普论坛
【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发言集锦(王彬 杨凡 韩红 诸佳 郑小梅)
[2020-11-26 10:36:21]

 

【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

      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发言集锦     

不断拉进与读者的距离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  王彬

    对我来说,在顾凡及老师讲座得到的比较重要的收获之一,就是如何拉进与读者的距离。可能是因为职业需求,我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把科普普得更多,让更多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只是在如今信息获取越来越便利,多媒体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被无数的信息和话题所包围,所以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就成为了第一道关卡。但被包围未必等于被满足,被满足未必等于不存在新的增长点,毕竟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是一种本能,我们的好奇心可以是无穷无尽的。而顾老师对于科普的定义和对于作品的设定就非常契合这个思路,以趣味为第一步吸引力,拉动更多读者对于这个题材的兴趣,我想这可能也是顾老师喜欢用故事来科普的原因。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讲故事是最经典当然也是比较有难度的做法了。

参加顾凡及老师作品研讨会的感悟和感慨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数学编辑  杨凡

    1.主办方为每位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参会资料,包括叶永烈、谈祥柏和顾凡及的研讨会作品集。这些资料市面上没有,非常珍贵。
    2.第二次听卞毓麟老师讲“元科普”概念,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元科普”是指科普中的元典之作,比如爱因斯坦和英菲尔德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 (1936)。元科普是由科学家所写的知识的由来和背景,乃至科研的甘苦和心得。它近似文献综述,但不同点在于它的对象是本领域以外的人群。
    3.顾老师认为,好的科普作品应该将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融为一体。他还说自己的科普作品都是编著,不是著。我认为科普作品的原创性体现在用自己的方式把科学家的成果展现给大众。顾老师的话其实是谦虚之言。
    4.科普并不比科研容易,而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寿天德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一位诺奖得主受《科学美国人》的邀请,写一本科普书。本来以为能很快写好,但被编辑要求反复修改,结果前前后后写了三年。当然,科普和科研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好的科研论文也应该具有科普作品的一些特点,让读者能顺畅、流利地阅读。
    5.本次研讨会的发言嘉宾中有的是bilibili“百大UP主”,有的是知名科普公众号“返朴”的编辑。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媒体正逐渐成为科普的一个重要媒介。在科普技能的培训上,新媒体的技能培训也应该逐渐加强。
6.顾凡及老师刚从澳大利亚回来,期间经历了一系列困难,这对一位高龄老人是多么不容易。会后,我们提出为顾老师叫车,但顾老师坚持要自己用打车软件。他说:“如果下次是我一个人怎么办?”做研究也是这样,需要有独立钻研的精神。

顾老师的作品示范了科普写作的方法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韩红

    对于顾教授的作品,我的体会是顾教授这些年的努力耕耘,回答了三大问题,归纳起来就是:W,W,H。所谓W, 第一个W,即Why, 为什么,也就是科普写作是为了什么?一个关于目的的问题。用顾教授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为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我们科普人其实就是充当开窗人,顾教授的作品里不止一次提到:“感官是脑接受刺激的界面,也可以说是心灵对外的窗口”(《脑科学的新故事》)作为视知觉的眼睛,就是心灵之窗。
     第二个W,就是What,什么,也就是关于写作内容的问题。顾教授这些年一共出版了10本原创科普,4本译著,还有70多篇文章。我把顾教授的10本原创科普作品根据顾教授自述的分类法作一个归纳,也算赘述一下:第一类为初阶科普,属于入门类,为了让受众对脑科学感兴趣,像两本脑科学知识的姐妹篇,共4本;第二类为中阶科普,属于提高类,为了能让受众在了解脑科学的知识后能溯其源、探其因,像《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等2本;第三类为高阶科普,属于深入类,为了引发受众进一步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三大本《一位德国工程师与一位中国科学家之间的对话》即是。
    顾教授的知识背景横跨数理、生物学、控制学等等学科,对脑科学有极深的研究和兴趣,又熟谙中外文学、艺术等等。所以他的作品俨然形成一个小小的系统,整体性强,都是关于脑科学知识的科普。从最初的《脑科学的故事》对脑科学知识的笼统概括,到言不尽意,又以“心智”为主要内容扩展写作,写成《脑科学的新故事》。再到与德国工程师关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等的对话……;
结构合理,逻辑严谨,顾教授的故事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叙事,完全是一种科学叙事。是科学家写的关于脑科学的知识科普。
    另外,顾教授的作品层次感很强,正如前述,他的写作是分层次的,由浅入深,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吐槽一下,顾教授的定位似乎稍微高端了些,我估计得有高中文化才能阅读)
    第三个字母,H, 也就是How, 关于怎么写的问题,也就是写作方法的问题。也用顾教授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以作科研的态度作科普”。也许每个写作者都会有自己的启蒙读物,或者范例书。顾教授也不例外,他的范例书就是苏联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系列。顾教授的初衷就是想写一本有趣的脑科学科普读物!有了写作的目标,接下来就是收集素材资源、整理归纳、再统筹写作。顾教授用他十多年来的写作向我们后续的科普人示范了科普写作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为我们立了榜样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诸佳

    在顾凡及老师的科普作品研讨会上听到很多前辈专家和大咖们的分享,既感动也很有感触。尤其是顾老师本人的一篇真挚发言,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用科学家的身份来进行科普创作,将科学的严肃和文学的活泼巧妙结合,而对于译著的信达雅,尤其看中“信”的重要,态度之认真严谨,对创作者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如今人类向外无限延展研究宇宙洪荒,对内探索深不可测的人脑小宇宙。现在社会上对脑科学似乎有两种极端,一种完全当成化学反应和数据传输,非常僵硬,仿佛弗兰肯斯坦被电流通过就可以真的复活拥有意识,而另一边又过于趋入了心理学神秘学甚至玄学,非常不科学严谨。我们看到这些论点往往觉得怪,而不知其所以怪。顾老师这样的优秀精妙创作和译著正好弥补了这样的空白。
    不光大众需要科普,我们正在从事科普创作的人更需要科普。套用梁老师的话,好作者也是“逼”出来的。所以非常感谢上海科普作协举办这些精彩的活动,受益匪浅,还有很多感悟,需要不断积累,细细品味。

盼望顾老师带着年轻人做科普直播

  郑小梅

    聆听耄耋之年的顾凡及老师《走上科普之路》,内心欢喜原来我身边这么多的科学家,且是为孩子们创作科普的优秀科学家。我们作为科普媒体人,给顾老师提议,能否像中国首位女指挥家,今年91岁高龄的郑小瑛老师一样,带领着年轻人一起,做科普直播,内心暖阳,聚力前行。


 

上一篇: 【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 下一篇: 【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