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芳 一心扑在《十万个为什么》上
[2015-06-08 16:35:56]

 

曹燕芳    一心扑在《十万个为什么》上

    
    一问一答,先让孩子们提问

    曹燕芳30多岁时,是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纂少儿自然科学图书)的一名编辑。她经手编辑的都是科普读物。
    1958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大跃进”,编辑们也从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的图书生产上停下来,思考只有注重质量才是唯一的正道。1959年,第三编辑室就着手准备为高小、初中学生编一套自然科学“百科”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以突破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的框框。编辑室的同志们常常讨论这套“百科”丛书的编写思路。此时,曹燕芳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喋喋不休的问题: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从天上的星星月亮,到地上的楼房汽车,孩子们看见什么,就缠着她问什么,还常常要打破砂锅问到底。1958年那会儿,曹燕芳真被家中小儿女给问烦了。现在她一寻思:“干脆就出本回答问题的书,一问一答,让孩子们自己看!”
    书名叫什么好呢?苏联著名科学文艺作家伊林曾写过一本科普读物,书的扉页上印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基百龄的一首小诗:七千个在哪里,五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书在译成中文时就定名为《十万个为什么》。那本书用文学的笔调,带领读者在室内旅行,从水龙头到书橱到大衣柜,提出一个个“为什么”。大家把几十个题目琢磨了一遍,还是觉得叫《十万个为什么》最好。这不是借用吗?当时,曹燕芳等人坚定地说:“借用就借用呗,只要合适就行!”《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就算确定下来了。
    一开始,曹燕芳直接找到上海一所师范学校,请了7位老师来写。大家本以为组稿很简单,谁知一写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老师们才把稿子交来,将近6万字。大家一看就发愁了,所有的问题还是顺着教科书上的知识提的,内容也不过是教科书的延伸,就连写作的语言也是教科书式的,枯燥干巴。编辑室决定推翻重来,重新物色文笔生动的作者。
    1960年下半年,他们印好了一万份问卷,上面的问题很简单,请你提一些你想知道的“为什么”。先让孩子们提问。直到今天,曹燕芳依然记得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现在猴子还能不能变成人?有的小孩为什么会长白头发?饺子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路边的大树的下半截为什么要刷成白色?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这些来自小脑袋瓜的问题,让编辑们惊喜万分。原来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饶有趣味的问题,可惜只有孩子们的眼睛才能发现,大人们早就熟视无睹了。

    故事打头,孩子乐意往下看

    1771年,在瑞典的一个药房里,药剂师卡尔•威廉•色利老是摸摸索索地摆弄些瓶瓶罐罐。这天,他从水里夹出了块橡皮似的黄磷,扔进一个空瓶子。因为色利把瓶子塞死了,所以黄磷虽然一开始烧得挺猛,但是没一会儿就熄灭了。色利把瓶子倒插进水里,打开塞子时,水当然会自动跑进来,但总是跑进约五分之一的地方,就“立定”不动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每天,地球上不论是人、动物、庄稼还是烟囱都在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就拿一个成年人来说,每天大约要呼出400升的二氧化碳。长此以往,氧气岂不会被用光,世界岂不会成了二氧化碳的世界……

    有这样的故事打头,谁不乐意往下看呢?原来,失去的那五分之一气体就是“氧气”,剩下的是“氮气”,不助燃。瑞士科学家谢尼伯则通过实验发现了,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靠着二氧化碳营养,排出氧气。这么一来,作者就把“空气里有些什么东西”和“地球上的氧气会用完吗”两个问题说清楚了。这名作者就是曹燕芳物色的叶永烈。

叶永烈(左)与曹燕芳(右)
    提起曹燕芳和叶永烈的相识,这里还含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约稿对象往往是科研人员或者教师,但也有例外。当时曹燕芳手头正在编辑另一本书,书名叫《碳的一家》,作者叶永烈是北京大学刚上大二的学生,他写出的文字通俗易懂,把枯燥的化学元素“碳”介绍得头头是道。曹燕芳突然冒出个念头,能不能请这位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写几个“为什么”?
    叶永烈如今已是全国知名的科普作家和传记文学作家。当年虽然读的是化学专业,但博览群书,爱好散文和小说,曹燕芳给他寄来一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要他试着写几个。他试着写了五个寄去,曹燕芳一面热情地给予肯定,一面指出不足之处,然后要他继续写下去。她将《化学》分册中的绝大部分题目都交由叶永烈主笔。后来,“天文气象”、“生理卫生”各分册也都找上门来,这位最年轻的作者总共写了三百多个“为什么”,成了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中写作篇目最多的人。其实每一个“为什么”当时都已经有稿子了,但都不令人满意。可是叶永烈一点也不知道,也就按出版社要求一个个写下去,仿佛是学生答卷一般。编辑部以他的文笔活泼,全都采用了他的稿子,为此得罪了一批中学化学教师。
    叶永列回忆道:“其实,每一篇“为什么”就是一篇科学小品。《十万个为什么》实际是一部大型的科学小品集,所以很对我的写作路子。尤其我是学化学的,所以写化学小品格外得心应手。”

    选择叶永烈撰稿,培养了人才

    曹燕芳在科普读物的编辑中,结识了许多年轻的作者,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有的是内容可以,但文笔不行;有的是文笔可以,但内容不行。这些不足之处,都是在她的耐心帮助和指导下,逐步改变过来的。她并不计较作者的资历,注重创作才能,她可谓是一位慧眼金睛,惜爱科普人才的大编辑。
    据叶永烈回忆:审阅我《碳的一家》书稿的责任编辑,是曹燕芳同志。她当时知道我是一个19岁的大学生,稿子中错别字不少,标点符号也常用错,但是她并不因此看不起我这个“乳臭未干的”新作者。曹燕芳同志给我写来了极为热情的信,鼓励我写好。我原来书稿的名字是《碳的故事》,后来根据曹燕芳的建议改为《碳的一家》。
    在写《十万个为什么》时,她通过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千字文,使读者们长知识、广见闻、增加科学素养。同时,也逐渐磨练了作者的文风和笔法。初版本最初出版5卷,共947个“为什么”,叶永烈写了326个“为什么”,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叶永烈说:我19岁写出《碳的一家》、20岁写出《十万个为什么》,这些年轻时的科普创作,毕竟锻炼了笔头,为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排名的顺序是按照写的多寡排列。叶永烈的名字在第二册(化学)和第四册(农业)排在第一名,而第一册(物理)作者中的第一名是路明。从此,叶永烈常在《中国青年》《解放日报》《文汇报》上见到署名为路明的科学小品, 印象深刻的有《勇敢的红光》《云儿小传》《石头记》《做大自然的有心人》等。笔者从《中华读书报》上叶永烈的《我认识的许钟麟》一文中得知,他俩初次见面是1979年8月在北京的中国科普作协代表大会上,一位名叫许钟麟的工程师特地找到叶永烈,自我介绍他就是科学小品中的路明。原来路明是许钟麟的笔名。在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叶永烈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许钟麟则是上海同济大学机电系的研究生。除了《十万个为什么》把他俩联系在一起之外,他们还有一位共同的老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曹燕芳。正如叶永烈所说:“我们都很感激曹燕芳,能够把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的重任,压在我们两个年轻人身上——当时,我20岁,许钟麟25岁。”曹燕芳是怎样发现许钟麟的呢?当时,她在《人民日报》上读到署名路明的物理小品,非常喜欢,就约这位年轻人参加《十万个为什么》物理分册的写作。这两位科普大家的成长是曹燕芳当年培养下的许许多多科普创作人才的典范。

    从54万字缩减到14万字辛苦了编辑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
    人们常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也有人说“编辑是为他人做衣的设计师”。做嫁衣也好,为设计师也罢,讲句实话,编辑乃是为作者尤其是新作者付出辛勤劳动的辅导老师,是新作者走向成功之路的引路人。编辑要做好辅导老师,做好引路人,除了编辑必须具备规定的条件外,还要熟练地掌握许多基本功,曹燕芳就是中国科普编辑队伍中的楷模。然而,编辑背后的艰辛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曹燕芳在编辑《十万个为什么》的那些日子里,甚至包括假期,几乎天天都伏在案头不停地看稿、改稿。相当多的来稿文字平淡枯燥,编辑们润色加工后找人抄好,寄回给作者,作者有意见再提,有时要往返好几遍。尽管她经常提示作者要像给你家小儿子、小女儿讲故事那样来写,然而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的稿子,经过她的精心审读或加工(她是在为作者提意见、出主意、查对资料或亲自动手润色稿件的,有的稿子甚至帮助作者重新整理过)而成为精品。她经常在办公室加班,有时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自己却丝毫不觉。“我起身出门想去洗手间,却发现对面弄堂里的住户都开始生炉子了,原来天都亮了。”说这话时, 如今,88岁的曹燕芳老人乐呵呵的。当年的第三编辑室主任王国忠在回忆文章里说:“曹燕芳同志是为《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挑大梁的,五个分册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四个分册,都是她做的编辑工作。”由她主编的“数学”分册,出版时只有14万字,但一次次修改的稿件加起来有54万字!
    1961年“六一”节,当《十万个为什么》(五册一套)第一版上市的时候,很快便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反响之大出乎曹燕芳和编辑室的预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进行了报道,《解放日报》专门为其发表社论,《新民晚报》更是连篇不断地报道图书背后的故事。雪片似的感谢信和建议书从全国各地飞来。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以醒目的标题选载了4篇“为什么”。全国大中学校的团支部都行动起来,组织同学们一起阅读和讨论。这个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一下子迎合了人们的求知欲望,不仅学生爱看,连家长也跟着看。
    曹燕芳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初,她碰上过好几位大学毕业生,人家对她充满感激,说都是读《十万个为什么》受到启迪,在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大学。下面这一封感谢信。文字不带过多修饰,言语却很真诚: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最应该读书的年纪就是最没有书读的年代……从小学到高中,如果还记得读过什么书的话,我想除了那些《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以外,就是那几本《十万个为什么》了。
    可以说,我们的科学常识,基本上是从那几本《十万个为什么》中来的。已经记不得谁是作者了,肯定是什么“编辑组”或“写作组”之类的,但心中真想向那些无名的、活着的或去世了的作者说声“谢谢”。尽管一声谢谢有点词不达意,因为这太不尽心意了,但这确是内心深处的感激之声。是这些无名但有识的老师们,在那个年代将我们这一代人带到了科学的大海边。

    后来,曹燕芳成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


曹燕芳(1925--   )

    湖北武汉人。编审。1949年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曾任山东人民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副总编辑。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首届副秘书长。她编辑了《科学家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等书。首批荣获中国“科普编创学科带头人”称号。被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授予荣誉会员,被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为“优秀科普编辑(记者)”。
 

上一篇: 卢于道 中国科普的先驱 下一篇: 王国忠 中国少儿科普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