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活动
【讲座6】丁子承:科幻小说与科学传播
[2017-07-25 12:20:26]

 

【讲座6】丁子承:科幻小说与科学传播

2017-07-20 青年科普交流

    7月15日下午,上海市“青年科普文创”夏令营暨第九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提高班的同学们再一次相聚在长江河口科技馆的会议室内,期待着丁子承老师即将带来的《科幻小说与科学传播》讲座。

    丁子承老师是一名科幻作品作家及翻译者,他有一个很可爱的笔名叫丁丁虫。他不仅自己创作和翻译了多部科幻作品,还积极组织各类科幻作品分享会等活动,多次为科普创作培训班授课,深受学员们欢迎。

    丁老师提到,近年来科幻小说《三体》一书的热销,让科幻小说成为热点话题。不论是国家层面对科幻创作的重视程度,还是大众对优质科幻作品的需求角度,科幻的地位有显著提高。并且,在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想象力这两点上科幻与科普达成共识。因此,围绕这个热点,丁老师从介绍科幻小说历史发展角度作为切入口,和我们谈谈这期间科幻小说是如何与科普产生关系的。
    丁老师从科幻小说的起源,欧美科幻小说的发展史讲起。首先,他介绍了科幻小说的创世纪作品,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写的《弗兰肯斯坦》,并明确了科幻文体出现的时间。之后丁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英国社会派科幻大师威尔斯及技术乐观主义作者凡尔纳的创作理念。带领学员赏析作品《时间旅行》、《八十天环游世界》和《海底两万里》。接着,丁老师通过介绍雨果.根斯巴克和坎贝尔两位编辑让我们对雨果和坎贝尔奖有了更深的认知。从而引出当今黄金时代三巨头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和克拉克,其风格与理念可谓各有千秋。
    丁老师转而讲起了国内科幻小说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溯至晚清及鸦片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期。当时中国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据日本记录的《飞翔吧大清帝国》中的读物和插画,结合当时的报纸可知,科幻读物存在只知现象而不知原理的问题出现。因此,梁启超、鲁迅等人担起了国外科幻小说著作的翻译工作,旨在传播现象后的哲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引进大量苏联科幻小说,同时也引进了科幻小说这一名称,一并引进了苏联科幻理论中认为的描写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预测理念,和科幻是为科普服务的这一认知。发展至后来,纵使六、七十年代,科幻作品有过繁荣,曾出现了《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热销科幻著作,但科幻依旧被打上了为科普服务和给孩子看的烙印。也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先生打破这个束缚,至今,已涌现出刘子馨、韩松等多名优秀科幻小说作家。学员听的很是入迷,对科幻小说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有一颗想要创作的心。

    这时,丁老师也让我们谈谈对科幻小说的认识。有同学回答说,科幻作品虽然看起来现实生活中遥不可及,但其实有迹可循,很多原理可能来自前沿科学,或是对未来发展发向的预测。听完,丁老师点头称赞。
也有想写科幻小说的同学按捺不住了,忍不住抓住机会发问,我们在写作科幻小说的时候,是否要求非常严谨的科学知识做支撑?老师则给出回应说,在科普文章中,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科学知识依据是必须的,但在科幻小说中这方面可以放宽要球,因为只有兼具科学、幻想和小说三要素,才能被称为科幻小说。

    借着这个话题,丁老师又带领我们辨析了科幻小说和神话、奇幻、民间故事间的异同关系。细细阐述了科幻的五大功能:感知功能、谋划功能、批判功能、治疗功能和强化功能。进而从起源、作用、对未来的态度和作家构成四个角度对科普和科幻的异同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与分析。再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凡是理论和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三个角度阐明了科学是什么。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竟是可以被理解的。“引起同学们的思辨。可谓是一场,头脑风暴。

    最后,从科学传播的角度,丁老师指出,科幻促使我们思考科学的本质,思考科普工作中应当普及的究竟是什么。同时,科幻也代表了一种方法论,启示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吸引接受并提示我们,更重要的是理解科学背后的逻辑和精神!

学员们与丁老师合影

    【嘉宾简介】丁子承,笔名丁丁虫,科幻作家、翻译。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普协会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上海高校科幻协会联盟“科幻苹果核”创始人之一。小说《死亡考试》获第十届倪匡科幻奖首奖。译著有《穿越时空的少女》《看海的人》《美丽之星》《来自新世界》等。

|文字:邢辰
|照片、编辑:苏振兴
 

上一篇: 【选修3】孙正凡: 开启徐家汇科... 下一篇: 【沙龙1】叶剑:科普电影创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