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活动
以会员为中心,以科普创作为首要——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首期会员作品沙龙活动纪要
[2022-02-22 14:54:07]

以会员为中心,以科普创作为首要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首期会员作品沙龙活动纪要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22年2月12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第一期会员科普作品沙龙《从<植物的“智慧”>一书谈科普创作》在线上顺利举行。

  协会会员、上海市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植物的“智慧”》一书作者之一的寿海洋老师担任主讲人,重点从《植物的“智慧”》的主要内容、创作历程和创作感悟等作了分享;复旦大学《植物改变生活》主讲教师裴鹏、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受邀作为互动嘉宾参与沙龙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植物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卢宝荣作了沙龙总结;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在活动开场介绍了协会创办这一沙龙的背景和目标;协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副院长苏振兴主持活动。

  本次活动历时两个半小时,内容丰富,主讲人讲解生动精彩,互动嘉宾分享进一步深化、丰富了主题,听众提问交流也活跃热烈,总结点评深刻引人深思。尽管是首次举办,但或因为“植物的智慧”选题及主讲人、互动嘉宾本身的吸引力,本次沙龙吸引了来自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第十三期大学科普创作培训班学员和历届学员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在校学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植物学和自然博物爱好者等220余人在线参与,且到会议结束时仍有100余位热心听众(以上有图为证)。这样一种围绕科普创作、科普作品的热烈场景也让科普人感到阵阵暖意。

    一、瞄准协会根本目标,搭建会员交流新平台

  沙龙伊始,江世亮介绍了协会创办会员科普作品沙龙的初衷和目标。他提到,以会员为中心,以促进科普创作为首要是钱旭红理事长和协会理事会一直坚持的方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回应广大协会会员需求和对高质量科普活动的期待,并吸纳今年1月12日协会会员座谈会上与会会员的建议,协会策划推出了“会员科普作品沙龙”系列活动,活动聚焦的主题就是会员、作品,即围绕会员新近创作的科普代表作品进行品读、评论。目前沙龙活动暂定每两个月活动一次,以线上交流为主。

  他强调,欢迎会员们向协会提出科普作品沙龙申办申请,由协会审核后举办。由于会员科普作品沙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尚在探索中,也请广大会员关注、积极参与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讲述作品背后故事,打开科普创作新视角

  进入沙龙主题后,首期沙龙主讲人——《植物的“智慧”》一书第二作者、上海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寿海洋,讲述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创作历程以及背后的故事。

  寿老师首先介绍了本书的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马炜梁,作为知名植物学家,马老师也是植物科普达人,他的植物摄影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数百卷胶卷、数十本照片记录本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位学者的学术生涯(寿海洋讲课的PPT里摘引了几页马教授的笔记、照片记录本,让人肃然起敬)。如今八十六岁高龄的马老师依然笔耕不辍,精益求精,他用退休后近30年的时间,完成了学术著作《中国植物精细解剖》,和这本书同时完成的就是今天沙龙的科普作品《植物的“智慧”》,该书于2021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开篇提出了关于植物是否和人类一样具有“智慧”的思考,正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许多植物的有趣故事,在揭示植物适应环境奥秘的同时,让读者感悟到植物独特的“智慧”。宽阔的视野、细致的观察、独到的见解、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让《植物的“智慧”》一书在科普百花园中大放异彩。

  寿老师选择了该书中四个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讲解。首先是蜡梅篇,他以“为什么同一个枝条上的蜡梅却有不同的构造?”问题做引子,结合本书的图片解释了原因,蜡梅两蕊异熟从而避免自花传粉的“智慧”可见一斑。

  他介绍的第二种植物是在上海地区常作盆栽的旱金莲,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图片,对雌雄蕊在不同时间的运动和位置进行剖析,带领读者以传粉者的视角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柱头上授粉的粘液都清晰可见,不得不赞叹作者的高超摄影技术。

  第三个是猪笼草,这章内容配有高清的照片以及形象的绘图,通过详细讲解猪笼草引诱捕食虫子的三部曲,揭示了“食谱广泛的肉食者”——猪笼草捕食小型动物的“智慧”。最后介绍的是常春油麻藤传粉的奥秘,为了更生动逼真地展示常春油麻藤传粉中的关键步骤,本部分是配上短视频,以在线文档的形式附在书的末尾——讲不完的植物故事,这部分视频由两位作者在4月份常春油麻藤花期时现场拍摄。

  最后,寿老师总结并给出了“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多写作”的建议,从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开始,进行细致的、持久的观察,并将日常所见所想记录下来。在日常中养成多阅读、多求证的习惯,勤于动笔。寿老师强调在数码相机等电子资源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有必要重拾传统的观察方式,比如自然笔记和速写绘画,因为这样的记录更仔细、更全面,也更有助于科普创作。

  主讲人一个小时的生动讲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者,让人看到了一部优秀科普作品背后,是作者、编辑、出版社各方通力合作艰辛努力的结果,尤其马炜梁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令听众无不动容。

    三、分享个人阅读感悟,启发作品阅读新思路

  创办协会会员科普作品沙龙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让会员之间、会员与科普爱好者之间有更多互动交流。本次沙龙的嘉宾互动分享环节非常好地促成了这一沙龙目标。

  首先是知名植物科普达人、复旦大学《植物改变生活》主讲教师裴鹏老师以“神奇的植物”为主题的分享。裴老师以大彗星兰、蜂兰、文心兰、兜兰、扇脉杓兰等植物和异型花柱植物授粉为例,进一步展现了协同进化、拟态等中的植物“智慧”。他还结合自己的思考特别提到科普和科研的关系,认为科普不仅可以向公众传授知识,还可以为科研工作者激发研究的灵感。

  第二位互动分享的嘉宾是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老师。她首先回忆了自己20多年前在大学学习《植物分类学》时聆听马炜梁教授上课的难忘经历,接着分享了她工作后在对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治理以及在对野生貉食性分析工作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她说“没有任何的植物本身就是坏的,只是它到错了地方”。植物所拥有的“智慧”,也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要生存下来。李老师还谈到了自己对《植物的“智慧”》一书的读后感想,鼓励各位科普同仁要从中学习探索科学的思维,并特别提到家长可以用好这本书,对书中所分享的科普小探索,可以引导孩子动手试一试,来培养小朋友的科学素养。

    四、解答沙龙听众疑问,开创协会科普新通道

  沙龙的精髓在于交流,在于思维的碰撞。主讲人和互动嘉宾分享后,在线的听众们有点迫不及待了,因为他们也有很多想要交流的问题和表达的想法。沙龙的高潮——与会者互动交流开始了!

  第一位提问者是一位初中生,他在阅读了本书后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螳螂和蜘蛛不一定是猪笼草的食物,却出现在猪笼草“捕获”的昆虫尸体中,是不是有可能是在蚂蚁、蚊虫等作为它们的猎物的昆虫掉下去后,才被吸引然后顺带掉下去的呢?对此,寿老师回答说这是有可能的,并鼓励这位同学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考证结论。这位提问者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兰科中一些附生植物的营养来源。裴老师回答道土壤里面的元素主要是矿质元素,而支撑植物生长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第二位提问者是一名华师大11级的校友,她问道:如果说蜡梅和旱金莲进行异花传粉而避免了种群退化,那么一些自花传粉的植物是如何防止种群退化的?寿老师和裴老师在回应时讲到大部分植物是异花传粉,即使是自花传粉的植物也有一定的几率进行异花授粉。并以浮萍为例,说明通常进行营养繁殖的浮萍,一旦从其他环境引入一些新的植株过来,它们会迅速地从营养繁殖切换成有性繁殖,藉此难得的机会进行种间基因交流。

  第三位提问者是华二附初的一名生物老师,她的疑问是如何能拍摄出如《植物的“智慧”》一书中如此清晰的图片,以便于自己准备上课的课件?
  寿老师在回应时,介绍了《植物的“智慧”》一书那些精美图片的得来过程,用PPT展示了马炜梁老师为拍摄本书这些图片专门设计制作的一些技巧和工具,并鼓励说只要有足够耐心,不断尝试就能逐步拍出满意的图片。寿老师还推荐了辰山植物园葛斌杰高级工程师介绍植物摄影的内容:植物精细解剖摄影:捕捉细节之美https://mp.weixin.qq.com/s/aTThTkcNty7Tro81i7DV7g

  第四位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替自己的孩子请教老师一个问题:水仙花为什么不能在第二年开花,但蝴蝶兰却可以在第二年继续开花?寿老师和裴老师回答道,这是因为市场上买来的水仙花是买回家后水培开花,储藏在鳞茎中的养分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营养不足的鳞茎第二年便很难再开花。但如果养护得当,提供足够的营养,则水仙花每年都会开花。并且市场上的水仙原产地不同,也会影响开花效果。李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很好,建议这位妈妈鼓励孩子今年做个对比实验,这也是可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的契机。
  第五位是一名华师大毕业现在中科院读博的学生,她的问题是花柱异型的植物,是否可以不需要传粉者?裴老师回答道,花柱异型植物也是需要传粉者,大多数植物是异花传粉,一些植物经过演化会有异型花柱,避免自花授粉,促进异花传粉。
  第六位提问交流者是一位有科普创作经历的科普爱好者,他的问题是对当前科普作品质量的思考,他认为当前国内科普作品数量多但总体质量还不够高,主要是科学含量不高,但专业性过强的作品公众又读不懂,作品会缺乏一些原创性。他在撰写科普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宏观科普有通俗的优势,微观科普有专业能力的优势,作为撰写人来说,如何才能平衡这两者呢?
  寿老师认为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举办的面向大学生和青年科普从业者的科普创作培训班就是很好的从源头上提供的解决方法。裴老师认为市场上高质量的科普作品确实不多,加之科技本身在不断发展,科普作品的“缺陷”难以避免,只能随着全社会的重视和科普同行的共同努力而不断改善。李老师讲到一线科研人员如能够在科研向科普作品转化过程中更多发挥作用,与此同时科普作家与专业人员共同努力,各展所长。

  由于听众和嘉宾的交流热情都很高,自由提问环节时间一再延长,会议结束时间比原定的推迟了半个多小时,最后不得不在主持人的“干预”下暂停。同时腾讯会议聊天框里还有不少听众也进行了书面提问和交流,本次沙龙的火热可见一斑。协会后续将为参与提问交流的听众每人送上一份特别的奖励——一本由马炜梁教授和寿海洋老师签名的《植物的“智慧”》图书。

    五、总结挖掘活动价值,塑造作品沙龙新内涵

  沙龙最后,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教授卢宝荣对本次沙龙做总结。卢老师开门见山地点明科普作家协会的重要使命就是不断通过作品、通过创作激励公众对科学产生热爱,呼唤科学的精神。并通过鼓励、交流、分享来激励科普创作,产生更多优秀作品。对今天协会的第一次科普作品沙龙就这么火爆,卢老师感到很欣慰。卢老师说他很高兴今天第一个提出问题的是一名中学生。互动交流中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如何提高科普作品的质量,今后可以进一步再做专题讨论。其实今天对《植物的“智慧”》这本书的讨论和交流,也是对认识思考这一问题的良好开端,因为要提高科普创作质量,号召更多人来喜欢科普,必须要有好的科普作品。因此,有必要坚持会员科普作品沙龙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卢老师由此建议给沙龙取一个好名字,扩大影响力。

  卢老师还结合自身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经验,总结提出了科普创作需要积淀的四个方面:宽广厚重的知识积累是科普创作的基石,细致入微的观察是科普创作的源泉,逻辑的梳理与归纳是科普创作的火花,持之以恒是创作成功的保证。
  就在主持人宣布协会首期科普作品沙龙圆满结束、听众陆续退出腾讯会议时,又有一名听众再次提出问题,而主讲人和互动嘉宾们也热情地予以解答。
  协会监事、资深科普传播人许兴汉老师全程参加了沙龙活动,并专门给协会秘书长发来如下信息:今天下午2点,我按时参加了本次线上活动。确是如此,这次活动主持有序,演讲精彩,交流热烈,是一次成功的线上科普作品交流范例,活动一直延续到四点多还未结束。愿今后协会能继续多举办类似的科普活动,以体现及提升本会的科普交流特色和不断扩展的社会影响力,也谢谢本次活动的所有会务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

  会员和听众的肯定和鼓励,就是对这次活动最大的褒奖!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次科普作品沙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200多名科普爱好者积极讨论,分享交流,为协会2022年的科普活动开了个好头,我们也相信并期待,协会后续将会有更多精彩的科普沙龙活动!敬请大家关注并参与!

文/图:黄引娣、苏振兴

 

上一篇: 抱团取暖,创建品牌,做有影响力的... 下一篇: 传播演化论,致敬达尔文——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