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活动
探讨科创之内涵,领略自然之魅力 | 由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资助,上海市第十四届科普创作培训班第二次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2022-10-23 00:00:00]

 

探讨科创之内涵,领略自然之魅力

由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资助,上海市第十四届科普创作培训班

第二次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金风送爽,桂子飘香。10月15日,在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资助下,上海市第十四届科普创作培训班第二次培训活动如约而至。
    上午的专题讲座卢宝荣教授为学员解读科普创作的内涵和方法,下午的参观活动由何鑫副研究员带领大家云游上海自然博物馆,领略自然之魅力。
    培训班全体学员、长三角地区高校大学生、上海市的中学教师、中小学生和科普爱好者共100余人在线参加。两场学习活动由本次培训班第二学习小组协助组织开展。

 

    探讨科普之内涵

    上午,本届培训班的第二场讲座有幸邀请到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协第六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卢宝荣老师,为学员们带来题为《如何让公众理解科技:论文如何转化为科普作品——以转基因技术为例》的精彩报告。

    卢老师以2014年老百姓最关心的三件事(房价、就业、转基因)为切入点,抽丝剥茧般一步步引出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又根据自己多年来耕耘在教学科研和科普一线的经验,以转基因生物技术为例,向学员们倾囊阐释了科普作品的创作技巧。

 

    他强调,科普作品要传播科学新知和科学思想,好的科普品应具备“六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通俗性、艺术性和逻辑性,并在结构上抓好“三主”:主题、主线和主旨。他鼓励创作者站在读者的角度,认真凝练、梳理和挖掘三主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严谨的科学问题转化为公众感兴趣的故事,减小公众认知盲区,鼓励公众走近科学。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化解争议和误区、提高读者科学认知的同时,更要融入科学思维、体现科学思想,启发科学精神,进而全面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转基因技术多年来广受公众关注,也备受公众争议。卢老师以这个话题为例,恰到好处地向学员展示了如何在科普过程中向公众通俗化地展示科学知识、关键性地指出误解缘由,进而化解公众惶惑,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教育展示课,让学员直观感受到了科普的魅力与重要性。

    卢老师的讲授不仅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而且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娱耳悦目,理论与实践紧密结结合,将前沿研究与巧妙生活化,令学员们受益匪浅。讲座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与卢老师交流探讨了如何把握科普的严谨性、面对不同受众科普应注意什么等诸多问题,卢老师都结合生动的实例,给予了耐心细致地解答,并不断鼓励学员多运用今天所讲的方法,去大胆创作自己的科普作品。

    原定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足足延后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才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以线上合影留念圆满结束。正如协会秘书长江世亮老师在讲座开场前介绍卢老师时说,卢老师在复旦的讲课很受学生追捧,经常是一座难求。通过这节课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位全身心投入授业解惑的为师者的人格魅力,而培训班学员和听众无疑是十分幸运的。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运用所学,不断提高科普创作的能力。

    领略自然之魅力

    下午,学员们迎来了本届培训班首次实地学习活动——上海市自然博物馆参观与展品解读。 培训班特邀到首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培训班优秀学员、生态学博士、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何鑫老师,为大家进行现场讲解。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学员们无法到馆内跟随聆听,但培训班贴心地为学员们准备了现场直播,唐艺馨、阮茹诗两名学员全程跟随直播,使得博物馆的展品与何老师的讲解得以实时传播,线上观展有如身临其境。

    何老师首先从地球在宇宙中的诞生讲起,结合馆内的展品讲述了生命的更迭演变、物种的灭绝与进化。大厅中央的巨大合川马门溪龙模型,身长22米,肩高3米有余;黄河古象体长8米,一对门牙长达3米,还有蛇颈龙、薄片龙、翼龙等其他古生物,串联起一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生命长河的演化乐章。何老师以这些模型为音符,引领我们了解宇宙和地球的由来、地球演化的大事件、剖析生命演化的内在机制。

    随后,何老师带学员们徜徉了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这里有上千件动植物标本和模型,何老师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类群如爬行动物、灵长类、鸟类等做了详细介绍,让我们在领略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的同时,了解了生物为生存和繁衍而演化出的各种“智慧”。在讲解的过程中,何老师乘便附带讲解了很多科普小知识,比如中文名与学名之分,模型与标本之分,化石骨架的拼接方法等,还特别在“网红”狮子标本前,解读了其独特“表情”的来历,详细介绍了剥制标本的制作保存方法的演变历程,学员们都表示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最后,何老师还带学员们参观了一个特别的展区——上海生物展厅。在这里,何老师向我们展开了一卷上海从滩涂到城市、从乡野到文明的史诗画卷,画卷上,生物的演化与人类的历史文明相生相伴、互动互联。学员们充分认识到人类文明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以及在文明演替的不同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与和谐。何老师鼓励学员们多少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尝试结合感兴趣的展品,把在自博馆参观中所学所思和所感以科普作品的方式展现出来,唤起更多公众对保护自然的关注和行动。

    正如何老师在活动最后总结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与自然、与环境息息相关。只有感悟自然 、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和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学员反馈:

    今天的学习收获满满。上午卢教授对科普创作写作技巧的讲解方法明确,以转基因技术为案例深入浅出,对培训班中和我一样的科普小白启发很大。卢教授讲课也有一种大师风范。下午何鑫老师带领大家云游自博馆,感觉比自己实地参观收获更多。在何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老师是一个有情怀的科普工作者,他给学员们传达了人类很渺小,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存在的一个物种,人类与众生皆平等的观念。受益匪浅!(3组:吕云蕾,华东师范大学)

    普培训的第二次学习活动内容颇丰。上午邀请到卢宝荣教授强调科普作品不仅要有趣,不仅要体现特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更要向读者传达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把握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下午邀请到何鑫老师为我们解读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品,何老师的生动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些生物的特点,理解了标准中文名、拉丁文学名的区别,还了解了标本背后的故事,也感叹于人类只是这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个普通的物种,灵长类面临的问题将为人类未来敲响警钟!(2组:盛世雯,华东师范大学)

    卢教授告诉我们什么是科普作品,科普作品的目标是什么,科普作品六性的特点等。在分析案例时,卢教授就是像他告诉我们的那样来进行科普,使转基因技术变得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下午特别印象深的一点是,何老师一直在强调,人类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部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啊,我们做科普的最终目标不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吗?总体来说,今天的收获非常大,期待下一次的科普之旅。(7组:郑旦,泥城中学)

    上午卢老师以转基因技术为例,使我对科普作品的目标、特点、结构、逻辑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午何老师带领我们云游自博馆,之前有幸去过一次,但是这次收获的更多,学到了很多知识,对这些标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人类在自然与历史长河中的渺小。看着对话框里大家的对话,幽默风趣,让我有种归属感与亲切感,对未来的科普创作之旅又多了几分期待! (2组:邢梦圆,华东师范大学)

    科普创作培训第二次活动让人收获颇多,在创作思路上给予了我们很多指点。卢宝荣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科普的特点,通过与学运们的互动使学习氛围欢乐生动,卢教授的讲座中带给我们诸多思考点,例如如何进行老年人的科普,如何将科普变得更有趣。下午在优秀的何鑫老师带领下云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有幸参观过,对于许多展览都印象深刻,但始终停留在浅层的感官,通过何老师的介绍,不仅对各个场馆有了更深入的知识了解,也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有所感悟。感谢老师们的分享,也感谢线下同学的辛苦付出,期待下一次活动!(7组:赵晓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从本次活动中我收获颇丰。上午卢教授细致介绍了科普作品的六性,科普作品结构的三主等,并以转基因技术为例,生动地介绍了如何创作一篇好的科普作品。下午跟着何鑫老师线上参观自然博物馆,虽然自己去过多次,也带着学生一起去过,但是今日有了更多的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境多样性,这其实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今日的学习给我的科普创作学习和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多启示,后续也会争取更多思考,更多实践。(5组:陈瑶,上海市风华中学)

    通过两位老师今天的生动讲解,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科普创作的意义!上午由卢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论文如何转化为科普作品,也让我更系统的了解了科普创作的方法以及科普作品的六性,而之后卢老师的案例分析给我们展示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使得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不再只是理论,也让我更深刻的理解科普创作的方法。下午由何鑫老师带领我们线上参观了自然博物馆,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极致体验,也让我了解到了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正如两位老师所说,科普创作就是不断地去挖掘科学背后的知识道理,深刻理解之后,把它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而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人,这就是科普的意义。期待着我们的下一次科普之旅。(6组:李珍霞,上海健康医学院)

    今天的活动中我收获颇丰。上午的讲座加深了我对科普创作的理解:科普不仅仅是对个人学识的表达展示,更应该成为对公众传达科学思想和精神的工具,应以读者为“上帝”进行写作。下午实地参观了自博馆,在各类模型标本的围绕下从地球在星系中的诞生走过了物种的更迭演变,在有限的场馆里感受到人类在无尽的时空中的渺小,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减少对其他物种生境的破坏。老师的讲解也补充了许多我过去不知道的知识,是一次丰富而愉快的体验。(4组:阮茹诗,复旦大学)

    在下午的课程中,作为初中母校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隔壁的大学生,之前已经去过这里三次,而这次作为摄像在现场聆听何老师的讲解,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收获。他为我们详细解释了信息板上动物中文名与学名之分、标本与模型之分,甚至是模型的不同年代制作方法之分、化石骨架的拼接方法……在听完这次课程后,我丰富了自己对自然知识的储备,也让我对自然博物馆本身以及其蕴含的大量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时间原因,何老师并没有把各个场馆都详细讲一遍,但我们在今后可以自主前往,用自己的眼睛更加细致地观察、探索与领悟。(5组:唐艺馨,上海健康医学院)

    科普创作培训的第二次课程也让我们收获颇丰,上午在卢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当中,我们了解到科普作品价值,需要保证作品的新颖和前沿,需要传达科学的思想和魅力,也同样需要具备生命的活力。卢老师向我们论证了陈述信息时取舍的必要性,有方法地建立起学术的证据框架,做到条理清晰,简明易懂,同时兼备趣味性和艺术性。下午何老师在线下的展馆中边走边讲解,也好像身临其境,对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令人感动的是两位老师在讲解时同样践行了轻快易懂的追求,在聊起理论时,也举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实例,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普中知识的魅力,令我倍受启发。(4组:缪辰庭,苏州大学)

    十分荣幸两场生动有趣的课程让我的周六生活充实起来。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跟随卢老师的视角认识到,科普作品对于社会发展和普通老百姓认知的重要性。在医学方面,科普作品的存在更多是帮助普通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提前预防和正确认识疾病。下午是何老师带来的生动有趣的讲解,追随何老师的视角真切地走进自然博物馆。印象深刻的是,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无限广阔的大自然中,人类是十分渺小的存在。也希望日后可以跟随着老师们一起学习,提高自己的科普创作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6组:王菁瑜,苏州大学)

    第二次科普创作培训的课程也让我们更加理解科普的内涵与掌握科普创作技巧,上午卢教授讲解了如何让公众理解科技,论文如何转化为科普作品,首先由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入,从现实问题入手讲解科普的重要性。下午何老师带领我们走入了自然博物馆,在何老师的讲解下,一切都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了起来,通过何老师,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生物知识,并了解了两栖动物的濒危问题,更让我们提高了保护环境的意识。(3组:孟子默,上海健康医学院)

    上午卢教授的讲座,初听之时觉得平淡无奇,越听却越觉得老师讲课的技巧让人叹服。从开始说让同学们在他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大家讨论,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际讲座中,尤其是举出几个图片让同学们猜测是什么物种时,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热情,而竞猜活动到最后给出答案也让大家印象深刻,对我而言,野生胡萝卜和改良后我们吃的胡萝卜照片的对比,令我特别难忘,我想这个胡萝卜可能让我记上一辈子。当然最大的收获,是卢老师对转基因这个技术的通俗解释,更是解答了我这些年的疑惑,因为当年也是对转基因一知半解,不明所以,所以不知网上当年热闹的争吵到底如何判断。(1组:耿凤鸣,上海水森景观有限公司)

文:陈嘉怡、董舒
图:陈嘉怡、董舒、黄引娣
(本次活动由第2小组承办)

 

上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江世亮... 下一篇: 传播火种当为先,洗净铅华始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