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长三角科普创作论坛成功举办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2024年11月12日 18:30
天地初藏,冬韵如约。2024年11月8日至10日,为进一步助力科技工作者元科普创作、赋能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发展,由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简称“联盟”)、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长三角科普创作论坛”(简称“论坛”)在安徽省黟县举办,来自上海市、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湖北和安徽省等七省(市)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论坛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黄山市科学技术协会、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和安徽斛生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黄山市黟县科学技术协会和安徽省徽苑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汤书昆主持论坛开幕式,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褚建勋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
汤书昆教授和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浙江省科学传播中心副研究员季良纲分别主持主题报告会和专题报告会暨闭幕式,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徐国盛研究员作点评发言。
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4个,四位专家教授的报告为现场听众带来一场场元科普盛宴,层层递进地为大家做了元科普示范。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冯伟民从《进化史诗 16 讲》的创作谈起,认为科普创作需要积累和与时俱进,强调进化题材的作品要用进化思维开展创作,将科学家精神注入文中,通过专业和文学的融合将作者的思考融入其中。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贾鹤鹏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促进更有效力的元科普体系”,他倡导从意识、政策、体系和传播能力建设方诸面综合开展工作,避免现有的报功式的最新成果播报的流弊,构建更有效力的元科普体系,真正把“两翼论”落到实处。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家睿教授从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高度阐述科普的重要性,他从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推广科技前沿新技术新知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四个方面详述了如何打造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科普力。
徐国盛研究员以“聚变能源·点亮未来”为题,详细介绍了核聚变的科学原理、国际国内磁约束聚变的研究历程及最新进展,并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对核聚变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且极具前瞻性的展望,引得众人充满无限憧憬。用具体的实例生动演示了科学家参与元科普创作的典范样态。
专题报告
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6位科技工作者分别从人工智能、海洋、健康、农业科普创作以及科技资源科普化领域切入做了专题报告,阐释了各自的元科普创作实践心得体会。
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量子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大讯飞高校大模型产品总监贺胜首先点燃与会人员的热情和期待。他从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颁发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凸显了人工智能(AI)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对传统科研范式的颠覆性影响。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委员、南京美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文君用“知识的深海到科普的浅滩”的对比概念阐述汪品先院士《深海浅说》对元科普创作的启示,体现了元科普创作者的责任感及其希望促进跨学科交流的愿望。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黄秀蓉副教授从文明演进的角度说明人类活动在带来海洋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的破坏,讲述元科普在海洋保护中的作用。
安徽省科普作协学术秘书、肥东科技传播专家任声权为大家梳理了合肥区域优质的科技资源,手握这些科技资源并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如何实现科技资源的科普化,发挥合肥科普高地平台的作用,助力科技工作者进行元科普创作,从政策和实操层面提出了实施意见。
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科长王华东主任医师解读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66 条>解读》 的创作与传播,探讨了如何采用融媒体医学科普创作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地传播健康素养知识,以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场景的广大居民阅读需求。
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兼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张效忠副研究员针对安徽特色水稻的现状,黑米品种、有色叶稻、香米品种进入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的疼点,从种质资源研究创新角度阐述了开发特色水稻的重要性。指出应激励更多的人才从事特色水稻资源的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整合特色水稻新质生产力资源,拓宽“稻可道、非常稻”思路,充分发挥特色水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圆桌对话
联盟秘书长对话环节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前任秘书长、资深媒体人江世亮主持。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卞毓麟先生从元科普概念提出的初衷心愿、心路历程、传播史和接受史谈起,系统阐述了“什么是元科普、如何做元科普、如何发展元科普”。
联盟四位秘书长浙江季良刚、江苏张洁、上海董长军、安徽杨多文分别从本地元科普创作现状和切身体悟出发,多角度、立体化地对元科普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理性梳理,展望了如何在实操层面推进元科普创作,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希冀元科普概念能够“破圈”“拓面”,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通过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促使元科普概念逐步成长成熟起来,成为本土原创的具有深刻影响力和传播力、为业内外广泛接受的科普概念。
颁奖和授牌仪式
论坛还举行了颁奖仪式和授牌仪式。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家睿、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冯伟民、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刘晨为论坛征文获选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联盟四位秘书长为“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摄影采风基地”“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研学采风基地”授牌。
(任声权 撰文/席正 张素贞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