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综合讯息
上海市政协委员、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等对话《联合时报》记者——科普强则科创强
[2016-08-08 11:20:32]

 

 2016-8-5    来源:联合时报     记者:刘子烨 

科普强则科创强 

上海市政协委员、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等对话《联合时报》记者

导语

    近日,上海市政协委员、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及其他几位市政协委员就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科创中心建设增添动力等话题对话《联合时报》记者。2016年8月5日《联合时报》全文刊登了了对话内容。

对话缘起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科技事业的“一体两翼”。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科技创新是核心,科学普及是基础。科普强则科创强,随着社会发展,后者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通过改变传播方式、传播选题、运作模式,提高科普工作实效,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科创中心建设增添动力。本报特邀市政协委员袁雯、张培志、江世亮,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沈桂龙就此建言。


 

 

袁 雯                   张培志    江世亮                    沈桂龙 

    ■  对话人:

    袁 雯 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教委副主任

    张培志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材料研究所3D打印中心主任

    江世亮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沈桂龙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刘子烨

    如果能对“伪科学谣言”及时给予澄清和驳斥,通过权威人士给予很好的解答,这不仅可以避免谣言传播,还能向大众及时普及科学知识

  主持人:近年来,各种所谓的致癌谣言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频频转发,乃至辟谣频道点击率不断提高。您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我们应如何通过补齐公众科普短板、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阻止这类“伪科学谣言”肆意生长?

  袁雯:我有一位朋友,曾接到一则友人转发过来的微信,名曰《可怕的心脏支架——让我们重新认识缺德手术》。文章披着科普外衣,用专家口吻告诫人们:装了支架,一旦有堵塞,死亡是很快的,希望大家不要不明不白送了性命。我这位朋友恰恰是本市某三甲医院的心脏内科专家,对方无奈地说,这种不负责任的所谓科普文章,真要是去相信的话将会害死多少人。他举例说,一名突发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的患者,如果采取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应该有很好的治愈预期;但若真要听信微信上这种说法而拒绝手术,死亡风险即刻骤然上升。
  信息化时代知识大爆炸,博客、微博、微信又为人们提供了十分便捷的获取手段,于是各种养生保健、食品安全、生活常识之类的科普帖子充斥其间。这类信息,有些内容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更有一些是彻底颠覆了人们过往的知识积累。对此,很多人以为这就是科学进步取得的最新成果,甚至会不假思索、不去甄别地全盘接受并参照实践,这也就难怪早几年会出现一个所谓的“最贵名医”张悟本,一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竟然能把许多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但是一些生活严谨的人就会较真,针对其中所谓科普的说辞,去查询相关权威资料或请教专家,这样就不难发现,许多说法其实并无科学根据。利用貌似科学的说教,兜售并不靠谱的“科普知识”,这类现象需要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一是时下社会科普工作严重滞后,公众科学知识的匮乏以及权威科普宣传的缺位;二是一些名人和少数官方微博不问三七二十一地转发,成为假科普泛滥的重要推手之一;三是部分假科普始作俑者为迎合某些受众或突出自己的论点,故意背离医学科学的严肃性,过分夸大或曲解某些现象;四是迄今为止对信息化时代包括医学科普在内的科普工作究竟怎样开展缺少研究、有关部门究竟应该怎样管理缺少办法。
  有关部门应从速研究、制定信息化时代医学科普的管理办法,并据此加大对相关工作的督查力度,对具有明显误导大众、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所谓科普文章或信息,应建立追根溯源的制度;对产生严重社会后果的文章或信息应追究发布者的法律责任。
  有关部门应对网络医学科普工作实施分级管理。在行业协会内成立分级专业委员会,邀请医学、保健等卫生系统的专业人士担任委员,根据涉及医学知识的专业程度进行分级,例如:保健级、一般级、专业级;尤其对专业级的网络宣传或科普文章要严格监管。
  有关部门应建立适当机制,鼓励医学科学工作者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传递科学知识的正能量;对已经产生影响、明显是误导人们的所谓科普文章或信息,一经发现就要组织专家开展针对性的宣传,从而切实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而稳定社会民心。
  有关部门应重视信息化时代科普工作基本规律的研究,根据互联网新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博客、微博、微信等长处,不断创新医学科普等在内的科普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做好医学科普等方面的工作,既可以培育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又可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沈桂龙:一是要在各领域形成各类易查易找的权威科学论断。当前,由于学科分类更加细化,专业知识更加细密,不同门类很难对其他学科知识全面了解。因此,要在各领域形成各类易查或易找的权威科学论坛,特别是涉及日常生活并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要能够形成各类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知名大家,并为人们所熟知,且能够通过搜索引擎很容易查找这些权威人士的科学解释或论断。
  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公众的科学素养。如果公众的科学素养能够整体得到提高,对于常见的问题,不会因为知识缺乏而偏听偏信,那么,“伪科学谣言”就难有传播土壤。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公众的科学素养,通过讲座、座谈、随笔等方式,利用面对面交流、微信传播、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提供专业领域的日常知识普及,以及为公众识别某些知识或科学的正确性,进行查证或学习相关知识的辅导,这样就能避免以讹传讹。
    “伪科学谣言”具有易发性和轰动性等特征,很难彻底根除。如果能对“伪科学谣言”及时给予澄清和驳斥,通过权威人士给予很好的解答,这不仅可以避免谣言传播,还能向大众及时普及科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媒体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媒体利用方面,上海的“互联网+科普”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主持人:针对广大网民获取科普信息的新变化新要求,未来我国将在科普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为公众提供定向、精准的科普信息服务。您认为上海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哪些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张培志: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从固定网络到移动网络,各类新媒体、自媒体层出不穷,它们有力地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与认知模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这样一种新态势,为进一步做好科普,提升科学技术的传播力和渗透力,从而更有利地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契机。
  在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科学传播上,国外已有不少成功实践,如美国的空间协会网站、英国科学学习中心官方网站、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网站等,上面的很多教学课件和资料都是免费面向全世界的,这对促进科普教育、引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而言,上海在这方面的总体现状并不乐观,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0.66%的人认为相比其他类新闻,科技新闻报道量明显处于弱势;39.29%的人认为新媒体平台发布的科学信息不够全面;12.64%的人认为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更新不及时。
  目前,以科学普及、科学传播为己任的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等在自己的官网上虽然有这方面内容,但传播的科普信息仍比较孤立,也缺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的系统规划和设计。
  我觉得,可以由上海市科委、教委、文广局联合牵头,上海市科协、博协、中科院上海分院、上科院等承办,联合慕课网站、果壳网站等,成立一个能够传播、普及国内外最新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界面生动友好的官方网站平台。
  该网站平台可以联合中国知网等网站,并与电视台、广播台的科教节目实现互补,让科教视频、音频在网站上可以随时收看收听下载。还可加入上海各大博物馆、科技馆的活动信息、课件,使用户能在平台上快速搜索到上海各大博物馆的信息,下载学习相关的课件资料。还可拓展到从幼儿到高校各阶段科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课件、精品教学视频等。
  该网站平台可以加入中科院、上科院各研究所对外公开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讲座视频可供随时下载,以此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并打破科学院的围墙,让更多热爱科学的人能够向专家学习。此外,该平台可与慕课网站合作,让公众能够在此下载名家、专家教学课件、与名家、专家进行互动课程教学,形成类似慕课的学习。
  该网站平台还可以和高科技企业合作,定期发布活动信息,组织公众走进高科技企业,了解企业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
  沈桂龙:在新媒体利用方面,上海的“互联网+科普”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首先,要将现有的各类科普工具互联网化。要形成与之配套的互联网普及方式,让读物和场馆都能与互联网集合起来。其次,要能够形成专业的科技普及互联网网站。该网站除了提供普及的各类科学知识外,要能够集成科普论坛,在提供权威和专业的科普声音外,让各类专业知识都能够在该网站发声,从而形成集聚知识的场所,成为搜索的权威来源。
  此外,要能够利用新媒体的最新形式进行科普。新媒体中要注意主流工具的运用,比如在从微博到微信转变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微信传播的作用。一方面,要有科学普及的微信公众号,并通过网络红人、网络大咖推送该公众号;另一方面,要能发挥权威人士的作用,通过他们形成各类群,从而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

  科普不仅是知识传播,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兴趣。在某种程度上,科普是一种知识供给,受众只有愿意且能够消费这种供给,科普才能获得成功

  主持人:现在,上海的科普工作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如何挖掘这项工作的广度深度,对其他类型人群进行相应科普支持,从而扩大科普的覆盖面?
  沈桂龙:学生作为在校集中学习的特定群体,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得到科普教育,不仅有其必要性,也有其重要性,且能够放大教育效果。但科普不能仅仅针对学生,由于知识的日新月异,且有时“隔行如隔山”,因此,科普也应该针对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并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普及通用性、专业性和及时性的各类科学知识。一方面,在行业内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另一方面,进行跨行业知识普及和交流。另外,要注意学龄前儿童的科学感知,提供直接而朴素的科学认知,这需要提高幼儿园老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
  此外,科普不仅是知识传播,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兴趣。在某种程度上,科普是一种知识供给,受众只有愿意且能够消费这种供给,科普才能获得成功。因此,科普不仅是知识传播,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兴趣。兴趣是学好、用好知识的前提和动力。只有通过科普,提高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类人群的科学兴趣,才能够真正实现科学知识的普及,特别是提高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基础上,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内生需求,及时消化需求,并主动寻求科学供给。
  江世亮:除了学生之外,目前上海参与科普工作的群体正在日益扩大。
  当今,民间正涌动着以科普为主题、主业的创新创业潮,这股浪潮之大、发展之迅速可能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我前不久参加宝山区科协组织的一次社会力量参与的科普座谈会,得知那里民间科普工作室、社团活动频繁且活跃,其中既有以退休专业影视剧作家、科普作家为主创建的各类工作室,也有以青年白领出来创业组建的各种多媒体科普内容提供机构。
  在我认识的一些年轻朋友中,有几位之前都有不错的稳定工作,前些年已有至少三位下海创建自己的科普工作室,而且都挺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相比前些年“科普说说重要,但干起来次要”,甚至只是科技大系统中的某种点缀的状况,这几年科普工作者终于可以舒心一点了,甚至有时会感觉科普正在变成香饽饽。这种变化绝非虚无缥缈,而是真实可触的。
  出现这样一种大众参与科普的大好局面,除了领导重视和科技进步外,还在于整个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技进步不仅有赖于大科学装置和创新人才,还在于一代代优秀青年愿意投身科学事业,这些都与全社会科普水准的高低深浅大有关系。这种意识的普遍化和强化,正是科学普及在中国渐成气候、开始趋热的社会基础。
  社会化大科普的必然出现,意味着每位公民、每家企业、每个社会团体都有可能成为科普主体,大量出自民间的科普实践会生成和冲击很多既有的规定。因此,各级政府、包括各级科协组织要以更开放的心态乐观其成,积极促成社会化大科普格局的形成,在加强引导的同时更要做好服务工作,没有这种心态,肯定不会适应科普社会化形势发展。

  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科普事业发展、尊重科普工作价值的氛围。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氛围,科普社会化的格局很难形成

  主持人:科普工作要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社会化的工作机制,已成为推动科普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形式。上海应如何动员各个社会团体(如科协)、科技企业、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科普建设,使科普更加社会化?
  江世亮:目前,整个社会对科学普及工作的必要性、意义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这表现在,所有与科技创新有关的会议上领导的讲话、会议的文件和发布的政策都会提到科普,而且是以相当篇幅,甚至浓墨重彩,之前召开的全国“科技三会”提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要使目前科普向好势头保持并得以强化,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里讲的社会力量包括了各类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其中最具体系的是各级科协组织。目前中国科协系统,是可以从各省、地、县伸展到高校、街镇、企业、科技园区的庞大的组织体系,科普一直是科协组织承担的最核心的任务。此外从本市来看,如上海数学会、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市科技传播学会、市科普作家协会等近200家市级学会、协会及其联系百万上海科技工作者,也都负有科学普及的使命和任务,也是上海科普工作的力量和基础所在。
  上海在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做好科普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海科普“十三五”规划在动员社会力量、做好大科普方面,也都有了明确安排。不过,政府的科普规划尽管已考虑得很周到,但可能还赶不上社会需求。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科普社会化的大势呢?
  建议市、区两级科委和科协组织领导能经常沉入基层,到各类社会团体,到社区、中小企业、医院、学校了解萌芽中的新鲜事、新变化;听取一线科普工作者的心声诉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譬如我所在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拥有较强的科普创造和写作资源,下属会员也很想为前一阶段就倡导的“科普项目科普化”工作出点力,但找不到对接单位。
  各级科协组织要离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近点再近点。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的密切联系本是科协组织的天然属性,但这种紧密联系近些年来有所削弱。科普社会化不仅要求各级科协组织能实时把握社会科普的跳动脉络,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还要求各级科协组织能抢先半步,从大势判断出发,做出适合的引导和政策上的配套准备。
  各级政府部门对各级科协组织,对参与到社会化大科普中的各类民间组织、社会社团给予应有的重视。现在一提到重视,往往就意味着经费投入。这个确实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科普事业发展、尊重科普工作价值的氛围。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氛围,科普社会化的格局很难形成。
  沈桂龙:在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科普工作方面,上海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其一,要有科普社会化的顶层设计。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对科普社会化进行顶层设计,除了必要的且很难社会化的公共科普项目外,其他都应该让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从而提高科普的广泛性、及时性和针对性。
  其二,要建立政府科普项目招标和购买的工作机制。要在五年规划或者年度工作计划中进一步突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要建立科普工作的相应预算。政府可以将科普项目以招标的形式,委托给社会力量;或者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要通过政府有限科普预算,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科普,政府预算可以作为引导性科普资金。
  其三,要将民间科普的收益性和公益性结合起来。不是所有科普产品都是公益产品,科普产品可以有收益性。譬如很好的科普读物,应该也是很好的收益产品。同样,民间建立的科普场馆也可以收费。但也应该鼓励民间资本提供公益性科普产品,或者参与政府公益性科普产品的建设,允许他们通过公益性产品带动收益性产品。

  科普必须接地气,主动“满足”人们的需要乃至“苛求”,这样才能避免科普中出现的曲高和寡

  主持人:《<三体>中的物理学》获得科普大奖,这种新型写作模式,发掘并延伸了科幻小说的科普价值,将科学性与趣味性高度融合,使广大读者更能接受。近年来“三体”系列丛书走红的现象,对我们增强科普的吸引力、提高科普的趣味性有哪些启示?
  沈桂龙:第一,科普应该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生产不能脱离消费而存在,科普也不例外,最终要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普不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生硬地喂给大众科普食粮,这会导致科普脱离群众。科普必须接地气,主动“满足”人们的需要乃至“苛求”,这样才能避免科普中出现的曲高和寡。
  第二,科普必须增强趣味性、耐读性或可看性。科普不能总是以“高大上”的姿态出现,而是应该为大众喜闻乐见,增强趣味性,能够使大众产生偏爱。科普产品必须具有耐读性或可看性等特征,能够让受众不觉得累,为大众所喜爱,能做到润物无声。因此,科普必须提供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科普产品,能够让受众投入较少,而得到较多,这样才能为大众所喜爱。
  第三,科普应该紧跟潮流。科普可以而且应该“应景”,能够紧跟潮流,这样才能抓住“主流民意”,从而提供大家普遍关注的东西,增强科普的趣味性,形成针对需求的科普供给。这就要求科普既要有常规,也要有例外;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
  第四,科普可以成为“组合产品”或者“衍生产品”。科普应该和其他科学、文化等产品形成“组合产品”,借助于其他供不应求的产品,在“搭便车”中得到溢出效应。科普产品可以成为其他“热需品”的“衍生产品”,从而放大“热卖品”的需求效应。
 

(责任编辑:顾晓红)

上一篇: 《上海——长崎友谊摄影展》展出暨... 下一篇: 我会为“十一五”科技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