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综合讯息
上海参会者在中国科协纪念叶永烈座谈会上的发言(二)
[2020-06-13 00:00:00]

 

上海参会者在中国科协纪念叶永烈座谈会上的发言(二)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今天的中国科技创新 更需要科幻精神和创新人才   

—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江世亮 —

    今天我们纪念叶永烈,可能更紧迫和有必要的是学习和传扬叶先生作品中展现出的那种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和勇立潮头的探索实践精神。
    叶先生走上科普创作之路是1958年大炼钢时期他被分到湖南邵阳县化验室工作三个月期间为化验员培训班讲授矿石化验知识,编写讲义,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普作品,这以后他为北京科学小报写科学小品,一年里发表了50多篇编成化学小品集《碳的一家》在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出版促成了他和《十万个为什么》长达几十年的渊源。由此也可以看出满足生产实践需要,满足社会大众对新知识的渴求是叶先生开启科普写作之路的最直接的动因和动力。这种回应社会发展和民生关切的民生科普和应急科普的任务和需求其实在今天更加紧迫,需要有更多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以叶永烈为榜样来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
    还有就是叶先生在创作上与时俱进,跟新的时代同频共振所彰显的这种社会责任感。南方科技大学吴岩教授提出叶先生很早在他的作品里就引进意识流写法等新的写法、新的题材,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创作。七八十年代叶老师就力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并提出中国科幻可能会比主流文学更早走向世界。吴岩教授认为今天中国的科幻作品在国际上频频亮相得奖,这个成就或许可以追溯到叶先生的远见卓识和他的身体力行。
    1961年,21岁的叶永烈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他以一个年轻人的想象力,作出了对50年后的世界的大胆预言:智能手机、信息技术、器官移植、转基因食品、网络在线课程……这些在今天基本都已成为现实。今天中国的科技创新、社会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张扬这种建立在敢于想象和严谨逻辑基础上的敢为人先的科学幻想精神和创新人才,更加需要21世纪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

    与时俱进 推动科普学术化、学科化   

—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王韬 —

    参加本次座谈会有两个主题,一是追思和缅怀,二是展望与实干。结合自身的科普实践,谈三点感想。
首先,科普要与时俱进,与科学发展相适应。以本次疫情为例,应急科普,互联网科普,复工复产相关科普是目前的创作与研究重点。
    其次是科普学术化,研究如何实现科普转化率。以健康科普为例,把评价方式从活动参与人数,图书销售量,网络点击量转变为人群健康指标的变化,让健康科普真正转化为大众健康 这是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第三是推动科普学科化。现在,我们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设了“医学传播学选修课”,还联合多个大学成立“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让医学科普得到更好的理论指导,也对青年人才培养进行机制体制探索。

    今天的中国科技创新 更需要科幻精神和创新人才   

— 科幻作家 江波 —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江波,科幻作家。
    今天参加叶永烈老师创作思想的座谈会,感到非常荣幸。我想从个人的感受方面,谈一谈对叶老师科普科幻作品的认识。
    我想从我小时候开始讲。我小时候有个坏毛病,就是读书不看作者。很多故事看完就看完了,从来不知道作者是谁。这种读书方式下,我基本不太知道作者,然而叶永烈老师的名字一直是如雷贯耳,是我从小就知道的几个作家之一。这是个人的经历,这个经历说明的是叶老师的广泛影响力。他的科幻小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给一代人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记。我们这一代的科幻作者,没有读过《小灵通漫游未来》,可以说是没有。这本书给无数的人打开了科幻的大门,更是引领许多人进入到科幻写作的领域。
     如果再加上对《十万个为什么》这部科普书的贡献,叶老师在科普科幻领域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是一座丰碑。
    这样在科普科幻两个领域都做出杰出成就的作者是非常罕见的,作为一个科幻作者,我想多谈谈叶老师的科幻。我非常同意韩松老师和大刘在前面提到的概念,叶老师的科幻小说,多数可以被归类为科普型科幻,这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幻类型,而且广受少年儿童读者的欢迎。但是在现在的科幻作者中,这种类型的作品是非常少的。我们怀念叶老师,我想应该把这种科普型科幻的类型继承发扬光大,让它在少儿科幻领域中大放光彩。
    另外再说一点个人感想。我个人和叶老师的直接接触并不多,曾经有一次,在科幻世界姚海军老师的带领下去拜访叶老师,算起来,我算是晚辈的晚辈,但是叶老师非常和蔼客气,愉快地接受我的赠书,还回赠给我一本,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给我们展示了许多书,以及其他许多收藏。尤其是他的收藏,交给姚老师和我带回去的书信就有满满的一箱。从我们的参观就能看出来,叶老师非常勤勉,就像刚才褚院士所说的,按照他的创作成就,一年平均要写近六十万字,坚持六十年。比较一下,我写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里的数量连叶老师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都不到,非常惭愧。叶老师是写作者的楷模。
    那一次拜访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是叶老师的谦逊,二是他著作等身的成就。我想作为后辈,一来,深切地缅怀叶老师,二来以他为榜样,努力写作,学习他勤奋的精神,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争取写出更好的科普科幻作品,丰富我们的文化市场。这应该是我们对叶老师最好的纪念。

    科学幻想呼唤出 未来真正的“小灵通”   

— 《收获》编辑 吴越 —

    各位科学家,各位科协的领导,各位作家们:
    我是上海作协会员吴越,是《收获》文学杂志社的一名编辑。这个会议之所以请我来参加,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在2018年11月,承担了上海作协办公室交给我的一项任务,去采访过叶永烈老师。那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系统和统战系统联合推出的上海文化四十年四十人的一组人物特写。因为我曾经担任过文汇报的特稿记者,因此作协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天气晴好、空气清新的下午,叶永烈老师的状态非常好。那是一次愉快的交流,我们持续交谈了接近三个小时。并在叶永烈老师和太太杨老师的引导下,参观了他的文件柜书房和游泳池书房。之后我写了一篇《叶永烈:燃点一九七八》,在采访结束后,还和叶老师偶有交流。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的5月15日,这篇人物特写和采访中我拍摄的叶老师手捧《小灵通漫游未来》初版书的照片,会在网络空间广为流传,似乎冥冥中注定我有幸与叶老师结下一份文缘。
    叶永烈老师待人接物真诚、坦率、务实的风格,与他的写作道路和写作追求是一脉相承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单行线,但他的人生却奇异般地拥有多重空间、多种成就,但无论写作题材如何不同,都是以科学、求真的精神一线相连。不妨说,这种奇异的高成就的人生,已经可以比肩中外历史上一些闻名遐迩的大人物。他在采访中告诉我,他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时,学制是仿苏联的,读出来就是副博士,他的专业水平也很好,但与此同时,他暗暗地也在文学上多加留意,曾旁听中文学科的多门课程。我想,从这个时候起,叶永烈先生就已经为他的人生预留了多个出口,他具有的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的格局。后逢中苏关系变化,他的副博士头衔没有了,分配到上海的工业局门,也是高高兴兴的,因为他喜欢上海,哪怕白手起家。我后来想,叶老师一生多次转换跑道,都获得佳绩,那可能是因为他把同等情况下别人花在抱怨上的时间用来重新开始了。从那时起,已经是《十万个为什么》主要撰稿人的他,就已经在着手写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一个在困境中的人,只有相信未来,才会预先“漫游未来”,也才能把更多的人带入真正的未来。 1978年“小灵通”在春风中面世,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惠及亿万心灵。现在即使我们不谈它在科学普及方面的功德,仅从文学价值上评价它,我也认为这是了不起的文学著作。它的瑰丽、它的自信,它的清新,它的自然流淌的真善美,上接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的文脉,是对苦难与封闭之时代强有力的冲破,也是对历经沧桑的人们一次心灵的洗礼,它带来温暖的、真切的、积极的希望,而不是空想的浪漫和虚妄。
    记得2019年8月,叶老师在微信交流中向我透露他“在病中”,仅仅几个字,但我知道,达观如他,能啃硬骨头如他,向外宣告“在病中”,已经有某种伤感在,但他9月仍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谈《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受欢迎,这篇文章通篇没有写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只有一句话“1960年,我有幸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主要作者之一,从此与《十万个为什么》结下不解之缘,参与从第一版至2013年第六版所有版本的写作”,他历数各版的演进过程,最后指出它受欢迎的原因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十万个为什么》不断修订再版,内容吐故纳新,使这套丛书成为常青树”,它凝结着少年儿童出版社几代编辑的心血,凝聚着上千位科学家和科普作者的精心创作。他相信这套丛书还会出第七版、第八版,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科学启蒙读物。我觉得,这篇文章某种程度上是叶永烈老师在科学启蒙中国这条道路上的寄言和遗愿。
    我也是一位母亲,儿童图书出版市场上谈到科普类,似乎最出名的是德国出版的DK版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当然很先进、很成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同样的科学道理,用国人亲近熟悉的场景譬喻,以及直接用汉语来表述,也许《十万个为什么》并不输。叶永烈老师在生命的最后仍然在呼喊着国字号科普读物,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们,为了用科学幻想呼唤出未来真正的“小灵通”,而不是在若干年后我们说,“小灵通”在1961年就已经来过了。
    最后,如果还有一点时间,我想请大家听一听今天早晨我从三个小时采访录音中截出来的叶永烈先生谈到关于小灵通漫游未来,我只截取了一分多钟,但足以代表他的心志和他的伟大。谢谢!

    叶永烈采访录音原声: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1961年写的,当时我21岁,‌‌在我‌‌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写的。‌‌可是给少年儿童出版社,被退稿,‌‌当时想不通,我觉得这个写的比《十万个为什么》更好,为什么被退稿呢?‌‌退稿的原因‌‌是因为‌‌它太超前了,‌‌当时一些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书里写的很多场景‌‌不符合时代。到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家都是要奔向四个现代化,‌‌很多的人就问:本世纪末,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以后,中国会是什么样?‌‌正好这本书‌‌在这个时候出来,大家一看就说,就这个样子,小灵通漫游未来里头书写的未来。‌‌所以这本书就是‌‌正好打在锣鼓点上,‌‌就跟《与无声处》和《伤痕》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产生轰动效应一样,‌‌它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

 

上一篇: 全国首个科学传播院士工作站在上海... 下一篇: 解读2017年科学类诺贝尔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