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动态>>专委会动态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成立
[2020-09-01 12:47:00]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成立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钱旭红理事长在本会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成立仪式上对专委会提出要求:

 在服务会员、加强自身活力方面不断进取

    2020年8月21日下午,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承办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成立仪式暨首次交流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钱旭红,荣誉理事长卞毓麟,副理事长王世平、董长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及专委会50余名会员代表出席会议。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匡志强主持会议。
    董长军副理事长首先宣读了协会关于同意调整后的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恢复活动的决定。

    钱旭红:科技采编本质上就是在科技和公众之间建立通道   

    钱旭红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调整重组后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编辑记者专业委员会正式启动,这是协会的一件大事。我们科普作协会员中有近四分之一是在各个出版、媒体和文化单位从事采编工作,这批会员是协会科普创作最主要的可以依靠的力量和资源。无论国际国内如何风云变幻,练好内功,不断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才是最核心的。从这一点来看,科学普及、科技传播都是必须强化的方面,而科普创作又是其中的关键。从这些角度看本专委会的核心工作——科技采编工作本质上就是在科学技术和公众之间建立某种桥梁和通道。事实上协会1978年创建后不久陆续建立的专委会中就有编辑记者专委会,而且开展了很多那个时代条件下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前些年由于人员的变动,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的调整,使得这个专委会的活动处于半停滞状态。今天重新启动的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的章程及其工作思路和安排都可圈可点,相信有了一部好的章程,有了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专委会班子,有了一个扎实推进工作的安排,这样一支正规军必然能在服务会员、提升自身活力进而带动整个协会活力方面有所作为,有所进取。
    江世亮宣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技记者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名单。

    之后,钱旭红理事长、卞毓麟荣誉理事长为专委会成员一一颁发聘书。

王世平

洪星范

余岚

蒋惠永

张树

杨先碧

张建松

许琦敏

 吴永安

匡志强

杨帆

 

 殷晓岚

    王世平:专委会的使命就是为会员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世平在宣读了专委会章程后介绍了专委会工作设想。她指出,恢复后的本届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最主要的使命,就是为了促进本专委会成员和协会内对采编工作有兴趣的会员的学习和交流,为大家提供可参考的实际帮助和解决问题的平台,特别希望能为这些年加盟科技采编行业的年轻会员开拓眼界,提升业务水平。王世平介绍说,专委会计划每年开展4—5次活动,近期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邀请经验丰富的科技编辑记者做专题讲座和分享活动,为年轻人提供指导;结合科技前沿、主题出版等热点问题,邀请专家讲座或者组织主题研讨活动;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如何提升科技科普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和多模式网络营销;配合上海市科普作协开展“上海市科普作协优秀编辑记者”评选活动;推动本专委会的成员每年能策划、推出3—5种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大奖的图书/科技报道、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或者销售超过万册(图书)。

    五位专家就如何策划选题的肺腑之见   

    在接下来的专题交流环节,荣誉理事长卞毓麟、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张建松、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洪星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编辑室主任殷晓岚、文汇报首席记者许琦敏等5位报告人,围绕“厚积薄发——如何策划优秀科技和科普选题”的主题,分别从各自的角度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卞毓麟

报告以《看看这些老编辑》为题,介绍了黄伊、叶至善、郝铭鉴、王仰晨、金涛、张惠芝、王伯祥等老一代编辑的故事勉励大家体会编辑之乐,并详细介绍了《编辑的故事》《我是编辑》“书林守望丛书”等有助于提升编辑素养的图书。

 

 

 

张建松

从科技记者的角度,介绍了自己对如何做好科普传播、如何策划优秀科技和科普选题的思考。
她指出,对于媒体记者,没有什么比到达新闻一线更重要;在此过程中结合新闻做科普十分重要,新闻发生之际,即为科普最好之时。她列举了自己赴南北极报道中国科考队活动等一线经历过的众多案例,说明可以活动促报道、以报道聚合力,科技新闻报道与科普传播可以达到相辅相成之效。

 

 

洪星范

通过回顾与反思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20个瞬间,同大家分享了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辑出版背后的故事。
他直言,机遇千载难逢,但压力也无与伦比,最大的“难题”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最自豪的是组建了一支创新型的青年编辑团队和组成了中国科普史上最为强大的编纂阵容。

 

 

殷晓岚

介绍了参与《竺可桢全集》等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带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以及对于如何提升科普图书品质的探索。她认为编辑每经手一本书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历练,出版优秀科技和科普图书离不开出版者坚持打造精品的决心,也需要编辑做个有心人,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许琦敏

以每年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揭晓、“墨子号”发射等重大科技新闻事件报道为例,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作为大众媒体记者,对于如何快速反应、策划完成即时和深度报道的体会。
她认为对于记者来说,流程策划同样重要,实时性的报道往往需要一个团队来相互配合,科技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尤其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考验的是平时细水长流的积累。
 

 

     专题报告结束后,上海市科普作协科技编辑记者专委会的启动暨首次活动交流活动也画上圆满句号。

    据悉,第四季度内,专委会还将安排一次交流活动。目前,该专委会已经组建了专委会成员群,有关专委会的活动和学习交流信息都会在这个群里发布。
    在此也再次诚邀各位从事科技采编工作及对科技编辑采写业务有兴趣的本会会员加盟本专委会(可以通过扫描以下二维码一键入群),让我们一起把该专委会建成科技编辑记者思想交流、业务学习的驿站。

    文字:殷晓岚
    图片:伍慧玲、董长军

 

上一篇: 海派科幻的探索与创新——上海市科... 下一篇: 协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