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结业典礼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2009-06-19 21:07:02]

6月18日下午,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艺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举办的“2008—2009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结业典礼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来自该校各个学院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8名同学,高兴地领取了由授课科普专家杨秉辉、叶永烈、卞毓麟、陈积芳、姚诗煌等12名亲笔签名的结业证书。

    科普工作者,是科学家、专家们与普通人之间的纽带,他们将深奥的科学原理通俗化,让大众能更容易理解当代的科技发展成果和动向,这是同学们学习后的共同理解。培训班还特意安排了有丰富经验的7名科普编辑记者,分批带领20名学员去有关科研单位、科技场所、民营企业等5家单位进行考察实习,并辅导学员写出实习后的科普作品。14位同学撰写了实习报告和采访札记,其中已有4篇被少年日报、上海中学生报和青少年科技报发表,还有2篇将在文汇报和《自然与科技》杂志上刊登。

    结业典礼上,王艺涵同学以全体学员的名义,宣读了热烈响应上一届科普创作培训班全体学员(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向全市大学生提出“挥洒青春,与科学共舞”之倡议,积极参与科普创作、科技传播,影响带动在校同学,积极投身到科普创作的事业中,自觉成为科普创作和科技传播事业的接班人。


    在三月的最后一天,科普创作培训班课程也在大家依依不舍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但是,同学们明白,这并不是结束,而恰恰是一个开始,一个崭新的开始。科普创作的道路,漫漫而修远,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 成,而是应该用一生的时光来追随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对这些同学将跟踪培养。

    会后,同学们纷纷领取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学生会员申请书。


附一:学员林婕在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07编辑出版学的林婕。
    不知不觉,一年的科普创作培训班的学习就这样接近尾声了。在这段日子中,学到了什么,成长了多少,大家心里应该都能深刻地体会到。资深学者的讲座,课外实习的采访,机会总是一次次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把握与否,取决于我们自己。抓住了采访的机会,我了解到作为记者的辛苦。事前的准备,采访过程中的适时提问,后期的资料整理,这些对于在校园中的我们,有多少机会能够接触到呢?   

    能够拥有这些宝贵的经验,最要感谢的当然是科普创作培训班的老师们。因为你们的资历,你们的人脉以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我们的实习变得丰富充实。这些日子以来,真是辛苦你们了。

    上个星期,当我看到自己的采访文章在报纸上刊登时,心里是喜悦的,这至少说明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有结果就是最好的收获。

    科普创作培训班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拓展知识的平台,更多的是给了我们实践、实习的机会。虽然过程是繁琐艰辛的,但是最后我们得到的是锻炼与经验。采访需要勇气与自信,报道需要客观与思考。在科普班的实习,我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认真工作的快乐。

    所以,我真的很高兴,当初能抓住机会参加了这次科普创作培训班。这一年,在这里学到的是我现在已拥有的。

    虽然,科普创作培训班已结束了,但是,科普创作对我来说,还只是刚刚开始。我愿意申请加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成为一学生会员,今后要积极学习各种知识,多动笔头,在协会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作既有文艺特点又符合科学要求的科普作品。


附二:响应“挥洒青春,与科学共舞——积极参与科普创作、科技传播”倡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普及科学和技术的任务也显得尤为重要。“科普”,就是对“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就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广泛地传播给社会大众,让更多的人获得知识,增长才于,促使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里,科技知识和技能、科学思想和方法是创作的内容,而文学艺术形式是普及这些内容的一种方式。以科学知识为内容,借助文学形式来表现的科普文章是实现科学普及的手段之一。科普创作也必须具有文学创作的特点,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美的作品,同时也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普及。

    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自去年至今在我校举办,我们很荣幸获得了这次学习机会。在短暂的科普创作学习中,我们体会到科技成果要靠科学普及予以传播,没有科学普及就失去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反之,科学普及要靠科技成果予以支撑,否则科学普及就成了无本之木。通过陈积芳的“科技发展趋势与推进科普创作”、谢健康的“科普作品创意、设计、制作展示”、叶永烈的“科学文艺作品的创作”及卞毓麟的“科普作品的基本要求与创作方法”等有关讲解,让我们学到了科普写作的基础知识。

    我们响应上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全体学员向全市大学生提出“挥洒青春,与科学飘舞——积极参与科普创作、科技传播”的倡议:

    一、积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广泛阅读跨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技术主题作为创作题材,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作既有文艺特点又符合科学要求的科普作品。

    二、有志于勤奋练笔。在日常学习中要主动了解大众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有针对性地创作科普作品,传播科学精神,推动大众理解科学。将来在撰写学术论文的同时,努力撰写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科普文章,将专门的科学知识,用大众可以理解的语言文字或图像,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帮助公众理解科学。

    三、我们号召在校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科普创作事业,自觉成为科普创作事业的接班人。

    同学们,科学等待我们去发现,科学等待我们去普及,科学等待我们去实践。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成为当代优秀的大学生而努力!

上海理工大学科普创作培训班全体学员
2009年6月18日


附三:学员心得之一

破 墙 之 人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包装工程一班0620040124
李芳雄

    在三月的最后一天,我们的科普创作培训课程也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划下了完美的句号。但应该明白的是,这并不是结束,而恰恰是一个开始,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们必须清楚,科普创作的道路漫漫而修远,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而是应该用一生的时光来追随的。而现在,在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的带领下,我们正兴勃举步,欲展翅高飞,去谱写我们新的明天。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接触到了十几位科普作家协会的先导。他们在给我们讲授的十一堂课中,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从“何为科普”开始,到“科普创作的方法”,再到“如何做好科普”,先导们细心讲授,耐心讲解,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科普的方方面面。我想,他们要教导我们的,并不是简单的课本上的字句,更多的是向我们展现一个新的世界,想让我们融入这个世界,让我们在这个新的舞台上,尽情挥洒各自的画笔,描绘出一个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

    我们看到了许多,学会了许多,懂得了许多。从叶永烈,到杨秉辉,再到李文祺,再到项先尧,我们从文学到医学,从考察、采写到编导、摄影。我们穿越古今,我们跨越国界。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面,有我们大大的天地。我们感受我们从未感觉过的,了解我们从未了解过的,渐渐地,不知不觉中,则完全把自己融于这个奇幻多变而趣味无穷的世界。

    科学是神奇的,然而科学却一点也不神秘。科学是个人的,却也应该是大家的。科学普及的程度,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准,从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看,显得异常重要。从事科普创作,也许,并没有巨星般的光芒,却有着浩月般的皎洁。人生,何为所求?何处寻求?所求何向?在这众多的问题中,无论答案多么神奇奥妙,如果不能为人知,有与无之间,又有什么界线呢?科普的工作,就是要划破这条界线,将一切独有的神奇奥妙化为众所周知的平淡寻常。就像被墙壁封闭了的火种,我们要将这层墙壁轻轻打破,让光线穿越并向四周扩散,撒向更广阔的空间。

    人的一生,多多少少,总会遇到一些让你愿用一生去追随、去实现的事。而且,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要付出毕生精力,只是偶尔的用心就行。科普就是这种事,并不要求我们天天埋头其中,只是仅仅偶尔的关注和用心的实践就行。也许,我们并不能从中得利多少,然而,从中得到的知识、获得的智慧以及做出的贡奉,却是无价的。


附四:学员心得之二

李芳雄——
    在三月的最后一天,我们的科普创作培训课程也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划下了完美的句号。但,应该明白的是,这并不是结束,而恰恰是一个开始,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们必须清楚,科普创作的道路,漫漫而修远,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而是应该用一生的时光来追随的。而现在,在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的带领下,我们正兴勃举步,欲展翅高飞,去谱写我们新的明天。
    我想,他们想要教导我们的,并不是简单的课本上的字句。更多的,是想向我们展现一个新的世界,想让我们融入这个世界,让我们在这个新的舞台上,尽情挥洒各自的画笔,描绘出一个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
    人生,何为所求?何处寻求?所求何向?在这众多的问题中,无论答案多么神奇奥妙,如果不能为人知,有与无之间,又有什么界线呢?科普的工作,就是要划破这条界线,将一切独有的神奇奥妙化为众所周知的平淡寻常。就像被墙壁封闭了的火种,我们要将这层墙壁轻轻打破,让光线穿越并向四周扩散,撒向更广阔的空间。

孙龑——
    不说这个班的实质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教我们大学生怎么进行科普创作;单是每次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的人格魅力,每次都让人如沐浴春风。
    还有这一班的学生,我们在一起学习、讨论、共同进步,有时,还和老师们进行争论,感觉很不错的。
还有一位老师,是拍科普片的,说句实在话,他的脸和颈部的皮肤要比他身体其他地方的皮肤黑多了,当时真是有些小感动,为科普献身,可真不是说着玩的啊。
    科普,同样,让人们的心灵回归自然,了解生命的奥秘,了解我们的生活,认清我们自己。
    求真,求实,言简意赅,老少皆宜。这是我学了一年对写科普文章的理解。虽然老师们讲的很多,可自己学的真的太少了,期待着以后的进步。

朱蕾——
    第一次上科普培训班的课,听到老师讲那些科普知识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了。那些以前觉得很没意思或者根本不会去在意和关注的内容竟然是这么的有趣,许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的知识、课本以外的大千世界,在老师生动的描述里,让我听得忘记了时间。

纪晓霞——
    科普作品的创作不仅要在平时多积累材料,还要多练习自己语言的掌握能力,多看一些优秀的科普作品,在进行科普创作的时候要合理安排情节,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在课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许多有创意的科技馆的展品,我看了后,非常佩服那些作品创作人的奇思妙想。他们不但把展品设计得如此漂亮美观,而且能够让人们在亲自体验中获得科普知识,同时,有些展品的成本还极其低廉,这都是那些创作家们辛苦的劳动成果。

王瑜——
    我们不奢望听完这些讲座后自己的科普写作能力有很快提高,但是,诸位科普老师却为我们以后写科普作品指明了方向,道出了写科普作品的真谛。
    回顾诸位老师带领我们漫步在偌大的科学之林中的科普之路,感觉自己只是刚刚起步(其实并未起步,只是看到路在前方),因为深知自己要吸收的能量还有很多很多,所以迈出“科普第一步”也许只是自己的一个梦而已,希望这个梦在老师的帮助下不会做得太久。

钟少晨——
    现在我了解了科普知识的传播是如此的重要,同时也了解了科普写作的技巧,而且还能从中体会到乐趣。我相信我能写好科普文章,更希望公众能通过我的文章来了解科普知识,运用这些知识,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

符世文——
    在短暂的科普写作学习中,我体会到科技成果要靠科学普及予以传播,没有科学普及就失去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反之,科学普及要靠科技成果予以支撑,否则科学普及就成了无本之木。
    科普创作,强调的是创作,不是一般的将科学术语翻译成“白话文”,通俗易懂便成,而是把一些鲜为人知的科学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科学研究的新动向,特别是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知识,进行再创作。
    科普作品的深化,关键取决于作者的知识素养和对事物认识的深度。面对大量的知识,运用全新的思维能力,就能进行创造性思索,把深刻的思想融汇到科普知识之中。

肖婧——
    我是一个编辑专业的学生,科普写作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给了我锻炼的机会。编辑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我知道了“编创十功”:“敏”“通”“博”“识”“检”“捕”“掂”“点”“添”“创”。这些对于我以后的工作道路会起到重要的帮助。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看到国家强盛的一面时,应不忘它的另一面。中国的科技还未真正传播到大众,全国的科技还处在初级阶段,导致国家发展的不平衡。科普就是我的工具,我要用它来改造祖国,让它真正的繁荣。

陈天呈——
    感受到科普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科普的春天来临了,我们应当为之自豪,坚定信念、增强信心。

李洁——
    学到了很多科普写作知识,体会到科普写作的魅力,结识到了我从来不曾想过的领域范围和从来没有想过的、不曾触及的知识。从叶永烈,到杨秉辉,再到李文祺、项先尧,我们从文学到医学,从考察、采写到编导、摄影,从古到今,我们学习了很多很多。但是,要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只有努力踏实地好好学习,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一次的科普写作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可以继续学习。

张安淇——
    要求科普作者能够把复杂艰深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无误地介绍出来,而且还要做到趣味盎然,引人入胜,使读者思想上得到启发,艺术上得到享受。当然,我们的科普作品并不是都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但这只能说明还需要我们在科普创作上狠下功夫,而不能成为科普创作无足轻重的理由。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没有进行过科普创作,也不知其难也。
    科普与科研,相辅相成,各有千秋,都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许多时候,科普是在科研的基础上再创造,把科研的新成果推广到群众中去,使科学与社会结合,进一步得到发展。而我们也会将科普知识深入心中,争取有一天可以更好地为科普知识的普及工作做出贡献。

侯婉婷——
    通过这段时间的科普创作培训,我收益匪浅,对科普有了一定的认识。
    进入21世纪,人们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关注科技的社会责任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的科普创作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生命健康等素质的要求,就必须从观念、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多方面进一步创新。
    以下是我希望能今后阅读的科普文章,能从这么多优秀的文章中学习到更多:
    计算机能帮科普作家干什么?——关于智能知识平台的设想——张景中
    繁荣科普创作的几个必须——章道义
    网络时代的科普创作——陈芳烈
    ……

王琤——
    对于我来说,学到的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还要加强学习古今中外科普创作的经验,掌握语言艺术,提高写作技巧。同时,还要阅读一些著名的科普读物,或许有些科普作品已经过时,但是它们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仍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如果我走上科普创作的道路,我会努力学习民族文化,力求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努力向某一方面发展。

杜晓晨——
    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的科普创作培训班,经过了11次课程的培训和学习,原本对科普创作一无所知的我,如今在思想上对科普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在内心对科普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我也意识到进行科普创作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自己身上尚有许多不足之处,距离一个合格的科普创作者还有很大差距。但我相信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一定会一点一滴缩小这个差距。今后,我会多阅读一些科普作品以便从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启示。
    此次科普创作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对科普概念及创作手法等有了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每次讲课老师的自身经历和经验,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更是难能可贵的借鉴,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道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认为科普创作应该注入新鲜的活力,对某些科学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在表现手法上要有新颖的构思和与众不同的手笔。

王玮——
    科普,最初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不知道它的概念,不知道真正的含义,直至有机会参加科普写作班,才让它在我面前剥开一层一层面纱。每一个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讲解生动形象,充满乐趣。其中叶永烈老师来我校进行讲座,吸引了诸多学生前去听课,正是他们的坎坷却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们敬佩。

曾雁萍——
    上了这门课才知道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选对了科目。因为来到这里讲课的都是一些学术领域很有建树的专家,来给我们这群大学生上课,算是普及吧。我想普及也好,深入也好,都要好好对待,老师讲的都很好。每周一节课,每节课都能听到很多新奇的事情。上完科普写作课,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科学。原来,人有很多潜能是没有发掘的,这需要机遇与偶然性,既然现在我找到这一方向,就应该进行下去。希望自己能够坚持这一想法,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王艺涵——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加有意识的去积极提升科普创作的质量,这是不容忽视的。通过科普写作的学习,我们的知识面拓宽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科普写作,我们会以实际行动来发展我国的科普创作事业。

李洁——
    这一次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机会。科普写作班的成立到结束,很多良师给我们上了很有意义的课,从叶永烈,到杨秉辉,再到李文祺,再到项先尧,我们从文学到医学,从考察、采写到编导、摄影。我们从古到今,学会了很多很多,但是要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只有努力踏实的好好学习,掌握好学习知识运用的方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一次的科普创作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可以继续学习。
 

上一篇: 罗马尼亚科学记者协会主席在沪交流... 下一篇: 【科学松鼠会@上海】科学写作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