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科普日上海气象科普活动剪影
[2015-09-21 14:45:54]


2015年全国科普日上海气象科普活动剪影
小小观测员亲手测量气温、放飞探空气球

    9月19日,申城的天气又展现迷人的“魔都蓝”,可有一群孩子头上的天空绽放出更精彩的蓝色。19日上午,30组上海升学的粉丝家庭赴宝山区气象局,参与了颇为精彩的“探秘高空的气象奥秘”气象体验活动,并且放飞了高空探测气球,孩子们着实当了一回“小小气象观测员”。
    主题为以“科技成就梦想,拥抱智慧生活”的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9日正式启动,全国科普日活动——上海气象部门的气象科普活动,同日在宝山区气象局启动,市气象局、市气象学会、宝山区气象局、宝山区科协与新闻晨报上海升学共同举办“气象体验活动——探秘高空的气象奥秘”。
    一大早,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区气象局大院,小小气象迷们都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先在科普展板前预习一下。
    气象科普馆里的多媒体展品吸引了孩子们,脚下地砖上的模拟图为孩子们展现了一年中24节气的更替。大气层有哪些分类?台风是如何形成的?你知道台风眼的风力是多少?云分为哪三族?多少雨量达到暴雨程度……在场馆专业讲解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如饥似渴地探索着这些问题的答案。无论是孩子和家长,都认真地记着笔记。
    在台风模拟馆,孩子们真正体验了一回台风来袭时的场景:窗户晃动、大雨滂沱、狂风呼啸,墙上的画框摇动起来,房屋和地板轻微震动……身历其境的感觉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也让孩子们懂得防灾减灾的方法和必要性。
    懂得了这么多气象知识,当然要做一回气象主持人,“今天上海最高温度26摄氏度,风力4级。”孩子们一个个轮流上台,有板有眼地播报起天气预报。
    在户外气象观测场,孩子们做了一回小小气象观测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看云识天气及读取百叶箱里干湿球温度表,学习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测量,测定空气湿度的原理等。百叶箱前凑满了好奇的小脑袋,而第一次接触到雨量测量的孩子们也显得非常激动,“雨量量杯的刻度为什么和普通量杯不一样?”“什么叫百年一遇暴雨?”,专业的问题一个个抛向气象专家,最终孩子们都得到了专业的回答。
    当观测场上出现一个硕大的氢气球时,孩子们沸腾了!探空气球即将放飞,专家解释,探空气球每天定时放飞,它将飞到距离地面3万米的高空,在上升过程中测量大气中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并向地面实时传输气象信息。
    在探空气球起飞前,孩子们争相上去一睹数字探空仪的“真身”,待氢气球在高空自爆后,它将完成使命坠入到海洋。孩子们纷纷张开双手拥抱着胖胖的氢气球,“手感好沉重啊!”亲自动手摸一摸,完成最后的告别吧。
    本次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受益匪浅。曲阳二中预初年级的邱麟茗全程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她平日对科学、地理学科很感兴趣,尤其对台风体验馆的体验环节感受最深。
    而来自恒德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则在观测完后的第一时间里完成了观测日记。学生们感言:今天参观了宝山区气象局,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体验了台风的威力,认识了各种云的变化,也知道了各种云有不同的天气情况,我们通过测量气温和雨量,学习了很早以前和现在怎样发送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通过这次活动,学习了许多气象知识,体验了天气情况的变化,我们更热爱气象啦!
    据悉,全国科普日期间,上海区县气象局、气象科普基地都提前策划丰富的科普活动并向市民开放。宝山区气象局还深入社区、学校进行连续一周的多场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浦东新区气象局在气象科普馆联合周浦镇科协举办了“现场急救讲座”与急救和心肺复苏现场教演活动。松江区气象局组织志愿者与区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气象科普宣传,专门开展了气象观测模型制作讲解活动,受到了参与者的欢迎。
 

上一篇: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第2版)... 下一篇: 我会名誉理事长杨秉辉的个人画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