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雪豹、牧民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2015-12-11 14:43:45]

    作者:记者 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12-11 第7版 科普)



图为纪录片《雪豹》导演、制片人兼野生动物摄影耿栋

    雪豹,它有“地球上最美丽的高山动物”之称。自1986年至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经连续7次将雪豹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尽管它在中国分布的数量最多,却还是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纪录片中担任主角。
   《雪豹》的拍摄行程四万公里,历时四年,近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它讲述的不仅仅是雪豹,还有所有与之有过交集的人的故事——冲突与保护,逃离与坚守。

   “就是找不到它们”

    雪豹起源于青藏高原,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12个国家的群山之中,其中,60%的雪豹栖息地分布在中国境内。根据现有的科学数据,全球共有4500~7500只雪豹,中国境内的就占到2000~2500只,也就是说,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雪豹分布面积最大、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为了拍摄到这个原本的主角,《雪豹》的拍摄团队可谓是费尽周折。因为,即便在研究它的科学家眼里,它也是出了名的难找。
    之所以将这种大型猫科动物命名为“雪豹”,是由于它终年栖息于海拔2500米至6000 米的雪线附近。雪豹昼伏夜出,喜欢在石头山附近捕食岩羊,再加上与生俱来的保护色,隐蔽性极强,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把雪豹和神秘联系在一起。
    雪豹的影像第一次被科学家捕捉到,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巴基斯坦的兴都库什山。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的乔治·夏勒,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了一只母雪豹带着两只小雪豹,它们甚至允许夏勒跟它们远远地待了一周的时间。那段宁静、美好的经历让夏勒念念不忘。由北大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创立的北大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山水”),也是在夏勒的鼓励下,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了雪豹的研究和保护项目。
    因此,《雪豹》的拍摄团队就把夏勒和吕植作为了科学指导,多次跟随他们拍摄野外考察。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三江源地区,夏勒兴奋地寻找着雪豹的粪便、尿液、抓痕、脚印,但他眼里这些“美好”的事物,并没有给拍摄团队带去安慰。
   “整整两个月,就是找不到它们。”该片野生动物导演、制片人兼摄影的耿栋现在回忆起两次与雪豹擦肩而过的经历,仍然充满遗憾。后来他才意识到,雪豹很可能就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巡视着他们,只是人类的敏感与之相比,差得太远。
    耿栋坦言,目前国内还缺少有丰富野生动物拍摄经验的摄影师,且几乎找不到愿意长期驻扎在野外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师,再加上成本受限,雪豹在这部纪录片中的出镜率并不高。
    最后,拍摄团队采取的策略是,利用“山水”自2009年起布设在三江源地区的228台红外摄像机积累的资料,并新购置30多台红外照相机,安放在“山水”提供的点位,昼夜捕捉雪豹镜头,并且发动、培训当地的村民寻找、拍摄雪豹。这才使得纪录片有了最终所呈现的那些珍贵的画面。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

   “不打不打”

    参与拍摄雪豹的一个牧民名叫索日,他是五个孩子的父亲。索日一家遵从草原生息的自然规律,至今仍过着游牧生活,在不同的季节,辗转于春季、夏季和冬季牧场。在春季、夏季牧场,索日的家就是几顶帐篷和一些最简单不过的生活用品。
    他来说,生活的重心永远都是围着牦牛、羊来转,这不仅是他们一家的食物来源,也是全部的收入来源。
    然而,从2009年到2014年,索日家的200多只羊被雪豹猎食到只剩下几十只,平均每年损失40多只。与索日共同拥有这些牧场的邻居肯亚也同样遭受了一些损失。
   “只能雪豹吃我们的羊,我们不能对它怎么样,这不公平!”肯亚的言辞很激烈。他说,如果再遇到雪豹,可能会开枪打它。
    可当有一次,索日和朋友真的目睹一只带着两只小雪豹的母雪豹在捕食自己的羊时,索日坚决地回答:“不打不打。”
    索日说,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我的孩子失去父母,要怎么活。”在他眼里,雪豹除了不会语言,和人类没有区别,它们和人类一样面临如何让孩子健康、安全成长的问题。
    索日的母亲也赞同索日的做法,“生活,努力一下总是可以的”。正是她支持索日加入了当地保护雪豹的队伍,拍摄雪豹。
    事实上,即便是肯亚,也没有一次真的动手伤害过雪豹。
    距离索日家100多公里的白玉乡,有一位堪称博物学家的堪布扎西桑俄,他喜欢观鸟、画鸟,还组建了年宝玉则生态保护协会,他在“山水”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调查、访问、培养巡护员、拍摄纪录片,也经常为研究团队与当地牧民充当翻译。
    有时,扎西桑俄去找索日拍摄,但汽车只能开到索日家牧场所在的山沟口。于是,他只能等待索日骑着马牵着牦牛来到山沟口,再把摄制组的设备装到牦牛上,才能进入牧场地区寻找雪豹。
   “动物不会说话,很难理解人,但当当地藏民用摄像机对准雪豹,它创造了一个超语言的表达环境。牧民拿摄像机对准雪豹是一个行为,雪豹看到摄像机也会有另外一个行为,这两个行动之间会产生一种呼应。”民族史学家郭净说,“牧民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去拍雪豹是没有感情的,而当地牧民是有感情的。”
    于是,这部纪录片开始形成了它有别于其他自然题材纪录片的最独特的视角。当藏民拿起摄像机的那一刻,他们也进入了纪录片摄影师的镜头之中。

   “他们是谁”“他们做了什么”

    从拍摄雪豹,到拍摄牧民、喇嘛与雪豹,人文历史纪录片出身的总导演周兵所要阐述的核心内容其实是“关系”,而这一定位是与“山水”在当地的研究、保护理念相一致的。事实上,“山水”在2007年成立的初衷,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调查与实践。
    中国约44万平方公里雪豹适宜的栖息地中,只有25%在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大多数雪豹潜在的栖息地并没有被自然保护区所覆盖。
    雪豹项目负责人刘炎林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雪豹生存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分布区域有所不同。在三江源地区,内在原因一方面是当地牧民的报复性猎杀,另一方面是放牧的方式、规模影响雪豹主要食物岩羊的数量;而外在原因,主要是外来偷猎和不断扩张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总体扩大,雪豹的栖息地正在逐渐减小,生存空间的竞争也会导致更多的人兽冲突。
    但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在三江源地区,雪豹的栖息地与寺庙高度重叠,一种推论是历史上雪豹与藏传佛教有着相同的起源、类似的扩散路线,最后占据大体相似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神山系统的存在,宗教信仰在野生动物保护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刘炎林在他的一篇调查手记中曾引用了夏勒在1980年写下的一句话:动物处于野生状态只是因为人类让它们如此生活。无论是狼、雪豹,还是其他一些生物都可以像这些岩羊一样温顺,只要我们允许它们这样生活。
   “一个地方能生存多少野生动物,一方面取决于自然承载力,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的容忍度,人们的态度很重要。”刘炎林说。
    这就要求科学家必须与社区合作,鼓励当地老百姓参与。在夏勒和吕植看来,唯有如此才能将研究真正转化为保护行动。
    其中,“山水”推出的最有代表性的项目,就是“乡村之眼”独立影像计划。由专业摄影师帮助西南山地的乡村社区百姓用自己的视角,记录自己的自然保护观,并为他们提供基于影像的交流平台。它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草根化表达。事实上,索日、扎西桑俄、朱加等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故事,都与“乡村之眼”息息相关。
    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认为,科学家借鉴了人类学研究方法而提出的这种自然保护策略,正是由于回归到当地百姓所熟悉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立场,才显得更深入人心。
    因此,在这部纪录片里,科学家、环保组织不再强调“我们是谁”“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告诉每一位观众“他们是谁”“他们做了什么”。

   “他们的态度就是我们的未来”

    耿栋一度为纪录片采用这样的视角感到担忧,他并不确定观众能否理解拍摄者的意图。但随着《雪豹》在央视纪录片频道的第一轮播出,观众不仅看懂了,而且喜欢这些故事。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耿栋是从2002年开始拍摄中国的野生动物的,2009年成为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传播官。在拍摄《雪豹》之前,他常常往来于高原和城市之间。
   “只要去到野外我就振奋,回到北京就变得消极。”耿栋说,他曾在两种不同的生活面前不停地进行思想斗争。
    但现在不会了。“之前我纠结,是因为那些人那些事没有人知道。现在,人们通过这部纪录片了解了他们,并为他们而感动。”
    珍妮·古道尔有一句名言: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对耿栋而言,通过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四年他才真正理解那些文字所表达的含义。
    乡村之眼公益影像计划主任吕宾说,牧民、僧侣通过影像了解的世界变得不同了,他们从普通人变为了关注自然环境保护的行动者。
   “纪录片中的另一个僧侣周杰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从一个拍摄爱好者变为了一个专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同时还在三江源地区培训了更多的牧民拍摄者,拍摄本身已经变为一个参与者的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行为。”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的老百姓越来越认识到,在一个全球生态相对较好的地方同时也是文化最为多样化的地方。因此,对雪豹的保护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种保护行为,这是一个乡村社区发展的综合议题,既涉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又有文化的变迁和传承。换句话说,只有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雪豹才有可能得以长久繁衍。因此,有的牧民开始将对准雪豹的镜头转向垃圾、公路的修建……
    耿栋说:“他们如何看待自然与文化的态度以及他们为保护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广大生活在三江源中下游地区的我们的未来。”
    那么,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上一篇: 我在春天等你 | 花季的”看花“... 下一篇: 科普散文:写给臭氧层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