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科普“弦乐四重奏”
[2016-12-25 22:31:14]

 

【科普作品·来稿选登】

科普“弦乐四重奏”

 钱平雷

    我是一个业余的科普作家,我知道当下搞科普的比搞高雅音乐的日子还要难过,因为人们在被“科普”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花费一定脑筋去理解深奥的科技知识的,要大家像听轻音乐那样,在没有压力的心态下,懂得了高深的科技知识,谈何容易。尽管那些从事科普的人士想了许多办法,通过“寓教于乐”的途径,让受众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乃至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但前沿的科学理论和复杂的工程技术,要用粗浅的语言来诠释和表达,能让广大受众听懂,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目前搞科普的大约有三类人士:一类是让科技人员去普及本专业的科技知识,另一类是让该专业的人士去普及其它领域的科技知识,还有一类就是专门从事科普的科普专家。这其中第一类的科普参与者人数最多,而二、三类的人士都属于凤毛麟角,为数很少。长期以来,人们有种错觉,以为那些大科学家不仅在本专业上是专家,在科普方面也肯定是行家,因为他们最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及其发展动态。其实则不然,大多数的著名专家在与本专业的同行谈论专业时,可能侃侃而谈,非常流畅,因为他们拥有共同语言——“专业术语”,容易表达沟通。一旦让他不用术语,去对外行讲述他的专业知识,他就会觉得束手无策,举步艰难。所以据我观察,既在本专业属于领军人物,又能深入浅出把最新的科学研究的成果向公众传播的大科学家,人数并不多,而把他们有机地组合起来,成功地对受众进行宣传演讲,使听众处于一种美的享受之中,而且不能不说,如果这样的聚会简直可以与聆听一场高雅的音乐会的效果媲美,更是令人难以想象。而在昨天,我出席了由市科协、市科普作协和媒体共同举办的一场《解读科学类诺贝尔奖(2016)》化学奖专场的活动中,就曾感到很是享受,并且突然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眼前的场景,不就是一场科普的“弦乐四重奏音乐会”吗?
    《解读科学类诺贝尔奖》科普活动是“上海市科协大讲坛”和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与上海的《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共同创建的一项品牌科普活动,它主要对当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物理奖和化学奖等科学类奖项的内容和获奖者进行介绍,它的模式是邀请四位嘉宾:一位是与当年获奖者从事同类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作为解读嘉宾来诠释获奖内容,并介绍获奖者的背景情况;再请一位比前者资历稍浅,但前途看好的青年学者作为互动嘉宾;还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请一位从事科技报道有一定成就的新闻工作者,作为公众代表参与讨论的媒体记者;再特别邀请一位该领域的权威——院士担任主持人。我收到了今年3场的全部入场券,由于外出,第二场物理奖专场缺席了。第一场生理或医学奖专场的四位中我与其中二位是认识的,主持人钱旭红院士,他不仅是本届科普作协的理事长,还是拙作《幸福永伴你我他》的序言撰写者。媒体记者董纯蕾女士因为都是科普作协的会员也有过交往。那天的内容我基本能够即时理解,因为除了刘伟教授出色的表达能力的原因外,其中不少的术语诸如“自噬”、“酵母”等我事先已经理解。
    而昨天由田禾院士解读的“分子机器”中,虽然用了不少机械方面诸如“构件”、“轴”等我所熟悉的术语,但出现的许多分子式,都是微观世界中的东西,尽管田禾院士的科普表达能力很强,由于对我来说一下子要接受陌生的术语太多,一边消化,一边还要随着田禾院士演讲进程的节奏去理解,并想象由分子作为“构件”的机器模样和运转方式,确实有点吃力,甚至还带了一些疑点。等到田教授演讲完毕,另外三位都一起登场互动了,此时曾经被今年获奖者之一斯托达特教授专门赞扬过的田禾院士,让斯托达特教授得意门生的浙大的李昊博士,对他的报告进行评论,李昊博士倒也不客气地作了补偿,恰恰是李博士的补充,使我对前面尚未消化的疑点得到了觉悟,由此产生一种从困惑中解脱的快感。媒体代表许琦敏女士也很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尤其是主持人丁奎岭院士不愧为中科院有机所的所长,不但具有专业造诣,而且还有领导艺术,能够高瞻远瞩稳妥地驾驭着会议的展开。随后在与下面听众的互动中,不少来自各个大学的学生不断向台上的偶像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们也愉快地与他们进行交流,整个场子气氛非常热烈而有序。不亚于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所产生的现场效果。我突然想起,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当时由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和林应荣等四位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女子弦乐四重奏组在国际室内音乐比赛中获奖,于是在上海欣起了一波“弦乐四重奏”热,在《新民晚报》中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四重奏中,各种乐器分别担任的角色:第一小提琴如同一位健谈的中年人,做主题演讲,第二小提琴好比一个求知欲很强的青年人,不断提问。中提琴好像一位中年妇女,有时也插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大提琴就是一位稳健的长者,驾驭着谈话的节奏。他们四人虽然角色不同,各说各的,但凑在一起,却组合成和谐悦耳的音乐。我再看眼前不就是一组现成的四重奏吗?田禾院士无疑担任了第一小提琴位置,表现主题旋律,李博士当第二小提琴恰如其分,许记者就是中提琴演奏者,她还正好是一位女士。丁院士驾驭大提琴再合适不过了。当时我问了本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江世亮秘书长,下面的学生是否都是来自化学专业的?他说,基本是的。于是我产生了要想发言的冲动。
    当我举起了手,要求发言时,因为话筒都在后面学生集中的地方传递,丁院士还亲自跑下台来给我话筒。我首先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精彩的报告,接着我自我介绍,我不是化学专业,而是土木建筑专业出身的业余科普作家,刚才四位不同角色组合的演讲,给了我不仅是知识,还有美的享受,我又把上面四位如同弦乐四重奏的角色讲了一遍,获得了下面鼓掌认同。我接着说,希望田禾院士们把科普知识还要向我们这些非专业的人群传播。丁院士表示土木建筑属于宏观学科,而化学分子学属于微观学科,两者相隔较远,交流确实比较困难些。我就举了当年铁路桥梁涂装,需要清洗油污用柴油、汽油,污染了江河的例子,因为听到哥哥作为化学专家对我进行运用“表面活性剂”的“科普”宣传,说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可以将油污的分子包起来,形成新的分子溶解于水,流入江河不会造成污染。于是我就“现成”买来表面活性剂在南京长江大桥上进行试验,果然取得成功。这不是微观世界的东西在宏观世界中的运用吗?
    会上田禾院士还谈到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把自己的成果运用到医学防癌的药物中去,问题是,医学专业的同志们还没有做好迎接他们的准备。我在想,你们不去主动把自己的成果“科普”给医学专业的同志们,他们怎么会有“觉悟”来迎接你们的介入呢?田教授还在会上说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中有师生三代获得过诺奖,为此他提出“师从天才”的观点,让想有大作为的天才学生,先找一个天才的老师。同时希望学生能够突破原来已经有成就的研究方向,探索新的领域。按照李博士的观点即使是“分子机器”到如今还是“科学家手中的玩物”,没有实用价值可言。会后,当江秘书长把我介绍给丁院士时,我对丁院士开玩笑说,除了把“天才”的学生送去研究尖端前沿的东西外,应该把那些不那么“天才”的学生,送到其它领域去传播你们的成果,说不定会有新的成果产生。
    不管怎么说,尽管研究领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也有些观点可能不同,但当你稍微仔细地了解别人喜欢而为之努力钻研的领域,也会发现科学与文艺一样具有美的魅力,不仅给人用以欣赏的享受,而且还有科普讲座与弦乐四重奏一般,惊人的相同之处的发现,这不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吗?
 

上一篇: 您的宝宝,我们最关注 下一篇: 老了就成了药罐子?你的药可能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