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一线医生做科普是一种能力
[2017-01-25 10:30:58]

微信公众号“大医小护”发展成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达医晓护”,坚持传递权威医学常识

一线医生做科普是一种能力

2017-1-24  文汇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10个月前,微信公众号“大医小护”上线。10个月后,它已发展为拥有23个子杂志的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达医晓护”,总阅读量达1700万。最近,中国科协授权“大医小护”使用“科普中国”品牌,这在医学科普自媒体领域尚属首次。

    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日前召开的“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研讨会上,不少医学专家认为,“上工治未病”,当全民健康的防治关口前移,权威、准确的医学科普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6年初,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和感兴趣的同事一起,推出“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坚持由一线医生做科普,传递权威、准确医学常识。

    没想到,“大医小护”推出不久,居然在医生圈子里形成了“科普磁场”。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就被这“磁场”吸引,成为“达医晓护”的总编。他亲自撰写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普书籍,曾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类)。他说,从医多年,发现医生光会给患者开刀还不行,还得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相关知识,才能使疾病得到更好治疗、预防。

    如今,“达医晓护”已吸引上海的新华医院、仁济医院、曙光医院,以及广东、天津等地的医学专家加盟,子杂志已涵盖20多个专业领域。诞生不到一年,“达医晓护”已完成原创科普图文与视频200余篇,参与撰文的医学专家超过50位。

    董健说,如果有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医学科普传播平台,那医学专家会非常愿意做科普,“我们做科普,是为了病人能越看越少,让大家少得病,甚至不得病。”

    然而,要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准确而通俗地传达给公众,并非每个医生都擅长。“达医晓护”则将热衷于此道的优秀医生聚集到一个平台上,不仅生产医学科普内容,还不断形成项目和课题,拓展医学科普的外延和内涵。

    “其实,做科普也是一种能力,现在医学生培养还没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双苗加盟“达医晓护”,正是出于对医学科普的热情。他建议,今后在医学院课程中增加医学科普内容,“从医学生开始,就要学习做科普”。■

 

上一篇: 黑洞贪婪亦有头 下一篇: 《物理世界》2015年十大突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