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作品>>新作综览
你知道“生活方式癌”吗?
[2018-09-12 11:01:02]

 

你知道“生活方式癌”吗?

杨秉辉

   杨秉辉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癌症如今占我国居民死因之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病。

    统计学家并称,若将心脏与脑的血管疾病,即心肌梗死与脑中风等分开统计,则癌症占国人死因之首位。

    据中国新闻网2013年4月援引国家癌症中心的报告,我国每年新发癌症280万例,实在是不容小觑之事。

    癌症可以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等都确有疗效。一些病人甚至有可能被治愈,而且,由于科技的进步,这种有可能被治愈的癌症病人还日益增多。

    但是,毋庸讳言,癌症如今能被治愈者终属少数,多数病人尚难有此望,除少数几种如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外,能“与癌共存”的也不多。因此对于癌症,关键仍在于预防,能不生癌自是上上大吉之事。

    欲预防一种疾病,必先明了其病因,而后采取措施,使该病因无法作用于人体。

    如注意饮食、饮水之卫生,则霍乱弧菌便无法进入人体引起霍乱病;接种牛痘使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天花病毒便不能在人体内生存,于是人便可不生天花。

    对于此类传染病之预防,现代医学居功至伟,如今霍乱在许多国家已难觅踪影,天花则已被彻底消灭。

    遗憾的是癌症的问题却远非天花、霍乱可比。一是癌症的发生有病人内在因素的作用,二是其已知的相关发病因素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几乎无处不在。

    先谈癌症发生的内在因素。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癌症是所谓“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基因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癌症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但除个别肿瘤外,绝大多数的癌症并非如一般所理解的“遗传性疾病”:遗传的并非癌症的本身,只是遗传了对某些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即更易于受到影响罢了。

    因此,欲预防癌症,不外两法:一是改变其遗传基因,使之对某些致癌物质不再“易感”,二是努力避开此类致癌物质,前者固属治本之良策,惜乎如今并无此法,今后亦未必尽能做到,后者,即避开致癌物质,则是唯一可取之法了。

    致癌物质何在?不意许多致癌物质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故肿瘤学家甚至提出“生活方式癌”一词,其意为癌症与许多生活行为相关,亦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高脂肪饮食摄入过多与大肠癌、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与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也有密切的关系;

    长期高盐饮食、大量腌制品的摄入则与食管癌、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而长期缺少新鲜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则与多种消化道癌的发生有关;

    霉花生、霉玉米中所含的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肝癌,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证实。

    吸烟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

    烟雾中的致癌物质已经证实的便有69种之多,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发生肺癌的危险高8~12倍、喉癌的危险高8倍、食管癌高6倍、膀胱癌高4倍、肝癌也高2倍;嗜酒与肝癌、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喜欢嚼梹榔的人容易发生口腔癌等等。

    一些个人的生活行为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

    如多坐少动者容易生大肠癌;

    早婚、多产、有多个性伴侣的人容易生宫颈癌;

    未生育与分娩后不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多;

    情绪也与癌症的发生有关,终日郁郁不乐的人、过分压抑自己情感的人,患癌的机会也多。

    这些研究都证明癌症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行为相关。

    所以“生活方式癌”的提法,并非耸人听闻,实在是要引起广大民众对自己生活行为的关注,努力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须知低脂、低盐的食物不仅有益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而且也是防癌的重要措施;

    戒烟是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根本,对防癌来说更是绝对重要;

    少饮酒不但有益于保护肝脏,也益于防癌;

    提倡体育活动有防癌的作用;

    提倡晚婚、道德的性行为也有助于防癌;

    独身主义、“丁克”家庭不宜提倡,母乳喂养不仅有益于婴儿,也有益于母亲的防癌;

    有个好心情也有利于防癌等等。

    总之,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良好的生活行为有益健康,也是防癌的良策。

(文章转载自《健康的逻辑》一书,杨秉辉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文章原题为《知否“生活方式癌”》)
 

上一篇: 中国科普的领路人——缅怀上海科普... 下一篇: 【医学科普小说】钱教授的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