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事业三部曲”谈AI对文学的影响
——兼论“智能”和“智慧”的区别
作者 钱平雷
一
最近一段时间,文学界和其他界别的人们一样,关于人工智能(AI)对于本领域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的讨论,可谓纷纷扬扬。尤其是DeepSeek的出现,它的写作技能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体现出很高的水平。所以有人甚至在问,“如果AI可以替我们读书、写作了,那还需要学语文吗?”,即使是在作家之间,也有人提出,在和机器共舞的舞台上,“何为文学”之问。我是一名“科普文学”作家,同时又是一名研究智慧楼宇的科技人员。近10多年来,在建筑、人工智能和文学等不同领域之间来回进行跨界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散文创作,期间,既有科研成果收获,也有文学作品问世,更有一些心得体会,特别是对何谓“智能”和“智慧”两者的区别,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它们涉及到对《智慧楼宇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制定的根本性问题。当我们制定的标准已经成为国家团体标准,而且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如何正确认识“智能”和“智慧”两者的区别,对当下文学界的讨论也许很有参考价值,因为如果把人生的事业分为三部曲的话,那么,当人们尤其是作家达到第三阶段,即“智慧”阶段,那么,“AI”在他(她)面前就是一种工具,无法取代他(她)的智慧。
关于“AI的出现,人们还要语文吗”的议论。
人工智能已经影响到作家如何写作了
正在按照《智慧楼宇评价标体系3.0》标准,从5A智能化楼宇改造成智慧楼宇的上海智慧广场。
运用“科普文学”形式也能评论文学艺术界的
二
众所周知,建设智慧城市是全球许多城市的发展战略之一。智慧楼宇当然应该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很长的时间内,海内外都将智能化楼宇与智慧交通、智慧公务等一起作为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我们专业的领域中,智能化楼宇就是所谓“5A”——楼宇、消防、安保、通信、办公等5个子系统的自动化。而我们认为一座楼如果要称其为智慧楼宇,就要具备4个条件,也称4个维度:绿色建筑、自动化集智(AI对5A的集中控制)、现代物业管理和融入“智慧城市”。这个问题直到2019年的世界AI 大会上,才由我国科技人员将其纠正过来。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篇科普散文作为纪念。这个观点已经获得了国际上同行的认同。它也说明了智能化楼宇与智慧楼宇的区别。
但是要弄清智慧和智能的区别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不仅在社会各个领域内,就是在我们相关的行业内,人们一直在任意运用这两个名词。前些日子,我们在研究“智慧电梯”的标准,我发现电梯制造单位起草的稿子,只能称其智能电梯,而不能称为智慧电梯,因为它只有阐述电梯的自动化功能,对其如何使用和后期管理是缺乏的。也就是说它只是包括了“自动化集智”的内容。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错将智能化建筑(intelligent architecture)称为智慧建筑(smart building)。
三
作为一名科普文学作家,我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我往往用交通指示牌的例子作为铺垫先来诠释智慧和智能的区别: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前方的指示牌显示的绿、黄、红三色,分别表示前面的路段是畅通、拥挤和堵塞,那只是属于“智能化交通”阶段,如果它还能告诉您,走哪条路径最为优化,这就是“智慧交通”了。
在2023年12月《新民晚报》的副刊《夜光杯》上有一篇题为《“智慧”不仅仅是技术》的文章。作者石路在文中谈到他的老母亲家所在的社区工作人员在进口门的上方装了一样叫“门磁”的东西,据说与“一网统管”的大平台联通,可以通过了解家里的门开关情况,来判断家里老人是否出现异常,便于及时处置。但工作人员却没有事先“知会”被服务对象,导致了误会。作者认为“智慧生活”不只是要运用技术,更是要用好、服务细……配套的方方面面是需要跟进的。看了这篇文章,让我马上联想到作者虽然通过一件实例,发表了一个观点,其实他指出了大家心目中一个一直没有弄清楚的概念:智能化与智慧的区别何在?于是我也在2024年1月6日《新民晚报(夜光杯)》上,以《小故事 大道理》为题发表了一篇随笔,表示支持和赞赏。这里很显然智能化是存在于技术层面的,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范畴,而智慧不仅包含了智能化,还包括了社会、人文和管理科学。
我一直用交通指示牌作为例子,诠释“智能化”与“智慧”的区别。
《新民晚报》用一个小故事,说明智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智慧是包括人文在内的系统。我撰文表示支持和赞赏。
最近成立的“上海静安智慧楼宇(数联)标准化联盟”,就是跨界研究制定与智慧楼宇相关的科技、管理和应用的各种标准的组织。
四
在阐述了“智能”和“智慧”的联系和区别后,我们可以发现智慧是包括智能的,而且智慧是比智能要更高级的东西。这就引出了我们人生成长过程中,一般会走过“三部曲”。那么,首先就要把什么是“人生事业三部曲”的含义表述一番。我曾经在我的第一部散文集里写过一篇名为《人生事业三部曲》的散文,在该文里,我以一位二胡演奏家的经历为例,阐述了什么是人生的三部曲。不言而喻,既然被誉为“二胡演奏家”,二胡已经成为她生命的组成部分,也将成为她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她回顾从学习二胡到周游世界,与西方大型交响乐队合作,成为著名二胡演奏家的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她学习二胡演奏技巧,运用二胡的各种演奏方法把乐曲表现出来。第二阶段是对音乐的感悟,如何通过对音乐内涵的深入认识,使二胡更能体现其乐器音色的特点。第三阶段据她叙述是到了哲学的阶段,就是对其他各种知识养分的吸取,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来认识二胡和乐曲与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由于到了这个境界,她可以跳出二胡仅仅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或者仅仅是民族乐团中一个声部的局限,进而与西洋乐器进行合作。我们可以把第一阶段用“记忆”来概括其特征,用“知识”或“技能”代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可以用“智慧”来表示他的境界,说明他具备“思想”了。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演奏三部曲的,但具备能够完整地演奏‘人生事业三部曲’能力的个人或群体,一定是成功者或优秀团队。”
以二胡演奏为例,说明人生事业三部曲。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其特征是“记忆”。
第二阶段是“知识”或“技能”,目前人工智能只能达到这个层面。
第三阶段的特征是“智慧”。
五
我在不厌其烦地作了以上铺垫,就是想说明,我以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视角来说明,AI毕竟是一种技术。目前运用它帮助自己的工作、学习或者写作,也许对于处于人生三部曲的第一、第二阶段的人们更加有力。而AI本身也是一种通过学习或训练后,就它了解的知识和技能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一旦碰到它还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它有时也会“胡说八道”的。如“科普文学”是近年来才正式被文学界认可的文学分支。我曾经问它有关“科普文学”的概念时,发现它的答复是根本不对的。
由此让我想到,我们的作家不仅仅是文字的撰写者,更是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的优秀个人和群体。因此我们作家可以张开双臂欢迎AI进入我们的领域,因为它是工具,它的高效和全面对于我们的创作,可以带来许多方便,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扬长避短地利用它。但不能完全让它来替代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因为它最多只走完了“三部曲”中的前面两部曲,最后一部曲只有我们作家自己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