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会员之家>>协会简讯
2008年第5期
[2008-09-18 09:46:24]

第5期
(总第147期)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办公室编
E-mail:kpzx@sast.gov.cn                            二00八年九月十一日

 

理事长向市科协领导汇报座谈纪要
 

    8月14日下午,理事长褚君浩院士专门拜访了市科协俞涛副主席,并就协会的有关建设和工作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还有市科协副秘书长施志健、普及部部长赵卫健、副部长朱惠,我会秘书长周昭德、顾问李正兴。
    褚君浩理事长就我会建立的历史背景、会员的组成情况、协会的品牌活动、创作的主要成果、科普宣讲队伍以及协会成立30周年的有关活动等,作了简要汇报。
    为了进一步发挥我会的科普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褚理事长希望市科协通过活动项目,考虑到我会主要从事科普公益事业活动,有区别于其他学会加大对我会的关怀和支持,把我会活动作为科协普及部活动的延伸,并要求在上海科普作家网的建设上给予一定关注和支持。
    俞涛副主席在汇报座谈会上,肯定了我会工作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科协在今后对协会的工作和活动将继续给予一定的支持,尤其对大中学生科普征文等活动,作为科协的重点活动项目给予长期支持。对上海科普作家网的建立,他将出面协调与上海科普网连接。他原则同意我会成立30周年纪念列入科协50周年纪念活动中,要求我会的活动与市科协科普资源平台建设相呼应,创建科普资源共享。在科普队伍建设和创作方面,俞副主席认为,鉴于当前缺乏原创作品,希望上海的科普创作要重视三个结合:即创作与公众的需求相结合;内容与形势相结合;作品与科协的科普平台建设相结合。
    为有助于激发科普原创作品的出世,市科协已决定在创作基金的资助上由过去的补助出版改为“签约作家”的形式,获得签约的作者每月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科协授权我会承担“签约作家”的管理,要求我会制订签约指南,争取今年启动项目。
 

制订“签约作家”条例讨论会

    8月21日下午,我会就如何制订“签约作家”方案和条例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参加会议的有陈积芳、吴智仁、姚诗煌、卞毓麟、方鸿辉、李 乔、周昭德、倪既新、李正兴、王华玲、俞尘谦。会议由秘书长周昭德主持。
    科普创作“签约作家”的项目缘起于姚诗煌、倪既新就“发掘科普精品和创作人才,” 的问题,向俞涛副主席提出建议,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讨论会根据倪既新起草的一份策划倡议草案而展开,大家认为这是繁荣科普创作和丰富科技传播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一定要把此事办好,争取在未来的三五年内见成效。目前首先要制订实施方案和签约条例,力争在年内能有签约作家出现。常务副理事长陈积芳提议此事由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和上海科技传播学会共同承办,由科普作协具体操办,办公室设在科普作协内。会议确定,在9月上旬拿出方案实施初稿或征求意见稿,上报科协。

“和谐——人•自然”摄影作品展览征集启事

    由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和谐——人•自然”摄影作品展览已启动,即日起至10月15日止(以邮戳为准),向全市广大摄影爱好者征集作品。
    这次摄影作品展以“和谐”为主旋律,以数码技术为手段,围绕家庭美满、校园气象、城镇风貌、田野风光、园林景观,全方位地凸现人及自然的广阔天地。参展作品将评选出一等至三等奖(在网上公布)若干,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
    参展作品要求:一律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彩色、黑白不限);应贴近生活,并具有较高的知识性、艺术性和审美性;须为原创性。
    2008年11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成立50周年活动期间展出。
    投稿者须在参赛作品背面右下方用正楷体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送展作品请用TIFF或JPG格式制作成光盘,每1幅照片,数字容量不低于2兆,并附6寸照片(小样),入选作品将统一制作成15寸照片展出。
    每人限投5幅,如果投寄组照,每组以1幅计算(每组以4幅为限,组照请在背面粘连好,以免散落)。
    本次活动不收取报名费及评审费。送展作品不退还本人。
    活动结束后,录用参展作品将退回本人保存。
    应征作品请寄(送)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地址:上海市南昌路47号3117室  邮政编码:200020
    联系电话: 53822040-31170  021-53825011(兼传真) 53822040-46050
    联系人:  俞尘谦  沈国雄
    电子信箱:kpzx@sast.gov.cn

    2008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奖活动已启动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决定举办2008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奖活动。这次评奖只评选优秀科普图书(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公开出版发行,包括著作、编选作品、翻译图书、编译图书、画册)和“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报刊优秀科普作品(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10月31日)。
    该奖评出的一、二等奖图书,将推荐进入国家图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复评。这次评奖活动要求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评选出10种图书和6篇文章上报,参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奖活动。
    上海各出版单位(推荐1~2种科普图书)、报刊杂志(推荐1~2篇科普文章)、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推荐1种科普图书或1篇科普文章),按要求认真填写推荐表,电脑打印、加盖公章(会员除外),并提供相关证明。“推荐意见”一栏内容尽量详细说明。图书、报刊作品样书一式6份。2008年11月10日前报送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办公室,过时不予受理。会员如有推荐作品,请来协会领取推荐表。

科普编创论文评选揭晓

    结合纪念我会成立30周年,要求会员在科普创作和科普编辑中对当前国内围绕“科普”这一范畴的各种认识和见解作调研、梳理和归纳,着眼于拓宽视野,理清思绪,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力求通过探讨进一步活跃思想,把科普工作做得更有生气。为此,协会发出了论文征集启事,共收到论文28篇,经过评选现已揭晓:方鸿辉的《浅论科普读物的选题创新——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说起》荣获一等奖;陈积芳的《与时俱进努力创新组织队伍,开拓上海科普创作的新局面》、张沁源的《科学普及是科学传播的基础》、季文惠等的《从两份高校民意调查看大学生参与创作现况》荣获二等奖;钱平雷的《科普工作者的历史机遇和职责》、许兴汉的《理念要更新、手段要出新、内容要创新——新时期科普要插上创新的翅膀》、朱永年的《科学小品语言技巧举隅》、徐传宏的《科普创作的前奏——科普写作五步法》、朱怀兴的《揭伪辨误,科普工作者的光荣职责》、李正兴看《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荣获三等奖。

关于参与网上科普书展的通知

    为了展示上海科普创作成果和科普图书出版的优势,发扬上海科学家、科普作家、科普翻译家和科普编辑家相结合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推动科普图书市场的繁荣,在市科委和科协的领导和关怀下,借纪念协会成立30周年和上海科普作家网开通之际,我会决定举办网上科普图书展。希望各出版社给予支持,按以下要求提供内容。凡是本会会员也可以推荐自己的30年来的优秀作品参展。
内容(可向协会索取推荐表):
    一、科普图书出版的总书目;
    二、获得各类奖项的科普图书书目并附封面样张;
    三、精品科普图书的简介(包括作者简介和读者反映)并附封面样张。

关于提供上海科普作家“网上简介”素材的通知

    我会建立的上海科普作家网即将开通,网上将设置“上海科普作家简介”栏目。为了全面真实地反映会员长期以来,在科普创作、科普编辑和科普宣传以及科普组织工作上的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愿意作“网上简介”的会员,请撰写一份简介素材,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姓名、出生年月、籍贯、何年何校何种专业毕业、曾任职务、现任职务、曾任社会职务、现任社会职务;何年何月从事科普创作或科普编辑,处女作是什么?何年何月何单位出版或发表;概括一下总的成果(出版、发表或编发科普作品的总数,以及何年获何种奖励,以及科普论文、科普讲演等);何年获何种表彰(指科普方面);对科普创作及科普工作的认识、感受(三言两语即可);附上一篇代表作品;附上若干编著科普图书的封面样张。
    以上素材均需提供电子版本,请于10月底前发送到本会电子信箱。


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现况的调查

    我会学生会员季文惠、富宁、谈映华最近利用学校“大夏杯”科研基金立项的机会,发起了一个调研项目,通过一系列问卷调查等调研手段,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江校区和上海海事大学民生路校区的部分学生的科普创作认识和态度进行随机访问调查,结合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调查结果,得到了如下四方面结论:一是,电视和网络媒体是学生获得科普知识的主要途径,图书居第三位。二是,关于科普创作涵义的界定,我们提供的选项中,科普场馆展品设计,科技创业,科技益智玩具设计等所选人数较多,科普创作活动,科研论文写作、科普征文等次之;93%的被访大学生面临命题“科普写作也是创作”时表示认同。值得注意的是,84%被访大学生同意“科普工作可以走商业化的发展道路”,表明他们并不排斥科普商业化,也从某种程度指出了开拓科普工作新道路、新形式的希望。三是,对科普创作的社会责任归属者,被访大学生认为:科技工作者和大学教授分列一、二,在校大学生排第三位。超过六成的被访大学生曾想过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写成一定的科普作品,可见大部分被访同学对科普创作是有兴趣的。四是,了解到其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中确实有科普创作类课程的被访大学生不到总人数的6%;将近半数被访者肯定地表示其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中没有科普创作类课程;46%的被访学生不能确定其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中是否设有科普创作类课程。
 

上海中学生报科技版面征稿

    1.前沿科技:刊登最新的科技领域的创造发明、最新技术的应用等。要求:图文并茂,图片为彩图,质量要求高,文字量在500字以内。
    2.身边科学:介绍科学常识性的栏目。文字量在600——800左右。要求:能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反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文字生动,可读性强。
    3.动手做:刊登易于动手的小制作介绍,提高读者的动手能力,增进读报用报的效率。
    4.科技小能人:报道中学生的发明创造,展示中学生的科技成果,为中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搭建小舞台。以介绍中学生的发明创造为主。
    5.奇思妙想:刊登中学生的奇思妙想,脑力激荡,用以激发读者灵感,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投稿请发邮件至:xiexietougao@163.com
    编辑联系方式: 上海中学生报 陈恒 62525555*318 13651804970 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上一篇: 2009年第2期 下一篇: 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