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30周年庆专辑:回顾三十年之二——科普创作研讨和交流
[2008-12-02 19:04:56]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三十年 

    1978年11月28日,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2004年2月8日,经上海市民政局同意,更名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以下简称“市科普作协”)宣告成立。其为综合性的群众科普团体,所涉及的领域几乎涵盖上海各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横跨各个系统和行业。现有15个团体会员单位和 600 多名会员。这些会员中聚集了上海相当一批在科学技术专业上学有建树且对科普创作情有独钟的专家、学者。
    30年来,市科普作协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总的来说,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出现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在“建立一流队伍、创作一流精品”的实践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和无私的奉献。当前,正以坚韧的步伐,投入学会改革开放的洪流,奋力拼搏。 
    一、开展科普创作和科普宣传活动,促进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
    二、开展科普创作研讨和交流,促进科普作品质量的提高,探索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1.举行科普笔会,交流科普编创心得
    科普笔会以文会友,或以谈体会交流科普编创心得,以繁荣科普创作、提高科普作品为目的一次有益的聚会。自1984年9月13日至1992年11月16日市科普作协共举行科普笔会5次。
    第1次笔会是为庆祝建国35周年,市科普作协与中国科普作协在上海科学会堂共同举行的大型科普笔会。来自京、津、江、浙及本市的科普作家、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200多人参加了笔会,畅谈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普创作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温济泽、卢于道、陈念贻、高孝冲、章道义等到会讲了话。
    市科普作协于1985年10月31日,在科学会堂举行第4次科普笔会。特邀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老编辑、科普作家叶至善,同本市60余名科普编辑和科普创作人员畅谈科普编辑经验。叶老从事编辑和科普创作已40多年。他编辑工作者是“他人做嫁衣裳”的说法是片面的,编辑发现一篇好稿是要有眼力的,经编辑加工发表后获得好评,是编辑的最大乐趣。他认为,编辑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要有一定的文字和文学修养。他说社会上给他父亲叶圣陶很多荣誉,什么教育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而家父做了一生的编辑工作,就是没有人给个编辑家。这说明社会上对编辑工作有偏见。他父亲不承认别人给的一切头衔,只承认自己是一名编辑。叶至善说,要珍惜编辑这个荣誉。
    第5次笔会是为了繁荣科普创作,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科普创作活动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在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前夕,由市科普作协、市科委新技术处和文汇报《今日科学》在上海科学会堂联合召开题为《高新技术——“火炬”之光》大型科普笔会。本市热心科普宣传的有关领导、科技工作者、科普作家以及企业家100余人出席了笔会。笔会收到《展望微生物蛋白工程》《无机闪烁晶体与核探测技术》《人类生存依赖地球科学》等征文36篇。与会者就如何宣传高新技术知识及其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中的应用等问题阐述了各自创作的思路和构想。
    2.召开学术研讨会,探索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普创作有自己的特定语言,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优秀的科普作品既能揭示物质结构形态和运动的奥秘,又能挖掘科学内在的魅力;既能生动活泼地叙述今天科学的辉煌成就,又能用已知描绘明天、后天科学的瑰丽。如何做到这些,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普作家们共同去研讨和探索。
    2002年5月,市科普作协与上海大学联合举办了“科普与艺术”研讨会。来自上海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科普团体的3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大家就“推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必要性”、“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和目标”、“体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表现形式”等话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认为:科普与艺术结合,科学美与艺术美同行,让公众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得益,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行之有效的途径;运用文学艺术、表演艺术、影视艺术和绘画艺术宣传科技知识,讲究的就是让科技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和趣味化,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获得科技知识,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造力;小说是文学和科学在新的层面上的结合,将读者尚未知道或难以接受的知识,点点滴滴,或言明或暗示地传达给读者。今天,我们要适应科普的大好形势重振雄风,把科幻创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3年9月15日,市科普作协与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联合召开了“科普编创学术研讨会”。120多位科普专家围绕“让‘银牌’变‘金牌’”,畅谈科普编创的认识和感想。高级工程师钱平雷谈到,科普创作宜倡导科学就艺术的“多学科交叉”,让习性形象思维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尝试逻辑思维去开拓自己的文艺创作,并由此开拓科普创作的新天地。卞毓麟编审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说:“作为一个科普编辑,不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还应做‘时装设计师’的策划者,策划的核心是原创。”大家认识到,科协是科普的生力军,科普创作是科普的中坚力量;科普创作要与时俱进,要思考适应社会的变化。科普创作者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要有社会的责任感,创作出揭示科学美、给人以和谐愉快心情的科普精品。
    2004年3月30日下午,市科普作协在科学会堂召开科普创作创新研讨会。研讨会就科普的创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以及科普创作的知识性、原创性、人文性和探索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陈锌宝的《人文浇灌科普花——试论科普创作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的论述很有深度,他提出新时期科普创作的新理念是:以“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世界,服务大众,贴近生活,科文交融,提高素质。阐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内涵及其历史背景,认为科普创作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应具有三个要素:“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人文情怀;学科交融、文理相通的科学和人文素质;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和人文精神。为此,应建立和完善以下三个机制:科普创作规划立项创作和出版传播推广机制;科普作家的学习交流和专题研讨机制;复合型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机制。
    这是市科普创作协会更名为市科普作家协会以来的第一次科普学术研讨会,大家认识到协会的更名对每个会员来说,是增添了荣誉感,但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责任心。
    2004年11月3日和2007年10月,市科普作协在科学会堂召开了两次“科普编创学术年会”。这两次年会都作为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系列之一。共收到会员应征的科普编创论文43篇,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评选,共评选出14篇为一至三等奖和优秀科普论文,其中上海科教出版社编审卞毓麟的《<追星>的创作理念与社会效果》一文,介绍了《追星》一书写作的初衷,意在“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方鸿辉的《保护科技传播文化生态的本土化原创科普》的论文,提出了“原创性是科技传播的生命所在”的观点。他说:“原创是一切文化产品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科普作品的生命力所在。缺少原创性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在市场上也是没有卖点的。”他认为,作为综合国力标志的科技传播,需要有相当的本土化原创性力作。作为一名有事业心的传播工作者,也应该有这种民族责任感,为打造本土化原创性科普力作而不懈努力。这样做的同时,也从客观上保护了人类科技传播的文化生态。
    这两次学术年会都汇编成《科普编创文集》。
    3.举办新著首发,交流创作思想
    1996年4月16日,市科普作协和上海科普出版社联合举行了《谈祥柏科普文集》首发式暨科普创作研讨会。谈祥柏是第二军医大学教授,从事数学教学和专业研究。同时也是我国的优秀科普作家和科普翻译家,出版科普图书35种,发表科普文章3000多篇。《文集》收集他的科普创作精品150多篇,20多万字。理事长陈念贻教授称赞《文集》以广博的知识,流畅的文字,把数学知识融入小品文中,解释于潜移默化之中,可称为“数理小品文”中的精品,让人读来不忍释手。
    2003年10月,市科普作协与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联袂举办的“《飞天梦》一书的出版座谈会暨首发式”。 叶永烈介绍了此书的编著情况并签名赠书给本市有关中小学。许多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青少年代表聚首科学会堂,著名航空专家、科幻作家程不时教授,天文学家、科普翻译家卞毓麟编审,曾在酒泉发射场任职过的航天人何祖斌高级工程师与中小学生代表等,纷纷赞叹《飞天梦》一书是中国航天事业走过近50年的历程,建立和发展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天事业的有力见证。
    2005年9月7日,我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了“钱平雷‘科普与文学’创作思想研讨会暨《幸福相对论》首发式。这本文集体现出科学的智慧和文学的情怀。它渗透着人生哲理,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晶;它展现了一个科普作家的精神风采,是钱平雷“科普与文学”创作思想的体现。与会者充分肯定了钱平雷的科普创作思想,他的创作成果既为上海科普创作在“科普与文学”的结缘上开拓了广阔的平台,又为提升上海企业文化开辟了一条良好的途径。
    2006年1月16日,我会会同有关单位承办的《人生价值在奉献》首发式暨戚泉木创作50周年大型研讨会,在南洋中学举行。1990年代戚泉木曾多次组织上海科普作家深入市郊金山、青浦等地,进行农村庭院经济与科普的考察活动,并以我会和庭院经济与文化研究会的名义,召开“庭院经济与科普学术研讨会”。他把科普创作和活动视为“人生价值在奉献”的一部分。他曾撰写过《这里有一个“科普村”》《句句散发泥土香——记农民诗人王海》等科普作品。
    2006年11月28日,我会会同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举办了《京华纪事》《回忆往事——“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首发式暨李文祺作品研讨会。李文祺是我国新闻界中极个别亲历“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现场采访的记者。又是中国新闻界中唯一参加我国首次南极、北极科学考察的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生动地介绍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传播科技知识。被同行称为“脚踏两极第一记”。撰写出版了《南极之行》《南极掠影》《来自北极圈的电讯——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纪事》等著作。
    2001年,在以前为山东一家摩托车企业摄制的《交通运动休闲——摩托车技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科普电视片取得成功后,又为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摄制了《移动通信——信息时代的我和你》科普电视片。旨在运用形象生动的手段向公众普及移动通信的科学知识,安全使用移动通信的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给人们带来诸多的方便和实惠。这是探索科普为企业服务的规律和有效途径和增强协会活力的尝试。
    4.举办院士科普创作谈,展现科学的魅力
    为表彰为科普创作作出过积极贡献的在沪两院院士,进一步推动新世纪科学普及和科普创作事业的发展,经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六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一致通过决定,授予杨福家等15位在沪两院院士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荣誉会员”称号。上海市科协于2005年11月18日,在科学会堂举行了“展现科学的魅力——院士科普创作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到会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荣誉会员颁发了证书,并题词“一流城市需要一流的科普作品”。
    杨院士的主题演讲,结合世界物理年介绍了爱因斯坦科学理论的伟大贡献和20世纪的重大科学进展。他借上世纪初原子结构模型创始人卢瑟福的一句名言:“我们搞的东西很深奥呀,如果你不能让酒吧女招待员听懂得你的研究,说明你自己也一窍不通。”表达了对科普的理解和要求。
    谈到什么是“模型”这个课堂上很难讲清楚的问题及其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时,杨福家向大家介绍了奥地利杰出的物理学家韦斯科夫。到底什么是模型呢?韦斯科夫说:“模型就是奥地利的火车时刻表。”因为当时奥地利的火车运行从来不准时,人们怀疑“要这个时刻表干什么”?!而韦斯科夫绝妙地回答道:“如果没有这个火车时刻表,你怎么知道火车运行是不准时?”模型从来就是不完整的,但非要模型不可,有了模型可以逐步向真理逼近。
    杨福家院士一个多小时生动有趣而内涵丰厚的演讲,将科学家及科学成就展现得如此生趣盎然又魅力迷人,成为优秀科普创作的最好实践和注解。
    会上,80多岁高龄的著名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以《你了解生命吗》为主题,很有感受地谈了自己对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的生动经历;手外科专家顾玉东院士以《别让手闲着,它是创新创造的摇篮》为主题,从“手,人的第二大脑”、“手,创新创造的摇篮”、“手,揭示脑的奥秘”等三个方面,把手和脑的内在联系剖析和描绘得淋漓尽致。吴孟超、徐至展等与会院士和专家、学者也谈了自己从事科普创作和演讲的体会,并与听众进行了对话和交流。院士、专家们结合自己实践的科普创作之谈,为我们在新时期高举科学普及的旗帜,进一步推动科普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表率。科学家不仅研究科学,同时注重向公众展现科学的魅力,也将成为21世纪科学普及和传播的一大特点。
    三、举办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是培养科普创作人才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思想建设,做好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几点思考和建议

2008年11月29日

上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七届奋斗目标 下一篇: 协会30周年庆专辑:中国科普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