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召开2011年学术年会
[2011-12-02 11:30:00]

   11月30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有120多名会员在科学会堂参加了由协会召开的以“现代科普创作思想和方法探讨” 为主题的学术年会。年会由副理事长卞毓麟主持。戚雁俊、雷宗友、朱长超会员分别在年会上解读了自己的论文。

    戚雁俊原是我会的学生会员,他的论文《由个案引发的现代科普创作之思考》,是基于科普创作之调查问卷方法的案例,分析和研究了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科普创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逻辑而理性地认知世界、改造世界方面,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是相通的,科技创新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幻想的过程,且科普创作对科学研究能够起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具有浓厚的创作兴趣,掌握一定的科普方法,就能创作出好的科普作品。

    雷宗友是我国优秀的科普作家,他出版的30余部科普读物和发表的数百篇科普文章,多数是以他的海洋专业为主,多部作品获奖。他的论文《元素巧结合  科普蒙太奇》着重于提高科普创作的质量,探索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途径,作者提出了4D科普概念,即人文科普、情景科普、兴趣科普和时尚科普。与此同时,作者还主张科普创作中运用蒙太奇技巧,借用电影中的技术,来组合科学元素,以便在4D科普的基础上,拼装出一篇和谐、流畅、美感的作品。

    朱长超从1976年开始科普创作,出版主要科普著作有:《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认识自我》等30余部,发表科普文章数百篇,约500多万字。他与蒋慰慧合作的论文《如何提高科普作品审美水平》,从审美情趣在科普作品中的作用、科普作品审美情趣的基本要素、怎样提高科普作品的审美情趣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深入的探索。他阐述科普作品内容的审美性又主要表现于知识美、哲理美、人格美。

    目前上海乃至全国的科普创作都处于低潮,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科普创作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寻找上海科普创作的出路,繁荣上海的科普创作,而且也是为全国的科普事业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为此,上海科普作协决定以“现代科普创作思想和方法探讨”为主题,向广大会员征集论文,召开学术研讨会,作为上海市科协2011年学术年会的组成部分。

    经过半年来的征集,共收到论文25篇。由吴智仁、卞毓麟、姚诗煌、周舜培和李乔等组成的评委会经过初评和终评,最后评选出汤寿根的《科普创作向何处去》评为特别奖;朱长超、蒋慰慧的《如何提高科普作品审美水平》为一等奖;雷宗友的《元素巧结合  科普蒙太奇》、徐传宏的《小新趣精——吴德铎博物小品的特色》为二等奖;洪耀明的《从电影<阿凡达>说起》、陈敬全的《浅议科学思想普及的意义和方法》、阮莉珠的《提升科技传播水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三等奖。

    获得这次论文奖的诸多作品有理念,有论述,也有新意;有思想、有理论深度,条理也清楚;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给人以启示和借鉴。如《科普创作向何处去》分析了21世纪的特点,对科普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提出了看法,能引人思考。文章有分析、有材料,所举实例也有一定的说服力和示范意义。沿着这个命题和思路,值得继续探究下去。在学术年会上,理事长褚君浩院士和常务副理事长陈积芳向论文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协会已将上述获奖作品和10篇入选论文汇编成《2010—2011上海市科普编创论文集》。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上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召开八届四次理... 下一篇: 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九届四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