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30周年庆专辑:中国科普作协名誉理事长章道义讲话
[2008-12-02 17:50:31]

铭记上海  铭记浦江  铭记那三十年前的春天
 ——为庆祝上海市科普作协成立三十周年、回望科普创作的春天三十周年而作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 章道义

三十年前的春天,是科学的春天,
三十年前的春天,也是科普创作的春天。
在浦江饭店,在上海大厦,
在苏州河畔,在黄浦江边,
来自祖国各地的热心科普事业的科学教育与文化出版界人士,
群策群力,共商繁荣科普创作的大计。

他们之中:
有上海市的老领导、上海人民的老朋友、中国科协副主席刘述周,
有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华罗庚,
有桥梁专家、中国科协副主席茅以升,
有“代表科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顾问高士其,
有既是教育家、又是科普作家、翻译家的教育部的老部长董纯才,
有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领域的学者和思想家、
    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
有资深编辑家、出版家、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
有老当益壮的著名科普作家、美术家、电影家、编辑家、翻译家:
    贾祖璋、顾均正、温济泽、叶至善、 张乐平、洪林、常紫钟、郑公盾、符其珣,
有既是本门学科专家、学者,又是有影响的科普作家:
    赵学田、张金哲、施雅风、李珩、方宗熙、史超礼,
更多的是当时还是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中年科普作家与编辑家:
    姚允祥、曹燕芳、谈祥柏、饶忠华、陶世龙、谢    础、
    李    元、郑延慧、赵    之、朱志尧、郑文光、刘后一……
    以及为数不多的初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叶永烈、林之光、张开逊……,
还有一个个科普团队的旗手:各省市自治区科协的领导骨干,
    他们济济一堂,意气风发,引领着我国的科普航船奋勇前行。

在上海,
    他们受到了以彭冲、杨士法为首的上海市党政领导的热情关照,
在上海,
    他们受到了以苏步青、李国豪、谈家桢、卢于道、
    李时庄、高孝冲、王国忠为代表的上海科教出版界的真诚支持,
他们在东海舰队,在上海科学会堂,在上海少年宫,
    在《解放日报》,在《文汇报》,也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与声音。

正是这次会议,
    率先提出了科普也是一门学问,
    要开展科普学研究的共识与建议;
正是这次会议,
    为繁荣科普创作,
    组建了一支全国性科普创作队伍:从科普创作协会到科普作家协会,
    上海科普作协就是其中的一支姣姣者;
正是这次会议,
    为提高科普作品质量,多出科普精品,
    开创了全国性科普评奖工作,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佳作、新人;
正是这次会议及其后续影响,
    为开展科普理论研究,培养科普创作人才,
    催生出一个全国性科普研究机构——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
正是这次会议及其后续影响,
    总结编纂出两部我国最早问世的科普理论著作:
   《科普创作概论》与《科普编辑概论》,
    为各个省市,各个学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科普编创人才;
正是这次会议及其后续影响,
    编著出版了《科技写作十六讲》,
    推动了几十所大学开设科技写作课程,
    提高了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
    在所有这些活动与成果之中,
    都有上海人和上海市科普作协的一份辛劳与业绩。

如今,三十个春秋过去了,
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前,当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在沪举行二十五周年之际,
我们在上海科技、上海科教、少年儿童三家出版社及其领导人:吴智仁、翁经义、周舜培的鼎力支持下,
曾重返上海,旧地重游,老友重聚,
亲眼看到了上海的巨大变化,
亲身感受到上海的勃勃生机。
上海不愧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文化出版事业的发祥地;
上海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后来居上的“浦东特区”。
更为可贵的是,上海始终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的科普创作队伍,
他们接过前人的火炬,奋勇前进,不断创新,
仍然是走在我们这支队伍前列的排头兵。

祝上海人才辈出,祝上海创作繁荣,
祝上海硕果累累,祝上海高歌猛进。
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上海必将随着祖国的昌盛而更加昌盛,
一个举世闻名的东方大港——世界名城,
将屹立于浦江两岸,东海之滨。
那时上海的春光将更加明媚,上海的景色将更加宜人。
让我们企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光临!

2008年11月29日下午

上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七届奋斗目标 下一篇: 协会30周年庆专辑:上海市科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