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30周年庆专辑:回顾三十年之五——思考和建议
[2008-12-02 19:31:19]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三十年

    1978年11月28日,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2004年2月8日,经上海市民政局同意,更名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以下简称“市科普作协”)宣告成立。其为综合性的群众科普团体,所涉及的领域几乎涵盖上海各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横跨各个系统和行业。现有15个团体会员单位和 600 多名会员。这些会员中聚集了上海相当一批在科学技术专业上学有建树且对科普创作情有独钟的专家、学者。
    30年来,市科普作协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总的来说,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出现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在“建立一流队伍、创作一流精品”的实践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和无私的奉献。当前,正以坚韧的步伐,投入学会改革开放的洪流,奋力拼搏。 
    一、开展科普创作和科普宣传活动,促进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
    二、开展科普创作研讨和交流,促进科普作品质量的提高,探索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三、举办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是培养科普创作人才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思想建设,做好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几点思考和建议
    1.着重培养科普创作的后备力量
    科普创作队伍老龄化,科普创作人才青黄不接,青年人不愿跨进科普创作之门,青年人也难以跨进科普创作之门——这个缠绕着市科普作协20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开的结,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上仍然存在着,60岁以上的占会员50%左右。
    科普创作人才的培养得从源头做起,这个源头在哪里?科普创作培训班的实践告诉我们:科普创作人才的源头,就在大学校园里,就在莘莘学子中。大学时代也正是一个人精力和想象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最适合科普创作人才的诞生。据“2007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调查问卷统计,“大学应该承担一定的科学普及任务”和“在校大学生可以成为一支重要的科普创作力量” 两题,赞同者达到两个96.7%。
    看来,培养大学生科技写作队伍须长期坚持。培训班也只是对这些大学生科普创作的启程。市科普作协在开始招收培训班学员时,就明确规定,凡是参加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的学员,结业后可以申请入会,成为学生会员。也就是说,培训班虽然落下了帷幕,但是,还要为那些对于科普创作热情日益高涨,跃跃欲试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现自己科普创作才华的平台。
    市科普作协将发挥人才荟萃的群体优势和智力资源丰富的特长,对这些学生会员进行不断跟踪培养。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参与科普创作的理论研讨和创作实践,让这些学生会员在科普的大熔炉中砥砺自己,磨练创作能力。让这些学生像被科普春风带走的一颗颗的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遍地萌发、开花结果。协会还将邀请曾为他们启蒙、授课的专家,以“师生见面会”的形式,畅谈在科普创作道路上的坎坷和收益,为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会员再“浇灌些养料”,为正在开始萌生的“以后成为一名科普作家”的想法逐步变成现实创造条件。我们相信,在前辈们的精心栽培,有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要不了多久,这样的学生会员将能改变我们协会目前“青黄不接”的状况。
    2.扩大创作领域,改变创作手法及创作环境
    由于年龄的老化关系,创作的热情也在逐年减退,有的长期没有科普作品,有的仅滿足于科普讲师的身份下基层进行宣讲。个别有文学创作水平的几乎没有科普作品问世。
    就上海目前的情况,科普创作的领域仍然停留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这个层面上,如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科学,治病防病中的知识,生产中的技能等等。这些读物类同的也太多,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创作先进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读物却是凤毛麟角。提倡科学素养方面的,加强人文思考方面的读物很少见。读者爱读卞毓麟先生最近撰写的《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一书,原因是《追星》这部书是科学与人文联姻的作品。
    科普创作的手法有点知识结构与时代脱节,停留在传统化表达方式上,缺乏时代特色,缺少新颖性,很少参与多媒体运作,科普博客少,有的热心网络却怪异奇幻多,而科学内涵少。日前的科普创作环境受到现实利益和公利性的影响,真正的科普创作没人支持,有的科普作家自己掏腰包才能获得出版,创作出版基金没有扶植出好的科普作品,往往是撒胡椒面的层层资助。
    创一流精品必须与出版社合作,组织一支科学与文学结合,文理兼容的科普作家队伍,一面在科协、科委和科普创作出版基金的重点支持下,一面自己寻求商家的投入,力争创作一批精品,包括图册和影视作品。解决上述问题是协会今后的重点任务。
    3.积极争取有关方面领导的支持
    党和各级政府对科普工作都很重视,已经颁布了《科普法》和《行动纲要》,但科普创作队伍的培养还没有真正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没有一支优秀的科普创作队伍,就出不了好的科普作品,没有好的科普作品,就会影响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因为科普创作是源头。这种连带关系好像没有被人们尤其是分管科普工作的领导层和教育部门所理解。协会要继续寻求有效的方式方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这种队伍和人才的培养必须列入国家的教育计划或在高等院校设立“科技写作”课。我们在科协和科技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花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在大学校园里开办了科普创作培训班,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进学校也不容易,必须有人去学校凭借名人效应(叶永烈、杨秉辉、卞毓麟)进行游说,去疏通关系,否则也是枉然。
    4.再次呼吁将“科技写作”课列入国家教育计划
    协会举办的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是因为国家尚未在高校正式设立“科技写作”课程。相对正规的学校教育而言,这只是一支小小的游击队。要切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需要建设“正规军”,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普创作队伍和创作人才培养的问题,形成中国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人才辈出的局面,这对推动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因此,建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各省市科普作家协会一起,再次呼吁:把“科技写作”课列入国家教育计划,进入高等院校。

2008年11月29日

 

上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召开八届一次常... 下一篇: 上海科普作协理事会九届六次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