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2016年度工作汇报
[2016-11-22 19:19:55]

 

 

 (2016年11月21日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九届三次理事会上的报告)
            
江世亮(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理事长、各位理事、各位监事:
    2015年11月换届后成立的第九届市科普作协理事会上,钱理事长就提出要求,希望协会在有序扩大队伍、增强影响力;积极推动协会各专委会开展活动,和改进协会内部管理,增强协会服务会员的能力上有所提升的三大目标。
    以下我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在发展新会员方面,自去年11月换届以来到今年10月底,协会共吸纳新会员280多位,目前协会会员总数已达到980人左右;这些新会员中有少量是比较知名的科学家、科普名家,更多的是在科普一线的一批科学写作爱好者和一批在医学科普领域的青年人。源源不断新会员的加盟是一个组织有活力的体现,但也隐含着质量有可能下降的问题,协会已听到一些反映。所以这里也想专门说一下,我们讲的大力发展新会员绝不是不顾质量,而是基于严格的入会申请程序,其中最核心的要求是必须有公开发表的科普作品。今后,我们会继续敞开大门欢迎新生力量的加盟,但是在发展新会员时会更严守标准。
    在继续按标准,稳妥有序发展新会员的同时,可能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怀着理想想到这个协会来想干事的年轻会员以舒展手脚的舞台和空间,也就是我们能给会员提供什么机会?这个问题随着队伍的扩大会成为比较急迫的课题,今天借理事会的机会提出来,请各位理事一起来提供建议和思考如何提供舞台给更多的会员,让他们觉得有事情可以做。
    其次在专委会建设和开展活动方面,自1月28日调整换届后的医学健康专委会正式启动到6月25日换届调整后的科普影视全媒体专委会启动,先后已有4个专业委员会开始运作,其他两个专委会是科普基地与人才培养专委会和亲子科普专委会。按照钱理事长对协会和专委会相互关系的界定,除了在专委会运作的大的方向和专委会核心人选这些问题上协会将给予把关和指导外,各专委会依照各自的章程和特点开展工作,协会将可尽可能给予支持和帮助,而不过多地干预专委会的具体业务活动。由于已运作的这几个专委会都有很强的核心骨干,有稳定的依托单位和一批想干事很能干事的骨干成员,所以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譬如医学健康专委会推出的“心手相连《简易心肺复苏教程》”活动,自年初启动以来已在社区、企业、机关、办公楼等不同场所推出了5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医学健康专委会近半年来在利用新媒体传播医学科普方面也做了积极探索,他们推出的“健康科普在线”、“大医小护”等微信公号已形成特色;上个月25 日,医学健康专委会与东方卫视中心《X 诊所》节目组签署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专委会的诸多专家将为这个已有较高知名度的日播的电视养生健康节目提供选题和专家资源,提升这档已有很高受众面、影响面的健康养生综艺节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科普基地与人才培养专委会在上海科技馆、自博馆顾洁燕理事的大力推动下有序地开展活动,他们的品牌活动是名为“自然品读汇”的读书沙龙活动,每月一期,通常是选择一本科普名作,由馆内年轻人作朗读和分享,然后请到有一定影响和造诣的科普作家对该作品作品读性阐释,并自然导入听者、作者、讲者的交流互动。除了读书沙龙外,该专委会还结合科普场馆自身工作,针对青年讲解员、志愿者等开设了一些有特色的培训活动;
    今年4月23日成立的亲子科普专委会在少儿出版社洪星范常务理事等的操持下,也陆续推出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从针对小朋友,提升他们阅读兴趣的月度亲子科普悦读汇活动外,他们还结合学校的假期,策划组织了一些亲子阅读活动,请到一些儿童科普读物畅销书的作者、有志儿童科普、科幻创作的小作家和他们的家长一起参与。明天该专委会将在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举办科普童书的创新探索的研讨会。该专委会的目标是以评书读书为纽带,把一批对科普童书有兴趣的大小作者聚拢起来。
    6月25日“科普影视全媒体专业委员会换届调整暨部分会员大会”召开,这也代表着协会第四个专委会开始启动。这个依托上海影视集团科教电影厂、东方电影频道,由本会副理事长徐杰领衔的专委会有一批专业队伍,他们大都在科学纪录片中担纲编导,这两年已产出20多部原创科学纪录片,该专委会还想借助协会科普创作资源,在科普影视的选题开拓和原创作品上得到更多的帮助。
    除了专委会工作外,这一年里我们还做了一些事,包括3 月--5月,本会受邀与石泉路街道合作开展科普小记者培训,协会参与了整个活动的课程 设计并为此项活动提供专业师资力量。博禄龙、芮东莉、魏东晓、丁子承等多位骨干响应本会号召,不计名利,积极加入此项活动,到中山北路小学授课,辅导科普剧培训;
8月,本会参与承办了《上海科协大讲坛 “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活动》,方鸿辉副理事长和我本人承担了其中两场的主持和互动嘉宾;第三场主题为 “行为评估与健康干预”的科普论坛,本会医学健康专委会董健副主任和王韬主任分别做了“生活方式与腰椎间盘突 出症”、“新媒体医学健康科普探索”的专题报告。
    今年上海书展期间,本会和少儿出版社、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等单位联合发起创办“我爱机器人”的征文大赛,初衷是通过引导少年儿童通过与机器人的亲密接触和互动,学习了解智能科学和智慧技术知识,激发他们参与科普创作的兴趣和实践,提升我国科普原创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人才。
    今年的活动中值得专门提到的是协会的品牌活动——大学生科普培训。今年的这一活动5月29 日至7月30日在华师大闵行校区开班。这次培训在总结以往成功和不足的基础上,在华师大孟宪承书院副院长苏振兴理事的全身心投入下,在形式、内容上都有不少创新,原先几届培训都是以一批资深科普专家授课讲座为主,这次采取了集中授课和学员结对走访出版社、杂志社、访谈科普名家,鼓励学员主动学习,整个培训活动都有定量绩效考核,每次活动每位学员都要要提交作业,所有活动达标后才能获得由协会和书院共同盖章的结业证书,然后其中部分学员可得到申请协会学生会员的资格。这次大学生科普培训是一次新的尝试,有不少可以总结提升的内容。在这里我也要再一次代表协会,代表钱理事长向整个活动的卓有成效的组织者和付出极大辛劳的苏振兴理事表示敬意,也向支持这项活动,专们抽时间为培训班学员授课的方鸿辉、曾凡一、王世平副理事长、顾洁燕、杨先碧、博禄龙、丁子承理事、叶剑会员以及我会荣誉理事长杨秉辉、资深会员复旦大学化学系刘旦初教授和等以及所有表示敬意和和感谢。由于这个培训项目是每年一度的安排,明年这个培训活动仍希望各位理事及理事单位给予全力协助;
    谈了工作还要谈一下人。协会会员这一年中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不凡成绩的肯定不在少数,但这里不可能一一介绍,暂提到老中青三位。年轻会员中,1985 年 12 月出生的郝晓霞,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编导。在《岩羊》《川金丝猴》《松江鲈鱼》等科学记录片中任第一导演。数次登高原、进沙漠、深入原始森林,拍摄纪录了大量珍贵镜头,部分镜头为国内外首次摄录。 曾分获“日本野生动物电影节自然教育奖大奖”、“四川国际纪录片节自然环境类最佳短片奖”等。今年8月她经协会推荐申报第八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并成功入选;
    中年人中要提到本会荣誉会员郑永春。5 月 9 日,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宣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由于在行星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方面的重要贡献,荣获该学会 2016 年卡尔•萨根奖(Carl Sagan Medal)。永春博士是获得此奖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
    老一辈的科普人就是卞毓麟老师。谈到中国的科普卞老师是绕不过的,这一年来,卞老师仍带病为科普事业,包括为我会做了许多工作。 8 月 16 日下午,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徐延豪专门来看望了卞老师,转达了中国科协书记处领导对他的问候。 看望交谈中,徐延豪称卞老师是国内科普界的代表人物,是国内科普界的宝贵财富。现在全国范围科普热起来,我们要把握好方向,要依靠像卞老师这样的科普前辈,多做一点前瞻性的科普探索工作。延豪书记还专门提到,上海市科普作协在推动科普原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探索。历史上,上海在科学传播方面是国内最主要的阵地,希望上海科普作协进一步加大力度,进一步总结经验,上海有专家资源,有长期的传统,现在又处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时刻,上海科普作协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壮大力量,设计好各项活动。 以上徐延豪的这段话是我整理的,因为我当时也在场。我想这段话的分量大家是能感受到的。
    以上说了这么多,基本上都是在讲我们比较光鲜靓丽的一面,其实我们还有不少做的不够、很不足为人道的方面,譬如协会的号召力、凝聚力是较弱的,一个最新例子是钱理事长今年6月在科普影视专委会会员大会上向本会全体会员提出“三个一”的希望:希望每一位会员年内能发现一位具有科普创作能力的人才,举荐其加入协会;希望每一位会员年内用你的专长去创作一部(一篇)科 普作品(文字、影像、绘画等),文字长短不限,要能打动人心;年底前,在即将完成的网络虚拟的科普交易市场一条街,为每位会员办一个科普商店。 所谓网络虚拟科普作品交易市场,是一个能把我们会员各种作品(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通过网络进行展示销售的网上交易平台。 这实际上是为我们科普创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和机会,而且华东理工大学还有一支专业团队在具体打理这件事,但是协会自10月初给每位会员发出这样的倡议后,收到的反馈有限,看来问题很可能在于大家对于这一新生事物还不熟悉,或者还在观望中,但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协会的号召力有限;
    另外,协会自身的改革、协会内部的管理也比较薄弱,我们还缺乏关于今后中期发展目标和路径,现在的工作似乎还是沿着惯性在滑行。这些问题与作为秘书长的我的能力和状态直接相关。我在这一年里尽管也很想努力做事,事实上也确实在各种场合尽可能为协会出力、发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也很难做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在这里也要感谢钱理事长、各位副理事长和各位理事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感谢监事会和办公室各位老师对协会工作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投入,协会是难以运转的。
    我想明年我会尽可能调整好自己的时间,争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秘书长这份担子上,在这里也恳请能得到各位理事、监事、副秘书长们的协助,需要办公室各位同仁的同心协助,靠我一个人单打独斗身心疲惫也一事无成。按照科协系统改革方案,今后各专业学会、协会的秘书长要实行专职制,是一份全职的工作,就我的条件和可能性而言,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既承大家信任,我会全力以赴履行职责,有需要各位支持的,请大家一定托一把,胼手砥足,协力同心,让协会工作再上一层,以不负理事长和理事会同人和全体会员的信任。
    最后还有两件今年的大事,一是下周开始的《上海科协大讲坛》2016 年科学类诺贝尔科学类奖的解读,这也是本会延续5年的品牌活动,请各位理事尽可能参与支持(这三场解读报告分别是11月25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解读、12月2日物理学奖解读和12月10日的化学奖解读,都是下午的14:00~16:30,地点是在南昌路57号上科学会堂的海洋能厅)。想听讲的理事、会员可电话至53825011,或上协会邮箱shkpzx@vip.163.com索票; 
    还有就是12月17日的《加强评论,繁荣原创——卞毓麟科普作品研讨会》活动。这次研讨会已明确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决定主办,以“加强评论,繁荣原创”为主题。研讨会将以科普作家卞毓麟的创作历程、创作经验、作品的影响和对科普出版的贡献为引, 放眼中国科普创作现状,为中国的原创科普提供有益的借鉴。这是本会今年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座的理事其实都知道,现在忙忙碌碌的许多工作是常规性的、应景性的,但有些事涉及我们的立身之本,譬如提升科普创作能力、加强科普评论就是我们协会最核心也亟待努力为之的工作。有鉴于此,在和卞老师、理事长及部分理事酝酿多时后决定推出这一旨在推动国内科普评论风气的系列活动。我们觉得这件事做好了才是真正留得下来的事业。关于这次研讨会的详细信息,协会会给各位发出邀请函。我这里对时间地点再做一点提醒: 研讨会定于 2016 年 12 月 17 日(周六)全天(上午 9:00 至 11:45,下午 13:00 至 16:45)在南昌路 47 号科学会堂一号楼卢浮厅举行。
    以上两项重要活动都是协会重点推的与科普直接相关的活动,诚请各位理事、会员关注并积极参与。
还有一件事请各位理事酝酿,本会现有43位理事,因本人提出要求等原因,现有徐伟、姜晓琳等二位理事提出辞任,加上本会随着会员人数增加相关规定也可以适当增加几位理事,请各位理事推荐合适的人选。关于理事我也想多说一句,毋庸讳言,我们理事会中有个别理事基本上是不理事的,理事会从不参加,也不请假。对不理事的理事是否应该有一种清退的机制,以便利让出位置给一些热心协会工作、具有代表性的会员,这也请大家酝酿。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请大家就协会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发表意见建议,核心问题是,如何在队伍扩容后增加协会的活力?如何通过协会的平台设计一些有助于切实提升科普创作能力的措施?对协会自身改革以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方面也希望大家给出建议。

    谢谢大家。

2016年11月21日
 

上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十届理事、监... 下一篇: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召开八届五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