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普论坛>>综评
带给你快乐的海豚并不快乐
[2015-12-10 16:44:06]

    作者:记者 张盖伦  来源:科技日报(2015-12-10)第05版 共享科学

中国首份圈养鲸豚生存报告发布
带给你快乐的海豚并不快乐

    哈尔滨极地海洋馆的一头幼年白鲸在狭窄的圈养池里连转身都很困难,水里还有绿色的异物。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的海豚在表演中被要求冲上台岸展示身体。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的鲸豚在表演后陪游人合影,并被要求抬头抬尾。
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供图

   “当时,我们坐着小艇遇到一大群海豚,它们追着我们的船在游,还不时跃出水面,跟我们互动。我当时真的什么都没顾,跳到水里跟它们一起嬉戏。其实海豚看到潜水员时,一点都不怕的,它会绕着你游来游去。”潜水爱好者、也是大连零鱼翅基金发起人孙纳回忆起自己当年和海豚的一次邂逅,那画面依然鲜活。和海洋中这些动物的一次次相遇,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投身海洋保护运动。
   “你很难想象,这种在海洋里一天要游上百公里的动物,在海洋馆中被囚禁在方寸之间是什么感受。如果让我们生活在澡盆那么大的空间中,我想我们会疯掉。”孙纳说。
    然而,这是部分圈养鲸豚的真实生活状态。
    12月4日,由国内外多家动物保护组织组成的中国鲸类保护联盟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发布了国内第一份圈养鲸豚生存报告。他们通过调研得出结论——海洋公园产业在展示圈养鲸豚的同时,对物种的保育和动物福利都造成了很大损害,在向公众科普如物种知识或栖息地保护上毫无作用。

    从海豚湾到海洋馆踏上不归路

        曾有一部纪录片《海豚湾(The Cove)》反映了日本太地町捕海豚的情景,在这里捕获的海豚半数以上销往中国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海洋馆是个和“美好”挂钩的地方。
    就是在这里,人们第一次见到了海豚、鲸鱼还有其他各种海洋生物;也是在海洋馆组织的鲸豚表演中,人们意识到这些生灵确实有着如人类孩童般的智商。
    不过,在动物保护组织看来,蓬勃发展的海洋公园产业,令人忧虑。
    根据中国鲸类保护联盟(以下简称鲸类联盟)的调查,目前国内共有39家在运营和14家在建的海洋公园。由于我国没有公开的圈养鲸豚数据库,该组织估计这些海洋馆共圈养了11种共491头鲸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瓶鼻海豚和白鲸。媒体报道表明,这些圈养鲸豚大多从野外捕获。
    曾有一部纪录片《海豚湾(The Cove)》反映了日本太地町野捕海豚的情景。捕鲸队会开着船艇把海豚群赶到海豚湾的围网里。这些鲸豚一旦被驱赶到海豚湾内,就成为太地町渔业公会的“财产”。在这一过程中,幼崽和母亲被迫分离,鲸群四散,很多个体在被驱赶到海豚湾之前就已经死亡。
    根据海豚计划(The Dolphin Project)的报道,2015—2016年度,太地町收到了来自全球的150份“海豚订单”,这些海豚中的70%将销往中国。“日本太地海豚湾野捕的海豚半数以上销往中国。鲸豚是群居动物,这样的捕捉,对其种群有很大伤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濒危物种基金秘书长胡春梅说。

   “憋屈”的水池不是它们的家

        一个海洋馆里,只有几只海豚。如果它们彼此不喜欢,就和你在大学时讨厌你的室友一样,会过得非常痛苦

    香港海豚保育协会也一直在关注圈养海豚的动物福利问题。其成员陈泰臣介绍,圈养鲸豚和野外鲸豚的行为很不一样,处在圈养环境中的鲸豚压力非常大,它们的死亡率“特别高”。“根据一份海洋公园的报告,在其中圈养的瓶鼻海豚平均寿命不到三年。”
    1995年,有学者发表过一篇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该文章表明,截至1992年年底,圈养虎鲸的年存活率明显低于野外虎鲸,年死亡率却比它们的野外伙伴们高出2.5倍。即使后来,圈养虎鲸的条件改善,但其存活率并没有显著提高。“最简洁的解释就是,虎鲸天生就不应该被圈养。人类不可能通过改善外在条件,来提升他们在圈养环境中较低的生存率。”动物福利学会的水生哺乳动物专家奈奥米·罗斯(Naomi A. Rose)在关于圈养虎鲸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为什么这些生物不适合被圈养?奈奥米在发布会现场解释,第一个最大的不适应,就是空间。所有鲸目动物在野外海洋中,都是长距离游泳的健将;但在海洋公园的池子里,他们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鲸类保护联盟指出,在自然环境里,鲸豚每天平均可游40至150公里,下潜深度可达10至300米。但是海洋公园里圈养池的平均水深为6米,宽15米,长20米,这一环境让鲸豚们很“憋屈”。
    而且,鲸豚是“群居性非常高”的动物,很多鲸豚通过亲缘关系建立起复杂的社会关系。但被捕捞、贩卖到海洋公园的鲸豚,与族群的纽带被迫切断,被强行和没有亲缘关系的其他鲸豚放在一起。“一个海洋馆里,只有几只海豚。如果它们彼此不喜欢,就和你在大学时讨厌你的室友一样,会过得非常痛苦。”奈奥米说。
    胡春梅记得,在实地走访海洋公园时,他们会看到鲸豚长时间地浮在水面上,“这是不正常的行为”。因为生活环境单调无聊,有些鲸豚甚至去啃咬金属围栏和水泥池壁造成牙齿磨损,腐烂的牙髓会给这些生灵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

    被迫表演不能“做自己”

        海豚“喜爱表演”,白鲸在池中不断转圈是“自然行为”,鲸豚享受它们的“圈养”生活……这些都是误导信息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主任陈玉敏指出,全球保育意识不断提升,许多公众对鲸豚圈养与表演的反省与质疑日增;有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制定禁止或限制圈养鲸豚的管理条例。“令人遗憾的是,在东亚及东南亚,鲸豚圈养与表演却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确实,海洋馆里的鲸豚,通常都有另一重要角色——表演演员。国内39家海洋馆中,36家提供鲸豚表演,超过半数的场馆还提供让游客亲密接触鲸豚的机会。
   “这些被训练出来的动作,都是不自然的行为;至于与人亲密接触,动物本身并不愿意。而且,如果鲸豚的免疫检验做得不到位,对游客特别是孩子来说,有染上人畜共患病的风险。”胡春梅说。
    鲸类保护联盟的成员特别摄录下他们实地走访海洋馆时看到的所有表演,没有任何表演的解说提到鲸豚的社会属性、自然饮食、自然栖息地、自然行为或他们在野外的分布情况。相反,还会传递一些误导性信息,比如海豚“喜爱表演”,白鲸在池中不断转圈是“自然行为”,鲸豚享受它们的“圈养”生活……
   “如果公众接触的都是这种信息,他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和动物和谐相处。”奈奥米强调,海洋馆里的鲸豚,无法真正展现出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

    爱它就该放了它

        公众可以关注鲸豚栖息地的保护,对相关保护机构予以支持;拒绝动物表演,不去圈养鲸豚的场馆,可以参加生态友好的野外观鲸活动

    无法展示自然状态,是对鲸豚动物福利的损害。
    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有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免受痛苦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简单来讲,就是让动物能够保持正面积极的情感状态。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孙凯指出,现行国内一系列的动物保护条款中,基本没有对动物福利的关注。2013年3月农业部颁布的《水族馆管理五项标准》中提到要保障动物福利,但是却缺少对动物福利的解释和相关的动物福利细则,使得相关要求无法得到落实。“一个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拯救鲸豚需要融入超前的理念。”孙凯感慨。
    鲸类保护联盟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份全国圈养鲸豚清单,禁止因商业目的进口鲸豚;能够制定涵盖动物福利概念的管理标准来规避圈养可能对鲸豚的健康和福利方面造成的损害;同时,禁止公众和鲸豚的互动项目。
    有人也提出疑问,这些“超前”的理念,推进起来是不是比较困难?
    台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张卉君说,公众的意识是推动动物保护的直接力量;立法很重要,但对公众的教育也需要一直推进,这样两者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循序渐进,这个进度和公众能够认识到什么程度密切相关。”
    鲸类联盟倡议公众,拒绝动物表演,不去圈养鲸豚的场馆;共同呼吁停止野外捕捉和圈养繁殖鲸豚,共同呼吁场馆提高已有的圈养鲸豚的动物福利。
   “另外,公众也可以关注鲸豚栖息地的保护,对相关保护机构予以支持;可以参加生态友好的野外观鲸活动。”胡春梅补充说。
 

上一篇: 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来了? 下一篇: 首款国产极地全地形车亮相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