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普论坛>>综评
科普的接地气与科学性
[2015-12-11 17:47:52]

    作者:王大鹏  来源:科技日报(2015-12-11)第08版 科技话题

    曾经有一种看法认为,科普已经过时了,一方面是因为公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科普往往是千人一面,没有关注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受到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影响,更加强调双向互动。因此,在学者中也出现过科普能否被“科学传播”取代的争论,而且一度很激烈。
    目前,科普和科学传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被通用,因为就某种程度而言,这两个术语指代的目标存在着一致性,即在科学和社会之间建立起关联,这包括知识、态度精神等。当然,这种关联要考虑受众的需求,从受众出发。此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而之所以有科普过时、用科学传播取代科普的议论,也是呼吁科普应该改变刻板印象,体现受众为中心的导向,不再自说自话,而要更加接地气。
    科普并不是硬通货,而是软需求,也即公众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的精神需求的组成部分。用一个比喻来说,科普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雪中送炭解决的是燃眉之急,而锦上添花则是要丰富生活,这时候科普就不能千篇一律,我提供什么你就接受或者消费什么;而应该因地制宜,我根据你的需求来提供响应的内容,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就目前情况而言,科普的市场供应还没有满足需求,或者说供需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因为现在应该是买方市场,用户主导,个性化消费;如果不能接地气,那么科普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在受众需求多元化的状况下,要让科普更加接地气,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我们的受众主要分为五大人群。如果再深入分析,这五大人群应该还可以根据职业、区域、年龄等变量进行细分。同时,科普需要采用受众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件被受众普遍接受的科普作品,在语言上肯定是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而采用受众可以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时对于科学家和记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科学家是科普的发球员,科学家也应该承担起科普的责任,但是由于科普并没有被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做科普有些时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科背景,但是未必都掌握了科普的技能,所以有时候会出现“科而不普”的情况。另外一方面,作为科普二传手的记者也可能会出现“普而不科”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缺乏科学背景的记者对某些专业知识难免存在着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而不经核实的报道往往会让科学家与记者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目前我们也缺乏为记者提供相关科学新闻和信息的综合平台,很多新闻机构都是各自为战,这既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科普的有效开展。
    由科研论文转化而来的科学新闻是科普的重要做出部分,通过对优秀科研成果的报道,科学新闻获得了新闻来源;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这种报道对于科研论文的引用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近日,《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科技期刊上发表,这为科研成果的科普带来了良机。当然,这也需要科研团队与记者的合作,共同做好科学新闻报道;而对科研团队和记者队伍进行科学报道的相关培训也是必要的,一方面有助于加深科研团队对科普的认识,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文章,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记者理解科研过程,确保相关报道的科学性。
 

上一篇: 让人民健康站到卫生舞台中央 下一篇: 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将选址罗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