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普论坛>>综评
新疆昆玉:靠科技屹立沙漠深处
[2016-03-14 12:41:24]

2016-03-07 10:22:51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新疆昆玉3月6日电(记者王瑟)眼前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连绵起伏的沙海一眼望不到边,沙海里成片的红枣树整齐划一,生机盎然。眼下正是早春,枣园里人们正忙着给枣树修剪枝头。
    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昆玉市,一座沙漠里崛起的城市,是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他们创造出的和田玉枣,早已成为国内外最抢手的品牌。
    “沙漠里发展林果产业?水呢?”“别急,我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
    说这话的是曾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4团担任副政委,现为14师宣传部部长的张艳。跟随她登上一个高坝,眼前是一片汪洋。
    “这是2003年为昆玉市建起的流沙调解池,是从和田乌鲁瓦提水库引入的昆仑山雪水,能为全市30万亩土地和20万人提供用水。”流沙调解池副站长张恒刚自豪地说。看到记者不解的目光,他又说:“没看到渠道吧?我们这是利用调解池与农田60多米的落差,进行落差调节供水,不用其他动力,全是地下管道。”
    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世纪建设的第一个团场,224团建设之初就确立了以科技建市的思路,利用地理落差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自压式高新节水灌溉区。所有条田、林带的供水都用自然落差实现,仅此一项,每年节省电费2000多万元。而每亩土地每年节水也在40%以上,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基地。
    “流沙调解池出来的水我们通过三级调节站,送到每块条田。这里土地开发每亩有1万多元投入,地面上只看到推土机将沙丘推平了,其实我们在地底下埋下了各种管网,实现了‘管道管网铺连队’,保证了各种生产需要。”张艳介绍说。
    在成片的大棚里,杨生家大棚里的桃树已经开花,葡萄结出了果实。让人好奇的是,大棚靠北的墙用砖砌成小格子状。224团设施办主任张红艳介绍说:“这是我们通过学习吸收其他地区的经验后独创的一种保温方法。这里是沙漠,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照射时,砖墙吸收热量,晚上它就散发热量,有效地保证了大棚里的温度。”
    节水灌溉、保温大棚、精准滴灌……一系列科技应用,让昆玉市沙漠变良田,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更有效地遏制了沙漠的南扩,成为我国农业水土综合开发的经典。
 

[责任编辑:张爱萍]
 

上一篇: 它是如何修炼成石化植物精灵的? 下一篇: 厉害了!中国“人造太阳”再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