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普论坛>>综评
【达医晓护】中医药抗病毒有疗效
[2018-01-08 13:36:40]

 

中医药抗病毒有疗效

原创 2018-01-07 上工治未病杂志 大医小护

    祖国医学运用中医中药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近些年来,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大,证实一些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从传统功效来看,以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居多,如清热药中的金银花、板蓝根,解表药中的柴胡、薄荷,补虚药中的黄芪、甘草等。从有效成分分布来看,有生物碱(如黄连、苦参),黄酮(如黄芩、老鹳草),有机酸(如金银花),挥发油(如连翘),多糖类(如红景天)等,尚有含有蛋白质、酚、醛、氨基酸等有效成分的药物,在临床使用中证实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1. 抗病毒机制 

      目前据各种资料及临床使用证实,中药抗病毒疗效显著,抗病毒谱广,毒副作用小(主要指全身用药无明显的组织细胞毒性,无致畸、致突变作用,无免疫抑制、骨髓抑制作用),无耐药产生,且大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其抗病毒机制有以下几点:

    一是直接杀灭抑制病毒;

    二是抑制和阻止病毒的复制;

    三是延缓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

    四是提高宿主机体免疫功能,加强抵抗病毒能力;

    五是诱生干扰素和加强干扰素诱导作用。
 

     因为抗病毒中药大多是复方制剂使用,其化学成分多元化,抗病毒机制也可能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2. 中药抗病毒的优势 

    正是这种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医学精髓,又反过来衬托出了中药抗病毒的优势。中药抗病毒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在抗病毒同时,许多药物兼有解热、抗炎等作用,对病毒引起的感染具有多重作用,如缩短发热的时间、控制炎症的扩散、促进炎症的吸收等,即多途径、多方位起作用;

     二是在抗病毒同时,部分药物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组织;

    三是在抗病毒同时,一般很少伤害正常组织细胞,毒副作用较小;

    四是由于中药采取的是个体化的治疗,对病情更具有针对性。正是由于这种治疗过程中中药有效成分的多元化,病毒难以对其产生抗药性,使得中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使用前景广阔。

  3. 临床应用  

    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几乎遍及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最令人注目的当数2003年初,波及全国多个省市的“非典”,约有5000多人患病,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中医药从预防到治疗到预后帮助康复,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如金银花、连翘、贯众等,使医务工作者治疗“非典”的疗效显著提高。乙型肝炎病毒目前临床常见,对人类健康危害也极大。目前多从一些中药中筛选,已确认其在某一致病机制方面具有对抗作用,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从2000多种中药中筛选出对肝炎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的中药几十种,如常用的黄芩、黄柏、柴胡等。流行性感冒则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病毒中药也以抗流感病毒药物最多,如常用的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而艾滋病由于其对人体自身免疫力的破坏,中药也成了各国科研人员进行筛选,进而找出有效治疗药物的一个热点,而且已经不断的有研究成果见诸报端,如常用的中药牛蒡子、夏枯草、紫花地丁、天花粉、黄芩、甘草等都对艾滋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毒性疾病又如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出血热、疱疹等,临床治疗中中药也必不可少。如有报道,用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若干例,病死率为1.1%,而西药对照组病死率为5.08%,表明用中医药治疗出血热比单纯使用西药疗效要好。

  4. 不良反应 

    抗病毒中医药临床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有文献研究表明,口服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研究绝大部分着重观察其临床疗效,而忽视了其不良反应。一项抗病毒口服液的不良反应监测研究在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内从5家研究中心共入组了10089例患者,经过因果关系评估,判定与药物的关系是“可能有关”的是94例。其中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系统损害(0.575),如腹泻、稀便;皮肤及其附件损害(0.327),如皮疹、红斑疹;呼吸系统损害(0.030),如喉咙干痒、咳嗽;全身性损害(0.030),如无力、不适;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0.020),如头晕;心率及心律紊乱(0.010),如心率加快。

    我们中药的临床应用一定要遵循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根据机体病理变化的一般过程,科学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配方组药,而不是简单的抗病毒药物堆积治疗。同样,许多患者和非中医专业医生不辨证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样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对非中医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药学普及工作迫在眉睫。

    最近正值流感流行,由于中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人们喜欢选择偏方、验方进行自我干预。由于个体体质不同,病症不同,证候不同,建议大家在专业中医师的诊治下,辨体质和辨证、辨病有机结合,正确地辨证施治,早日康复。

作者: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方泓主任

 

上一篇: 雾和霾是一回事吗,为何会有霾? 下一篇: 全球首见!琥珀藏着雏鸟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