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普论坛>>综评
杨秉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播艰深的医学知识
[2020-12-29 13:11:50]

 

杨秉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播艰深的医学知识

青年报·青春  上海记者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  编辑/陆天逸

    12月26日,“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公众号更新了最新的文章《干预危险因素 预防老年痴呆》,这也是该公众号创建2年来更新的第186篇原创文章。

    公众号的幕后执笔者是一位82岁的老先生——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著名健康教育学家、画家杨秉辉。从2014年迄今,他已经出版了三本短篇医学小说集,一本长篇小说。“既然关于科学幻想的内容可以写成小说,为何关乎医学实际的内容不能写成小说呢?”

从公社大喇叭到电台

他向公众科普医学常识

    走进杨老位于中山医院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满了他撰写的书籍,做了50年医学科普传播,也写了几十年,前后出版了50多本专著。他还是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终身荣誉理事长。

    “我们做医生的人,要尽可能让病人知道一些常见病,特别是常见病的预防。”健谈的杨老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叙说了自己钻研医学科普长达50年的初心。

    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后,杨秉辉被分配到中山医院,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肝病的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一次偶尔的机会,有研究所的同行提到苏联科学家研究发现肝癌患者血液里检出了甲胎蛋白。杨秉辉便和同事们组队前往“肝癌重镇”江苏启东,运用这一原理为农民们筛查肝癌。

    “但当时不少农民不信验一滴血就能查出肝癌,有的被查出疑有肝癌的人,甚至还觉得‘触霉头’,认为自己吃的下饭,能干活,眼睛不黄,肚子里没腹水。肝癌从被发现开始到发病平均时间是8个月,如果及时治疗尚有一线希望。因为没有引起重视,我们眼看着他们中的一些人几个月后发病、死去。这让我觉得医学技术虽然在进步,但医学科普却远远落后,必须行动起来,想办法填补这块空白。”

    为了普及肝癌知识,杨秉辉想到了公社广播站,那时他借助公社里的大喇叭,当起了“医学科普主播”。深入农村一年后,他回到上海,当时中山医院附属有很多劳保工厂。他带领一批化验员在上海远郊的工厂也借助“一滴血”筛查出了不少肝癌早期患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广播电台开办了一档健康科普类节目——名医坐堂。之前这一节目名“医药顾问”由电台播音员播讲,效果不很理想,于是电台方面便物色专业人员主持,找到了时任中山医院副院长的杨秉辉。每周日中午,杨秉辉都会在电波中为听众答疑解惑,因为通俗易懂的讲解,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作为临床医生,我知道病人能听懂什么话。我也能将深奥的医学知识‘翻译’成大白话。”

    从1984年到2003年,从副院长到院长,杨秉辉的工作越来越忙,但还是坚持担任电台“名医坐堂“嘉宾主持人”的工作。他经常收到观众来信。其中有一封信是一名苏北人写来的,说自己在十六铺船码头上听到了名医坐堂的一期广播,称直肠癌也会出血。他一想自己最近大便有便血的情况,一狠心不回苏北老家了,在码头直接退了船票,去医院检查,没想到竟然查出是直肠癌早期。

    还有一次,在搭乘出租车时,一名经常听广播的司机通过他的声音认出了他,“你是不是电台的杨医生?”在得到确认后,对方说:“你在电台讲的医学知识对我们民众来说实在是太好了,民众感谢你”,对方想要给杨秉辉免去车费,但被婉拒了。这出小插曲让杨秉辉很感动,“看来公众听我的节目得益良多。我的医学科普工作没有白做。”

八旬老人玩转公众号

用小说讲述医学那些事

    1938年出生的杨秉辉今年已有82岁高龄了。但年过八旬的他尚有一颗青春跃动的心。这些年,杨老也撰写了一些有趣的科普小说,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以《保卫科长莫有“病”》为例,里面收录了几十篇短篇小说,每个小说都科普了一种病。

    2010年后,科普书的销路减少,阅读实体书的读者变少了。约莫从2015年开始,不少人就劝说他开一个公众号。杨老听着觉得新奇,“这玩意我不会。”他没将这件事提上议事日程。

    2018年的一天,在朋友们的鼓励下,他在家摸索了一个晚上居然成功开通了公众号,并郑重地起了一个名字“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主要在上面刊发两类文章,一类是小品文、叙事文,一类是医学小说。

    上了年纪的人玩电脑不像年轻人这么溜。写作时,杨老需要借助手写板来打字。但熟能生巧,现在他的打字速度竟然也不输给年轻人。

    杨老在找选题时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今年年初时,他曾看到一篇科普文章,里面说到如果胸剧烈疼痛,属于心肌梗塞,要打120,同时吃6片阿司匹林。但如果是“主动脉夹层”发作就不能吃。“看到这篇文章,许多老人也许会迷惑,那到底胸痛的话,是吃还是不吃阿司匹林呢?这篇文章显然没有把问题讲透。”

    杨秉辉进行了二次创作,他查阅了胸痛方面的书籍,在吃透相关医学知识后撰写了《突发严重胸痛並非皆是“心梗”》一文,讲述了几种胸痛的不同和处理办法。“心肌梗死的胸痛属于压榨性的胸痛,一开始也许不厉害,后来越来越痛。而‘主动脉夹层’的痛是撕裂型的,向后背放射,一下子就很厉害。如果是这种胸痛就别吃阿司匹林了。”

    杨老告诉记者,为了搞清楚几种胸痛的不同,他甚至还查了最原始的解剖图案。“毕竟,不写也罢。既然写了,就不能有差错,起码不能误导公众。”

== 对话 ==

    记者:您从事医学科普的初衷和动力是什么?

    杨秉辉: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个虽然是病人的福音,但是医学也因此更多地关注其科技发展,而有疏于对病人开展人文关怀的倾向,所以近年来国外在医学教育中已经有“叙事医学”的提法,要求学生把教师讲授的医学原理植入人物故事中来加以理解,使得枯燥的医学知识,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便于学生学以致用。

    记者:您是如何想到用小说的形式开展医学科普的?

    杨秉辉:医学专业术语很拗口、很艰深,在让民众看得懂这一方面我们已经比过去进步了很多。接下来还要解决的是枯燥乏味的瓶颈。现在大部分医学科普书籍多着眼于疾病诊断、治疗知识的普及,这样只有生此病的人要看,而没有此病的就不会有阅读的兴趣。

    以小说的形式展开,应该是一个可取的方法。小说写人、写事,生病是人生大事,两者易于契合。把冰冷的医学知识写进小说之中,赋予这些知识以小说主人公的体温、情怀,便可使得这些知识变得温润可亲。

    记者:对年轻医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杨秉辉:以前医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医学科普是“小儿科”,学术上上不去的才退而求其次。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也有人呼吁将医生写医学科普的书籍也纳入晋升序列中。我认为,学术论文代表学术水平,科普文章代表作者服务民众的能力,两者有关,但并不等同。
 

上一篇 下一篇: 专访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