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无知是深海生物的福音(杨先碧)
[2009-07-11 15:27:07]

    杨先碧博客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41850

    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中,人只是成千上万个物种中的一个,他们却进化得可以发明工具,随意杀戮着其他物种。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捕猎技巧越来越高超,却使得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然而,相对于深海来说,人类却显得特别的无知。生态学家们认为,正是人类的“无知”挽救了深海生物的性命。

    海洋是生命的诞生和孕育之地,生物的进化历程表明,地球上的生物起源于海洋。海洋不但占据了地球71%的表面积,而且提供了99%的生物可栖息的体积。海洋不但是海洋生物的庇护所,而且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不但提供给人类食物,而且主宰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物质循环,是地球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然而,人类却不珍惜海洋,从古至今就有不少人认为海洋的包容性很强,而把海洋作为垃圾场和“排污罐”,靠近陆地的浅海海域已经被人类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目前,地球上发现了34个动物门,其中有33个动物门可以生活在海洋中,海洋中有13个门的动物可以移居陆地,只有15个动物门只能生活在海洋中。可见,海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好地方。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诞生的。在地球诞生后的40亿年时间里,地球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和动物,几乎没留下任何实质性的痕迹。然而,从距今6700万年起,生物的种类开始增多。在距今500万至1000万年的这段短短的时间里,却产生了生命的大爆发。科学家从发掘出来的化石推测,现今世界上所有的动物的门都在这一时期同时出现,而且之后再没有产生新的门。这些新的动物门都是在海洋中产生的,科学家认为生命大爆发是与地球构造与气候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当时大陆的漂移导致了海洋的分割,气候的变化导致了各个气候带的产生,这些都为生物多样性的大爆发提供了条件。

    从500万年前起,地球上的动物门不再增多,海洋中的生物种类却还在不断进化并逐步增多。然而,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的脚步加快,海洋动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开始减少。目前,除开发较晚的印度洋的生物种类还在增多外,其他大洋的海洋生物种类开始减少。 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一是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二是海洋运输、资源开发和污染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破坏,三是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生态学家们认为,好在人类对深海还很无知,不然海洋物种的命运就该和陆地生物差不多了。人类的科技虽然相当发达,他们到深海的能力却很弱,甚至低于到月球的能力。人类到外太空可以制造抵抗失重的航天飞行器,可以给飞行器充入氧气供飞行员使用。然而,人类却没有办法对付大得吓人的深海压力。然而,不少深海生物却可以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这些高压区,让人类自愧不如。

    在海洋里,每下潜10米深就相当于增加一个大气压,对人体造成生理影响,某些情况下超出人体的耐受范围,还会引起病理性损伤。而且人在水中不能象在大气中一样自由呼吸,水的浮力、阻力、低温、黑暗、水流、涌浪、水下生物伤害,以及各种潜水疾病的威胁等不利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人在水下行动的自由。因此,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背上潜水装备无止境地下潜到海底世界去寻珠找宝的。目前世界上直接下潜到海中的最大深度纪录是501米,1982年完成的686米人体模拟潜水是目前世界上在实验室创造的最大深度。我国于1989年完成了350米的人体模拟潜水实验,创造了亚洲模拟潜水的纪录。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能够进行300米以深的大深度模拟潜水。世界上深度超过 6000米的海沟有30多处,其中的20多处位于太平洋洋底。目前,各种载人的潜艇的下潜深度一般也不会超过1000米,只有无人探测车能达到6000米以下的深海里进行科学考察。

    生态学家希望让人类继续保持这种对海洋的“无知”状态,不要去惊动维持地球长久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他们希望看到海洋生物种类能够重新出现增长的趋势。当然,科学家们还会继续对深海作些科学研究,以便提出更好的保护海洋的建议。

杨先碧 博客文章
2009-07-10
 

上一篇: 两弹元勋背后的女人(上、中、下)... 下一篇: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简介(李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