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食盐如何加碘(叶永烈)
[2009-08-26 22:17:52]

    叶永烈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yeyonglie

    最近,关于中国食盐加碘是否过量、是否会引起疾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我曾经到食盐的“故乡”——盐场采访,亲眼看到食盐是如何加碘的。 
    这里记述我的盐场之行。
    我来到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这边,阡陌纵横,水波粼粼,一派江南水乡风光;那边,白雪耀目,冰峰逶迤,则是北国景象。这“北国江南”座落在渤海湾畔。闻名全国的“长芦盐”,便是在这儿出产的。
    人,不可食无盐。一个成年人,每日大约需要食用10至15克盐。高温作业的工人,汗流浃背,汗水带走了许多盐分,每天则需摄入40至50克盐( 50克,即相当于1市两)。10亿人口的中国,即使以每人每日食用10克盐计算,全国每天便要食用10万吨盐!
    中国的老年人常用这样一句话,向后辈炫耀自己的“老资格”:“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从这句古话里,也足以说明盐对于人的重要。
    虽然人人天天食盐,然而,亲眼看过盐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人并不多。我已经吃了几十年的盐。这次到天津长芦盐务局的汉沽盐场采访,才算第一次来到盐的家乡。
    汉沽盐是一个职工逾万的大型盐场,与塘沽盐场毗连,是我国海盐的主要产地之一。中国盐业总公司技术处的一位负责人对我说,汉沽盐场在最近几年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在那里可以看到现代化盐场的风貌。于是,我决定去采访。
    几乎每一家工厂,都要靠船、车运进原料。然而,盐场的原料用不着车载船运。那浩渺无际的海水,便是制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据测定,海水中含有百分之三的食盐。我来到渤海边,看到海水被扬水站抽上来,哦,这就算是“运进原料”。
    犹如江南水乡一般,海水沿着沟、渠,被送进方方整整的“水田”。这“水田”,叫做蒸发池。长年累月,海水在“水田”中经日晒风吹,水分渐渐蒸发,慢慢浓缩。在辽阔的海滩上,遍地是棋盘格子般的蒸发池。阳光灿烂,清风徐徐,水面波光星星点点。蒸发海水全靠“老天爷”,不费一块煤,不用一滴油。
    海水浓缩后,成为卤水,被输入结晶池。汉沽的结晶池真漂亮,四周的“田埂”是用红砖砌,每块“田”长184米,宽90米。结晶池也是靠日晒风吹,进一步浓缩卤水。食盐结晶了,析出来了。有时,在卤水表面还飘起白花花的食盐,叫做“飘花”。大量的食盐沉析在池底。据说,结晶池的池底本是一片泥地,结上一层十几厘米厚的食盐之后,便象水泥地似的又平又硬,拖拉机、汽车可以在上面纵横驰骋。
    盐花雪白雪白,而卤水却是粉红色的。我问,卤水怎么会发红?盐场的朋友笑着说,这还是一个谜。每到秋天,卤水便发红。有人说,可能是卤水中繁殖了红色的微生物。也有人说,卤水那么咸,怎么能长微生物呢?尽管其中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不过,粉红色的卤水使成片的结晶池披上一件彩衣,与白盐辉映,别有一番景致。
    令我非常惊讶的是,一揿电钮,一块块巨大的人造薄膜,便自动地向前移动,慢慢地把整个结晶池盖起来。要知道,每个结晶池的面积达1万6千多平方米,亦即25市亩,居然可用一整块人造薄膜盖起来。成片的结晶池,每个都装有自动盖上人造薄膜的装置。能够自动盖上, 也能自动收起来。
    盐场向来靠天吃饭。一池盐卤正在结晶,眼看着可以收盐了,突然下起一场大雨,便使到手的盐“泡场”。如今,汉沽盐场向现代化迈进,在结晶池上安装了盖、收人造薄膜装置,下雨盖,晴天收,不必再仰仗大自然的鼻息了。
    不过,什么时候盖,什么时候收,听命于天气预报。我来到汉沽盐场的气象站,发觉那里的设备相当齐全、先进。在一台气象雷达的荧光屏上,我看到了周围上百公里上空的云的分布情况。荧光屏还能显示,哪些云正在下雨。这样的气象设备,在一般的基层气象站里是不多见的。现代化的盐场,必须用现代化的气象设备武装起来。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盐场来说,是命运攸关的决策情报。
    当盐场获知近期无雨,而结晶池内的盐层已相当厚,便排掉卤水,开始收盐了。这时,结晶池一片白皑皑,如同冰天雪地一般。在汉沽盐场,收盐已实现机械化。收盐机鲸吞着晒干了的食盐,链斗提升机把食盐送往大卡车的翻斗里。收盐机是红色的,卡车是绿色的,在“雪”地里分外醒目。
    过去,盐工是非常辛苦的。一年到头,在“露天工厂”那里肩挑人扛,往往30来岁看上去便像老头儿,肩上长着高高的“肉疙瘩”。人们常说:“盐工三大愁,扒盐、抬筐、拉大砪。”那年月,盐场里最轻的活儿,要算是汽车司机,“方向盘吃香”。如今,在汉沽盐汤,司机倒成了重活儿,盐工们已经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从结晶池里得到的盐,粒大,白中带青,叫做原盐。原盐中还含有泥沙以及其他杂质。过去,市场上卖的“芦盐”,便是这种原盐。如今,原盐还要送工厂洗涤、精制,成为粒细色白的精制盐。精制盐品质纯正,干燥洁净,现在市场上供应的便是这种盐。有趣的是,由于“盐”向来颇享盛誉,北方农民喜爱芦盐,以为只有粒大色青才是真正的芦盐。当精制盐上市时,他们不识货,认为那是“小盐”,不是货真价实的芦盐。其实,粒细色白的精制盐,是新一代的芦盐,是质量更好的芦盐。汉沽盐场的朋友希望我替他们做点“宣传”,让广大用户知道如今芦盐已经“升级换代”了!
    在制盐工厂里,我看到传送带旁放了个大玻璃瓶,里面盛着无色液体。那液体通过橡皮管,正不断滴入传送带上哗哗流过的食盐中。往食盐里加什么东西呢?一打听,才知道瓶子里装的是碘化钾溶液。原来,在我国不少山区,由于缺碘,有1,000多万人受到地方甲状腺肿大症的威胁。患者脖子肿大,俗称“大脖子病”。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的健康,卫生部门拨出专款,购买碘化钾,往食盐里加入含碘物质,供应缺碘地区的居民。自从采取这一措施之后,“大脖子病”患者已大为减少。
    在汉沽盐场,我还看到一种奇特的盐:我抓起一把,一松手,那盐便从手指缝中“流”了下去,“流”得一粒不剩!这种盐为什么具有这样好的流动性呢?用放大镜一照,明白了:喔,这盐圆溜溜的,象一颗颗鱼子,俗称“鱼子盐”。 
    盐,总是方的。怎么会有圆的呢?原来,这是在普通的食盐中,加入“松散剂”、“防潮剂”等,经特殊加工才制得的。鱼子盐外销,很受欢迎,因为西方人爱吃冷盆,总是做好菜才撒盐。鱼子盐流动性好,可以撒得很匀。
    在汉沽盐场,最为壮观的,要算是“盐坨子”了。所谓“盐坨子”,就是盐山。每座盐山,少则几吨,多则十几吨。一座一座的盐山,犹如冰山雪峰,是盐业工人的劳动结晶。平常,盐坨子上盖着用当地盛产的芦苇编成的苇苫子,用来防雨。需要外运时,掀开苇苫子,长颈鹿似的“拆坨机”,便会把白花花的盐“拆”下来,用输送带送出去。
    海盐的生产,靠日光为能源,成本低廉。论成本,一斤海盐,才一角多钱而已。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盐税与烟税、酒税一样,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所以食盐的市价远高于成本。
    盐除了食用之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造纯碱、烧碱、液氯、盐酸等。
    关于盐的用途,我听说两桩新事:
    一是畜牧用盐。牲畜与人一样,也是不可食无盐。不过,牲畜不会说话,不会说咸道淡。如今,人们注意到这一点。据我国有关部门试验,给猪每天吃20克食盐,可多长两3钱肉!近年来,我国畜牧用盐量不断增加。
    二是道路化雪。在大雪封路时,往雪里撒盐或洒盐水,可以化雪。这是因为水中有盐之后,冰点就降低了。盐水在摄氏零下十几度都不会冻结。据统计,美国年生产的盐,有五分之一用于道路化雪!如今,随着我国海盐生产飞跃发展,盐多了,在北京,用食盐在东西长安街化雪,效果颇好。
    我从汉沽盐场归来,觉得此行不虚——我看到了现代化盐场新貌,我增长了许多关于盐的见识。
    我不由得记起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过去,在我国山区,一位姑娘要出嫁。她对未婚夫说,她有一件价值连城的嫁妆,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里,不肯轻易示人。未婚夫是海边人。当姑娘随未婚夫来到海边,当场晕倒了。为什么呢?原来,她的小盒里,只是一块岩盐而已! 那时,在山区,盐贵如金。她到了海边,见到满地是盐,才知自己的嫁妆,在未婚夫的眼里,分文不值,便晕倒了。我想,这样的故事,今天再也不会发生。因为大批海盐内运,加上湖盐、矿盐、井盐大量生产,在山区,到处有盐,盐中还加碘呢!
     时代在前进,往事如烟……

叶永烈 博客文章
2009-08-14
 

上一篇: 澳门的通讯博物馆----能看到多... 下一篇: 科学是献身精神的结晶(倪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