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记住这个村庄——高岭村(陈积芳)
[2009-04-04 19:35:34]

    陈积芳博客链接http://blog.eastday.com/chjfang/art/826309.html

    高岭,是国际通用粘土矿物学名词---“高岭土”的命名地。有“高岭土故乡”、“世界陶瓷文化圣地”之称,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留有大量的陶瓷文化遗存和人文古迹,“青山浮白甘”被誉为高岭一绝。

    高岭土,早开采始于公元2世纪。13世纪,高岭土被景德镇瓷工场,用作瓷器制胎原料,极大地提高了景德镇瓷器的品质.是世界瓷业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使景德镇的制资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从而奠定了景德镇世界瓷都的地位。高岭也因此名播海外.享誉世界。

    高岭,原名玉岭,村落依山傍水,环境清幽。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冯、办、汪、胡氏族人陆续迁此聚居,形成以管理、开采高岭土为生的“四大家族”。据称该村的何召一先生,于南宋末,首先开发高岭土,扭转了瓷业的原料危机。为祭祀他建庙,庙址在永口一带。



    古代瓷都被称为“四时雷电镇”,景德镇瓷器盛名远播、远销海外,明清两代达到了中国古代瓷业的巅峰;持续不断的瓷器生产需要大最的高岭土,所以矿工们四季都不能休息,即使过年也如此。姿源矿工愁眉苦脸,卷了草烟在歇脚。
    运高岭土的古道,以花岗岩石板齐整铺就。主道有7公里长,保存完好。古代矿工以箩筐将高岭土,从此道挑运至码头。古道每隔5里有亭,由地方乡绅出资建造,亭内免费供水,以便矿工及行人歇息。





    高岭以开采露天矿为主,17---18世纪为高岭开采露天矿的鼎盛时期,共有汪家大槽、冯家大槽等等四处大型露天采矿遗址。有的遗址直径不下于500m,深度不低于50m,规棋极大,但因年代久远,遗址林木茂密.颇似山间洼地。
    为减少高岭土运输量,常就山选矿。遗址现存三个淘洗池,其一为粗矿储备池,设闸板,溪水自水槽入池,将高岭土中所含杂质沉淀。其二为搅拌池,土浆经闸板上部流入其中,加以搅拌。其三为沉淀池,将清水放掉,待淀积的高岭土稍干,即取出制成胚子。因矿区缺少洗选所需平地,常将淘洗池减至1---2个。       古矿洞与岩体裂隙的走向基本一致,说明古人采掘时都是边探边采。巷道形状一般为为三角形,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减少支护作工作量,降低了采矿成本。许多矿体富积部位被全部采空,故矿洞通道呈规整岩脉状或不规则形。当洞室跨度较大时,可见残石柱,起到维护洞室稳定的作用。



    在高岭矿业最鼎盛的明清两代,高岭土这种神奇的瓷用原料及其制配技术,作为景德镇辉煌瓷业的核心的技术秘密,逐步传声海外。1869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将高岭土的学术名称译为国际通用的英文“Kaolin”一词。高岭,由此成为世界各地高岭土的“名称之源”。而且是地质矿物学里,唯一一个以村庄名字命名的地质材料。

陈积芳 博客文章
2009-03-31
 

上一篇: 推行绿色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杨先... 下一篇: 世博会将带给我们什么(倪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