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真就是美、美就是真?(张诗忠)
[2011-04-08 21:01:18]

    张诗忠博客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1073

    讨论科学与艺术会合,总要涉及“真与美”的关系。科学求真,真中涵美;艺术审美,美不离真。这是大家常常要引用的概括。而且,我们确实能举出不少例子,证明这一结论毋庸置疑。然而,仔细想想,真与美,明明反映的是事物或体验的各异属性,我们凭什么可以把它们等同起来呢?

    赞成二者可以等同的人,当然不是光凭一个个的具体例子。他们相信真与美之间一定存在某些共同的东西,所以才作这样的判断:真就是美,美就是真。好的,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能不能尝试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证明。 

    所谓真,反映的是事物的真实性,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须多言。但是,谈到美,争议就较大。同一个事物,相同的视角,不同的人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审美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与依据什么准则进行审美有关。概括说,迄今有三种理论可以解释美是什么。倡导第一种理论的鼻祖是柏拉图,他把美归结为源自事物的典型特征。后继学者总结出许多特征,比如对称、均衡、清晰、对比鲜明、精细复杂等,能让人赏心悦目,获得快感。 

    美的第二种理论与上述相反。其最早代表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的一些智者。他们认为,任何事物都能产生美,关键在于人自身的心理因素。一些人看来丑陋不堪的东西,另外一些人却流连忘返,究其原因主要是它们能触动自己的心灵,产生愉悦感。这些事物从外表到结构不具备上述典型特征,但“情人眼中出西施”,丝毫不妨碍他们对之产生美的感受——美的感受是不容争论的。真是各有各的理由,到底什么是美呢?现代的哲学分析拒绝纯粹的客观说或纯粹的主观说,它认为,美感产生自人与事物的联系方式中。 

    那么,为什么说真就是美、美就是真呢?先说前者,美的客观说对此有解释,对称、均衡、清晰、对比鲜明等事物的特征,是真实的反映,它们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可引起美感,所以真就是美。可是,许多没有此类特征的事物,难道就不美吗?当然不是。如上所述,根据美的主观说,真就是美放之四海而皆准:自然万物,大小、形状、色彩千差万别,不知吸引过多少画家、诗人、文学家触景生情,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审美佳作。可惜的是,从统计学说,看到其貌不扬的景物发出美哉而赞叹的人毕竟有限,还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没有这种感受。因此,美的客观说或主观说,在证明真就是美方面是有漏洞的。 

    至于说到美就是真,上述两种理论更加捉襟见肘。因为在古希腊和中世纪,栩栩如生的绘画和雕塑才受到追捧——愈是逼真愈加美丽,如果离开了真实性谈美感,说美就是真,无异信口雌黄。直到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济慈(Keats,John)借助于逼真的意象和神话传说探索诗的完美境界,大胆提出“美就是真,真就是美”的著名论断,并应用到诗歌的创作实践中,真与美才开始被看作同一硬币的两面而逐渐传播开。 

    是呀!一方面美无法凭空产生,审美对象必须有形、真实而具体,否则美虚无缥缈、成了空中楼阁。退一步说,美即便指向水中月、梦中物,它们归根结底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映,由于原本真实可信,故而才生发美的感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真就是美。另一方面,置身自然、遭遇万物,何时产生美、什么情境下有美感,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比如心情、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怪不得,感受美和享受美特别青睐某些人,比如饱学休闲之士,比如学识渊博和情感需要强烈的学者。由于他们对外界刺激较敏感,懂得捕捉景物之美,善于欣赏身边之美,甚至包括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因而对他们来说,美无处不在,美就是真。 

    不过平心而论,从理论上证明真就是美、美就是真,并不容易。因为真与美属性各异,假若没有共同的基础,哲学家是不会认账的。长期来,以求真为专攻的科学,以审美为宗旨的艺术,终将从分离走向会合,是缘于二者具有互补性、崇尚创造性以及参与者共同的心理需要,但是真与美之为硬币两面的连通本体或共同基础是什么,还得弄明白。对此,科学哲学不遗余力在进行探索。比如,认可某科学假设可接受(即真实可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简单明了,爱因斯坦的E = mc2 既是对能量与质量关系的求真明证,同时也是在向物理学家和世人昭示真中涵美。其实,简单明了是真与美的共同基础,早在人类祖先诞生地球的那一刻起就露端倪。大自然可分为天空和大地,生物可分为植物与动物——多么简单明了,你可以说它凸显了事物之真,同样你也能说它蕴含了事物之美。有人证明,在科学调查——求真——的最早时期审美标准就这样悄悄确立(Levi-Strauss,1962/1966)。虽然现今的科学哲学专注于进化理论的复杂性,但简单明了是“真与美”硬币两面之本体的理念一起没有改变过。 

    相对而言,真就是美,容易接受;美就是真,要转个弯子,需要人的想象思维。据有关资料,一种美妙的假设成为真理的先导,并非天方夜谭。美感,尤其是大师级人物基于直觉、想象和无意识思维萌生的美妙创意,一旦在脑中酝酿成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为可信的科学理论——真理与美感有着潜在的共同机制。虽然,轶事传说不可全信,但是透过“简单明了”、透过“美感与真理”,我们隐约发现,寻找真就是美、美就是真的共同基础是可行的。 

    有这样一个现实的例子:金鱼缸中的物理学,可以给予证明。假设一个人用审美目光按金鱼的视觉,从金鱼缸往外瞧,外面呈现出有规律的曲线运动的现象美,他由此可以建立一些物理学定律,用来解释和描述金鱼们透过鱼缸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美不就是真吗? 

    尽管这种“美就是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至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立。事情好像逐渐清楚,真与美二者的共同基础之所以在科学和艺术中得以验证,是因为都涉及类似的心理活动。2004年,西方三位心理学家发表了论文《加工流畅与审美愉悦》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Vol.8, No.4, 364-382启示我们,求真和审美是人的两种心理活动,一个主要归属认知,一个主要归属情感,倘若我们要回答“为什么真就是美、美就是真?”,该论文的研究结论特别有价值:感知者加工愈流畅,审美体验愈强烈。原来不论是真还是美,人们赖以动用的内在资源或者说心理活动是共同的,即都围绕信息加工而展开。求真需要加工信息,加工必然存在是否顺畅的境遇,如果加工顺畅,真就是美、美就是真,反之则未必。

张诗忠 博客文章
2011-03-21
 

上一篇: 也说“地球一小时”(许兴汉) 下一篇: “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历史创举(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