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节目要用审美的方式呈现(倪既新)
[2012-03-30 14:31:54]

    倪既新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nijixin

    《天天新报》关注时下文化大局,策划专题《聚焦荧频科普荒》,派记者采访本人,做了《“上海制造”曾获国际大奖,资深编导解密成功秘诀:科普节目要用审美的方式呈现》的整版报道,刊发于今天第15版。http://www.abbao.cn/page/dae61446-15fa-490c-921b-a9c975377865

上海制造”曾获国际大奖 资深编导解密成功秘诀
科普节目要用审美的方式呈现
新报记者 陈明明 茅中元 文

    如今上海的电视荧屏,娱乐节目占了半壁江山,科普节目非但属于”弱势群体”,唱主角的还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节目,自制的科普节目萎缩得“可怜”。其实上海的科普电视节目有过辉煌,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技之窗》、《科技博览》属上视名牌栏目,尤其后者,收视率常居14频道前几名,甚至几创首位记录,最高达32,这在如今荧屏上已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那时的科普节目不但上海观众喜爱,在全国也大有名气,被各省市台转播,甚至获得国际奖项。这些优秀原创科普节目中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当今的科普节目学习、借鉴。

好节目让观众爱上科学

    上海科普节目的老编导、原《科技博览》制片人倪既新向记者介绍道,科普有四个层面——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如今的电视荧屏上缺乏有分量的科普节目,就是因为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没有提升的空间,譬如只是实用的养生经验,缺乏真正的科学内涵,所以对提高观众理解科学认同科学的作用不大。倪既新认为,科普节目应该是介绍平时观众看不到的自然景观、生命科学和高新技术,比如神秘浩瀚神秘的宇宙、生物细胞的微观世界等,使观众在获得信息时,不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还被科学之美震撼,受到愉悦感染,以此来提高人们关注科学的兴趣,进而养成用科学精神来对待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当初《科技之窗》、《科技博览》就是具备了用审美方式呈现科学知识科学理念这样的特质,才会大获成功。

关注最前沿的科技

    倪既新向记者回顾说,他从1983年应聘考入上海电视台后就搞科普节目。“那时编导力量很强,节目新内容新形式层出不穷,譬如开辟《开开眼界》、《瞻望未来》、《发明家俱乐部》、《与智慧握手》、《青少年发明奖评选》等小栏目,无不带给观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启示。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形势相契合,制作人员个个追求卓越,力求每个节目带给观众有价值的新东西。譬如微波炉、电磁灶、哈勃天文望远镜、水手号太空飞船等世界科技新进展,在国内,都是我们第一个向观众介绍的,所以上海电视台的科普节目当时很受观众喜爱。”
    倪既新说,他印象很深的是,当时有观众居然把每期《科技博览》节目录下来,准备给孩子长大而能理解时看。他就收到过五封观众来信,都是诉说因出差而漏录一期,要求寄录像带来电视台补录的。就是为了不辜负观众的期望,编导们广交科学家朋友,努力搜索科技信息,刻苦钻研各门学科,尽力反映科技进展。倪既新举例说:“譬如现在已经广为应用的人工耳蜗,当年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我们就拍片及时介绍了它的原理、功能和前景。上海的城市改建还未起步,我们就开了《上海的明天》小栏目来展望美好远景,并在市区的第一座黄浦江大桥开建之前,发动观众来为引桥方案出谋划策,形成了国内外著名专家也来参与的热闹场景。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的交通工具还十分落后,我们就借首届国际汽车展览会的机会,全面收集外商带来的广告录像带,利用那些精彩的画面,配上我们的知识内容,制作成十集系列片《现代汽车博览》,带给观众全新的信息与理念,播出时大受欢迎,全国几乎所有的省级电视台都转播了它,连中央台也重播了三次。”

每一祯画面都凝聚着编导的心血

    倪既新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制作《科技博览》时,前期都是做了很多功课的,对要做的选题起码编导自己得“吃深吃透”,更要全身心投入。“譬如当时我拍摄《杨振宁》、《张香桐》、《谢希德》、《谈家桢》、《李国豪》等科学家传记系列片时,首先就攻读他们的著作,了解他们的专业,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得到他们的认同与信任,同时长期与他们相处,单单前期素材拍摄就要花上几年,这样才能拍出有内容的片子。”倪既新认为,当前优秀科普类节目编导人才的缺失,和社会氛围的浮躁有关,“为啥娱乐节目泛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省事,明星随便聊聊就是一条节目了。而科普节目,精彩的画面十分难得,你拍摄了一个礼拜,可能真正用得上的也就十来分钟。”
    此外,倪既新认为,媒体人才大都是文科背景出身,也是一个问题,“我本人从小对科学很有兴趣,所以才对科普节目有如此大的热情。然而,包括电视在内的媒体行业,从业人员大都是文科生,相对缺乏科学知识的基础。中国的教育存在一个问题——文理分科太早。采访中我就发现很多搞自然科学的对人文、历史、艺术、美学不大了解;而同时,很多人文学者对科技进展也往往一无所知。‘全才’的培养是很重要的,科普栏目编导需要是个‘杂家’,国外在这点上做得好很多。所以希望我们在这方面能尽快赶上去!”
    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勇也表示赞同:“科学家和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互动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生怕有些编辑、编导误读他们的原意。因为很多编辑是学文科出身,不具备科学背景,而且也不愿意去学习。比如,很多门户网站都设有科技板块,但是大都是介绍最新电子产品的,即使是转载科普知识,也常常出错。因为他们不关心国外最新最前沿的科技研究成果,所以采集的信息有些是过时的、滞后的。比如,‘无论男孩女孩,从基因组成来看,都是更像父亲。’这则消息,在国外最新研究中已经被否认,然而,在国内的很多媒体上却还在传播,误导观众。一方面,国内科普信息就少,另一方面,伪科学的知识又以讹传讹地在散播,这是很有危险的,完全失去了求真精神和求真方法。”                  

    (原文刊载于2012-3-30《天天新报》)

倪既新 博客文章
2012-03-30
 

上一篇: 肃穆俭朴的节地生态葬(陈积芳) 下一篇: 上海公交“老字号”55路回想记(...